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肖金成 《今日国土》2009,(12):27-28,21
今天会议的主题是国家安全与国土经济.我认为国土经济与国家安全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我近两年一直在研究国土规划问题.因此,想就国土规划方面阐述一些自己的意见。我讲的题目是《中国空间规划编制——基本情况与设想》,为什么叫空间规划呢?鉴于“十一五”期间,国家推动了主体功能区规划工作.从国家到省级层面.已经连续做了几年,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文本已经完成.各省也在编制省域主体功能区规划。  相似文献   

2.
谢扬 《今日国土》2009,(12):24-24
首先,感谢大会安排我的发言。国土经济学研究的范围很广,我只是就规划方面谈一下我自己的看法。 我的题目是“三归合一应是国土规划的长期远景”。所谓“三规”,即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关于这三个规划的来龙去脉在此不赘述。不可否认.这些规划几经沉浮与我国管理体制变迁关系密切,因此.在“十二五”时期寄希望于大部制改革来理顺关系也是可以继续努力的。  相似文献   

3.
主体功能区规划是一项典型多部门群协作工作。本文首先提出并实现基于OGC Web体系的主体功能区规划支撑平台:将多源、分散数据和模型,通过信息共享和服务,建立主体功能区规划数据库、决策分析模型库,开发主体功能区分析评价、成果管理、规划在线演示可视化等子系统,从而实现"数据—模型—分析评价—可视化"综合集成的主体功能区规划支撑平台。实践证明,该平台在安徽省主体功能区规划中起到了较好的支撑作用,为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支撑平台和各省主体功能区支撑平台建设提供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日本的第六次国土规划是提高规划质量和强化规划实施效果并重的规划模式。本文总结了日本最新国土规划的形成背景,阐述了日本最新国土规划将要面临的新问题、规划目标、国土规划的主要内容及政策措施。从日本对21世纪中期的展望中,我们可以大致了解日本对世界未来发展趋势的判定。  相似文献   

5.
主体功能区规划是优化国土开发格局,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根据《国务院关于编制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意见》和国家《省级主体功能区划分技术规程》的总体要求,利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空间分析技术和手段,以及专家咨询等方法,对全省的国土空间进行综合分析评价,提出主体功能区试划方案,进而为编制全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奠定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6.
当前国家以及各地区主体功能区区域规划已经完成,如何对规划后的主体功能区进行监测,是当今主体功能区监测面临的重大课题。资源三号卫星数据为主体功能区监测提供新的数据源。本文以资源三号卫星数据为数据源,开展主体功能区监测应用,并建立主体功能区监测平台,用于主体功能区监测与地物提取。  相似文献   

7.
<正>"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基础统筹各类空间性规划,推进"多规合一"。主体功能区规划是国土空间开发的战略性、基础性和约束性规划,在各类空间规划中居总控性地位,按照主体功能区战略和规划理念,编制统一的空间规划,是实现"多规合一"、建立健全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的重要路径。充分运用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在实践层面推动规划的实施和落地至关  相似文献   

8.
主体功能区规划是优化国土开发格局,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以国土空间为对象编制的战略性、基础性、约束性的空间规划,是其他有关规划国土空间开发和布局方面的基本依据。凭借地理信息强大的建库、空间分析、制图、信息服务及管理等优势,可以有效提高区划工作定量化水平、工作效率及科学性和准确性。本文重点阐述如何利用地理信息技术进行青海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编制,并简述了青海省主体功能区的试划方案以及试划区域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9.
国土规划是在10年或更长时期内决定国土空间发展框架的战略性和统领性规划,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必不可少的公共管理工具。因此,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都非常重视国土规划工作。由于国内国土规划工作缺失时间较久,当前迫切需要全面了解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国土规划取得的成效和教训以及发展的新动向。本文主要介绍了日本、韩国、我国台湾地区,欧盟、英国、德国、法国、荷兰、瑞士以及美国各自的国土规划历史沿革情况,对不同时期各国国土规划的背景、规划制度、主要特点和规划目标与任务及其规划实施的成效进行了系统归纳总结,这对于开展新时期国土规划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二战后日本国土规划演变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二战后日本国土规划从"综合开发规划"到"国土形成规划"的演变历程进行了简单回顾,并在此基础上将日本国土规划演变特点总结为这样4点:规划目标从"国土开发"转向"国土管理"、国土结构从促进极轴形成到广域自立性发展、规划主体从国家主导到国家和地方多元参与,以及规划体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变化而调整。  相似文献   

11.
从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国土规划的开展和实施情况来看,其对我国新时期国土规划的主要经验借鉴与启示包括:要明确国土规划属于高层次、战略性、起统领作用的规划性质,统筹各类规划;不同时期的国土规划都是应对国家发展的主要挑战,因此找准我国发展的关键问题至关重要,要设定有限目标,切忌大而全;要逐步完善我国国土规划的组织保障和法制建设,建立协商治理新机制;要基于资源环境承载力,重点关注沿海经济带的统筹发展,这关系到我国在经济全球化竞争中可持续发展的全局;建议开展空间格局变化监测与评价工作,使得国土规划工作的实施有科学保障。  相似文献   

