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王斌副主任医师运用经方小柴胡汤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经验。亚急性甲状腺炎简称“亚甲炎”,小柴胡汤为《伤寒论》中和解少阳的代表方,王师认为在亚甲炎治疗中应抓住“邪郁少阳”这一关键病机,治疗应以和解少阳、清热解毒为主,运用小柴胡汤为主方治疗,并附验案1则,佐以辅证。  相似文献   

2.
介绍沈宏春副教授治疗尿毒症相关皮肤瘙痒的临床经验。沈宏春认为,治疗本病应以“肺”“皮”为论治关键点,采用汗法治以宣发肺气、开泄腠理、发汗祛风、燥湿止痒,并制定了治疗该病的协定处方——肤黄止痒汤,临床上用于治疗尿毒症相关的皮肤瘙痒患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介绍徐基平教授运用中医药辅助治疗胃癌的经验。徐教授认为胃癌的病因病机总属正虚邪实,二者在饮食、情志、痰阻、热毒等因素的作用下不断变化而导致出现不同的证型。胃癌术后、放化疗后在临床上可辨为肝胃不和证、脾胃虚弱证、气血双亏证、湿热瘀毒证和胃热阴伤证,分别运用益胃汤、柴胡疏肝散、香砂养胃汤、香砂六君子汤、香贝养荣汤、黄芪建中汤、玉女煎、藿朴夏苓汤、丹参饮等方治之,临证加减或合用,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放、化疗所致的毒副作用,提高术后远期疗效及患者生存质量。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4.
介绍肖四旺教授运用温肾助阳法治疗腰痹的经验。肖教授崇尚《内经》“温肾助阳”理论,认为本病以肾阳不足为本,气滞血瘀为标,当以温肾助阳为治法,温补肾阳,行气活血,临床自拟温肾宣痹汤治疗,并随症灵活加减,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介绍黄政德教授治疗痛风的经验。黄教授认为,痛风是由脾胃亏虚,内外相合,邪气痹阻经络所致。治疗当以“急则治标,缓则治本”为纲领,注意固护脾胃。方药擅用蚕沙、萆薢、土茯苓、威灵仙、制川乌、泽泻等祛湿之品,并根据病邪、寒热不同,选择“四君子汤”“四妙散”“苓桂术甘汤”“双合汤”等不同主方,疗效显著。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6.
介绍于志强教授临床运用虫类药经验。于教授认为,虫类药善走窜,通达全身经络,搜剔邪气,且善疗久病顽疾。根据临床经验,常蝉蜕、僵蚕合用,祛风开音治疗音哑;地龙、僵蚕合用,祛风通络化痰治疗顽痰固性咳嗽;地龙、水蛭配伍,活血通络利水治疗难治性水肿;蛰虫、水蛭合用,活血通络治疗胸痹疼痛;全蝎、蜈蚣、水蛭配伍,活血息风通经治疗头痛。  相似文献   

7.
介绍王意兰主任医师治疗血液透析患者汗症的经验。王老认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汗症可分为透时汗症与透析间期汗症,病因以气虚、阴虚、阳虚为主,提出防重于治、标本同治、治汗需治血的“治汗三法”。对于透时汗症急以益气养阴或回阳救逆法治之,透析间期汗症则善于将“补、敛”二法合用辨证施治。并举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8.
介绍吴官保教授运用“三九”思维论治腰椎退行性病变的经验。概括并阐述吴教授“三条目、九方面”的“三九”思维,即“本为虚,外感邪,内致瘀”“肾为君,肝为相,脾为臣”“先用汤,中期活,后期术”。先用汤:疾病初期,单用中医药治疗;中期活:疾病中期,灵活运用各种治疗手段;后期术:疾病后期,结合手术治疗。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9.
介绍王成荣教授治疗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经验。王老认为,该病的发病病机为冲任虚瘀,治以滋养肝肾、通调冲任,临证使用自拟方“滋活汤”治疗,并重视周期论治。临近排卵期,惯用三川汤通调气血;排卵后基础体温上升,惯用益肾固冲汤以益肾固冲;经期以通为主,惯用三川汤活血通经。同时,王老注重西医辨病,中医辨证,中西医合参,疗效颇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以俞调枢”放血疗法联合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治疗心肾不交型不寐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心肾不交型不寐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1例。治疗组给予“以俞调枢”放血疗法联合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治疗,对照组单用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治疗。观察记录2组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及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33%,优于对照组的80.6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PSQI各项指标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俞调枢”放血疗法联合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治疗心肾不交型不寐效果肯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介绍名老中医张丽蓉治疗不孕症的临床经验。张老分析归纳不孕症的病因病机为肾虚、血瘀、痰湿。治疗以补肾、祛瘀、化痰之法及中药人工周期调治。对于无明显月经失调及无器质性疾病的不孕患者创“调助汤”加减治疗;对虚实寒热夹杂而无明确证型可循的盆腔炎患者拟“盆器炎汤”治疗;对输卵管不通患者拟“消通汤”治疗。  相似文献   

