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联合艾灸对失禁性皮炎(IAD)的护理效果。方法:将46 例IA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3 例。对照组予以莫匹罗星软膏外涂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穴位贴敷、艾灸干预,疗程均为14 d。比较2组综合疗效、干预前后皮损皮肤情况(包括皮肤红肿面积、皮损面积、疼痛程度、皮损部位温度),干预前与干预后7、14 d的大便次数、形状评分,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1.30%(21/23),高于对照组的65.22%(15/2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2组患者皮肤红肿面积、皮损面积均减少,疼痛程度减轻,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干预后7、14 d大便评分均较干预前下降,且观察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满意率观察组为 100%(23/23),对照组为78.26%(18/2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贴敷联合艾灸对IAD患者的干预效果显著,可改善皮肤红肿和疼痛,促进皮损愈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椒目泄水贴穴位外敷联合西药治疗肝硬化腹水湿热水停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 例湿热水停型肝硬化腹水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 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椒目泄水贴穴位(神阙、中脘、关元、气海、水分、足三里)贴敷治疗,治疗周期为28 d。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B超腹水积分、腹围、体质量、24h尿量、肝功能、凝血功能的变化,评定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0%(27/30),高于对照组的63.33%(19/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中医证候积分、腹水积分、腹围、体质量、24h尿量、肝功能指标、凝血功能指标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椒目泄水贴穴位外敷具有清热利湿、行气利水之效,联合西医基础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湿热水停型肝硬化腹水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减小腹围和减轻体质量,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补内治之不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腕踝针治疗癌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0例癌痛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应用“三阶梯”止痛法进行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腕踝针治疗,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疼痛程度及干预后的镇痛效果。结果:镇痛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5.0%,对照组为8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疼痛程度评分干预前后组内比较及干预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腕踝针配合“三阶梯”止痛法治疗癌痛患者疼痛效果显著,可明显缓解疼痛,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刮痧联合艾灸对痰湿壅盛型原发性高血压病(EH)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60 例Ⅰ、Ⅱ级痰湿壅盛型EH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 例。对照组给予高血压病常规治疗和生活方式干预,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刮痧和艾灸辅助治疗,疗程均为4 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血压及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评价其疗效。结果:降压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27/30),对照组为83.3%(25/3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28/30),对照组为70.0%(21/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收缩压和舒张压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所下降,且治疗组收缩压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治疗组的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刮痧联合艾灸作为辅助疗法可有效降低痰湿壅盛型EH患者的血压,明显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对痔疮术后水肿疼痛的护理效果。方法:将50 例痔疮术后水肿疼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 例。观察组采用中药熏洗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熏洗干预。1周后比较2组的护理优良率、疼痛消失时间、水肿消失时间、创面愈合时间、疼痛程度、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优良率为92.0%(23/25),高于对照组的68.0%(17/2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疼痛消失时间、水肿消失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及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0%(24/25),高于对照组的76.0%(19/2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义(P<0.05)。结论:中药熏洗护理干预痔疮术后水肿疼痛,能快速缓解患者疼痛、水肿,加快创面愈合,提高护理质量与患者护理满意度,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药保留灌肠结合规范护理干预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将9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4例。观察组予中药保留灌肠并结合规范护理干预,对照组服用柳氮磺胺砒啶片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3.48%,对照组为79.5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为2.17%,对照组为4.55%,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保留灌肠结合规范护理干预溃疡性结肠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腕踝针联合耳穴压豆干预化疗性呃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 60 例化疗性呃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 例。2组均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予腕踝针联合耳穴压豆干预,对照组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予盐酸甲氧氯普胺穴位注射干预,疗程均为3周。比较2组干预后的呃逆疗效及睡眠质量改善情况。结果:呃逆疗效总有效率观察组为 96.67%(29/30),对照组为 86.67%(26/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干预前后组内比较及干预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腕踝针联合耳穴压豆能有效改善化疗性呃逆,提高患者睡眠质量,操作方便,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电针、艾灸联合埋线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及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将91例合并焦虑、抑郁症状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5例采用常规药物和吞咽功能训练治疗,治疗组46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辅以电针、艾灸联合埋线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31%,对照组为68.8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洼田饮水试验及HAMD、HAMA、VFSS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电针、艾灸以及埋线治疗能显著改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缓解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铜砭刮痧疗法联合瑞舒伐他汀钙干预高脂血症的效果。方法:将80 例高脂血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并嘱患者低盐低脂饮食,口服瑞舒伐他汀钙,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铜砭刮痧疗法。观察2组患者的综合疗效和血脂的各项指标。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85.00%(34/40),对照组为70.00%(28/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血脂各项指标干预前后组内比较及干预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铜砭刮痧疗法联合瑞舒伐他汀钙对高脂血症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固肾疏经汤联合中药熏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治疗组口服固肾疏经汤联合中药熏洗治疗;对照组口服腰痛片联合中药熏洗治疗。结果:优良率治疗组为86.67%,对照组为63.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JOA评分、VAS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固肾疏经汤联合中药熏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中药保留灌肠联合脐敷治疗癌性不完全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 例癌性不完全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 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30 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中药保留灌肠联合脐敷治疗,疗程均为7 d。