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8年8月21日8时58分,随着渭河穿越定向钻成品油管的顺利回拖出土,管道局穿越分公司渭河穿越施工现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标志着制约兰郑长管道最关键的一个卡脖子工程——渭河穿越成功。  相似文献   

2.
小秦岭地区,系指兰田至蟒岭山脉以北,渭河谷地以南,熊耳山脉以西地区。区内中酸性侵入体分布广泛,其出露面积约1780Km~2,占工作区总面积12750Km~2的14%左右。已知与该类岩体有关的矿产相当丰富,主要有钼、铁、铜、铅锌、金、黄铁矿等。因此,开展小秦岭地区中酸性侵入体及其含矿性的研究,对于进一步扩大该区找矿远景,丰富成矿理论,均具有一定意义。在党的领导下,在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下,我组在学习研究前人成果基础上。于1973年  相似文献   

3.
1981年,我们在渭河河谷的洛门——甘谷一带开展直流电测深面积性测量工作(见图1)。主要任务是查明河谷地段第四系基地的起伏变化情况和砂砾石层的大致分布范围。根据设计书的规定,对其中绝大多数电测深曲线进行了数字解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现将情况介绍于下。一、工区概况工区位于甘肃东部渭河的中游,河谷宽阔,阶地及河漫滩发育,在第四系冲积——洪积复盖层之下主要是新第三系(N_1)含钙  相似文献   

4.
《地下水》2017,(6)
金陵河属渭河左岸一级支流,发源于陇山山脉南部的陈仓区新街镇赵家山,由宝鸡卷烟厂西侧注入渭河,全长55.0 km,河道平均比降7.4‰,总流域面积427.1 km2。该流域屡暴雨洪水时有发生,对沿岸造成了严重损失。为减少洪水灾害,改善流域防洪基础设施条件,建设金陵河寺沟村段防洪工程极为迫切,结合工程保护对象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对设计洪水及水面线进行推求计算,分析拟建工程的防洪标准,确定防洪标准确定为10 a一遇,10 a一遇洪水洪峰流量为581 m3/s,推求出各断面的洪水位。最后从河道的行洪能力、河道护岸对周围建筑物的影响、工程建设的投资费用等方面对70 m、80 m堤距两个方案的进行分析比较,最终确定寺沟村段最小堤距不小于70 m。  相似文献   

5.
为协助南京市老山林场的林业调查,我们承接了老山林场航空遥感林相解译制图的工作。老山林场,地处南京市江浦县境内,面积约67平方公里,场区主要分布于老山山脉,山体北东——南西向延伸,山脉主要由寒武系灰岩构成,其最高点鱼龙洞山海拔442  相似文献   

6.
天山赛里木湖—博罗霍洛地区大地构造演化、分区及成矿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赛里木湖—博罗霍洛地区大地构造演化经历了早元古代前地槽阶段、中元古代至古生代地槽阶段、三叠纪至侏罗纪地台阶段和白垩纪至新生代地洼阶段。本区经历二次造山作用 ,晚石炭世末的因尼卡拉运动使全区隆起褶皱成山 ,形成本区第一代山脉 ;第四纪强烈的断块运动造成本区今日所见的第二世代山脉——地洼断褶带山脉及断陷湖泊——赛里木湖。由北至南可分为 10个 级构造单元。中元古代的热水沉积、泥盆纪的岩浆侵入和火山喷溢、石炭纪的火山作用为本区主要的成矿热事件  相似文献   

7.
渭河断裂西段活动差异性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渭河断裂是一条纵贯渭河盆地中部的大断裂,对渭河盆地的形成和发展乃至盆地内的地震活动都具有控制作用。本文将宝鸡峡口以东,西安市草滩镇以西的渭河断裂西段作为研究区。从渭河断裂北侧黄土台源地貌存在的分级现象、自西向东渭河断裂新近系错距大小非均匀变化、渭河断裂西段断坎地貌差异等方面的分析,讨论了渭河断裂西段存在的活动差异性,认为以千河断裂、岐山-马召断裂和泾河推测断裂为分界点,渭河断裂西段可分为三个亚段,各个亚段在断裂活动时间、活动强度等方面均有明显的差异。通过对渭河断裂西段所处新构造环境的分析,认为第四纪以来渭河盆地西部地壳的向东掀斜拾升运动是造成渭河断裂西段出现差异性活动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8.
《地下水》2019,(6)
渭河是黄河最重要的一条支流之一,研究和分析渭河多年径流变化特征,有助于把握渭河多年径流情势,更有助于对黄河多年径流情势的把握。近年以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渭河径流分析过程和对渭河洪水过程的研究。通过对渭河甘肃段6个水文站近14年洪水资料进行分析,重点从渭河洪水的历时、洪水总量和洪峰流量等方面出发,得出渭河洪水的发生和变化规律,结果可知:渭河流域一般干流上洪水总量大,洪水历时较长,容易造成洪涝灾害;而河道支流洪量通常较小,对沿岸的危害较小,其中葫芦河秦安站由于地势特别,洪水总量大,历时短,需要加大沿岸的防洪力度。研究结果对渭河未来洪水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渭河下游是陕西省重点防汛地区之一,因此,渭河下游的冲淤情况直接关系到陕西省关中东部的社会经济发展和沿河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的大问题。本文分析了21世纪以来渭河下游的冲淤情势,总体来讲渭河下游河道产生冲刷,并重点分析了河道冲刷的原因,以为渭河下游的防洪和治理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马振海 《水科学进展》1995,6(3):211-217
根据渭河下游河道水沙及河床演变特性,提出了黄河倒灌渭河的数学模型.该模型不仅适用于黄河倒灌渭河时渭河下游河道水位、流量、含沙量及河床淤积的数值模拟,也适用于其它双向水流及干支流交汇或分流河段的水沙计算.验证计算表明,该模型能较好地反映黄河倒灌渭河时渭河下游水文泥沙因素变化.  相似文献   

