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赣杭构造带中生代火山盆地的形成和演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张星蒲 《铀矿地质》1999,15(1):18-23
本文主要讨论了赣杭构造带中生代火山盆地形成和演化的基本模式;论述了盆地内外两侧截然不同的演化规律,坳陷、断陷、塌陷式火山盆地与火山穹窿等火山构造的相互关系,火山盆地盖层间破碎带的形成及与火山盆地演化的关系等。  相似文献   

2.
近年在山东胶莱盆地的北缘发现了一种新的金矿类型———层间滑动角砾岩型金矿。研究表明该类矿床赋存于中生代盆地盖层与变质基底接触带附近的低角度层间滑动断层中 ,该断层带具有延伸大、低角度、倾向滑动和层带结构等特征。主要工业矿体受层间滑动构造角砾岩带控制。低角度层间滑动断裂带为金矿成矿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构造和物理化学条件  相似文献   

3.
近年在山东胶菜盆地的北缘发现了一种新的金矿类型-层间滑动角砾岩型金矿。研究表明该类矿床赋存于中生代盆地盖层与变质基底接触带附近的低角度层间滑动断层中,该断层带具有延伸大、低角度、倾向滑动和层带结构等特征。主要工业矿体受层间滑动构造角砾岩带控制。低角度层间滑动断裂带为金矿成矿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构造和物理化学条件。  相似文献   

4.
赣南九龙嶂火山盆地铀矿地质特征与成矿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九龙嶂火山盆地位于南岭成矿带安远热隆的西部,面积120余km2,盆地基底为元古代变质岩,盖层为上侏罗统鸡笼嶂组火山岩系.在盆地边缘火山岩中分布3个铀矿点或矿化点.其中银坑山矿点受发育于流纹质熔结凝灰岩中的近SN向碎裂带控制.盆地基底岩石碱交代蚀变明显,火山期后浅成-超浅成侵入岩浆活动频繁,火山构造与区域线性构造交接复合并形成派生构造,使盆地具有良好的铀矿形成的源-运-聚条件.盆地南(东)部银坑山一带是找矿方向和勘查重点所在.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邬郁盆地地质特征和后生改造条件的分析,盆地基底及蚀源区具有铀源层与铀源体,盖层中中酸性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分布广泛且存在含铀层,盆中斯裂构造发育,具有多期活动与热液蚀变,盆地盖层主体宗当村组( N2z)中已发现了铀矿体和异常点(带),提出邬郁盆地具有寻找砂岩型铀矿和火山岩型铀矿的条件.  相似文献   

6.
华北地块北缘金矿床类型及成矿系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昌勇 《辽宁地质》1998,(3):214-222
华北地块北缘是我国金矿的主要产地之一。其金的成矿地质背景复杂,主要可分为变质基底区、地槽区、盖层区、中生代火山断陷盆地、构造-岩浆活动带5种类型。该区大部分金矿床与中生代构造岩浆活动有关。以成矿作用为主要依据将华北地块北缘金矿床划分为三大类:一类是侵入岩浆热液型金矿床;一类是火山-热液型金矿床;第三类是沉积-改造型金矿床。结合成矿地质背景分析和矿床类型的划分,将华北地块北缘金矿床划分为三个系列组合  相似文献   

7.
胶东蓬家夼金矿控矿构造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年在山东胶莱盆地的东北缘发现了一种新的金矿类型 ,我们称之为“蓬家夼式”金矿。研究表明该矿床赋存于盆地盖层早白垩世砾岩和基底变质杂岩接触带附近的低角度层间滑动断裂带中 ,该断裂带具有延伸大、低角度、倾向滑动和层带结构等特征。主要工业矿体受层间滑动主带—构造角砾岩和磨砾岩带控制 ,低角度层间滑动断裂带为金矿成矿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构造和物理化学条件  相似文献   

