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张箭 《地理研究》1996,15(2):100-105
马可·波罗对自然地理学和矿物学也做出了较大的贡献。他解释了燃点的变化,观察了有关沸点的现象,记载了北极地区,描绘了极昼和极夜,发现了北冰洋。他记录了各地人民开采利用石油、天然气、煤、石棉等重要矿藏的情况,保存了珍贵的矿物学和矿业开发资料,传播了有关矿物学的知识。  相似文献   

2.
盐类溶解动力学的数学模型和热力学函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总结了研究盐类溶解动力学的方法和数学模型。采用C语言编写了自动寻优的单线形法,实现了含4个参数的通用程序,并例举了研究实例。另外讨论了热力学函数的处理,也例举了研究实例。  相似文献   

3.
半湿润地区风沙化土地改造利用的生态效益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张春来  董光荣 《中国沙漠》1997,17(4):403-409
观测,实验和样品分析结果表明,位于半湿润地区的豫昆延津县,其沙地农业综合开发试验示范区的改造利用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具体表现为;1.抑制了风沙活动,防止了风沙危害;2.恢复了提高了沙地生产力;3.改善了沙地小气候。最终实现了土地风沙的逆转。  相似文献   

4.
言论     
《西部资源》2012,(6):56-56
上幼儿园后,把天真弄丢了;上小学后,把童年弄丢了;上初中后,把快乐弄丢了;上高中后,把思想弄丢了;上大学后,把追求弄丢了;毕业后,把专业弄丢了;工作后,把锋芒弄丢了;恋爱后,把理智弄丢了;按揭后,把下半生弄丢了。——我们丢了什么你意识到"恶"很强大,你奈何不了它,那怎么办?一条路是逃开,躲到什么角落里去独善其身,一条路是继续反抗,但大多数人恐怕只能走  相似文献   

5.
去年以来,沈阳市救助站争取财政资金220万元,对求助人员的居室、食堂、活动场所等进行了全面装修改造。求助人员的居室实现了单人单床,配备了电视机;改建了可供200多人同时用餐的食堂,并配备了消毒柜、保温箱和一次性餐具;改造建成了可容纳150名成人和50名少年儿童的房间;设立了可供50人阅读的图书室、30人活动的棋牌室;新建了可供10人同时洗浴的洗澡间;新建了篮球场、羽毛球场、室外健身活动场和室内健身房,从而极大地改善了救助环境,充分体现了党中央提出的“以人为本”的全新工作理念。改善服务设施 创造良好救助环境——来自沈阳市救助…  相似文献   

6.
邓慧平 《地理研究》1995,14(3):108-109
本文研究了气候变化对沱江流域水文及其极端事件的影响,主要内容有:1.综述了气候变化对区域水文影响的研究方法、取得的成果及存在的问题。2.进行了流域水量平衡的模拟计算。根据近地层物理最新进展,重新推导了梯度-通量关系不成立时的Penman-Monteith公式。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应用Penman-Monteith方程可能产生的误差,论证了其适用条件并讨论了有关空气动力学阻力及风速函数的订正问题。3.建立了流域气温、降水空间相关议程并利用NCARCC输出结果生成了次网格、月尺度气候情景。结合小气候学方法讨论了更小空间尺度的细网格化问题。4.分析了流域水文要素值及年内分布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水文要素对气温变化不敏感但对降水变化非常敏感。此外,水文要素年内分布发生了相应的变化。5.建立了用于气候变化影响研究的日流量随机模拟模型。该方法不仅考虑了月值变化对季节周期项的影响,也考虑了月值变化对极端事件的影响。应用此模型对洪水、干旱频繁的影响进行了个例分析。  相似文献   

7.
在充分收集水文工程地质资料的基础上,进行了野外地温调查,现场热响应试验等工作。建立了浅地层地热能源的计算方法,经过综合分析整理,进行了初步研究,初步掌握了包头市平原区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条件,并做出了适宜性分区,初步计算了浅层地热容量和浅层地热换热功率,为包头市平原区浅层地热能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新疆特种旅游资源开发探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本文对新疆特征旅游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开发规划设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特种旅游资源的概念,并深入地探讨了其内涵的特征;同时进一步分析了新疆特种旅游资源形成的地学基础,从地学等角度对新疆特种旅游资源进行了分类及评价。  相似文献   

9.
2005年下半年,全国正式启动了地名公共服务工程,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全国地名工作将紧紧围绕数字地名建设信息化工作展开。同年11月在长沙召开了全国数字地名建设和服务经验交流会,为全国地名数字化奠定了基础,注入了全新的活力,适时地提出了“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  相似文献   

10.
区域滑坡灾害风险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金江军  潘懋  李铁锋 《山地学报》2007,25(2):197-201
回顾了滑坡灾害风险评价研究进展,指出了现有评价方法的不足。然后提出了基于土地利用类型的滑坡灾害易损性评价方法,建立了针对滑坡灾害的防灾减灾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给出了具体评价方法。最后提出了基于G IS的区域滑坡灾害风险评价流程以及滑坡灾害风险等级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11.
江苏省长江沿岸港口群体的功能,格局与发展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徐刚 《地理学报》1990,45(3):275-283
本文论述了江苏省长江沿岸港口群体的交通区位优势和战略地位,分析了港口群体的现代发展特征、职能结构以及主要存在问题,提出了港口群体的发展构思。  相似文献   

