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大陆在新构造时期发育了复杂的活断层体系,工程建设经常面临活断层灾害及其相关风险问题。采用合理的、有针对性的活断层定义和分类,有助于科学应对或防范工程建设中的活断层相关危害。通过系统梳理总结和分析相关领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进展,以及工程领域的应用情况与存在问题等,并结合中国活动构造环境和活断层特点,针对工程应用的实际需求,形成了3点主要结论和建议。(1)活断层定义的本质是“在人类关心的未来断层发生活动的可能性”,建议工程领域采用“工程活断层”定义,即“在工程寿命期内(未来约100年内)可能出现地表活动或发生M≥5.0破坏性地震的断层,尤其是那些在距今约800 ka或约130 ka以来(即中更新世或晚更新世以来)多次活动的断层”,并注意区分“地表活断层”与“地震断层”和重点关注工程寿命期内相对危险的地表断层。(2)工程领域的活断层分类适合采用最新活动时代和活动强度方案。结合中国活动构造环境和活断层发育特点,建议在工程评价中可将场地区的断层按照活动时代区分为“历史的、晚第四纪(晚更新世和全新世两个亚类)、早—中更新世、新构造和不活动断层”5类,按照活动强度分为三大类5个级别:强、中等(包...  相似文献   

2.
文章是在研究海州-大悟含磷岩系及其磷矿底板岩石中不同类型混合岩的岩石学、地球化学的基础上,探讨了变质-深熔过程中稀土元素的活动性状。混合岩穹窿由变沉积岩、混合岩及混合花岗片麻岩组成。变沉积岩、混合岩及混合花岗片麻岩在空间上的密切共生关系,揭示了沉积物经历了变质分异、混合岩化和部分熔融作用改造成花岗质岩石的过程。穹窿具有明显的分带性,从穹窿外向中心,由变质岩带、混合岩带向混合花岗片麻岩带变化,表明了变质反应顺序及混合花岗岩化交代的关系。在变质、混合岩化及部分熔融作用形成混合岩穹窿过程中,磷质发生了运移,在穹窿变质岩与混合岩接触带发生了交代结晶与重结晶作用。在穹窿变质岩带,揉流褶皱成矿作用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3.
骊山北缘山前断层是渭河盆地东部一条具重要地震地质意义的活断层,第四纪以来活动标志明显。断层一带的断错地貌显示,该断层以引张倾滑兼反扭活动为特征;断层泥中石英碎屑的SEM形貌特征显示,断层粘滑活动标志显著;断面擦痕电算结果显示,断裂带引张构造应力场格局为:σ~1—NE64°∠12°,σ_2—NE20°∠74°,σ_3—SE154°∠2°;冲沟裂点的实测分析结果显示,全新世以来该断层可能有过七次以上的快速活动;陡坎扩散方程计算和热释光测年确定出了该断层距今12万年左右的一次强烈活动的年代。  相似文献   

4.
东秦岭地区西起陕西商县,东至河南夏馆的广大区域内分布着一个由秦岭群组成的大型片麻岩穹窿。综合构造学、岩石学、岩石化学等方面的研究,作者认为该区片麻岩穹窿是由叠加褶皱作用形成。  相似文献   

5.
北北西向上地壳板桥断裂带位于神农架三角形穹状断块西缘 ,长达 50 km,走向330°,倾向南西 ,倾角 45°~ 85°,具有左旋走滑的新构造运动特征 ,发育宽大的新构造强变形带和断层破碎带 ,切割第四纪断层堆积。其灰黑色断层岩粉年代鉴定值为1 4 C 2 970 0± 60 0 a和 1 890 0± 660a,显示了晚更新世末期的断层新活动。分段性研究将其评定为 6级潜在震源区。  相似文献   

6.
在系统测量褶皱、断层、节理、线理、擦痕等构造形迹位移参数的基础上,通过构造解析方法,获得了该区自古生代以来的四期构造应力场。四期应力场的方向及性质分别为:(1)以264°~290°方向挤压为主,辅以335°~15°方向拉伸的伸展期;(2)以360°~15°方向挤压为主的压缩期;(3)以50°~60°方向挤压为主的压缩期;(4)以340°~10°方向位伸为主,后辅以284°~295°方向位伸的伸展期。研究表明,四期构造应力场的特征与构造演化的表现是基本一致的。  相似文献   