8.
相山火山盆地西部SN向构造特征及其形成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山火山盆地西部已探明多个铀矿床,其中产于NE、NW向构造交接而成的菱形断块内的10个矿床均揭见南北向矿带。文章在阐述相山火山盆地铀成矿地质背景的基础上,研究了火山盆地西部SN向构造特征及其含矿性,结合区域应力场分析,认为白垩纪、尤其是早白垩世的NNE向区域主压应力作用,导致NE向构造左旋走滑、NW向构造右旋位移明显,由此形成西部菱形断块构造格局。与此同时,NE、NW向构造的共同走滑作用,使得SN向基底构造复活并贯通至盖层或形成新的SN向构造线。构造表现形式为破碎带或裂隙密集带,其构成了导矿构造的配套构造,成为相山火山盆地西部重要的含矿构造。  相似文献   

9.
九龙嶂火山盆地铀矿成矿条件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万良 《铀矿地质》2004,20(4):230-234
九龙嶂火山盆地位于南岭成矿带安远热隆的西部,面积120余km2,盆地基底为加里东期至燕山期花岗岩和元古界至古生界沉积岩、变质岩,盖层为上侏罗统鸡笼嶂组火山岩系地层.盆地基底岩石碱交代蚀变明显,火山期后浅成-超浅成侵入岩浆活动频繁,火山构造与区域构造多处交接复合并形成派生构造,使盆地具有良好的、利于铀矿形成的"源-运-聚"条件.盆地西部半天塘至银坑山一带,火山构造发育,岩性复杂多变,热液蚀变较强烈,矿化信息丰富,是找矿方向和勘查重点所在.盆地西部银坑山铀矿点,受发育于流纹质熔结凝灰岩中的近SN向碎裂带控制,地表浅部矿化良好,具有岩浆热液体系的顶部矿化蚀变组合特征,深部有明显延伸的矿化显示,可作为九龙嶂火山盆地铀矿勘查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省尚志县帽儿山塌陷式火山盆地铀成矿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帽儿山盆地位于伊春火山岩型铀成矿远景带西南段,是宾县-伊春-甘欣NE向火山岩型铀钼成矿带的组成部分,为J3-K1的中小型塌陷式火山盆地。文章从大地构造、地层、侵入岩、构造、矿产等基础地质特征入手,对盆地大地构造位置、盆地规模及形成时期、构造特征、岩浆活动、基底及盖层的含铀性、火山旋回及岩性岩相、断裂-火山构造系统、围岩蚀变及铀多金属矿化特点、重磁场特征等10个方面进行分析,认为该火山盆地与产铀火山盆地的特征相类似,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可进一步开展铀矿普查工作。  相似文献   

11.
冯建忠  王京彬 《地质论评》1999,45(7):146-153
与火山岩—斑岩有关的金银矿矿集区和大型矿床的形成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特别是火山盆地类型及结构、大地构造背景、基底断裂、火山岩岩相和岩类、基底矿源层、火山机构内部构造、流体系统等对于矿床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上叠式火山盆地能否成矿,关键是基底是否具备初始矿源层,岩浆是否起源于上地幔并同熔了老基底中的矿源层。继承性火山盆地能否形成金银矿,关键在于上下两套建造中火山岩的发育程度和火山—沉积建造的连续性,一般底部构造层中发育玄武岩、科马提岩、枕状熔岩等中基性、碱性火山岩,顶部构造层以中—酸性火山岩为主时,对成矿有利。大地构造位置上为两个构造单元的接合部位,与金银矿成矿有关的火山盆地或其基底都经历过裂陷拉张环境,不管是盖层还是基底,必有其一为裂谷或岛弧环境岩石建造。许多中大型矿床和矿集区都分布在多次开合的裂谷环境中。斑岩体岩石类型、成分、形态、产状控制矿体的定位和展布,潜火山岩、斑岩体与金银矿存在空间上的不可分割性、时间上的同一性和成因上的内在联系。单一的火山熔岩很少形成矿床,形成金银矿床的火山岩常为凝灰岩、凝灰质集块岩、凝灰质火山熔岩,岩相上常为从火山岩向沉积岩过渡的地方,岩石组合为火山碎屑岩+凝灰岩+杂砂岩、粉砂岩+熔岩+泥质岩+碳酸岩。“三重结构”构造控矿,即深层次基底断裂,中深部位的盖层断裂,超浅、近地表—地表构造。以火山机构为中心从下向上形成多位容矿裂隙:侵入体(斑岩)顶部裂隙系统,隐爆角砾岩筒裂隙系统,破火山口裂隙系统。潜火山岩发生多期隐爆形成具一定延深的角砾岩筒,往往存在多个热流体系统,补给系统和排放系统完全时对成矿有利。  相似文献   

