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据《地质时代》杂志1977年第11期报道,美国地质调查所成立于1879年。该所历任所长的简历情况如下: 1.C.金(1879~1881)曾任美国陆军工程兵团北纬40度美国地质探查队主任。1881年辞去职务,投身于商业界和私人研究。 2.J.W.鲍威尔(1881~1894)曾任地质总局调查科非正式任命的地质主任,并担任过史密斯学院人类学研究所所长。由于健康原因,同时由于国会反对他的计划而大大削减了该所的经费,他辞去了所长职务。 3.C.D.沃尔科特(1894~1907)曾任该所地质学与古生物学的地质主任。辞职后任史密斯学院院长。 4.G.O.史密斯(1907~1930)曾任该所岩石研究室的地质主任。辞职后担任新建的联邦动力委员会主席。  相似文献   

2.
《地质论评》1982,28(6):618-618
中国地质学会创立会员之一,著名的美国地质,古生物学家葛利普(A.W.Grabau,1870~1946)教授迁墓仪式,于1982年8月13日在北京大学校园内举行。葛利普教授来华前曾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地质系教授,当时已是世界知名的地质,古生物学者。1920年他应聘来华任原实业部地质调查所古生物研究室主  相似文献   

3.
万兆惠 《水科学进展》1991,2(4):289-290
钱宁是浙江杭州人,1922年12月4日生于南京。1943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土木系,1948年获美国衣阿华大学硕士学位,次年转入加州大学柏克利分校,从师于泥沙学术权威H.A.爱因斯坦(H.A.Einstein),1951年获博士学位,留校从事泥沙研究并参加美国加州工程师兵团实际工程的咨询。1955年他与夫人回到祖国,先后任中国科学院水工研究室研究员、北京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河渠研究所副所长,1973年调任清华大学水利系教授,于1980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委员。钱宁于1979年身患癌症,他在病床上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于198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6年12月6日,钱宁同志病逝于北京。  相似文献   

4.
序言     
<正> 李继亮研究员是著名大地构造学家。李君196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地质学系。他受业的老师中有一些也是我的老师;他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原地质研究所后,起先我们都在沉积学研究室工作,后来虽不在同一研究室,却仍在同一研究所。所以他同我是"同门",又是同室和同所的同事,而且常有一些合作的工作。40多年来他为人做事实事求是一以  相似文献   

5.
崔焕敏     
崔焕敏男,1933年生于山东济南,高级工程师(研究员级),现任《铀矿地质》编委。1956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地球物理探矿系。历任抚州地质专科学校(华东地质学院前身)助教、讲师,1972年至1985年任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研究课题组长、物化探研究室副主任。由他主持和参加的:“浅层地震探测方法与技术研究”科研项目获全国科学大  相似文献   

6.
魏敦瑞(Weidenrich,Franz)是著名解剖学家、人类学家,1873年生于德国伊登哥本,先后在慕尼黑、柏林、基尔大学攻读医学和其他学科.在探讨哺乳类动物大脑、中枢神经巢之构造及其功能的毕业论文中,显示出他的才华.1899年在斯特斯堡大学获博士学位,并任该校解剖学讲师,1904年任教授;1904~1913年开始进行人类学研究.1922年任海德堡大学教授;1921~1922年发表了有关人类起源问题的论文,深受学术界好评.1926年专门从事古人类牙齿构造及演  相似文献   

7.
《地质论评》1994,40(1):96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同位素地质研究室以陈文同志为首的课题组,从1991年开始,历经3年时间,于今年11月成功地建成了激光显微探针~(40)Ar/~(39)A~r年代测定实验室。它的建立标志着我国在微区、微量样品~(40)Ar/~(39)Ar定年技术方面已接近国际最先进水平,同时也使我国的Ar法定年技术在历经了从K-Ar稀释法到~(40)Ar/~(39)Ar阶段升温法之后又取得了一次突破性进展。和传统的~(40)Ar/~(39)Ar测年方法相比,激光显微探针~(40)Ar/~(39)Ar定年法的主要进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样品用量少(2μg):传统的~(40)Ar/~(39)Ar测年过  相似文献   

8.
司幼东,河北省唐山市人,我国著名稀有元素地球化学家.194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曾历任北京大学、山东大学助教、讲师、副教授.1951年赴前苏联留学,并获副博士学位.1955年回国后历任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和地球化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员、研究室副主任、主任、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部委员等职.  相似文献   

9.
德日进(Pierre Teilhard de Chardin,1881~1955)是法国古生物学家、地质学家,天主教神甫。由于反对教义思想,1923年被“发配”到天津的法国天主教堂。来华后,先在天津北疆博物馆与另一位神甫桑志华(F.Licent)合作,从事地层古生物研究,描写了《直隶中部临汾关西的构造)、《山西河南间第三纪末与第四纪初地层研究》……等论文。1929年起担任北京地质调查所新生代研究室名誉顾问,参与了周  相似文献   

10.
欣逢沈其韩院士从事地质工作 60周年及 80华诞 ,我谨代表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向他表示热烈的祝贺。沈其韩先生 1 92 2年生于江苏省海门县 ,1 946年毕业于重庆大学地质系。1 946~ 1 949年在南京中央地质调查所工作。新中国成立后 ,历任南京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技术员 ,地质部湖北大冶 42 9队和山西垣曲 2 1 4队工程师、副科长、技术负责 ,地质部地质 (矿产 )研究所副主任工程师 ,青海研究队队长、铁矿和铁铜研究队副队长、研究室负责人 ,地质矿产部地质研究所高级工程师、研究员、所长等职务 ,并担任中国地质学会第 3 3、3 4及 3 7届…  相似文献   

