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浴舒洗液联合萘替芬酮康唑治疗足癣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足癣患者12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浴舒洗液联合萘替芬酮康唑组治疗,对照组单用萘替芬酮康唑治疗,疗程均为4周,比较2组综合疗效与复发率。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3%,对照组为5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率治疗组为12.73%,对照组为38.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浴舒洗液联合萘替芬酮康唑治疗足癣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白头翁汤合葛根芩连汤加减灌肠治疗儿童感染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儿童感染性腹泻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加用白头翁汤合葛根芩连汤加减灌肠治疗。比较2组患儿的主要临床表现持续时间、主要实验室指标恢复正常所需时间及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00%,对照组为8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主要临床表现持续时间、主要实验室指标恢复正常所需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头翁汤合葛根芩连汤加减灌肠治疗儿童感染性腹泻有较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萱草忘忧汤加减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并焦虑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冠心病心绞痛合并焦虑情绪患者48例随机分为2组各24例。对照组采用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萱草忘忧汤加减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7%,对照组为62.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SAS评分及SCL-90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萱草忘忧汤加减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并焦虑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二至地黄汤加减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气阴两虚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气阴两虚型)患者24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24例。对照组采用西常规疗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二至地黄汤加减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7.50%,对照组为58.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尿红细胞、24h尿蛋白定量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至地黄汤加减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气阴两虚型)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清解剂治疗儿童流行性感冒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流行性感冒患儿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清解剂治疗,对照组给予磷酸奥司他韦颗粒治疗。比较2组的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5%,对照组为8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退热时间、症状缓解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解剂治疗儿童流行性感冒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侧位压腰法治疗髂腰肌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 例髂腰肌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 例。治疗组采用侧位压腰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推拿法治疗。观察比较2组综合疗效、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100.0%(30/30),高于对照组的86.7%(26/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VAS评分、JOA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侧位压腰法可缓解髂腰肌损伤患者的疼痛,改善腰骶部的功能,疗效优于常规推拿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柴葛解肌汤化裁方治疗风寒郁表型急性感染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 例风寒郁表型急性感染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30 例。对照组予以西药抗感染及抗过敏疗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柴葛解肌汤化裁方治疗,观察2组症状积分(瘙痒程度、风团数目、充血情况、每天发作次数)、皮肤病生活质量量表(DLQI)评分、痊愈时间和愈显率。结果:愈显率治疗组为83.33%(25/30),对照组为70.00%(21/3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症状积分、DLQI各项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治疗组瘙痒程度、充血情况、每天发作次数、DLQI评分下降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痊愈时间治疗组为(3.86±1.21)d,对照组为(5.00±1.50)d,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葛解肌汤化裁方联合西药治疗急性感染性荨麻疹风寒郁表证疗效颇佳,优于单用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柴平汤加减治疗肝胃气滞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慢性萎缩性胃炎证属肝胃气滞型患者72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36例,治疗组采用柴平汤加减治疗,对照组采用胃复春治疗。结果:综合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8.89%,对照组为75.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44%,对照组为83.3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平汤加减治疗肝胃气滞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柴胡陷胸汤加减联合美托洛尔治疗痰热瘀阻型冠心病合并室性期前收缩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痰热瘀阻型冠心病合并室性期前收缩患者6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2组均行冠心病基础治疗,对照组另加美托洛尔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柴胡陷胸汤加减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综合疗效、室性期前收缩频率、中医证候积分及不良反应。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55%,对照组为73.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室性期前收缩频率、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胡陷胸汤加减联合美托洛尔治疗痰热瘀阻型冠心病合并室性期前收缩疗效优于单用美托洛尔。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幼科升降汤治疗小儿外感发热风热夹滞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外感发热风热夹滞证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幼科升降汤治疗,对照组采用中成药小儿感冒退热糖浆治疗。以3 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显效病例退热起效时间、发热消失时间、主要症状消失时间。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45/50),对照组为74.0%(37/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显效病例退热起效时间、发热消失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主要症状流涕、食欲不振、腹胀消失时间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幼科升降汤治疗小儿外感发热风热夹滞证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小青龙汤加减配合穴位贴敷治疗风寒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6 例风寒咳嗽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8 例。对照组给予抗感染、止咳、化痰等西医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小青龙汤加减配合穴位贴敷治疗。2组均治疗14d。