12.
介绍国医大师卢芳诊治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则、观点、临床经验,及中医药在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中的研究。卢老治疗此类疾病,遵循辨病与辨证“双辨相结合”的总原则,认为这一类疾病的癥结为“热、毒、血瘀”,并自拟验方抑免汤治疗。本文将从辨病到辨证,审症到诊断,立法到组方,方义到个药,宏观到微观,介绍并阐释中医药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作用及部分机制。  相似文献   

13.
介绍郑爱华教授应用炙甘草汤治疗气血阴阳俱虚型心律失常的临床经验。郑教授认为心悸之病,与脏腑关系密切,尤其是心脾,临床中尤以气血阴阳俱虚之证常见,注重从“虚”入手,运用炙甘草汤加味治之,以补气血而复脉通心,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4.
介绍袁梦石教授从“脾肾不足,肝虚肺热”论治杜氏肌营养不良的经验。杜氏肌营养不良是临床罕见病,袁梦石教授认为其病机以脾肾不足为本,肝虚肺热为标,治法上应当补脾益肾、养肝清肺并重,根据治法制定治疗专方“六补汤”,补泻结合,滋而不腻,用于治疗杜氏肌营养不良,可达维持肢体功能,延缓疾病进展的目的。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15.
介绍赵凤林主任中医师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BA)的临床经验。赵师认为本病病机特点为“虚、瘀”,以本虚标实为特征。其中本虚为气血亏虚,标实为气滞、血瘀。中医治疗以益气养血、散瘀通脉为原则,尤以补养心气、心血为重。临床以炙甘草汤为基础方,配伍红花、细辛等化瘀通脉之品,制成贴剂外用,效果颇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介绍耿刚教授治疗癌因性疲乏的经验。耿教授认为癌因性疲乏是以脾胃气虚为主要病机,痰、瘀、毒邪互结导致的“本虚标实”之候,故在治疗上以益气健脾为大法,兼顾化痰、活血、解毒,重视症状控制,常以四君子汤及归脾汤为主方加减,重用蒙古黄芪和党参,提倡针药并用,关注日常调护,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分析技术探寻清痹汤治疗痛风性关节炎(GA)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采用TCMSP平台挑选出清痹汤主要活性化合物及靶点;利用五大疾病数据库查找GA的对应靶点;借助韦恩图工具构建“药物-疾病靶点”交集图;将交集靶点导入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互作(PPI)图;通过DAVID数据库进行基因功能GO分析、KEGG通路富集分析;依托Cytoscape 3.7.2绘制“中药-活性成分-靶点”“活性成分-交集靶点”“核心靶点-KEGG 通路”网络图。结果:清痹汤有效活性化合物共133个,潜在对应作用靶点125个;GA疾病相关靶点823个;疾病-药物共同靶点41个。通过蛋白互作网络图提示IL-6、VEGFA、CASP3、RELA、MYC、PPARG等可能是清痹汤治疗GA的核心靶基因。GO富集分析共237个,其中生物过程(BP)174条、细胞组成(CC)20条、分子功能(MF)73条。KEGG通路富集分析共73条。结论:清痹汤主要通过调节细胞增殖和凋亡、控制炎症、抑制血管生成等多途径发挥治疗GA的作用,与“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治疗疾病的特点相契合。  相似文献   

18.
介绍胡学军主任医师治疗肺癌的临床经验。其认为,肺癌病因病机错综复杂,多与机体正气亏虚,邪毒痰瘀乘虚内侵相关,具体可概括为“虚、毒、痰、瘀”。治疗上根据肺癌的特点,分早、中、晚三期进行多维辨证用药,早、中期分别采用自拟方之肺瘤消散饮、肺瘤康复方治疗,晚期予六君子汤、参苓白术散、补肺汤、麦味地黄汤等加减,并注重顾护中州,调达气机,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基于阳气郁积之腹痛病证首倡“升阳散郁”治法,阳升郁散,则气血调和、阴阳平衡、形神合一,然“升阳散郁”内涵并不局限于此。《伤寒论》载少阳病小柴胡汤证“阳微结”之病机,即少阳气机郁结。观其病机,或可从“升阳散郁”治法探析少阳病小柴胡汤证之具体机制,剖析小柴胡汤方证及《伤寒论》“升阳散郁”内涵,为柴胡汤类方临床应用提供新思路,拓展“升阳散郁”治法实践。  相似文献   

20.
介绍罗铨教授运用加减散偏汤辨治顽固性偏头痛经验。罗教授认为凡辨证为肝胆气郁、少阳经腧不利的顽固性偏头痛,可从疏通少阳经气为主入手治疗,兼顾厥阴经腧,疗效可期;罗教授结合现代人群发病特点及地区差异,在经方散偏汤基础上加减化裁而成加减散偏汤,治疗本病获得良效。并附验案2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