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鄂尔多斯盆地(内蒙古地区)能源丰富,但水资源相对短缺,能源开发可能对当地工农业生产、人民生活和生态环境用水产生一定的影响。通过对该区域水资源承载力分析可知,能源开发过程中所有未来年份水资源承载力平衡指数均小于1,说明当地水资源承载力可以满足能源开发的需要。由于水资源量是有限的,因此,在鄂尔多斯盆地(内蒙古地区)能源开发过程中仍需采取节水、高效用水的措施,科学合理的开采地下水,加强立法和政府宏观调控、建立建全地下水动态检测系统。  相似文献   

2.
鄂尔多斯盆地跨陕、甘、宁、蒙、晋5个省区,盆地内建设的陕北、内蒙古、宁东、陇东、晋西5大国家级能源基地.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点工程,在全国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南于盆地内城镇工业供水紧张,部分地区人畜饮水困难,水资源已成为严重阻碍能源基地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鄂尔多斯盆地地下水调杏评价及开发利用已成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3.
靖边地区白垩系洛河组地下水水文地球化学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鄂尔多斯盆地中部靖边地区白垩系洛河组为例进行水文地球化学模拟,对开展靖边地区水化学演化规律研究,对保证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缓解水资源短缺矛盾、保护水资源与水环境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晚中生代—新生代构造体制转换与鄂尔多斯盆地改造   总被引:13,自引:15,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鄂尔多斯盆地是叠加在华北古生代克拉通台地之上的中生代大型陆内盆地。晚中生代—新生代是鄂尔多斯盆地重要的改造阶段,区域构造体制经历了重大转换,在盆地周缘形成不同方向和不同样式的构造带。其中发生在中、晚侏罗世时期的燕山运动主幕,对鄂尔多斯盆地的定型和发展具有划时代意义,这期构造变动导致鄂尔多斯盆地周缘挤压逆冲构造带的形成。早白垩世时期,对区域构造应力体制转换的响应,鄂尔多斯盆地处于弱引张构造环境,引张构造变形主要集中在盆地西南缘地带,六盘山古地堑发育。新生代时期,构造变形主要发生在鄂尔多斯盆地周缘,形成一系列地堑盆地。晚中新世或上新世以来的新构造运动时期,受到青藏高原快速隆升和向东构造挤出作用的影响,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六盘山褶皱带快速崛起,而在盆地的其他周边地带则发生引张变形和地块差异性升降。最后,笔者论述了不同构造应力体制下盆地的改造作用,讨论了鄂尔多斯盆地研究中的一些基础地质构造问题。  相似文献   

5.
基于RS的鄂尔多斯北部盆地地表蒸发量的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卢娜  万力 《地质通报》2008,27(8):1165-1167
蒸发是鄂尔多斯北部盆地地下水排泄的重要途径,是水资源评价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了计算鄂尔多斯北部盆地的蒸发量,为地下水数值模型的建立提供参数,采用了遥感方法计算蒸发量。应用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的NOAA/AVHRR卫星图像数据,根据SEBS模型计算了研究区的日蒸发量,并用气象站的蒸发观测数据对遥感计算结果进行标定,得到全年的蒸发总量。这种方法使遥感计算蒸发量由科学研究向应用前进了一步。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在鄂尔多斯盆地油气资源开采产业的逐渐发展,地质专家学者对于鄂尔多斯盆地地质研究工作也愈加深入,为油气资源开采工作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研究数据指导。《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中生界成油体系》通过对区域地质上古生界沉积相及演化特征的研究,对天然气资源的开采利用有着重要意义,能够为该区域的深入勘察与开发提供研究指导。  相似文献   

7.
选取3个国外克拉通盆地,即西西伯利亚盆地、巴黎盆地和伊利诺斯盆地,与鄂尔多斯盆地进行对比。鄂尔多斯盆地作为发育在坳拉谷基底之上的克拉通盆地,具有含丰富油气资源量的地质基础。鄂尔多斯盆地为中生代陆相沉积,其烃源岩的分布相对于整个盆地较为局限,圈闭类型较为复杂多样,除此之外的其他地质因素均比较相似。根据盆地对比估算得到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的探明石油储量为17.21 x108t据西西伯利亚盆地)、22.67 x108t据巴黎盆地)和24. 40 x108t (据伊利诺斯盆地),表明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具有很大的资源潜力和勘探前景。  相似文献   

