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利用武汉人卫激光测距站与其它15个台站的1985年7—9月间的LAGEOS激光测距资料,用动力学方法首次解算出武汉站在全球人卫激光测距网中的地心坐标,各坐标分量的内部精度约为±3cm,外部精度约为±20cm.  相似文献   

2.
海潮负荷对GPS基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由卫星测高数据反演获得的NAO99海潮模型(23个潮波)计算了海潮变化对上海、乌鲁木齐、北京和广州台站GPS定位的影响,研究了海潮负荷对由这些台站组成的4条GPS基线的影响。结果表明海潮负荷对单点定位的影响在沿海地区达到厘米量级。对内陆台站的影响小于1cm;而对基线的影响均小于1cm,并与基线方位角和台站负荷影响大小密切相关,其相对影响在10^-4~10^-9量级,这在高精度的GPS基线尤其短基线测量中是必须考虑的。  相似文献   

3.
DSQ型短基线水管倾斜仪及标定装置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阐述了具有国产化、小型化、数字化、智能化特点的DSQ型短基线水管仪的原理、结构与性能指标 ,并介绍了该仪器在 7个试验台 8条短基线上的试验与监测记录、精度估算结果。在全国 30多个台站与朝鲜平壤大成山地震台的推广证明 :该仪器在小于或等于 5m的洞体基线上均能取得清晰、光滑、令人满意的倾斜固体潮汐观测结果 ,成功率达 10 0 % ,精度达当今国际同类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4.
基于Windows研制WinTrack高频单历元GPS双差解算软件,进行10 Hz短基线和1 Hz中基线高频观测、动态差分解算及精度分析。试验表明,中短基线条件下,高频单历元GPS双差解的保守精度为cm级,与数据质量、观测条件及时机等因素相关;不同精密星历条件下的解算精度一致,而5 m精度广播星历对短基线结果最大差异小于1 mm。  相似文献   

5.
利用trackRT实时定位模块对GPS连续站数据进行处理,得到测站的实时动态位移,精度水平方向约为1 cm、垂向约为2 cm;利用其RINEX模拟模块trackRTr对2011年日本Mw9.0地震的1 Hz GPS数据进行模拟实时处理,与事后处理结果较为一致;分析卫星轨道星历和基线长度对解算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基线长度对解算精度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6.
SS-Y型短基线伸缩仪及其标定装置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介绍了SS Y型短基线伸缩仪总体设计思想、整体结构和主要部件的工作原理及台站试验情况。试验结果表明 ,由于使用含铌特种因瓦棒 (为基线 )和高灵敏度的换能器、精密超微量标定平台以及有效的操作系统 ,在缩短基线的条件下 ,保持了高精度与高稳定性 ,在NS分量不大于 6m、EW分量不大于 10m的基线上 ,能记录到清晰的应变固体潮汐 ,其观测精度优于现有台站的观测水平 ,并彻底地解决了石英管炸裂、汞泄漏污染现象 ,同时 ,智能化记录控制器提高了自动化程度。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我国近三十个记录到固体潮的地倾斜台站的资料进行γ值计算和精度分析。在此基础上,将我国台站按现况分类,其中有些台站的观测精度已接近世界著名台站的水平。 文中计算的中国大陆中东部地区的γ值,可供地学界参考。 本文作者还提出了以各台站γ值的动态变化制作“地气图”来探索地震前兆的思路。并以大震前可能出现的弹性模量变化为前提,导出测定γ值的必要精度。同时还用台站的实测资料阐述在我国开展此项研究工作的可能性,并提出仪器的最低灵敏度以及格值标定的必要精度。  相似文献   

8.
国家地震局地震研究所(中国武汉)(ISSSB)和汉诺威大学大地测量研究所(联邦德国汉诺威)(IFE)合作在武汉建立了一条用于拉柯斯特一隆贝格(简称LCR)重力仪标定的垂直标定基线。这条基线由20(10~(-5)m/S~2)和2(10~(-5)m/S~2)的二部份组成,前者共有19个站,后者11个站。该标定基线布设在武汉一座高层建筑里。为了获得所用重力仪的长波和中波的标定参数,在北京、武汉、广州三个绝对重力点间进行了飞机联测,在总段差为230(10~(-5)m/S~2)的庐山重力基线的24个测站上进行了联测。所有这些观测使用了6台LCR重力仪。平差后重力段差达到的精度对庐山基线优于±5(10~(-8)m/S~2),垂直基线优于±2(10~(-8)m/S~2)。  相似文献   

9.
介绍北京高崖口国家重力仪短基线标定场的测量情况,分析高精度相对重力联测和使用A10绝对重力仪进行4期校准得到的结果精度。结果表明,高崖口短基线场基2点与基5点间的重力段差长期变化在20 μGal以内,点位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10.
介绍“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VLBI站坐标解算的方法和过程.采用1994-2009年共50次观测数据解算台站及基线的年变化率,得到了台站的坐标及基线的年变化,并给出了VLBI站坐标解算的统计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数理统计入手,首先计算了倾斜仪资料均值序列分布的偏态系数和两种时间序列的振幅谱及均方差σ,并将均值序列的振幅谱与一阶差分序列的振幅谱作了比较,而后者的年振幅及其均方差σ比前者要削减90%以上,表明差分序列宜作为统计分析的基本量。 文中选定十二个区间,对16个台站的倾斜日差(时间窗为一年)发生频数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按:p(d≤r)=95%(d为日差绝对值),求得十六个台站三十二台倾斜仪的正常倾斜复现域r值。该值为寻找定点形变观测仪器的背景值提供了依据。在此基础上得出三十二台倾斜仪的辨别异常限M的初步值,作为初步区分正常倾斜和异常倾斜的依据。经震例检验,我国Ⅰ、Ⅱ类倾斜仪台站己具有辨别10~(-7)异常倾斜信息的能力,而泰安(东西分量)等优质台站则达10~(-8)。 本文所列各项定量技术指标,可供研究观测精度和台址条件时参考;本法也适用于其它定点形变观测仪器。  相似文献   

