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概述了漓江流域水环境现状,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阐明了流域水灾频繁、水环境污染的成因,指出了流域森林结构欠合理,调蓄能力不足,导致了流域洪涝、干旱频繁,枯水期长,水资源短缺;流域生活与生产排污,造成枯水期水污染。因而需进行深入的科学研究、绿化、兴修水利工程、实施节水技术、严格管理、科学调配水资源等综合举措,实现流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渭河流域陕西段水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0  
干旱半干旱区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及其生态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热点问题之一.立足于陕西省渭河流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以实现生态环境良性发展为目标,从分析流域水资源特点、开发利用现状以及水资源开发利用引起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出发,分析了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演化之间的作用机理.针对存在问题,从4个方面阐明了实现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3.
坚持流域综合管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鄱阳湖流域曾出现的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恶化和水旱灾害频繁等问题,积极探索流域综合管理的机制与方法,实施"山江湖综合开发治理工程",有步骤地进行生态环境整治和建设,把治山治水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努力使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结合起来。经过二十年的不懈努力,打造出一个"绿色江西",提高了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进入新世纪以来,提出的"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发展思路,在继续保持良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加快了社会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4.
民勤盆地水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甘肃石羊河流域下游的民勤盆地土地荒漠化的发展.备受世人注目。为了使民勤盆地社会经济与环境均能够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通过民勤盆地水资源利用及其产生的环境效应的研究.划分了水资源利用与环境变迁的阶段。结果表明,人口膨胀、大面积开荒等导致的大规模、无节制地开采地下水,造成地下水水位下降、水质恶化,是30多年来民勤盆地土壤盐碱化、沙漠化迅速发展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民勤盆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原则、环境发展战略和水资源利用战略。  相似文献   

5.
水源地及其上游流域的生态安全和环境质量对于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是国土空间中维护自然生态系统平衡、实现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关键区域.流域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上下游、干支流、城市农村等多种类型流域.虽然不同国家和地区自然地理环境、国情体制差异较大,但是在水源地及流域的生态治理和政策制定方面仍然值得...  相似文献   

6.
塔里木河全长2,349公里,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河,流域总面积92.06万平方公里,占塔里木盆地总土地面积的86.57%。在西部大开发和加入WTO的大背景下,从更高的层次对塔河流域的土地资源利用方向和政策进行必要的调整,是塔里木河流域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从全局出发把长江作为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大系统,以全流域大环境观点,采取“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去认识、分析和优化长江的开发。同时将长江的开发与沿海的开放有机联系起来,实现国家经济开发向西推移,逐步缩小地区差距,推动全面发展提供科学依据。这就是本图集的设计主题。  相似文献   

8.
关于广元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广元市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所面临的问题进行反思,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了广元市经济发展的新模式-生态经济,对广元市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双赢和跨越式发展提供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国内流域产汇流模型与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国内流域产汇流研究与应用进行了分析、比较和综述。重点是对流域产流模型结构建立的理论基础分析,流域汇流的单位线方法和流域的实际物理特性和水流运动的内部机制之间的对应关系的分析。流域产汇流模型和遥感技术相结合应用到具体工程实践所产生的新的理论技术和研究方向作了分析。最后应用系统论、控制论和反问题对上述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和总结。  相似文献   

10.
近百年来龙感湖地区湖泊营养化过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由于近年来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湖泊富营养化问题日趋严重。其中湿地的破坏是导致人湖营养盐增加的一个重要原因。对湿地变化与湖泊营养盐状况关系的分析是制定湖泊环境整治和生态修复的重要科学依据。湖泊沉积物含有丰富的生物和理化方面的信息,在缺乏长期湖泊监测记录的情况下。可以用来重建湖泊及其流域过去变化的历史。根据龙感湖表层沉积物^210Pb活度比变化,分析了该地区近百年来沉积物中湿地花粉、总磷和磁性参数.探讨了湖泊营养化过程及机理。研究表明,龙感湖近百年来营养级的增加是与湿生植被的破坏密切相关。20世纪上半叶的湖泊富营养化响应于磁性参数指示的流域土壤侵蚀速率的增加,而20世纪70年代以来湖泊营养程度的加重则与龙感湖流域农业化肥的使用和湿地植被破坏而导致湿地功能减弱有关。龙感湖流域内人类对湖周潍地的改造.破坏了湿地植被,助长了人湖物质的增加。湖泊营养相对富集,最终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发生。  相似文献   