8.
吐鲁番盆地处于中国西部的极端干旱地区,面临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危机,亟需建立一整套有效的水资源合理开发与保护的对策体系。文章通过对吐鲁番盆地水资源现状分析,指出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划分出了水资源保护区,提出了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的行政管理措施和工程技术措施,认为只有在完善法律体系的基础上,明晰水权、提高科技含量、实行严格的水资源配给制度、提高公众节水意识、同时采取开源节流并举、污水资源化、卤水制盐同步回收淡水的措施,水资源才能得到合理开发和保护,才能实现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9.
鄂尔多斯盆地西部“古陆梁”的形成和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地区基本地质事实出发,充分汲取前人的有益成果,历史的分析鄂尔多斯盆地西缘构造应力场特点,结合晚三叠世以来鄂尔多斯盆地西缘盆—山转换的沉积响应,合理利用地震资料所揭示的西缘深部的“CT”图像及物源分析等第一手资料,提出“西缘古陆梁”及“银川古隆起”在印支期是不存在的;燕山主期盆地西缘南段可能形成古陆梁,使得六盘山盆地和鄂尔多斯盆地具一定的分割性,但随后在早白垩世又被夷平,鄂尔多斯盆地又和包括六盘山盆地在内的西部白垩纪盆地连通,鄂尔多斯盆地西界真正形成的时间应在喜山晚期,这也是盆地西缘桌子山—贺兰山—六盘山(“南北向古陆梁”)形成的大致时间,它们是印度板块和太平洋板块远距离应力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在资料收集、野外调查及采样、测试分析的基础上,以鄂尔多斯盆地石炭-二叠纪煤系和侏罗纪煤系为目标,开展了煤系矿产资源综合研究。查明了鄂尔多斯盆地煤系矿产资源发育种类及时空分布特征,划分了煤系矿产资源共生组合类型。从煤系综合矿产形成的原生条件和后期的盆地构造-热演化控制的角度,揭示了鄂尔多斯盆地煤系矿产资源的赋存规律,建立了煤系矿产耦合成矿模式。评价了鄂尔多斯盆地煤系矿产资源潜力,估算了鄂尔多斯盆地煤系气和主要矿区煤系镓元素等主要煤系矿产资源量,划分了鄂尔多斯盆地煤系矿产资源有利区。为矿产地质调查工作部署和勘查选区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
郑浚茂  游俊  何东博 《现代地质》2007,21(2):376-386
渤海湾盆地和鄂尔多斯盆地是我国重要的两类含油气盆地,渤海湾盆地属于拉张性断陷盆地,鄂尔多斯盆地属于克拉通上的坳陷盆地。由于盆地性质的不同,优质储层的主控因素各有差异:渤海湾盆地砂体类型多样,砂体分布具有较强的分割性,有利储层受垂向上次生孔隙发育带和异常压力带的控制;鄂尔多斯盆地砂体类型相对单一,砂体分布连续性强,储层垂向分布分带性不明显,主要受砂体内幕因沉积差异而导致的成岩差异的控制。渤海湾盆地油气勘探可以沉积相为基础,以成岩深度带和层位为线索展开。鄂尔多斯盆地要遵循“砂中找砂”的勘探思路,在普遍低渗背景下寻找相对高渗区。  相似文献   

12.
<正>鄂尔多斯东北部位于鄂尔多斯盆地的次级构造单元伊盟隆起内。鄂尔多斯盆地是我国最重要的石油、天然气、煤的产区之一。近年来,在鄂尔多斯盆地边部发现了许多具有工业价值的铀矿化区(点)。其中在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地区陆续发现了皂火壕、大营、纳岭沟三个大型、特大型砂岩型铀矿床。本文在综合前人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本人在研究区展开的工作,对鄂尔多斯东北部三个铀矿床成  相似文献   

13.
中生代鄂尔多斯盆地陆源碎屑成分及其构造属性   总被引:24,自引:5,他引:19  
陈刚 《沉积学报》1999,17(3):409-413
运用区域沉积-构造背景分析与陆源碎屑成分判别构造环境相结合的综合研究方法,在对鄂尔多斯盆地沉积-构造特征及其演化历史研究的基础上,采用Dickinson等陆源碎屑成分与构造环境关系判别标准和图版,统计分析了鄂尔多斯盆地中生代陆源碎屑成分特征及其与盆地构造属性的关系。结果表明,中生代鄂尔多斯盆地具有前陆盆地的性质,但又不同于典型的前陆盆地,称之为类前陆盆地似乎更能反映盆地的实际。  相似文献   

