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简要介绍了吉林省水文计划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开发。阐述了系统建设的必要性,提出了 系统建设的目标和原则,系统建设的总体思路,系统建设的内容,系统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系统建设的 保障措施等。尤其对系统建设的思路及步骤做了详细的论述,从系统开发前的准备、系统调查、系统分析 到系统实质性设计、系统实施、系统转换以及系统建成后的运行和维护、系统后评价等都结合吉林省实 际情况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方案。  相似文献   

2.
地球系统科学发展方向与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先从人类面临全球性的重大问题、地球系统的全球化和地球系统科学与传统地球科学三个方面介绍了地球系统科学提出的背景;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地球系统科学国内外研究现状;然后详细介绍了地球系统科学的概念与研究方法,主要内容有研究思路、基本概念、地球系统过程、全球一区域信息获取、海量信息处理和分析及系统模型等;第三构建了地球系统科学理论基础,主要内容包括:地球系统的连续动态系统、离散动态系统、地球系统的随机性、地球系统的自组织和地球系统的简单巨系统与复杂巨系统;然后重点介绍了地球系统科学子系统与各圈层相互作用的动力学模型与效应;第四,概述了地球系统的数字表达——数字地球和地球系统科学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科学基础。最后,简述了中国开展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方向和面临的主要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3.
本文将系统科学与矿产预测相结合,初步建立了矿产预测系统的理论体系。不仅阐述了矿产预测系统的思想和原则,建立了矿产预测系统的结构及构造,而且阐明一些新颖的反映矿产预测系统特征的概念;此外,还提出了矿产预测研究的灰色系统信息方法。  相似文献   

4.
在建立地下水系统定量模型中,为了提高模型的仿真度和可靠性,提出了地下水系统整体拟合的构思,并对此进行了系统的定性分析。初步探讨了地下水系统整体拟合的理论基础及其建模的操作性,还展望了地下水系统整体拟合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爆炸离心模型试验系统研究与初步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依托清华大学50 g-t土工离心机,开发了离心模型爆炸试验系统。该系统由模型箱系统、数据采集系统、数据存储系统、通信系统、分析系统以及引爆系统6部分组成,能克服高速离心力场的干扰,采集到高质量的数据。该系统能同时测量应力、应变和加速度等相关参数。使用该系统对水平地基进行了爆炸荷载初步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测试爆炸条件下相关参数的能力,为进行更复杂的爆炸试验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灾区恢复过程与水体自净过程的相似性,提出了洪灾"自愈过程"概念,建立了灾区的三大"受力"系统:破坏力系统、自愈力系统和救助力系统,并通过效能平衡原理确立了三大受力的关系,采用灾后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解决了效能平衡的定量衡量问题,从而构建了完整的洪灾评估系统。系统中破坏力代表了洪水的破坏能力,自愈力代表了灾区自身抗洪救灾的能力,救助力代表了外界提供的帮助,所以该系统不仅分析了灾情,而且对灾区、对国家应当采取相应的抗洪救灾措施也进行了分析。算例分析表明,该系统具有结构完整、评估全面的特点,系统中的模型也具有地域性和时效性。同时该系统具有一定的泛化能力,对于其它类型的灾害评估决策也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南盘江—右江成矿区作为中国南方集中产出卡林型金矿的地区,是我国最重要的金资源产地之一。本文通过沉积系统、地层系统、岩石系统、构造系统、年代系统、物质系统、就位系统、动力学系统的研究,拓展了构造蚀变体的内涵,建立其判别指标,明确其既可产出于不整合面之间,亦可在能干性差异大的岩层之间,构建了中国南方卡林型金矿多层次构造滑脱成矿系统,建立了贵州卡林型金矿区域找矿预测综合模型。基于构建的成矿系统和预测模型,开展了区域成矿预测,圈定找矿靶区,进行了理论指导下的找矿实践,实现了贵州卡林型金矿的历史性突破。  相似文献   