12.
虽然美国与我国的政治体制不同,而且严格来说美国至今也没有进行国家级的全国性国土规划,但作为世界头号经济强国,其国土规划必有可取之处。本文介绍了美国的规划体系与制度、区域规划的历史沿革和协调机制以及美国研究机构最新倡议的巨型都市区规划,并提出了对我国国土规划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张建宁 《现代测绘》2009,32(6):36-38
本文通过宁夏主体功能区规划地理信息技术平台的开发和应用,介绍了系统实现的既定设计目标,技术平台所使用的评价、划分方法以及制图成果满足了主体功能区划分<技术规程>的要求,实现了指标评价、类型划分、成果制图的自动化,为规划编制技术人员提供了方便,为宁夏主体功能区的成功划分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4.
市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土地利用分区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土资源部51号文对新一轮市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提出了具体意见,明确要求通过3条界线和4类分区实现对土地利用空间管制的目标。本文以51号文最新要求为依据,结合国发[2007]21号关于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意见以及国土资源部2008年新“三定”方案中关于编制并组织实施国土规划的相关精神,以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为核心,通过讨论土地分区相关理论,理清国土空间分区之间的关系,分析各类分区衔接应用的方法和措施,并依此在市县乡这一空间尺度内,对新一轮规划编制与实施中借助土地空间分区实现空间布局引导和结构指标控制的分区目的、强化土地用途管制制度提出了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15.
针对广州市南沙区自然资源工作实际需求,利用GIS、大数据、移动互联等先进技术手段,通过整合国土、规划、海洋、林业、不动产等各部门规划与现状数据,形成国土规划“一张图”数据库,建成南沙区国土规划空间信息一体化平台,助推多规融合、土地利用、规划建设、产权登记、执法监察、城市更新、档案管理等工作的信息化转型,提升国土规划的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6.
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国土规划的主要经验包括:不断修订规划相关法律,以适应变化的管理需求;进行规划机构重组,完善规划体系;不断强化可持续发展统筹观的国土规划核心理念;当代国土规划突出全球化主题,打造多中心城市网络经济,提升国家整体竞争力;建立规划制定与实施协商治理新机制;以签订合约/协议为中央政府实施分权落实空间规划的重要手段;以金融财政手段来保障国家空间规划目标的实施;建立规划评估跟踪的常态化机制,为制定空间发展政策的实施效果评估奠定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17.
选取江苏南部常州市为研究区,利用2016-2018年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数据,根据市级主体功能区规划,以常州市域及按主体功能区分组的镇(街道、开发区)为研究单元,分析常州市地表覆盖三类空间面积组成与变化,构建生态状况、生态压力等指标,综合各指标建立生态空间质量指数,进行精细化的生态空间质量评价,并针对主体功能区规划提出政策建议。研究表明:常州市农业空间在三类空间中占比最高,生态空间其次,建设空间最低;优化提升区域、适度发展区域、重点拓展区域、限制开发区域生态空间质量指数依次升高,与主体功能区定位较为一致,但内部结构仍有提升空间;未来各区应对照各自功能需求,明确发展方向,实施重点保护,推进形成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相似文献   

18.
在国土规划研究的发展历程中,世界各国和中国都进行了很多探索,取得了卓有成效的进展。本文着眼于世界一些国家已经编制或正在实施的国土规划,立足于中国即将编制完成的国土规划,依据历史发展的轨迹总结了国土规划的核心进展,即昨天的描绘美丽国土,今天的规划美丽国土,明天的形成美丽国土。  相似文献   

19.
为了健全现行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市县尺度主体功能区的划定方法。该文以主体功能区基本理论为指导,综合地理国情信息中的地表现状数据与DEM数据,结合专题调查与经济社会统计数据等空间信息,利用GIS空间分析、多元统计分析、基于规则的分类模型等技术,研究细化上位主体功能区进行市县主体功能区划定的方法、指标与分类体系、与上位主体功能区的衔接机制。提出了一种基于局部功能单元的市县主体功能分区方法和流程。并以榆林市为实证研究对象,进行实证研究,划定了榆林市42920 km2的市县级主体功能分区。探索将主体功能分区的空间尺度延伸到具体的地理单元,发挥主体功能区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基础性作用,为主体功能区战略格局在市县层面落地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开展常态化主体功能区监测,动态地掌握主体功能区的运行态势,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本研究依托地理国情普查数据和社会经济统计数据,结合江苏省情,针对江苏省重点开发区的功能定位,构建了包括4个指标组和14个指标项的监测评价体系框架,并以这套评价体系为基础获取了重点开发区2015年的本底数据,为监测主体功能区规划落实前后的差异提供了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