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叙述了用天文观测测定CCD片子上两坐标各自比例尺和两坐标轴不垂直度的方法;还推导了在重迭露光过程中,量度坐标系的坐标轴方向及坐标平面相对于理想坐标旋转的修正公式。  相似文献   

2.
传统子午环有一系列仪器误差,如方位差、准直差、水平差、镜筒弯曲和度盘分划误差等等,在观测结果中都要改正这些误差的影响。本文对传统子午环和采用转轴观测方式的低纬子午环测定仪器误差的方法进行了比较,论述了采用转轴观测,可以方便地消除和测定一些仪器误差;最后讨论了采用转轴观测方式的低纬子午环的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3.
本文用投影椭圆的方法推导了子午方向的天顶距测定值应加的星径曲率改正、以及星过仪器卯酉方向的时刻和天顶距测定值的相应改正;还推导了子午方向观测中由于过任一天体的赤经圈投影与子午面之间夹角的变化对量度坐标x测定值的影响,所有这些都是由于转轴观测和星象偏离芯片相对中心引起的。文章还推导了视场中任一星象相对于芯片相对中心的大气折射和周年光行差较差改正。并给出了以//2(x′-x)和1/2(y′-y)为引数的改正公式,同时还得出,对于天顶距大于15°的观测,量度坐标x的大气折射较差改正可以忽略不计。  相似文献   

4.
本文论述了因枢轴不规则和两个叉臂的温差引起水平轴指向漂移的影响;详细叙述了用轴准直器测定和修正这种影响的方法;并且给出了测定轴准直器参数的方法。精度估计表明,在低纬子午环上使用了电水准器和轴准直器后,对枢轴的加工精度降低了一个数量级,并且降低了对轴系稳定性的要求,然而测量和修正这些误差的精度却是很高的。  相似文献   

5.
低纬子午环光轴变化的内涵和测定方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叙述了子午环观测中测定和修正光轴变化或镜筒弯曲的必要性,简述了传统子午环的测定和修正方法,论述了低纬子午环引起光轴变化的因素和实时测定光轴变化的方法,讨论了在光轴变化测定值中的误差来源。  相似文献   

6.
本文叙述了度盘偏斜现象及其对读数显微镜Reticon比例尺测定值的影响 ,分析了产生度盘偏斜的原因和修正方法 ,文章讨论了是否需要对比例尺加上与天顶距有关的修正项问题 ,结论是只要把度盘偏心控制在 5μm以内 ,就不必加改正。  相似文献   

7.
针对用天文大气折射测定值,建立随观测站和随方位而异的电磁波折射延迟改正模型的高精度要求,提出了新的仪器误差理论,其主要内容是允许仪器误差存在,并看成是不断变化的,采用相应的测量方法作实时的测定和修正,同时消除仪器的各种变形和误差的影响,排除观测数据中的各种系统误差来源,并达到提高单次测定精度目的;文中还针对不同纬度的观测站、多方位、从天顶直到低空的观测需要,给出了仪器总体结构的安排,和采用视频CCD作为接收器的终端设计方案,也给出了各种仪器误差的测定方法和测量装置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8.
本文叙述了用CCD测量河外星系与定标星之间相对位置的方法。由于CCD测量的每次露光时间短,可以采用连续重迭露光测量的方法,扩大可观测的天区,克服CCD测量视场太小的缺点;再利用它因视场小,象场误差可以忽略,能采用四常数模型的特点,使得在整个重迭露光测量的范围内,只要两颗定标星就能测定出河外星系的相对位置。文中推导了用两颗定标星测定河外星系相对位置的公式,并给出了各底片常数测定误差的估计。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国外用于测定度盘分划改正的几种方法,并分析了固定角距法的优点和不足之处;详细叙述了组合固定角距法测定对径改正的原理和计算公式;并且讨论了两对显微镜之间夹角变化以及显微镜比例尺变化对对径改正的影响,给出了相应的修正方法。用固定角距法所测的对径改正精度可达±0″.009。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讨论了等高观测中几种误差的来源及其影响,以及如何统计分析这些误差。  相似文献   

11.
这一组文章,从观测原理、各种仪器常数和误差测定方法的叙述到测定精度的估计,系统地论述了在低纬子午环上配备CCD探测器后将能达到的绝对定位精度及其对建立高精度天球参考架的作用。文章(Ⅰ)中简述了充分发挥地面观测优势的途径,低纬子午环配备CCD探测器后的观测方式、星过时刻和天顶距的计算公式,还估算了在小角天体测量中相对位置的测定精度,并且得出,采用了CCD探测器后,降低了对测微器的跟踪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利用解球面三角形和视场平面投影相结合的方法,推导出了卯酉方向记录时刻中星径曲率改正的表达式。并以给定的纬度和单边准直差为例,计算了改正值。对于转轴观测,在天顶距较小的情况下,这种改正值比丹容等高仪的星径曲率改正大几百倍。由于这种方法能根据需要导出高次项改正的表达式,作为一种推导的途径,可以满足不同数量改正值推导的要求。文中还给出了验算公式。  相似文献   