12.
新疆西天山吐拉苏火山盆地金矿的构造控矿规律   总被引:9,自引:6,他引:9  
新疆西天山吐拉苏火山盆地金矿在不同尺度上受不同级别的构造控制。在大地构造尺度上,Ⅰ级控矿构造为与博罗科努丰生代岛弧带平行的NWW向基底断裂带,该断裂带控制与石炭纪火山岩有关的金矿带的展布,在区域尺度上,Ⅱ级控矿构造为NW向走滑断裂和NE向张笥断裂,控制金矿床的分布。在矿床尺度上,Ⅲ级控矿构造为陡倾的近SN向张性断裂和与破火山口有关的环状断裂,控制金矿体的定位和产状。  相似文献   

13.
关于火山岩型铀矿床成矿规律中一些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火山岩型铀矿常位于大的地质构造单元界线附近,特别是稳定区与活动区之间的过渡带上。矿区的基底不仅需有较高的成熟度而且是在火山岩形成前或长期处于隆起状态者。负向火山构造,上叠式或拗凸型上叠式火盆是铀矿田的有利构造形式。红盆对成矿的作用不是古气候方面的而是构造方面的。火山岩型铀矿成矿深度可以较大,而且在垂向上不只一个富集高峰。铀及其主要伴生组份不是来源于赋矿围岩,而是来自基底或更深处。  相似文献   

14.
新疆阿希金矿区古火山机体及其控矿作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马润则  王润民 《新疆地质》2000,18(3):229-235
新疆伊犁盆地南北两侧广泛分布有早石炭曲中基性-中酸性火山岩。通过对盆地北缘阿希金矿区下石炭统大哈拉军山组火岩、次火山岩岩石学、岩相学及古火山机体的详细研究,探讨了古火山机体和次火山岩相对金矿床的控制作用。认为沿古火山机体发育的环状断裂穿其深渊并与区域线性构造复合的部位是有利的构造条件,火山活动晚期侵位于火山 是成矿的重要围岩。  相似文献   

15.
安徽北淮阳地区位于大别山碰撞造山带北坡,其南北分别以磨子潭-桐城深断裂和金寨-舒城深断裂为界,向东被郯-庐断裂带截切。区内晚侏罗世火山岩带中发育一系列金矿床(点),可划分为浅成侵入热液型、次火山热液型和火山热液型三类金矿床。火山岩带基底为古元古界大别群杂岩和震旦系佛子岭群变质岩系,其原岩为基性火山-沉积岩建造,夹有大量镁铁质和超镁铁质岩块,含金丰度较高,为良好的原生矿源层。磨子潭-桐城深断裂对本区的地质构造发展、中生代岩浆作用及金成矿作用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研究表明,本区晓天金矿田三种类型金矿床在垂向上可能具有"三层楼"结构分布特征,这对本区找矿方向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高怀忠  张旺生 《地球科学》2000,25(4):369-374
东准噶尔强应变构造带形成于板块构造的特定部位 ,是不同级别板块俯冲、碰撞作用的产物 ,控制着该区大部分内生金矿的分布 ,并构成了该区最重要的金成矿系统 .在洋壳俯冲和洋盆闭合阶段陆缘火山岩浆弧、残余海盆和俯冲带上形成的陆缘 -火山碎屑沉积相、含碳质沉积相及混杂蛇绿岩块等是金丰度较高的地质体 ,构成了成矿系统潜在的矿源层 (体 ) .构造运动产生的和深部上升的热能是成矿系统中岩石强烈变形变质和Au活化的能源 .构造带内由于应力的差异驱动成矿流体从强烈挤压地段向相对低压的伸展区迁移 ,使金矿床 (点 )集中分布于二者过渡带附近 .矿体及矿脉则形成于构造带较晚阶段形成的次级断裂及裂隙中 .  相似文献   

