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国综合自然地理学教学研究会第二次学术会议于1984年12月1日至8日在贵阳市举行。参加这次会议的有28所大专院校地理系和6个科研单位、1所专业院校的44名代表,会议收到17篇论文,研究会会刊《土地类型与自然区划》创刊号亦已于会前由安徽师大地理系出版发行,并送交会议讨论。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全国已有约11所高等师范院校地理系先后开设了第四纪地质学课程。为了交流教学经验及科研成果,受有关兄弟院校的委托,经河北师范大学地理系积极筹备,全国高等师范院校地理系第四纪地质学教学大纲讨论会,于1982年9月18日至24日在石家庄市召开。来自全国18所高等师范院校及有关科研和生产单位的3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审阅了河北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学院和南京师范学院所提供的四份教学大纲;听取了各院校授课经验的介绍;对高师地理系第四纪地质学的教学性质、任务、内容等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并取得了基本一致的意见。会议认为,第四纪地质学是高师地理系的一门综合性基础课,也是提高课。开设本课程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在学完  相似文献   

3.
简讯     
郑兴年 《地理研究》1986,5(2):108-108
南京大学地理系研究生会邀请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系河口所研究生代表团于四月十九日至四月二十一日访问南大地理系. 东道主举行了迎宾茶话会,该系领导、部分教授和中青年教师以及南京地理研究所、南京土壤研究所和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的研究生代表也应邀出席.  相似文献   

4.
由云南省地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云南师范大学地理系和台湾大学地理系、高雄师范大学地理系共同主办的“海峡两岸山地环境与保育研讨会”于1999年1月30日至2月9日在昆明召开。参加本次研讨会的两岸代表共计94人,其中台湾学者35名,大陆方面来自北京、南京、广州、成都和云南省的学者59名。代表们围绕着山地环境系统与建设、山地灾害与防治、山地资源与利用、山地环境演变与持续发展、山地环境演变监测与保育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而广泛的讨论。大会共收到交流论文56篇,其中参加大会发言33篇。会…  相似文献   

5.
保继刚 《地理研究》1990,9(1):98-99
由中山大学地理系和美因茲大学地理系联合主办的“中国——联邦德国地理学发展与地理教育学术讨论会”于1989年11月9日—13日在广州中山大学举行。广东地理学会理事长、中山大学地球与环境科学学院院长许学强教授、联邦德国美因玆大学地理系主任多姆尔斯教授(Manfred Domroes)主持了会议,来自联邦德国、荷兰以及香港和国内37个单位的专家学者80多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6.
西北大学地理系夏开儒教授,1978年6月2日在西安因病不幸逝世,终年六十一岁。 夏开儒教授是江苏省阜宁县人,解放前曾在上海复旦大学任教,1947年赴美国留学,1950年回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任西北大学地理系教授。历任西北大学地理系副系主任、  相似文献   

7.
中国地理学会委托湖北大学地理系主办的城市与区域规划动态模型讲习班于一九八六年十月六日至二十五日在武汉举行,来自全国36所综合性大学、师范院校地理系、地理研究所及其他有关单位共  相似文献   

8.
张国友  倪挺 《地理研究》1998,17(3):336-336
由中国地理学会、香港地理学会、香港大学地理与地质系、香港中文大学地理系、逸夫书院、香港浸会大学地理系和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等单位联合发起组织的“21世纪的中国和世界国际地理学术讨论会”于1998年8月13日~15日在香港中文大学举行。  相似文献   

9.
受国家教育委员会委托,中山大学地理系与联邦德国美因兹大学地理系于1989年11月9日至13日在广州中山大学联合举办了《中德地理学发展与地理教育学术讨论会》。广东省地理学会理事长、中山大学地球与环境科学学院院长许学强教授和联邦德国美因兹大学地理  相似文献   

10.
《地理研究》1991,10(3):105-105
我国著名的地理学家、九三学社社员、北京大学教授林超同志,因病于1991年6月1日23时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林超教授1909年4月13日生于广东省揭阳县。1930年毕业于中山大学,留校任地理系助教。1934至1938年在英国利物浦大学地理系学习并获得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中山大学教授、地理系主任,西南联合大学教授。  相似文献   

