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加味酸枣仁汤联合西药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 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2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艾司唑仑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加味酸枣仁汤治疗,疗程均为1个月。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及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RSS)评价2组治疗前后睡眠质量;观察2组治疗前后参与睡眠觉醒周期调节的相关因子[5-羟色胺(5-HT)、5-羟吲哚乙酸(5-HIAA)、β-内啡肽(β-EP)]水平;观察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2组PSQI、SRSS评分及5-HT、5-HIAA、β-EP水平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为14.29%(6/42),对照组为21.43%(9/42),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酸枣仁汤联合西药治疗失眠效果良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及睡眠觉醒周期调节的相关因子水平,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通窍健步汤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8只V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尼莫地平组、通窍健步汤组,每组各12只。采用改良2-VO法制备VD模型,治疗结束后,用Morris水迷宫试验评价大鼠的认知功能,并检测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结果:大鼠的逃避潜伏期、跨越平台次数及血清SOD、MDA水平,模型组与假手术组比较,尼莫地平组、通窍健步汤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窍健步汤能改善VD模型大鼠的认知能力,其机制可能与提高抗氧化应激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乌鳢乌鸡本草汤对实验小鼠创伤皮肤的影响。方法:将30只实验小鼠建立全层皮肤切除伤口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乌鳢组各15只,分别灌胃蒸馏水和乌鳢乌鸡本草汤,连续11d,观察小鼠伤口愈合的情况,在建模后第0、3、5、7、9、11天测量伤口大小,计算伤口面积,取伤口组织做病理切片。结果:2组建模后第3、5、7、9、11天小鼠未愈合伤口面积比较,乌鳢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切片结果显示乌鳢组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较对照组明显增生。结论:乌鳢乌鸡本草汤能够促进伤口的愈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大鼠脑内五羟色胺(5-HT)含量下降后皮质部分NG2细胞的变化,NG2细胞与星形胶质细胞(Ast)、γ-氨基丁酸(GABA)的共存关系及酸枣仁汤的干预作用。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雄性SD大鼠分为7 d正常组、7 d对照组、7 d对氯苯丙氨酸(PCPA)组、15 d正常组、15 d对照组、15 d PCPA组、酸枣仁汤(SZRD)组、PCPA+SZRD组,各组大鼠给予相应处理。取大脑皮质前额叶,采取免疫荧光双染法测定大鼠皮质NG2细胞、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GABA的表达量及NG2/GFAP、NG2/GABA共存定位情况。结果:与7 d对照组比较,7 d PCPA组大鼠皮质NG2细胞、GFAP蛋白表达量增加(P<0.01),GABA蛋白表达量下降(P<0.05);与15 d PCPA组比较,PCPA+SZRD组大鼠皮质NG2细胞、GFAP蛋白表达量下降(P<0.01),GABA表达量上升(P<0.05);NG2细胞与GABA在同一区域表达较多,而与GFAP在同一区域表达较少。结论:5-HT系统的失调能激活皮质NG2细胞、Ast,抑制GABA的表达,NG2细胞可能与Ast、GABA共同影响大脑皮层兴奋性来调节睡眠,酸枣仁汤可能通过5-HT系统调控NG2细胞、Ast、GABA来参与皮层活动的神经调节。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疏风宣肺汤对慢性支气管炎大鼠p38MAPK/ATF-2信号转导通路的作用。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疏风宣肺汤组、宣肺止嗽合剂组,采用混合烟雾吸入法建立慢性支气管炎大鼠模型,分别给予相应药物进行干预。检测各组大鼠p38MAPK蛋白表达含量、肺泡巨噬细胞计数、ATF-2蛋白表达含量。结果:疏风宣肺汤组能够明显降低p38MAPK蛋白表达含量、肺泡巨噬细胞计数及ATF-2蛋白表达含量,其治疗效果优于宣肺止嗽合剂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风宣肺汤可能是通过抑制p38MAPK/ATF-2信号通路表达,发挥对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6.
分析海参低聚肽和海参粉的基本营养成分,研究并比较了海参低聚肽和海参粉对氢化可的松致肾阳虚小鼠的作用。小鼠随机分为空白、阴性、阳性对照组(丙酸睾酮,5mg/kg)、海参低聚肽组(0.5g/kg)和海参粉组(0.5g/kg)。连续灌胃24 d后测定小鼠的体温、体重、自主活动次数和低温游泳时间,以及胸腺、脾脏指数和肾上腺、包皮、精囊、睾丸的指数以及精子浓度。结果显示,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海参粉显著增加肾阳虚小鼠的自由活动次数、低温游泳时间、睾丸指数和精子浓度,具有一定抗疲劳和补肾壮阳作用;海参低聚肽显著增加肾阳虚小鼠的体温、体重、自由活动次数和低温游泳时间,还能显著增加睾丸指数、精囊指数和精子浓度,使其接近阳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的水平,具有显著的抗疲劳和补肾壮阳作用,且海参低聚肽的效果明显好于海参粉。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健脾解毒活血汤对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炎(HAG)脾胃湿热证模型小鼠血清白介素-1β(IL-1β)、胃泌素(GAS)及胃内组织Hp感染数的影响,为研制新型抗Hp感染的中药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取40只SPF级昆明小鼠为实验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西药组和中药组,每组各10只。采用Hp菌液灌胃以建立HAG脾胃湿热证小鼠模型,西药组予以奥美拉唑钠肠溶胶囊灌胃,中药组予以健脾解毒活血汤灌胃,均连续给药14d。观察比较各组小鼠血清IL-1β、GAS与胃内组织Hp感染情况。结果:模型组小鼠血清IL-1β、GAS的含量较空白组明显升高(P<0.01,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和西药组血清IL-1β显著降低(P<0.05,P<0.01),GAS水平2组无明显差异。模型组小鼠胃组织Hp感染数较空白组明显增加(P<0.01),中药组和西药组胃组织Hp感染数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健脾解毒活血汤对HAG脾胃湿热证模型小鼠血清IL-1β及Hp感染数有明显改善作用,但对GAS影响不大,在一定程度上可有效治疗脾胃湿热型HAG。  相似文献   

8.