观察2组患者的综合疗效、治疗前后主要症状积分、临床症状缓解情况及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55%(56/58),对照组为81.03%(47/5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主要症状咳嗽、咽痒积分及WBC、CRP水平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咳嗽、咽痒、发热消失时间较对照组短,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青龙汤加减配合穴位贴敷治疗风寒咳嗽,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WBC、CRP水平,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烧棉法配合放血疗法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4例,治疗组采用烧棉法结合放血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9%,对照组为7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止疱时间及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烧棉法配合放血疗法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中药足浴治疗风热型小儿外感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 例风热型外感发热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 例。2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小儿柴桂退热颗粒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足浴治疗。治疗3 d后观察2组的综合疗效、中医证候总积分、各时间段体温、解热时间、退热起效时间、退热药使用次数、退热率。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0%(54/60),对照组为73.33%(44/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总积分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1、1.5、2、24、36、48、72 h体温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组解热时间较对照组短,退热药使用次数较对照组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退热起效时间较对照组短,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退热55 例(91.67%),对照组退热46 例(76.6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足浴能降低风热型外感发热患儿体温,改善临床症状,减少退热药使用次数,退热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颈痛消丸联合针灸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气滞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脊髓型颈椎病气滞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予以针灸配合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颈痛消丸治疗。2组均治疗12周。比较2组综合疗效、影像学结果、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脊髓功能评分及停药时间,同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率及需手术率。结果:治疗过程中,治疗组脱落6例,对照组脱落5例。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3.33%,对照组为61.2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VAS评分、脊髓功能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停药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需手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痛消丸联合针灸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气滞血瘀证疗效优于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耳穴压豆合通乳汤加减治疗产后缺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 例产后缺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 例。对照组采用产后常规护理方案合通乳汤加减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耳穴压豆治疗。2组疗程均为6 d,比较2组综合疗效、乳房充盈程度及血清泌乳素(PRL)水平。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67%(44/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91%(35/48),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乳房充盈程度评分、PRL水平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压豆合通乳汤加减可提高产褥期妇女的PRL水平,改善产后缺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四妙勇安汤加减方治疗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糖尿病合并下肢大血管病变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四妙勇安汤加减方联合基础治疗,对照组采用西洛他唑片联合基础治疗。治疗3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清蛋白(GSP)变化及血管病变积分变化。结果:愈显率治疗组为50.00%,对照组为23.3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怕冷、皮温低、间歇跛行及疼痛积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2组间歇性跛行及疼痛积分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2hPG、GSP值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2组GSP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四妙勇安汤加减方治疗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疗效较西洛他唑片治疗为优,值得进一步探究其疗效机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龙胆泻肝汤加减联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肝火上炎型老年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 例肝火上炎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 例。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2组均治疗1个月。观察比较2组综合疗效、治疗前后血压以及中医证候积分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67%(29/30),对照组为90.00%(27/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血压、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龙胆泻肝汤加减联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肝火上炎型老年高血压病疗效确切,能明显缓解临床症状,改善血压状况,提高老年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养阴益气汤治疗中老年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中老年干眼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5例,对照组予以环孢霉素滴眼液点眼,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养阴益气汤加减治疗,2组均以7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4个疗程,比较2组综合疗效及治疗前后SIt、BUT变化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4%,对照组为77.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SIt、BUT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养阴益气汤治疗中老年干眼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八珍汤加减联合琥珀酸亚铁片治疗气虚血亏型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气虚血亏型缺铁性贫血患者64例随机分为2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琥珀酸亚铁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八珍汤加减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红蛋白(Hb)、红细胞(RBC)、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平均红细胞体积(MCV)、血清铁(SI)、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血清铁蛋白(SF)的变化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9%,对照组为90.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相关指标检测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八珍汤加减联合琥珀酸亚铁片治疗气虚血亏型缺铁性贫血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当归六黄汤加减治疗晚期肿瘤癌性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 例晚期肿瘤癌性发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 例。治疗组选用当归六黄汤加减治疗,对照组选用双氯芬酸钠栓剂治疗。观察2组综合疗效、治疗前后体力功能状态(KPS)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0.00%(24/30),对照组为63.33%(19/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KPS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均降低,且治疗组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归六黄汤加减在治疗晚期癌性发热中具有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