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4 毫秒
1.
介绍封继宏副主任医师运用疏风祛痰固本法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经验。封师认为,咳嗽变异性哮喘以咳嗽为唯一或主要临床表现,与肺、肾关系密切,多因感受外邪导致气道挛急而发;病久入络,痰饮阻肺,气机升降失调,迁延难愈;后期正气亏虚,肾不纳气,一遇外邪引动,咳喘即发。治疗上首当疏风解痉,继之祛痰和络,后期注重固肾纳气,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补肺化纤汤联合吡非尼酮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相关肺间质病变(ILD)气阴两虚、痰瘀阻肺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 例RA-ILD气阴两虚、痰瘀阻肺证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30 例。治疗组以补肺化纤汤联合吡非尼酮治疗,对照1组以补肺化纤汤治疗,对照2组以吡非尼酮治疗。3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关节疼痛、关节肿胀、咳嗽、气促、疲劳乏力、两肺Velcro啰音等临床症状体征,类风湿因子(RF)及肺部HRCT评分、肺弥散(DLco)肺功能(FEV1/FVC)变化。结果:治疗组30 例全部完成观察,对照1组脱落2 例,对照2组脱落4 例。在改善肺部HRCT积分、FEV1/FVC、DLco方面,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1、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改善患者症状体征积分、RF水平方面,治疗组与对照1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疗效均显著优于对照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补肺化纤汤联合吡非尼酮治疗RA-ILD气阴两虚、痰瘀阻肺证可有效缓解患者相关症状体征、改善指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治疗痰浊阻肺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期痰浊阻肺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7%,对照组为8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住院天数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药穴位贴敷治疗痰浊阻肺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期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临床症状,并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4.
介绍刘炳凡老中医治疗咳嗽的临床经验。刘老认为,外邪犯肺为本病主要诱因,脾肾阳虚气弱为其内在因素,由此而产生痰饮留伏,干犯肺脏,此为咳嗽反复发作及迁延不愈的主要病理基础。咳嗽的治疗不但要分清表里,还应辨明寒热虚实。心咳主要为心火烁肺证,宜清心泻火、化痰止咳,予凉膈散加减治疗。肺咳中,水火相吸、风痰相搏证,宜疏风散寒、温肺化饮、平火降逆、开结除痰,予射干麻黄汤加减治疗;肺热炽盛、气阴两虚证宜清肺化痰、益气养阴,用泻白散加味治疗;肺燥阴虚、久咳伤津证宜清肺养阴、润燥止咳,用叶氏养胃汤加减治疗;痰热壅肺、肺失清肃证,宜清热涤痰、肃肺降逆,用《千金》苇茎汤加味治疗。脾咳中,肺脾气虚证宜润肺、健脾、益肾,用六君子汤加减治疗;脾阳不足证宜温中暖下、健脾益气,用附子理中汤加味治疗。肝咳,宜清肺平肝、化痰止咳,用柴芍六君汤、泻白散合金铃芍甘汤加味治疗。肾咳中,脾肾阳虚证宜补火扶阳,用沉香黑锡丹加减治疗;肺肾气阴两虚证宜引纳摄固、补养真元,用人参蛤蚧散加减治疗;肾阳虚水泛证宜崇土制水、温阳利尿,用真武汤加减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归脾汤加减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贫血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贫血气虚血瘀证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抗心衰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归脾汤加减治疗。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N端前脑钠肽(NT-proBNP)、血红蛋白(Hb)、6min步行距离(6MWD)及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改善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NT-proBNP、Hb、6MWD、LvEF均得到改善,且治疗组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归脾汤加减能改善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贫血气虚血瘀证患者的心功能和临床症状,提高患者运动耐量,并在一定程度上纠正贫血,但其作用机制仍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介绍范伏元教授从痰论治支气管哮喘的经验。范教授认为,哮喘的发作与“痰”密切相关,其中痰饮的产生与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职关系密切,因感受外邪、饮食不洁、情志失常导致脏腑气机失调,痰气搏结于气道,肺失宣降,气道挛急而发为哮喘。临床分为痰热壅肺证、风痰袭肺证、痰湿阻肺证、痰瘀互结证四种证型,分别予定喘汤加减、自拟疏风宣肺汤加减、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自拟平哮方治之。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辛散化痰方对痰湿阻肺兼气阴两虚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 例痰湿阻肺兼气阴两虚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3 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益气养阴辛散化痰方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评估测试(CAT)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及衰弱状况。结果:治疗组无脱落,对照组脱落3 例。治疗后,2组CAT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治疗后衰弱率治疗组为36.36%(12/33),对照组为56.67%(17/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养阴辛散化痰方联合西药治疗痰湿阻肺兼气阴两虚型AECOPD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临床症状及衰弱状态。  相似文献   

8.