12.
针对BDS-3新频率组合在极端高度角环境下短基线解算性能较差问题,本文提出使用BDS-3/GPS/Galileo/QZSS多系统兼容频率组合定位方法,并通过5种不同高度角实验进行解算验证。结果表明,在低高度角情况下,BDS-3系统B1C/B2a组合短基线定位性能较优,可以实现cm级定位;在极端高度角情况下,BDS-3系统B1C/B2a组合短基线定位性能较差甚至不能实现定位。而多系统兼容频率短基线定位性能相比BDS-3有较明显提升,尤其是BDS-3/GPS/Galileo/QZSS4系统组合提升效果最为明显,即使高度角达到50°,历元解算率优于95%,E、N、U、3D 4个方向解算精度分别可以达到1.19 cm、2.30 cm、5.61 cm和6.18 cm。  相似文献   

13.
基于美国CORS网数据,分别选取平均基线长度和站间高差均不相同的6个GPS实验网,使用GAMIT/GLOBK软件,从基线较差、基线重复性、NRMS值以及解算中误差等方面分析站间高差对短时段(4 h)GPS基线解算的影响及削弱这些影响的方法。结果得出,当测站间高差大于100 m时,如果不估计对流层参数,即使是短基线也会使解算基线在高程方向的偏差达到1 cm,而对平面分量影响很小。此时,必须通过估计天顶方向的对流层参数来削弱其影响,才能保证最终解算的基线结果在高程方向的误差小于1 cm。  相似文献   

14.
给出单基站北斗中长基线动态定位的数学模型和误差处理策略,基于中国天津、武汉和广东CORS站网的多条中长基线实测数据,对模糊度首次固定时间和定位精度进行评估与分析。结果表明,对于目前的北斗区域系统而言,北斗中长基线的首次固定时间与测站纬度和观测时段有明显的相关性,中国北方地区的平均首次固定时间约为2 h,中部地区约为1.5 h,南方地区不到1 h,同一条基线不同时段的首次固定时间存在差异;模糊度正确固定后的动态解算精度RMS在东方向、北方向、高程方向分别为2.5 cm、2.1 cm和6.1 cm。  相似文献   

15.
采用边界分析方法分析新一代重力测量卫星3个核心载荷--星间测距系统、非保守力测量仪和定位接收机的误差对恢复重力场的影响,提出新一代重力测量卫星的核心技术指标。分析表明,星间变率测量精度10~30 nm/s、非保守力测量精度(1~5)×10-11 m/s2、定轨精度2~3 cm时,可实现分辨率100 km、精度1~2 mGal的重力场测量。本文结论可为新一代重力测量卫星设计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6.
设计仅采用一台接收机同时接收GNSS导航信号和PPP-B2b增强信号,进行108个快速静态实验和1个低动态导轨实验。结果表明:1)对于快速静态PPP,97%的样本平均收敛时间为34.6 min,收敛后水平和高程方向精度分别为5.9 cm、9.7 cm;重启接收机10 min、20 min、30 min后,78%、83%、86%的水平方向精度优于10 cm,75%、84%、86%的高程方向精度优于15 cm;2)对于低动态导轨实验,30 min的收敛时间后E、N、U方向的RMS分别达24.3 cm、1.1 cm、12.2 cm。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固体潮台站资料的清理,对我国现有台站利用零漂曲线和潮汐因子研究地震的状况,作了较为客观的评价;在此基础上,为提高台站资料的精度以进一步探索地震规律,提出了一些具体措施和设想。  相似文献   

18.
为定期检验重力仪器和测定仪器格值,国家地震局系统除在北京、南京建立了全国统一的重力检定基线以外,已有九个省市建立了重力比较基线。这些基线的建立不仅提供了检定仪器的场地,而且是重力测定工作在测量精度、工作方法等方面的一次重要的基础实验。它为重力复测工作在改进工作方法和提高测量精度方面提供了重要的实测资料和可靠的论据。 本文将用以上各重力基线的测定资料,对基线测定结果,三程复测和精度估算等问题进行一些讨论和评述。  相似文献   

19.
为了较全面地了解目前我国重力台站观测资料的质量以及利用这些资料研究重力潮汐与地震关系的可能性,本文用统一方法,对全国十二个台站的重力观测资料进行了资料连续性分析、数据检验、湖汐因子精度与稳定性的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宝坻、上海、昆明和乌鲁木齐台(218号仪器)的资料质量优于其它台站。  相似文献   

20.
基于BDS/GPS单频紧组合相对定位模型,提出联合卡尔曼滤波与粒子滤波估计差分系统间偏差(DISB)的算法,并利用实测短基线数据对比分析卡尔曼滤波算法与本文算法估计DISB的效果。实验表明,载波DISB的整数部分会影响参考卫星站间单差模糊度的估计,从而影响载波DISB小数部分的估计结果;利用本文算法估计并改正DISB后得到的模糊度解算的可靠性和固定解精度均优于卡尔曼滤波,固定解精度最大可提高10%~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