11.
李婷婷 《地下水》2005,27(4):293-295
陕西三门峡建库以来,渭河下游灾害额发.近年来通过渭河下游治理工程的建设实施,减轻、减缓了洪涝渍、盐碱灾害.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数字流域"的探讨和开发建设已逐步提上日程,目前"数字黄河"工程已经启动,"数字渭河"的建设势在必行.通过分析,提出渭河治理的发展方向是要依托工程建设,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从建设渭河"数字防汛"开始,逐步实现"数字渭河"基本功能.  相似文献   

12.
赵红  韩群柱 《地下水》2001,23(1):27-29
本文认为 ,建设渭河傍河水源地与地下水库 ,是补充渭河调蓄能力 ,充分利用渭河水资源的重要措施。本文对有关的建设问题进行了讨论 ,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地下水》2016,(1)
随着渭河全线整治防洪工程的建设,渭河防洪问题已基本得到解决,但渭河滩区区治理相对比较滞后,河道生态环境欠佳。开展渭河滩区治理工程不仅可以使河道脏乱差的现象得到彻底改变,也是提升城市品位,改善生态环境的关键措施之一。分析认为:将高陵段滩区分为梁村渭河湿地公园区、西安泾渭湿地—原生湿地区、西安泾渭湿地—鹿苑湖景区、生态农业休闲区及设施农业区进行治理和建设。  相似文献   

14.
雷蕾  雷文青 《地下水》2008,30(6):79-83
渭河流域暴雨洪水频繁,加之近几十年来渭河下游河床抬升及河段淤积引起行洪条件恶化,使得洪水灾害已成为陕西关中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文章对渭河洪水防御体系建设进行了全面分析,提出了现状防御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建立渭河洪水防御体系建设及做好渭河防汛工作的措施,为减轻洪水灾害损失,做到有效的防御洪水灾害,做好渭河防汛工作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中国天山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博格达山脉,位于北纬43°10'—44°5'和东经87°40'—91°35'之间,南北两侧分别为吐鲁番盆地和准噶尔盆地,东西两端分别以一个狭长低陷带与巴尔库山和天格尔山交界。山脉长330公里,宽40—70公里,面积约20000平方公里(图1)。  相似文献   

16.
渭河下游咸阳-草滩段河谷沉积对构造活动的响应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渭河下游咸阳-草滩段河道位于西安凹陷向临潼隆起的过渡区,发育河漫滩和T1~T3阶地,渭河断裂隐伏于河道北岸。文章对渭河北岸河谷地貌和地层剖面进行了观测和年代学样品的测试,并对跨渭河断裂的系列钻探中的2个深150m的钻孔岩芯进行了年代学样品测试和地层对比。河谷区地层年代测定表明,渭河北岸在距今约10万年前为风成黄土堆积环境,大致在2.5万年以来开始了最新一期的河道沉积。钻孔岩芯揭露的多个黄土-河流冲积的沉积旋回显示第四纪时期渭河河道经历了多次的南北向摆动。受临潼隆起的影响,咸阳-草滩段晚第四纪河谷沉积自西向东厚度明显减薄。通过对渭河断裂两侧钻孔柱状图的对比,认为渭河断裂0.04~0.05m/ka垂向差异运动速率低于河流0.15~0.24m/ka沉积速率,是渭河断裂隐伏于河谷中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渭河地堑断裂构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景明 《地质论评》1984,30(3):217-223
渭河盆地位于秦岭和渭河北山之间。秦岭与渭河平原接触线是一条长350公里、断距近万米,依次北降的阶梯状断裂带。高差近千米的渭河北山与渭河平原接触线是一条长300余公里,断距大于千米,依次南降的断裂带。因此,渭河盆地是一个地堑构造(图1)。  相似文献   

18.
論渭河地塹     
一、前言渭河地塹是指夹于秦岭与渭河北山之間的渭河冲积平原,西起宝鸡,东至潼关,东西延伸約300公里;东寬西窄,呈一喇叭形,向西封閉于宝鸡附近,东部最寬,达80公里。渭河地塹的研究开始甚早,远在1882—1934年間,即有一些中外学者对此进行探討。  相似文献   

19.
余凤鸣 《地下水》2011,33(5):187-188
以渭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水资源利用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及建议。研究认为,渭河流域存在水资源供需矛盾、水污染、下游泥沙淤积、水土流失等多重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有必要推进"数字渭河"建设,进行渭河水资源功能区规划,完善渭河水权制度建设,加强渭河水土流失防护建设等,以实现渭河流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20.
渭河中游洪水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田宏伟 《地下水》2006,28(4):13-14,62
近几年来渭河中游多次发生较大洪水,给渭河防汛带来了巨大影响.其洪水来源有渭河上游、中游的北岸和秦岭北麓,受多种因素影响,每种影响因素产生的作用方式和产生的结果不同.本文认真分析了雨水情特点,找出了渭河中游洪水主要影响因素,对如何提高洪水预报的精度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