目的:基于半夏不同炮制方法探究半夏秫米汤治疗失眠的效果,筛选出最佳疗效品种及剂量,并探究其作用机制。方法:实验分2轮进行,均采用对氯苯丙氨酸腹腔注射法复制大鼠失眠模型,后予以中药干预。第1轮实验结束后通过翻正实验筛选出最优疗效组进行第2轮实验,第2轮实验结束后检测翻正实验,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大鼠脑组织中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白介素-1β(IL-1β)的浓度。结果:第1轮筛选实验结果显示,雌雄大鼠体质量阳性组和姜半夏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睡眠潜伏期缩短时间及睡眠持续时间方面,雌性大鼠阳性组、姜半夏组、生半夏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其中阳性组>姜半夏组>生半夏组。雄性大鼠阳性组、姜半夏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其中阳性组>姜半夏组。第2轮剂量实验结果显示,雌性大鼠体质量阳性组、姜高组、姜中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与模型组比较,阳性组、姜高组、姜中组可明显缩短大鼠睡眠潜伏期,延长睡眠持续时间,升高5-HT、IL-1β水平,降低NE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其中阳性组>姜高组>姜中组。结论:高剂量姜半夏组成的半夏秫米汤治疗失眠效果最优,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通路上神经递质的含量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降脂理肝汤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大鼠血常规的影响,探讨降脂理肝汤对NAFLD的作用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降脂理肝汤组,通过高脂饮食诱导NAFLD大鼠模型,分别灌胃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降脂理肝超微汤剂,干预18周后取材,腹主动脉采血,用CA-500血液自动分析仪测定大鼠血常规数据。结果:模型组大鼠的红细胞压积、平均红细胞体积、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血红蛋白、平均血红蛋白量、血小板数、白细胞数、单核细胞总数和淋巴细胞总数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降脂理肝汤组大鼠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血红蛋白、血小板数、白细胞数和单核细胞总数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已恢复正常水平,说明治疗有效。结论:降脂理肝汤对NAFLD大鼠的红细胞、血小板和白细胞的各项指标均有一定恢复作用,具有改善贫血、减少血小板凝集、降低血液黏稠度和脂质沉积、减少肝脏炎性反应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羚角钩藤汤预防小儿热性惊厥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热性惊厥患儿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羚角钩藤汤治疗,比较2组疗效。结果:2组发热次数、惊厥次数、复发例数、癫痫例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羚角钩藤汤可以有效预防小儿热性惊厥的复发。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苦参汤对皮肤溃疡大鼠伤口愈合的影响。方法:通过皮下注射75%冰醋酸诱导大鼠皮肤溃疡模型,将模型大鼠分为5组,G1采用蒸馏水干预,G2~5分别采用苦参汤低、中、高剂量及0.02%高锰酸钾溶液(PP)进行局部治疗,连续7d。治疗后对各组溃疡面积、溃疡评分和组织学评估,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分析检测前炎性细胞因子前列腺素E2(PGE-2)和白细胞介素-8(IL-8)的表达。结果:苦参汤对皮肤溃疡大鼠创口愈合有促进作用,中剂量和高剂量苦参汤治疗的大鼠溃疡愈合更佳(P<0.05),低剂量苦参汤治疗的肉眼可见溃疡评分显著降低(P<0.01),PP组在降低溃疡面积和肉眼可见的溃疡评分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剂量的苦参汤和PP均改善了大鼠诱导的皮肤溃疡的组织学损伤;高剂量苦参汤和PP使大鼠皮肤溃疡组织中的PGE-2和IL-8表达显著降低(P<0.01);各组大鼠均未发现与治疗有关的毒性。结论:苦参汤可促进皮肤溃疡大鼠的伤口愈合,其对PGE-2和IL-8的抑制是增强伤口愈合的可能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复方葶苈子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相关性肺动脉高压(PAH)大鼠模型氧化应激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50只SD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及中药低、中、高剂量组。除正常组以外,其余各组大鼠均采用烟熏加气管滴注脂多糖构建COPD-PAH模型。造模后第2天开始灌胃干预,每天2次,连续2周,中药低、中、高剂量组灌胃剂量分别为2.50 g/kg、5.00 g/kg、10.00 g/kg,模型组灌胃0.9%氯化钠注射液10 ml/kg。观察大鼠的一般情况;测量大鼠的肺功能、平均肺动脉压力(mPAP);HE染色观察其肺组织肺血管病理形态变化;检测大鼠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值、环磷酸腺苷(MDA)含量、cAMP含量,肺组织中泛素连接酶2(Siah2)mRNA的相对表达量;检测肺组织细胞中Siah2、A激酶锚定蛋白(Akap121)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中药各剂量组肺血管损伤重构减轻,mPAP下降(P<0.05);大鼠血清中SOD活力值、MDA含量、cAMP含量、Siah2-RNA相对表达量,正常组与模型组、模型组与中药各剂量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各剂量组肺组织Siah2蛋白表达降低,AKAP-121蛋白表达上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葶苈子汤可通过调控cAMP-Siah2-AKAP121通路来减少氧化应激对COPD-PAH大鼠的肺血管壁的损伤,降低肺动脉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清肺排毒汤对脂多糖(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ALI)小鼠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LPS经气道滴注建立小鼠ALI模型,造模成功后将小鼠随机分成治疗组和模型组,每组各10只,另取10只为空白对照组。治疗组给予清肺排毒汤0.3 ml灌胃,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0.3 ml灌胃,每隔8 h进行1次,共连续给药3次。采用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情况并检测肺湿/干质量(W/D) 比值,采用ELISA检测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肺组织结构破坏严重,肺泡间隔变宽,肺泡萎缩,模型构建成功;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肺组织结构破坏程度减轻,肺泡间隔厚度变小,充血水肿有所缓解。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肺组织W/D降低,1L-1β、TNF-α水平下降,1L-10水平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肺排毒汤可能通过调节相关炎性因子表达,减轻炎性反应及肺水肿,对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疏血通脉汤对卒中后偏瘫肢体血栓性肿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 例脑卒中后偏瘫肢体血栓性肿胀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联合功能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疏血通脉汤治疗。