11.
应中国科学院地质所和兰州地质所的邀请,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地质系教授A.D.Miall于1985年7月1日至30日在我国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访问。访问期间除在兰州、北京和玉门讲学外,还在酒西盆地、兰州附近和陕西礼泉唐王陵进行了野外地质考察。Miall教授是一位年轻有为、精力充沛的沉积学家,主要从事碎屑沉积,特别是冲积扇、河流、三角洲沉积的研究,以及沉积盆地分析工作。他曾在加拿大地质调查所石油和沉积研究室工作过,并曾多次在美国和其他国家举办的石油地质讲习班讲学,在1982年举行的国际沉积学家大会上他担任学术秘书长。仅从1974年起,在沉积相和沉积盆地分析等方面发表了近30篇论文。并著有《沉积盆地分析原理》和主编过《冲积盆地的沉积作用和大地构造》两本书。他学识渊博,经验丰富,是现今加拿大知名的地质学家,并活跃于国际学术机构。  相似文献   

12.
河北省地质局受地质矿产部的委托,于1982年10月22日至10月31日在河北省冀东地区组织不“冀东太古代地质及变质铁矿”研究项目现场评审会。 该项研究任务是地质矿产部(原国家地质总局)于1978年下达的重点项目。由我院前寒武纪研究室和河北地质局十六队、综合研究队共同承担的。  相似文献   

13.
程国栋  朱元林 《冰川冻土》2004,26(3):376-376
刘鸿绪,男,1934年10月生于山东省高唐县,1959年9月毕业于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之后分配到原黑龙江省低温建筑科学研究所(现黑龙江省寒地建筑科学研究院)工作,历任该所技术员、工程师、高级工程师、研究室主任、院副总工程师.1994年10月在黑龙江省寒地建筑科学研究院退休,2003年9月22日因病逝世,享年69岁.  相似文献   

14.
谢自楚 《冰川冻土》2004,26(5):F002-F002
科特梁可夫(B.M. Котляков)1931年生, 1954年由莫斯科大学地理系毕业后, 直接分配到苏联科学院地理研究所, 在著名积雪学家Г.Д. Рихтер手下工作, 次年便参加北极考察, 接着于1957-1958年随同苏联著名冰川学家舒姆斯基 (П. А.Шумский)参加南极过冬考察, 从此决定了他的冰雪生涯.  相似文献   

15.
正尊敬的各位同仁:2018年金秋九月是我国著名岩石学家游振东教授的90华诞.游振东教授195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学系,1956年起一直在中国地质大学(包括其前身原北京地质学院、武汉地质学院)从事岩石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为我国变质岩石学学科的发展和人才培养做出了突出贡献,荣获李四光地球科学奖(教学奖)、原国家教委(现教育部前身)教学成果国家级一等奖和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称号.游振东教授是我国变质地质学的奠基人之一.他在20世纪80年代即敏锐地注意到国际上变质作用研  相似文献   

16.
加拿大地质调查局(GSC)成立于1842年,距今已有145年的历史.现有6个研究室,一个研究所和一个地球科学研究中心,共有各类科技人员807名,国家对该局的年投资为66.3百万加拿大元(1加拿大元约为2.8元人民币以下均为加拿大元).加拿大地调局在本国国民经济建设中主要有三项任务:  相似文献   

17.
正新疆矿产实验研究所选冶研究室隶属于新疆最大的以岩石矿物测试和综合开发利用为主的专业研究所—新疆矿产实验研究所,成立于1953年,几十年以来,选冶研究室一直坚持不懈地致力于选冶试验研究与矿产综合利用研究,积累了宝贵的选冶技术经验  相似文献   

18.
中国地质学会矿床专业委员会于1984年4月30日至5月7日在成都召开了第三届全国矿矿会议。这是我国矿床地质界继1980年第二届全国矿床会议之后,又一次规模较大的重要学术会议。我国矿床地质研究队伍,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不断发展壮大,拥有一批数量可观,水平较高的科研人员。各部门的研究院(所)和地质大专院校都设立了矿床研究室、教研室、并且装备了一批具有近代水平的仪器设备。部分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建立了成矿实验室,同位素地质实验室、矿物包裹体实验室、岩矿测试室等,为矿床研究提供了必要的手段。  相似文献   

19.
正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刘东生先生,早年毕业于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地质地理气象系地质组(专业),先后在经济部中央地质调查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研究室、地质研究所(现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他在第四纪科学、黄土科学领域取得辉煌成就,成为中国这方面的领军人物,曾任中国  相似文献   

20.
芬兰著名水文地质学家乔柯.苏弗里(GoukoSoveni)博士,因患癌症不幸于1999年8月12日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去世,享年57岁。他的一生为发展芬兰的水文地质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苏弗里博士曾多次来华讲学,并积极协助1998年在我国长春举行的第二届国际地下水未来危机学术会议,同我国水文地质工作者建立了深厚友谊。国内外同行中,凡知道他的人,闻此恶耗,莫不深感悲痛!苏弗里博士毕业于芬兰吐尔库大学(TurkuUniv.),并在该校获博士学位。60年代他在芬兰水委员会水文处主要从事水文地质工作;70年代,他主持建立了芬兰全国水文地质监测网。该机构于19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