7.
龙山金锑矿床处于华南板块之江南地块南东,往南与南华活动带相邻,区域构造兼具隆起带和活动带的特点。白马山—龙山EW向构造隆起带控制了区域钨锑金矿带的展布,龙山穹窿控制了龙山金锑矿床的就位。龙山地区经历了四次主要构造运动,雪峰运动形成EW向龙山穹窿雏形,加里东运动形成NE向复式褶皱,印支运动主要表现为NNE向劈理(硅质条带充填)叠加,燕山运动以NNE向断裂为主要特色,经历了由塑性到脆性、由褶皱为主到断裂为主的形变过程。龙山倒转复式背斜控制了龙山金锑矿床的就位及矿脉(体)的展布,核部发育的多组断裂控制了矿体的就位,其中与区域劈理大角度相交的NWW组断裂为主要容矿构造,与NNE、NE向断裂及密集的轴面劈理相交部位成矿有利,沿其交线附近往往有板柱状矿体分布,矿体倾向延深大于走向长,一般延深为走向长的1~5倍,并明显向北西侧伏,与褶皱轴面倾向大体一致。  相似文献   

8.
灵山岛褶皱构造发育,类型表现出多种形式,其成因类型还存在争论。通过地质填图工作,在对灵山岛褶皱构造要素进行观察、测量以及构造应力场分析的基础上,讨论了灵山岛褶皱构造的成因。灵山岛褶皱枢纽产状的一致性,共轭节理和褶皱轴面所反映的主应力方向的一致性,大褶皱与小褶皱之间的几何关系,明显具有构造成因的轴面劈理、窗棱构造、布丁构造等面理和线理构造,这些特征反映了灵山岛褶皱属于构造成因。综合区域资料分析认为,灵山岛褶皱构造是在NW-SE向挤压构造应力场的作用下结果,是古太平洋板块与亚洲陆缘俯冲碰撞的响应。  相似文献   

9.
在野外专题考察、大比例尺活断层地质填图、高精度地质剖面及阶地剖面实测的基础上,较系统地讨论了武威- 天祝- 庄浪河NNW 向断裂的活动时代、变形方式及分段特征。结果表明: 该断裂带是一条典型的全新世活动断裂,整个断裂可分为不同几何结构、不同构造类型、不同变形特征的南、中、北三个断层段。其中北段和中段为隐伏断层,发育有第四纪活动褶皱和1927 年古浪8 级地震破裂带;南段断裂呈弧形几何形态展布,显示了逆断层构造面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0.
新构造与活动构造都是研究地球最新的构造变形和构造地貌演化过程,也是地震地质工作的主要内容与基础,而活断层是其中最重要的构造表现形式和研究对象。活断层研究成果经常是地震预测与预报、城乡防震减灾和重要工程规划设计如何有效规避活断层地质灾害的重要依据。从新构造角度认识和研究活断层的时间尺度与特定区域的地球动力学背景密切相关,更关注从十万年到百万年尺度的地质构造过程,强调的是"过去与现在"的断裂活动性。而活动构造最关注距今100~150ka以来的地质-地貌过程,更强调认识和评价"现在与未来"的断裂活动性,因此,它是地震危险性评价的重点。近年来的活断层研究领域的主要进展表明,第四纪年代学、空对地观测和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方法的快速发展及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定量化研究新构造演化、构造地貌、断裂活动性和古地震等的水平和精度,也促进了活断层数据的数字化与共享程度,并进一步提升了地震危险性评价的可靠性与准确性。但对于中国这样活断层发育密度高和活动构造体系极为复杂的区域,针对地震危险性评价的新构造与活动构造方面的基础性工作仍需要进一步加强,尤其是借助高精度遥感技术和新构造定年方法等,开展快速有效的区域性活断层普查,提升活断层调查研究的规范化、精细化和定量化程度,并重视活动构造体系的综合研究,从而为预防地震地质灾害夯实地质基础。同时,还需要注意区分断层活动性与危险性的关系,重视稳定大陆区和低活动速率断层的强震危险性问题。  相似文献   