观察2组综合疗效及排气、排便、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的改善情况,并进行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27/30),高于对照组的66.7%(2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且治疗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保留灌肠联合脐敷治疗可有效改善癌性不完全性肠梗阻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护理对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8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9例。2组患者均采用脑出血的中西医结合常规疗法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护理,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Barthel指数和临床效果。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87.8%,对照组为59.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Barthel指数干预前后组内比较及干预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脑出血患者能有效提升Barthel指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消栓饮膏循经外敷联合足底静脉泵预防脊柱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疗效。方法:将 80例脊柱骨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消栓饮膏循经外敷联合足底静脉泵治疗,对照组单用足底静脉泵治疗,观察2组患者下肢DVT的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DVT发生率观察组为2.5%,对照组为1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满意度观察组为92.5%,对照组为95.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栓饮膏循经外敷联合足底静脉泵可预防脊柱手术后DVT的发生,且优于单用足底静脉泵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对开腹手术患者低体温的预防效果。方法:将行开腹手术的108 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4 例。观察组予综合护理干预(包括心理护理、健康指导、保温护理、生活护理、艾灸干预、足浴疗法),对照组予常规护理干预。比较2组体温、免疫应激反应指标[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C-反应蛋白(CRP)]、出血量、凝血酶原时间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对照组麻醉时、术中1h、术后30 min体温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时、术中1 h、术后30 min体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术后对照组IL-6、IL-10、CRP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IL-6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凝血酶原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为7.40%(4/54),对照组为22.22%(12/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腹手术患者施以综合护理,可减少患者的应激反应,减少术中出血量和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五仁热奄包推熨外敷对老年便秘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作用。方法:将120 例老年便秘患者根据病历单双号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促排便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使用五仁热奄包推熨外敷。施护15 d后,对2组患者综合疗效、便秘症状评分、护理满意度等进行评价及比较。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3.33%(56/60),对照组为81.67%(49/6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便秘各项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总满意度观察组为90.00%(54/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45/60)(P<0.05)。结论:在常规促排便护理基础上使用五仁热奄包推熨外敷对老年便秘有较好疗效,能明显改善患者便秘症状,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自制中药封包联合西药干预在风湿热郁型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风湿热郁型RA患者80 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 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和西药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运用自制中药封包干预。分别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干预2周后、干预4周后的中医证候积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压痛关节数和肿胀关节数,评定中医评候疗效,并于疗程结束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最终观察组40 例、对照组39 例完成观察周期。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2.50%(37/40),高于对照组的76.92%(30/3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干预2周后与干预前比较,中医证候积分、VAS评分、压痛关节数、肿胀关节数均有下降(P<0.01或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中医证候积分、VAS评分、压痛关节数方面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2组干预4周后与干预前、干预2周后比较,中医证候积分、VAS评分、压痛关节数、肿胀关节数均下降(P<0.01),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为10.00%(4/40),低于对照组的17.95%(7/39),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中药封包联合西药干预风湿热郁型RA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加味联合逐水膏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 例肝硬化腹水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 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半夏泻心汤加味合逐水膏治疗,疗程均为6 周。观察治疗前后2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以及各项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5%(37/40),对照组为75.0%(30/4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肝功能、血氨、血清内毒素(LPS)、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腹水深度及脾脏厚度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半夏泻心汤加味联合逐水膏治疗肝硬化腹水,能够加速患者腹水消退,促进肝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外敷联合牵引治疗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5例。治疗组采用补血通络丸内服、红白舒筋散外敷,联合牵引治疗,对照组单用牵引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症状及疼痛改善情况,并评定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1%,对照组为77.8%,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评分、V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治疗中应用中药内服外敷联合牵引,可较好地改善患者的疼痛及其他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肉桂黄连穴位贴敷联合TDP照射在治疗骨科患者腹胀便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骨科腹胀便秘患者98 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9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肉桂黄连穴位贴敷联合TDP照射护理。干预结束后,对2组患者效果满意率,首次排气、排便及腹胀缓解时间以及干预前后生活质量(PAC-QOL)评分进行比较。结果:满意率观察组为95.92%(47/49),对照组为83.67%(41/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首次排气、排便及腹胀缓解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PAL-QOL总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肉桂黄连穴位贴敷联合TDP照射治疗骨科患者腹胀便秘效果颇佳,且患者易于接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中药熨法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使用中药熨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于治疗后对2组患者疼痛程度、综合疗效进行评价。结果:经治疗4周后,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9%,对照组为65.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VAS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熨法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肩周炎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肩周疼痛以及恢复肩关节功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