11.
为查清淮河流域相关地质环境问题,尤其是地下水污染现状,制定环境污染治理规划,为流域内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中国地质调查局日前决定,正式启动<淮河流域环境地质调查>项目.据了解,该项目计划3年完成,总投资近千万元,由河南,山东等四省承担该项目的调查与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2.
针对矿业城市发展具有的周期性、分散性和生态环境的脆弱性,以及我国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面临着许多问题,从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实际出发,运用区域城市发展理论,提出矿业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论述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人类进入环境文明时代的必然选择。在当前资源问题比较突出的情况下,我国提出了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这给地球科学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指出在生态城市规划建设中地球科学能发挥重要的作用。提出了一些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可持续发展战略成为全人为的共同选择,在中国改革开放时期,可持续发展战略更具有极强的针对性,避免不必要的损失而实现环境、资源、经济、人口、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探讨了以最小的代价获取合理性发展,关键是用合理代价思维调控和指导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为查清淮河流域相关地质环境问题,尤其是地下水污染现状,制定环境污染治理规划,为流域内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中国地质调查局日前决定,正式启动《淮河流域环境地质调查》项目。据了解,该项目计划3年完成,总投资近千万元,由河南、山东等四省承担该项目的调查与研究工作。 建国初期,淮河流域水资源丰沛,地表水体发育及水质总体良好。但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工业的迅速发展,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小城镇的建设和拓展,城市化进程步伐加快,造成地表水体不断缩小,加上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超标排放,地下水被强力开采,环境污染日趋严重。…  相似文献   

16.
地质科学担负着解决当代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责任。我国现代化进程和社会进步不仅证明了这一点,而且对地质科学技术提出了愈来愈高的要求。因此,发展地质科学,推进地矿产业的技术更新换代是重振地矿经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面对即将来临的新世纪,从辽宁省地质...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分析山东黄河流域生态基础条件、生态本底状况,识别流域主要生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流域生态修复基本思路,构建了“两屏两心多廊”的流域生态修复格局,进行了流域生态修复分区;提出了流域生态修复的具体路径,主要是泰山和徂徕山-莲花山区域、黄河和大汶河生态廊道、黄河三角洲和东平湖湿地的生态修复;为实现流域一体化保护修复,从法律、经济、技术等方面构建了流域生态修复协同推进机制。  相似文献   

18.
本文总结了当前国内外金刚石找矿的研究现状,对湖南省沅水流域金刚石成矿地质条件进行了阐述,认为沅水流域具备金刚石原生矿的成矿条件和找矿潜力。通过分析沅水流域当前金刚石找矿存在的主要问题,对沅水流域金刚石的找矿工作思路进行了新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三北地区荒漠化的基本状况与特点.探讨和分析了荒漠化的发生、发展对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危害以及荒漠化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等,认为三北地区对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有着重要的作用,荒漠化的发展将限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必须积极开展三北地区荒漠化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20.
进入二十一世纪,人们对国土资源的关注超过以往,人们越来越深刻意识到国土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础?那么,如何管理好国土资源,既满足当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又不损害子孙后代生存的需要,以保障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这不仅是国土资源管理者思索的问题,也是广大热爱和关心国土资源的人们需了解的问题。为此,本刊特别设置了“局长之声”栏目,请国土资源局长们就国土资源管理的有关问题发表真知灼见,以飨读者。[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