11.
塔里木盆地巴楚隆起南部边缘玛扎塔格山地表构造为一倾向南的新近纪单斜地层,而中深部则为凸向北玛扎塔格背斜弧形构造带。根据该区构造展布特征,依据地震和钻井资料,对玛扎塔格构造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首先从平面上分析了该构造主挤压应力方向,然后建立起弧形构造不同部位构造接触关系,引进斜向逆冲断层褶皱概念,分析了所解释的地震剖面,并对其进行部分平衡恢复。结果表明:弧形构造主挤压应力方向垂直弧顶(中部),与弧形构造东、西两段斜交;弧形构造中部与东段之间发育撕裂断层——玛4井东走滑断层,弧形构造中部与西段之间的分界构造为玛7井西侧向断坡;无逆冲断层的部分恢复剖面显示弧形构造中部位移较为均衡,古生界地层从上到下缩短量基本一致,说明构造基本上为纯挤压作用形成的滑脱褶皱;弧形构造西段滑脱褶皱北翼的寒武系—奥陶系地层缩短量大于石炭系—二叠系地层缩短量,说明滑脱褶皱的北翼存在斜向剪切作用,其形成的构造可与混合剪切断层弯曲褶皱类比;而弧形构造东段的部分恢复剖面表明中上寒武统—中下奥陶统缩短量增加很快,而石炭系—二叠系缩短量逐渐减少,说明该构造存在斜向剪切作用,其形成的褶皱类似于简单剪切断层弯曲褶皱;玛扎塔格弧形构造属于旋转弧形构造类型,即早期平直构造被晚期挤压导致逐渐弯曲形成的弧形构造,这与剖面上观察到的生长地层得到变形时间认识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12.
依据野外槽探实测的仙女山断裂带和天阳坪断裂带的地质剖面,通过研究断层堆积与构造岩、新老构造岩变形、断层破裂及其几何特征、断层充填物采样年代鉴定等,获得了两断裂带晚更新世末期活动和古地震的最新证据。结果表明:天阳坪断裂带南支在18200±1200年至1690±760年之间曾发生2~4次中强震,仙女山断裂带中段(都镇湾断裂)在29000±1300年至大约1万年之间曾发生4次中强震。  相似文献   

13.
文章提出了构造地层单位中“岩群 -岩组 -岩段”和“片麻岩套 -片麻岩”实质上就是正常的“群 -组 -段”或“超单元 -单元”与杂岩之间的过渡类型。以此认识为基础 ,根据变质岩系遭受改造和再造作用的主因、方式、强烈程度以及原岩类型等的不同 ,把构造地层单位划分为两大套 4种基本类型 ,并对其鉴别标志、等级体系划分等予以总结和探讨。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横切太后庙断层的三条剖面的研究,发现断层构造岩存在着明显的水平分带。在研究了太后庙断层下盘各构造岩带的化学成分,矿物成分、变形和重结晶特征及岩组图后,认为目前出露在断层下盘的各构造岩带是在不同深度、不同温度、不同的应力条件下形成的,这是由于断层多次活动,断层下盘不断抬升的结果。基于断层构造岩是断层活动历史的记录者这一指导思想,可知太后庙断层经历了应力积累—早期活动—相对平静—晚期活动—休眠五个阶段。结合本区地质发展史,认为两次活动阶段分别为燕山运动晚期和喜山运动早期。两次活动使嵩山地块抬升达6000米。  相似文献   

15.
计算发现,主应力方向和大小不同时,断层活动的方式不同,与主应力方向交角(θ_0)为65.2°至61.3°(β_0为24.8°至28.7°)时,断层克服摩擦阻力而滑动所需差应力△σ_0最小。△σ值越大,可滑动的断层范围(△θ=θ_1-θ_2)也越大。θ_1与θ_2以θ_0为对称,其极限为40.4°和90(β的极限为49.6°和0°)。接近或大于此极限值的断层是地震破裂断层。北京附近的这类断层是八宝山断层和南口——孙河断层,它们是重点监视目标。  相似文献   

16.
胶南-威海造山带基底主要由新元古代变质花岗岩组成 ,另有少量变质表壳岩、浅变质碎屑岩、基性—超基性岩及榴辉岩。变质花岗岩可分为同造山花岗岩及后造山花岗岩。造山带之上曾经有过古生代盖层 ,造山带中侵入有三叠纪闪长岩及花岗岩体。在榴辉岩及其围岩中发现了许多高压、超高压变质矿物 ;确认高压、超高压变质作用分早期的超高压榴辉岩相变质作用和晚期的高压绿片岩相变质作用 ;变质地层、超镁铁质岩及部分片麻岩等围岩与榴辉岩经历了相同的超高压变质作用 ,大部分花岗质片麻岩是在超高压变质作用发生后或发生过程中侵入榴辉岩中的。苏鲁造山带是一条以韧性剪切带为格架 ,穹窿构造、褶皱构造相伴随的“无山”的造山带 ;造山带可分为南、北二部分 ,北带主体属于华北板块南缘带 ,而南带主体则属于扬子板块北缘带。南、北带的界线大致与连云港嘉山断裂及近岸断裂一致。造山带南界与响水淮阴断裂一致 ,北界位于五莲—王台—朱吴—牟平一线 ,西侧被郯庐断裂带切割。  相似文献   