比较2组的综合疗效及治疗前后患侧肢体周径的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0%(27/30),对照组为80.0%(24/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后治疗组患侧肢体上、下肢周径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血通脉汤可以改善卒中后偏瘫肢体血栓性肿胀,提高临床综合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焦宣痹汤对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血清及关节滑膜液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90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依托考昔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中焦宣痹汤治疗。对比2组综合疗效及血清、关节滑膜液炎性因子水平。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56%,对照组为60.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血清及关节组织滑膜液中各项炎性因子水平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焦宣痹汤治疗痛风性关节炎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血清及关节滑膜液炎性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枣仁安寐汤联合百乐眠胶囊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甲状腺激素(TH)、多巴胺(DA)含量的影响。方法:选择失眠患者104 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2 例。对照组采用百乐眠胶囊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枣仁安寐汤治疗。治疗4周后比较2组的综合疗效、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及血清TH、DA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38%(47/52),对照组为75.00%(39/5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PSQI评分及血清TH、DA水平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枣仁安寐汤联合百乐眠胶囊可以明显改善失眠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考虑其机制可能与其能提高血清DA水平、降低TH水平有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桂枝加厚朴杏仁汤治疗小儿感冒后咳嗽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小儿感冒后咳嗽患儿84 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 例。治疗组采用桂枝加厚朴杏仁汤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比较2组综合疗效、日间与夜间咳嗽积分及安全性。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48%(38/42),对照组为61.90%(26/4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日间、夜间咳嗽症状积分及总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为0(0/42),对照组为19.05%(8/42),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桂枝加厚朴杏仁汤治疗小儿感冒后咳嗽疗效理想,可缓解咳嗽症状。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加味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治疗心阳不振型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 例心阳不振型室性早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 例。对照组予以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加味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24 h室性早搏次数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评定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8.57%(31/35),对照组为62.86%(22/3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中医证候积分及24 h室性早搏次数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均出现轻度胃部不适、恶心等不良反应,其中治疗组2 例,对照组1 例。结论:加味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能有效改善心阳不振型室性早搏患者的症状,减少室性早搏发生次数,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调气祛湿汤治疗高脂血症痰浊阻遏证的降脂疗效。方法:将95例高脂血症痰浊阻遏证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8例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治疗组47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调气祛湿汤治疗。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中医症状积分及血脂水平变化情况。结果:降脂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5%,对照组为79.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项中医症状评分治疗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血脂各项指标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调气祛湿汤对高脂血症的血脂及脂蛋白有较好的调节作用,能较好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双调荣经汤对半月板损伤关节镜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将半月板损伤关节镜术后患者6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术后均给予常规处理,对照组给予康复功能锻炼,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双调荣经汤治疗。2组疗程均为4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程度、关节肿胀、疼痛、关节活动范围(ROM)及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0%,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4周ROM、疼痛评分、关节肿胀与术后1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上述指标治疗后2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调荣筋汤对半月板损伤关节镜术后康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能明显减轻术后疼痛、关节肿胀,改善关节活动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