14.
赵海东 《地下水》2008,30(4):111-112
水资源的高效开发利用与合理配置能够促进社会多方面的发展,河北省水资源的现状急需加强多方面的保障措施建设。要解决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突出矛盾,必须建立与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相协调的经济结构,与水资源优化配置相适应的节水工程,与农业发展相适应的节水灌溉技术。开源节流并举,建立节水、养水型社会,注重生态环境建设,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区域水资源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地下水系统划分是开展地下水资源评价的前提和基础。为更准确的评价鄂尔多斯盆地陇东能源基地地下水资源量,本文以地下水系统理论为指导,在地下水划分基本方法的基础上综合考虑研究区构造特征和地下水类型、分布特征、循环方式、补径排条件等因素,同时借鉴鄂尔多斯盆地内蒙古能源基地地下水系统划分方法,将鄂尔多斯盆地陇东能源基地划分为3个级别。本次研究对鄂尔多斯盆地陇东能源基地地下水资源评价工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鄂尔多斯盆地南部环形影像特征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这个独立于鄂尔多斯盆地的环形整体特殊形状的成因各有说法。在野外地质考察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对比和探究各种相关资料,发现:鄂尔多斯盆地南部环形区和秦祁海槽在各大构造运动中都有密切联系,二者处于同一应力场;鄂尔多斯盆地南部环形区的主要成因为其与秦祁海槽等周围块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挤压、碰撞、旋转和磨蚀;鄂尔多斯盆地南部环形区受到古生代到新生代多次构造运动的影响,其中燕山运动和喜马拉雅运动对其抬升及形状的形成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鄂尔多斯白垩系地下水盆地中深层地下水可更新速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缓解鄂尔多斯能源基地的供水压力和为当地水资源评价、地下水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依据,研究该区主要供水水源地的白垩系盆地地下水可更新能力。地下水中溶解无机碳的动力行为可以近似认为与地下水相同,因此,地下水系统中14C的输入、输出浓度可以提供地下水系统可更新能力的重要信息。利用鄂尔多斯白垩系地下水盆地中、深层地下水14C数据,以地下水更新速率为指标,通过同位素数学物理模型定量评价了盆地中、深层地下水的可更新能力。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水可更新能力随埋藏深度的增大而减弱,中层地下水更新速率多为0.1%/a~1%/a,可更新能力较强;深层地下水更新速率绝大多数都小于0.1%/a,可更新能力较弱;盆地北区地下水可更新能力整体高于盆地南区。  相似文献   

18.
《地下水》2017,(3)
拜城盆地是新疆重要的煤炭、油气和农产品基地,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水资源需求不断增加,地下水开采量日益增大,本文结合库车-拜城盆地能源基地地下水调查项目,采集拜城盆地范围内196组地下水样品,应用地下水质量综合评价法对拜城盆地平原区地下水质量进行评价。结果显示,拜城盆地平原区地下水质量总体较好,仅有南、北部山前,木扎提河下游南北两岸等部分地段地下水质量属极差-较差,人类活动未造成地下水污染。在今后发展中,应以保护地下水资源为目标,优化产业布局,发展绿色农业和节水经济,开展地下水日常监测工作,防止地下水污染,为保护拜城盆地地下水资源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9.
周斌  魏玉涛 《地下水》2010,32(1):117-117,119
陇东盆地是鄂尔多斯盆地的一部分,位于鄂尔多斯盆地的西部。受特定的区域自然条件及地质条件的影响,盆地内水环境问题较多且突出,本文对盆地内的水环境问题进行了探讨,针对地主病防治,苦咸水治理和地下水污染等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节水灌溉理论与技术发展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阎星 《地下水》2003,25(3):156-159
水资源日益短缺是全球性的问题。农业节水潜力较大,从长远战略角度看,发展节水灌溉对缓解我国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意义重大,本文通过节水灌溉理论研究进展情况的介绍,提出了西北地区发展节水灌溉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