17.
能动构造源是源于能动断层的一个新概念,在核工程的厂址评价中有决定性作用。研究认为,能动构造源判定标志中的时间约定方法强调了以地质观测为主的综合判定法,明确规定了地震活动在鉴别中的作用。提出“晚更新世Q3(约10万年)以来”在我国具有特殊的活动构造意义,即喜马拉雅运动进入最活跃的时期,波及全国并持续至今。能动构造源的判定在近场区以评价地表或近地表破裂为主,在远场区则是为了划分潜在震源区  相似文献   

18.
唐家沟金矿为胶东牟平-乳山金矿带西南段的一个中型金矿床。矿区内出露地层主要为古元古代荆山群变质岩及新生代第四系,构造以古元古代褶皱构造和中生代断裂构造为主,其中含金矿化蚀变带受NNE向断裂控制。主要矿体呈NNE向展布,矿石类型主要为黄铁矿化石英脉和黄铁矿化碎裂岩,主要矿体厚度与品位呈正相关关系,矿化具多期活动特点。研究发现控矿构造与其他构造交会处以及控矿构造的拐弯处是储矿的有利部位,矿化蚀变叠加地段,预示着深部成矿可能性极大。找矿预测NNE向金矿化断裂构造与硫化物富集带及隐伏断层交会部位、残留荆山群地层与侵入岩接触部位为成矿的有利地带。  相似文献   

19.
研究地热资源形成机理及水化学特征可为资源综合利用与开发提供参考。通过采集贵州省毕节市米底河水样进行水化学特征分析,采用Piper三线图、地温温标法和音频大地电磁等手段对米底河地下热水水化学和形成机理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该地区受平寨穹窿构造影响穹窿内节理构造极其发育,利于深部热水向穹窿内承压相对低区域运移,形成褶皱穹起构造对流型地下热水资源;通过区域断层探测,推断该区域存在5条断层破碎带(或者裂隙),其中F4与F13断层产状较陡,向下延伸较浅;F9比较明显,倾向北西;F1走向近似南北向,倾向北西,延伸较深;F17与F18反映较为明显,但是延伸较浅,推断F1断层具有良好的控热性,是地下热水上涌的有利位置;在平寨穹窿边部环带接受大气降水入渗补给后径流至2 500 m深度内获得围岩的加热,并在上覆寒武系碎屑岩隔水、保温盖层的作用下,于震旦系灯影组白云岩中形成深部承压热储;水化学特征分析得出地热水属低矿化度水,地热井水源中Na+  相似文献   

20.
南大巴山西北段镇巴—下高川地区地质构造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南大巴山西北段镇巴—下高川地区进行1∶50 000地质填图基础上,通过对地质构造现象野外的详细观测,运用持平投影的构造几何学和运动学等方法对主要断层面擦痕和断层两侧不对称褶皱枢纽以及褶皱两翼产状进行统计分析和构造解析,结合区域沉积资料和地质年代学资料,对该区构造进行构造序列分析,并探讨南大巴山构造带的变形时限、动力学机制及其演化。研究表明:南大巴山西北段镇巴—下高川地区断裂构造特征表现为高角度逆冲推覆兼有右行走滑性质的叠瓦式逆冲推覆构造;与逆冲推覆构造相关褶皱多为轴面东倾西倒的同斜褶皱和斜歪褶皱,而且由东向西褶皱紧闭程度逐渐减弱,表明逆冲推覆方向由东向西,扩展方式为前展式。该区是在印支期扬子地块与秦岭造山带全面碰撞造山作用基础上,在燕山期中—晚期整个大巴山构造系由北东向南西方向大规模的陆内造山,形成了现今的构造几何形态,其中右行走滑构造是燕山期中—晚期(J3-K2)逆冲推覆构造持续向西南推移过程中形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