17.
Northern Nevada hosts the only province that contains multiple world-class Carlin-type gold deposits. The first-order control on the uniqueness of this province is its anomalous far back-arc tectonic setting over the rifted North American paleocontinental margin that separates Precambrian from Phanerozoic subcontinental lithospheric mantle. Globally, most other significant gold provinces form in volcanic arcs and accreted terranes proximal to convergent margins. In northern Nevada, periodic reactivation of basement faults along this margin focused and amplified subsequent geological events. Early basement faults localized Devonian synsedimentary extension and normal faulting. These controlled the geometry of the Devonian sedimentary basin architecture and focused the discharge of basinal brines that deposited syngenetic gold along the basin margins. Inversion of these basins and faults during subsequent contraction produced the complex elongate structural culminations that characterize the anomalous mineral deposit “trends.” Subsequently, these features localized repeated episodes of shallow magmatic and hydrothermal activity that also deposited some gold. During a pulse of Eocene extension, these faults focused advection of Carlin-type fluids, which had the opportunity to leach gold from gold-enriched sequences and deposit it in reactive miogeoclinal host rocks below the hydrologic seal at the Roberts Mountain thrust contact. Hence, the vast endowment of the Carlin province resulted from the conjunction of spatially superposed events localized by long-lived basement structures in a highly anomalous tectonic setting, rather than by the sole operation of special magmatic or fluid-related processes. An important indicator of the longevity of this basement control is the superposition of different gold deposit types (e.g., Sedex, porphyry, Carlin-type, epithermal, and hot spring deposits) that formed repeatedly between the Devonian and Miocene time along the trends. Interestingly, the large Cretaceous Alaska–Yukon intrusion-related gold deposits (e.g., Fort Knox) are associated with the northern extension of the same lithospheric margin in the Selwyn basin, which experienced an analogous series of geologic events.  相似文献   

18.
新疆阿希地区金矿概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新疆伊宁县阿希地区发现的大中型金矿床属于浅成低温热液金矿系统,赋存于晚古生代拉张环境下形成的吐拉苏火山盆地内,三级火山构造分别控制矿带、矿田和矿床.矿床围岩为下石炭统大哈拉军山组中酸性-酸性(偏碱性)陆相火山岩系,成矿时代为早石炭世杜内期,可分成冰长石-绢云母型和硅化岩型.在成矿时代、构造环境上有别于以前确认的浅成低温热液系统,对于扩大找矿领域,推进区域成矿学的研究均具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在大兴安岭北部发现近10处岩金矿床(点),大兴安岭北部金矿形成于中生代,且其成因与中生代岩浆活动关系密切,对本区金矿的成因类型二重限定性分类方案的原则是以Au所赋存的岩石类型(热液岩或蚀变岩)为第一依据。成矿温度作为第二依据。大兴安岭地区金矿在不同构造单元成因类型具有较大差别;在额尔古纳地块和上黑龙江盆地形成多种中温蚀变岩型金矿,在其南侧的增生带中形成了低温热液石英岩型金矿。  相似文献   

20.
华南加里东期金矿床分布广泛,既可产在华南加里东褶皱带内,也可发育在毗邻的江南隆起上。其共同特征是矿床产在加里东期构造变形带或变质带中,受深大断裂带及其分支构造所控制,成矿物质主要来自赋矿围岩。产在隆起上的矿床赋矿围岩时代较老,均为元古宙变质细碎悄岩类;矿物及元素组合比较简单,常见单金型。产于褶皱带中者其围岩除元古宙-寒武纪变质细碎屑岩外,还有火山岩、侵入岩及沉积岩,时代为元古宙--志留纪;矿物及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