13.
本文叙述了度盘偏斜现象及其对读数显微镜Reticon比例尺测定值的影响,分析了产生度盘偏斜的原因和修正,文章讨论了是否需要对比例尺加上与天顶距有关的修正项问题,结论是只要把度盘偏心控制在5μm以内,就不必加改正。  相似文献   

14.
根据地面光学天体测量发展的需要和低纬子午环课题目标的要求,叙述了该仪器的总体设计要求和提出这些要求的理由,强调指出了如何高精度地测定仪器的制造误差、安装误差和重力变形、热变形的影响,以及如何消除测量仪器误差的各设备的零点偏差及其漂移的影响,以便保持仪器观测系统的长期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多功能天文经纬仪是云南天文台新近研制的一种基于通用CCD观测的天体测量望远镜。在这台新型望远镜中,用两个模拟相机分别测量仪器的水平差和高度轴的准直差。当望远镜工作时,望远镜控制系统发出两路触发信号.一路控制数字相机,另一路控制两个模拟相机。两个采集卡分别安装在不同的工作站上,工作在外触发模式。介绍了望远镜的转轴观测模式,主要包含转轴前和转轴后两个观测阶段,采集图像的时刻和数量是由外触发信号控制的。介绍了硬件结构图。说明了软件编写的流程和实现方法.并且对系统中涉及的主要程序算法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图像采集软件的编写采用VC++和SaperaLT。给出了采集系统软件的工作界面及图像采集系统采集的图像.并对数字相机拍摄的恒星像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用非线性规划方法处理初轨计算问题,将观测误差看成参量的微小扰动量。在无摄情况下,建立了非线性规划中的灵敏度分析模型(fhp)。由此推导,在无摄情况下关于角资料观测误差对角资料观测真值的影响的误差传播分析公式(一阶近似)。  相似文献   

17.
天文大气折射的较差测量方法及试观测结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受到大气折射的影响,天文观测上通常回避仰角15°以下的目标的观测,但作为大气折射的完整理论研究,低仰角下的大气折射仍然是值得分析探究的.特别是对某些工程应用方面,低仰角的目标有时必须要观测.提出了一套新的利用较差方法测定大气折射的思路.利用一台较大视场的望远镜从天顶开始,在不同高度上对星空作一系列观测,计算不同天顶距处大气折射函数的各阶导数,最后经数值积分可给出大气折射实测值.该方法不依赖于严格的地方参数和复杂精密的观测仪器,并且观测原理相对简单. 2007年底,利用一台简易的大视场望远镜在兴隆观测站进行了试验观测,根据较差方法实测得到真天顶距44.8°至87.5°的大气折射值,初步证明了大气折射较差测量方法的可行性.受到观测条件的限制,本次实测结果精度有限,偶然误差最大约为6",并且存在一定的系统差.在天顶距84°时,与普尔科沃大气折射表的差值约为15".如何消除因积分模型误差引入的累积误差是今后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8.
本文叙述了在卯酉方向作转轴观测时,由于转轴前后的观测都是偏离于卯酉圈的观测,在仪器具有较大方位差,及一颗星从卯圈方向到酉圈方向观测过程中,存在水平差变化的情况下,转轴观测不能完全消除准直差,方位差的测定值需加几项二次项改正。文章中用给定的方位差及水平差变化对二次项改正作了数值估算,得出改正值与卯酉方向观测星的天顶距有关的结果,天顶距越小的星,改正值越大,天顶距大于40°的星,改正值可以忽略不计。文章还就卯酉方向观测时,周日光行差和蒙气差的影响作了估算,结果看出这两种影响都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观测原理、仪器参数、误差的主要来源及在星表工作中的局限性等方面,对子午方法和等高方法作了比较。子午方法原理简单,局限性小,绝对观测结果不依赖于工作星表,但仪器参数多,其变化难以控制,测定麻烦,只适于高纬度地区观测;等高方法原理复杂,仪器参数少,易于控制,但局限性大,观测结果不能完全独立于工作星表。本文就我国如何开展星位置绝对测定工作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20.
仪器误差的精确测定和消除对于提高子午环的观测精度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本文简单介绍了低纬子午环的观测原理和仪器结构,系统地探讨了它的各种仪器误差的来源、测定和处理方法。为了进一步完善采用组合固定角距法测定对径改正的方法,在第三章,研究了提高对径改正测量精度的方法,重新推导了对径改正的计算公式,并就某些具体的条件,对其进行了模拟验证,得到了较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