12.
长三角城市群重心移动及其驱动因素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长三角城市群在整个中国的区域发展战略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为深入把握这一地区发展的空间变化态势、更好地指导长三角地区的发展实际,在测算和分析1994~2004年间长三角城市群重心位置及其变化趋势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近些年长三角城市群重心移动的驱动因素。结果显示,1994年以来,长三角地区的城市群重心向西北方向移动了超过20 km,重心所在位置由苏州和嘉兴的交界处移至苏州市中心附近。而从其变化的趋势来看,未来的城市群重心仍将偏向西北方向,落到苏州和无锡的交界地带。这种态势的出现主要是由于长三角内部各城市受到其自然和区位条件、经济发展以及社会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得其发展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进而驱动了各城市不同程度的发展及其在整个长三角地区地位的转变,并最终致使城市群重心向自然区位条件优越、经济社会发展较快的西北方向移动。  相似文献   

13.
黄河、长江泥沙特性对比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通过对黄河、长江泥沙的粒度分析、矿物分析及石英包裹体分析,揭示了两大河流泥沙的差异性。黄河悬沙粗于长江而底沙比长江为细。重矿物组合中,黄河泥沙黑云母含量远高于长江,粘土矿物中蒙脱石含量约比长江多一倍。反映了两大河流水动力条件及泥沙源区的环境差异。石英包裹体分析,更反映了两大河流泥沙源区的成因环境,为区分河流泥沙来源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长江上游离子径流量的估算及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越先  谢明 《地理研究》1991,10(4):19-28
离子径流是河流水文要素之一。本文估算了流域侵蚀强度较大的长江上遊地区的离子径流量为9140.3×104t,平均离子总量为202.7mg/l,离子流量为2898k''s,离子径流模数为90.9t''km2;初步分析了这些离子径流特征值的时空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15.
长江流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该文运用不同测度指标从动态和静态方面分析了长江流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及其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自1992年以来,长江流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绝对差异迅速拉大,区域产业结构的演进水平及区域城镇化水平由东向西呈明显的阶梯状分布。动态分析进一步表明,目前长江流域东部地区仍以较快速度发展;中部地区发展速度放慢;西部地区在西部大开发的促动下,经济发展速度加快,与中部地区的差距逐步缩小。  相似文献   

16.
长江上游穿行于深山峡谷间,出宜昌就进入广阔的平原地区。长江中游地区江面宽展,两岸全靠堤防约束江水,河道的安全泄洪能力远小于巨大的洪水来量,且两岸地面高程普遍低于洪水位数米至十几米,是长江流域洪水灾害最为集中、最为频繁的地区。2003年长江三峡大坝第三次截流后,上游地区的水文环境也将产生许多变化,与建库前相比洪峰时间提前、洪峰量增加、洪峰预见期缩短。三峡工程建成后,可减轻长江上游特大洪水或以长江上游洪水为主的全流域性洪水灾害,对于长江中游地区的洪水也有一定的调控影响,但防洪形势仍十分严重。  相似文献   

17.
长江经济带经济-环境协调发展格局及演变   总被引:8,自引:6,他引:2  
邹辉  段学军 《地理科学》2016,36(9):1408-1417
通过经济与环境系统的协调发展度评估,分析了长江经济带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时空演变格局,并对经济带经济发展、环境污染与环境质量的格局与态势展开探讨。研究表明:经济带协调发展度空间差异显著,东部地区明显大于中西部地区,沿江地区高于非沿江地区。高度协调型主要分布在长三角地区及少数中西部省会城市;高度失调型主要分布在重庆、皖北、滇西南、鄂中等地区;江西与四川是协调型转为失调型的集中地区。长三角核心城市经济地位依然凸显,但长三角边缘地区城市经济位序呈下降趋势,中西部地区部分城市经济位序上升明显。工业废水排放以重庆、苏州、杭州为最多,工业SO2排放呈现3大集中地带。城市空气质量较差的是长三角边缘地区以及中西部沿江地区,城市空气质量总体上与工业SO2排放、工业烟尘排放在空间格局上较为吻合。长江干流断面水质上游(川滇渝)与下游(苏沪)较差,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沿江地区工业废水排放对长江水质的影响。最后,从树立发展与保护双重使命,创新经济带开发体制机制;推进下游城市经济转型升级,培育中上游新的经济增长极;落实最严格的管理制度,共建生态文明示范带等方面提出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8.
陆大道 《地理科学》2014,34(7):769-772
自1984年, “点-轴开发”理论和中国国土开发、经济布局的“T”字型宏观战略提出以来,“T”字型空间结构战略在20世纪80~90年代得到大规模实施。海岸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2个一级重点经济带构成“T”字型,长江经济带将内地2个最发达的核心地区(成渝地区和武汉地区)与海岸经济带联系起来,其腹地几乎包括半个中国,其范围内资源丰富,农业、经济和技术基础雄厚,已经形成世界上最大的以水运为主的、包括铁路、高速公路、管道以及超高压输电等组成的具有超大能力的综合运输通道,其巨大的发展潜力是除海岸经济带以外的其他经济带所不能比拟的。“点-轴开发”理论和中国国土开发、经济布局的“T”字型宏观战略(海岸带和长江沿线作为全国的一级发展轴线)已经得到国内诸多知名学者和有关部门领导的认同,符合中国国土开发和经济布局合理化的要求,以海岸地带和长江沿岸作为今后几十年中国国土开发和经济布局的一级轴线的战略将是长期的。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四川盆地森林水文效应的研究,对长江上游防护林体系的生态环境作用进行了初步预测,并提出水源林、水土保持林的分区原则,以及防护林作用的累积效应,对长江上游防护林的规划和评价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0.
长江流域水灾与生态环境变迁的历史地理学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历史上长江洪涝灾害发生的特点是越到近期越频繁,其原因有自然的,也有人为的,其中人为的原因是造成水灾频率增加的最重要的因素。因此,要减弱长江水灾发生的频率,就必须综合治理水土流失、控制人口增长、实施高科技减灾工程,从而实现长江流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