介绍陈果教授治疗肺脾两虚型小儿过敏性鼻炎经验。陈教授认为小儿过敏性鼻炎与肺脾气虚、痰饮内生、外感风邪等因素有关,为虚实夹杂之证;其主张肺脾同治,确立健脾燥湿、祛风通窍的治法,运用健脾通窍方联合无烟灸治疗本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葶苓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伴利尿剂抵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慢性心力衰竭伴利尿剂抵抗患者80 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 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葶苓饮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24h尿量、体质量、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B型纳尿肽前体)、电解质(血钠、血钾)、肾功能指标(血肌酐、尿酸)、Lee氏心衰积分、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分别采用中医证候积分减少率、Lee氏心衰积分减少率评定中医证候疗效及综合疗效。结果:综合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0.00%(32/40),对照组为52.50%(2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5.00%(34/40),对照组为62.50%(25/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24h尿量、体质量、心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2组血钾较治疗前均下降(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钠、肾功能指标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葶苓饮联合利尿剂能增加慢性心力衰竭伴利尿剂抵抗患者的24h尿量,改善心功能及临床症状,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紫贝止咳颗粒治疗感染后咳嗽余邪恋肺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感染后咳嗽余邪恋肺证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复方甲氧那明胶囊治疗,治疗组予以紫贝止咳颗粒治疗,疗程均为7d。观察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中医证候积分、症状缓解时间、诱导痰上清液中P物质(SP)、白介素(IL-8)浓度及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0%,对照组为82.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咳嗽症状积分、中医证候积分、SP、IL-8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症状缓解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紫贝止咳颗粒可有效改善感染后咳嗽余邪恋肺证患者症状,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通阳益气方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气虚痰阻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4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气虚痰阻证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2例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22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通阳益气方治疗,疗程均为4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后心功能分级、心脏超声、血脂等指标。结果:心功能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77.27%,对照组为59.0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LVEF、LEVDD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VEF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LDL-C、TG、TC及对照组LDL-C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DL-C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阳益气方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气虚痰阻证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温补宣导三焦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痰瘀水停证的疗效。方法:将辨证为痰瘀水停证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70 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 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温补宣导三焦法治疗。对比2组治疗前后心功能疗效与中医证候疗效。结果:心功能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43%(32/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14%(27/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29%(33/3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4.29%(26/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补宣导三焦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痰瘀水停证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心功能及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3.
介绍国医大师潘敏求教授治疗肺结节的经验。潘教授将肺结节的病因病机总结为虚、痰、瘀、毒,临证注重辨病、辨质论治、辨证论治三者结合,其中,偏颇体质以倦(白+光)质、腻滞质、热燥质多见,有症状患者证候以肺脾气虚、肺肾两虚、气阴两虚、痰湿蕴肺、瘀血阻滞、热毒内结为主,治疗采用香砂六君子汤、百合固金汤、金匮肾气丸、六君子汤合二陈汤、桃红四物汤等经方加减。其提出,肺结节证候多兼杂,故当以辨证为主,灵活配伍,针对病灶提早干预,调治患者偏颇体质、改善肺结节微环境、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未病先防,既病防变。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人参通脉合剂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2 例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1 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人参通脉合剂治疗。治疗3周后比较2组的中医证候积分、活动耐量、生活质量情况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活动耐量情况、生存质量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和生存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2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人参通脉合剂可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中医症状、生活质量。与西药联用,可产生协同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亚甲方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火郁痰阻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亚甲炎火郁痰阻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治疗组予亚甲方治疗,对照组予强的松片治疗,疗程均为6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等实验室指标的变化,评价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83%,对照组为73.9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FT3、FT4、TSH、CRP、ESR指标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组间比较,FT3指标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ESR、CRP、FT4、TSH指标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亚甲方治疗亚甲炎火郁痰阻证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相关生化指标及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兜金汤联合西药治疗风痰阻肺型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10 例风痰阻肺型稳定期CO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5 例。对照组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信必可)吸入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兜金汤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15 d。治疗结束随访3个月,观察比较2组的综合疗效、中医证候(咳嗽、咳痰、胸闷、气促、气短、自汗、易感冒)积分、肺功能指标[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 pred)、功能残气量(FRC)]。结果:治疗组愈显率为80.00%(44/55),总有效率为96.36%(53/55);对照组分别为49.09%(27/55)、76.36%(42/5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后2组各项证候积分、肺功能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且治疗组改善程度大于对照组(均P<0.01或P<0.05)。结论:西医常规疗法联合兜金汤可以显著提高风痰阻肺型稳定期COPD患者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苓甘五味姜辛汤加减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寒饮停肺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慢性阻塞性疾病急性加重期寒饮停肺证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苓甘五味姜辛汤加减治疗,疗程均为2周。观察2组综合疗效、肺功能改善情况及临床症状积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对照组为8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临床症状积分及肺功能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苓甘五味姜辛汤加减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寒饮停肺证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介绍张崇泉教授辨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经验。张教授临床将COPD分2期辨治:急性发作期以祛邪为主,分寒痰阻肺证、痰热壅肺证2型辨治,病情迁延者兼顾扶正;缓解期以扶正固本为主,分肺气亏虚证、肺脾两虚证、脾肾两虚证3型辨治,重在调补肺、脾、肾三脏,以治其本。并以显效病案为例,以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小儿肺咳颗粒联合西药治疗儿童肺炎肺脾气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肺炎患儿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肺咳颗粒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7%,对照组为84.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肺咳颗粒联合西药治疗儿童肺炎肺脾气虚证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肺炎症状,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用药规律,以期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WANFANG DATA)、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筛选中医药治疗COPD的文献,建立方剂数据库,采用IBM SPSS Modeler 18.0软件进行关联规则分析,采用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核心药物网络图,采用SPSS Statistics 21.0 软件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及因子分析。结果:共纳入处方331首,涉及药物231味,总用药频次3606次。COPD证型以痰热壅肺证、肺肾两虚证、痰浊壅肺证、肺脾气虚证、痰瘀阻肺证等为主。症状以咳嗽、喘息、咳痰、胸闷、呼吸困难、气短、发热、乏力等为主。高频药物有茯苓、苦杏仁、甘草、法半夏等。药物四气以温热性为主,药味以甘、苦、辛味为主,多归肺、肝、脾、胃经。以补虚药应用最多,其次是化痰止咳平喘药等。关联规则分析发现关联强度较高的规则有20条,系统聚类分析得出4个新处方,因子分析可提取公因子9个。结论:中医药治疗COPD以化痰止咳、补虚、利水、理气、活血等为基本治则进行组方配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