11.
吴传钧先生1918年4月2日生于苏州.1936年考入原中央大学地理系,1941年毕业并考取研究生,1943年取得硕士学位后任该校地理系讲师.  相似文献   

12.
1999年10月10日,东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为该院地理系创始人,我国地理学界著名地理教育家,卓越的高校教学与科研管理专家张子祯教授举办了隆重、热烈的生日庆典。张子祯教授生于1910年10月10日,山东省平原县人。曾任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系系主任、名誉系主任,中国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地理教学研究会理事长和名誉理事长、全国高校理科教材编委、中国科学院长春分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吉林省地理学会理事长和名誉理事长等职。他早年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1935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其后在济南高级中…  相似文献   

13.
林超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的地理学家。1909年4月13日生于广东省揭阳县一个识知分子家庭。在屿石中学毕业后,1926年入岭南大学文科学习,次年转入中山大学哲学系。1929年,因选修的人类学和民族学课程内容多涉及人类与环境关系,逐萌发对地理学的兴趣,步入了地理学研究的生涯。他博览群书,兴趣广泛,成绩斐然。1930年留校任地理系助教。1934至1938年,留学英国利物浦大学地理系,获博士学位,归国任中山大学教授和地理系主任。中  相似文献   

14.
杨勤业 《地理研究》1983,2(2):110-111
为了把首都建设好,北京市从1979年开始,全面开展了农业自然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工作,土地类型被列为其中一项内容.土地类型调查和制图是在北京市区划办公室领导和各区、县人民政府大力支持下,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负责,会同北京大学地理系、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和北京师范学院地理系共同完成.1982年12月16日召开了技术鉴定会.鉴定认为:北京市土地类型是自然地理学科为农业生产服务的一项很好的集体科研成果.有关单位作了大量的地面实地调查与制图工作,文字目的明确、重点突出,成图精度可靠.  相似文献   

15.
应香港中文大学地理系主任杨汝万教授,副主任黄钧尧博士的邀请,河南省科学院副院长林富瑞同志于1987年3月9日—14日对贵校进行了为期6天的讲学和访问考察活动,得到贵校地理系领导和师生的热情欢迎与接待,达到了预期目的。 在港期间,副研究员林富瑞同志3月10日上午给该系研究生作了“关于区域地理研究的内容与方法的报告”;当日下午给本科一、二年级学生(60多人)作了“关于生产布局原理(结合河  相似文献   

16.
严崇潮  徐成龙 《地理研究》1984,3(3):115-116
应泰国清迈大学地理系的邀请,1984年3月14日至4月3日我们到泰国进行了为期21天的访问。其间参加了泰国区域地理学术讨论会,参观了清迈等三所重点大学的地理系(或组)考察了泰国各主要地理区,与泰国的地理学家进行了较广泛的接触。现将主要情况略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我所专家出访俄罗斯应俄罗斯国立阿尔泰大学邀请,副研究员黄万华、王庆生一行二人于今年8月21日至9月10日访问了该校地理系,先后会见了俄罗斯科学院通讯院士、阿尔泰大学校长B.A.米罗诺夫博士、分管数学工作的副校长(原地理系主任)H.H.米哈依洛夫博士、...  相似文献   

18.
受国家教育委员会委托,西北高等师范学校师资培训中心和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系于1987年7月15日至8月5日在西安市陕西师范大学举办了全国综合自然地理学理论与应用讲习班。来自华南师  相似文献   

19.
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教授1983年以来多次提倡建立地球表层学与数量地理学。为此,中国地理学会于今年五月九日在京召开座谈会,讨论这两门学科的创立问题。到会的除了地理工作者外,还有应邀的系统科学、数学、社会学、经济学等方面的专家,共19人。中国地理学会名誉理事、北京大学地理系  相似文献   

20.
秦其明 《地理研究》1989,8(3):51-52
林超先生是我国当代地理学家。1909年4月13日生于广东省揭阳县,1926年入岭南大学文科,次年转入中山大学哲学系,1929年又转入地理系,1930年毕业留校任教。1934年入英国利物浦大学作研究生,1938年夏获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中山大学、西南联合大学、金陵女子大学教授和中山大学地理系主任。1940年转入中国地理研究所工作,1947年任该所所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