8.
可持续水资源系统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系统与可持续理论,探讨了可持续水资源系统的内涵和特性。剖析了可持续水资源系统,主要由动力机制、阻力机制和协调机制构成,三者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共同维系和制约着可持续水资源系统的演化。运用二次非线性微分方程来描述和分析可持续水资源系统的演化动态过程,指出一个系统演化要经历初始、发展、成熟和稳定4个阶段,之后进入下一个演化周期。以上海市为例,评判了可持续水资源系统状态,拟合了2001-2010年可持续水资源系统的演化曲线,并分析给出了该系统这一时段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9.
呼叫中心(Call Center)系统是综合利用先进的通信及计算机技术,对信息和物资的流程进行优化处理和管理,集中实现沟通、服务和生产指挥的系统。详细介绍了小型呼叫中心系统的实现及在校园一卡通系统中的应用。本系统结合实际需求,采用板卡实现方案,有效地提高了系统的性能价格比,解决了呼叫中心在客户服务系统应用中所涉及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0.
山西省水资源系统恢复力定量评价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于翠松 《水文》2008,28(2):13-18
分析提出了水资源系统恢复力的概念和特性,指出了水资源系统恢复力的影响因素;从水资源系统恢复力影响因素的角度出发,建立了水资源系统恢复力定量评价的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指标权重,运用综合评价方法对水资源系统的恢复力进行评价,计算出各地水资源系统恢复度。实例对山西省各地市2004年水资源系统恢复力进行了评价,并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显示西省水资源系统的恢复力普遍偏低,水资源系统恢复力呈现出由东向西.由南向北递减的空间变化规律,与山西省降水的空间分布基本一致。这一结论为山西省的防灾减灾和灾后重建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1.
Contact between stiff structural elements and soil is encountered in many applications in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Modelling of such contact is challenging as it often involves impact that would lead to large deformation and failure of the soil. The Material Point Method (MPM) is a mesh‐free method that has been applied to simulate such phenomena. However, the frictional contact algorithm commonly used in MPM only supports Coulomb friction and cannot model fully or partially rough contact conditions in terms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Moreover, because of very different stiffness of contacting materials, the contact force predicted by the previous frictional contact algorithms usually suffers from severe oscillation when applied in structure–soil interaction. This paper presents a new contact algorithm, termed Geo‐contact, designed for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In Geo‐contact, a penalty function is incorporated to reduce the oscillation in contact computation, and a limited shear stress is specified along the contact interface. The proposed Geo‐contact algorithm has been implemented to simulate smooth, partially rough and rough contact in typical large deformation penetration problems. The resistance–displacement curves obtained using the Geo‐contact are compared with analytical solutions of limit analysis and large deformation finite element results to verify the accuracy and robustness of the proposed contact algorithm. Copyright © 2014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2.
基于谱矩的地学特征因子提取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学特征因子的提取是定量化数学地质分析的重要基础,可以为地貌类型识别提供有效的客观依据。基于谱矩分析,本文提出了一种描述表面数据粗糙程度的特征因子,并且分析了新特征因子的特点和其应用可能性。该方法以随机过程理论为基础,通过计算表面各阶谱矩以及相应的统计不变量来描述三维表面形貌的特征。以中国卫星重力测量数据和DEM数据为例,试验该方法运用于地貌类型识别的效果。理论模型数据与实际数据结果均表明,基于谱矩的新的地学特征因子不仅可以有效地反映数据起伏与变异特征,而且提取出的特征可以为地貌及重力构造单元划分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满足我国山地丘陵地区物探爆破孔施工技术的要求,研究适合土层、岩层钻进用的钻机及工具,对钻机的配套设备进行了开发研究。分析了国内山地丘陵地区物探爆破孔施工技术现状,并着重介绍了研制设计内容及生产试验情况。  相似文献   

14.
地电化学提取法是在动态平衡原理的基础上,利用人工电场提取深部的矿化或成矿离子,进行成矿预测,确定成矿靶区.为探明资源、节省投入,在虎拉林金矿区投入了以地电化学提取为主的找矿方法,来找寻矿区隐伏的矿体.通过对地电化学提取异常和其他方法异常的综合分析,确定在金矿区具有一定的找矿潜力,并证明了地电化学提取和其他方法在森林覆盖区寻找深部隐伏金矿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谈成龙 《铀矿地质》2003,19(1):58-61
地气与核废地质处置库是自然界独立存在的两个实体,当地气途径核废地质处置库时,会把存放于此的相关物质(以纳米微粒物质形式)携带至地表进入生物圈、大气圈,进而构成危及人类环境的隐患。  相似文献   

16.
地球空间信息学与数字地球   总被引:32,自引:1,他引:31  
叙述了地球空间信息学和数字地球的基本概念。讨论了地球空间信息学的形成、理论基础和技术体系,以及数字地球的关键技术和应用。分析了两者的相互关系,提出空间数据基础设施是数字地球的基本建设,发展数字地球为传统测绘行业带来了一个极好的发展机遇和一系列的挑战。  相似文献   

17.
Book Review     
《Sedimentology》1981,28(3):449-449
Book Review in This Article
Loess—a Partial Bibliography (Geo Abstracts Bibliography No. 7), by I. J. Smalley.  相似文献   

18.
倪天翔  冯柳 《地下水》2018,(6):8-11,53
在地下水质评价中,内梅罗指数法经常以各种修正方法的形式应用。根据文献进行总结,将各种修正方法总结为"引入权重法"和"引入函数法"两大类。随机抽取华北平原典型地区水样20例,运用两种方法进行水质评价,并对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两种修正方法均比传统方法评价结果更为客观、准确。引入权重法强调了权重值最大几项指标的作用,更适合评价毒理性指标和重金属指标污染较突出的地下水。引入函数法的评价结果更为均匀合理,但并未根据污染造成后果的不同区分不同指标的作用,该方法更适合评价各项水质指标浓度较均匀的地下水。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基于GNSS监测站的高速公路边坡自动化监测系统的实际作用,本文以重庆巴南至綦江高速公路YQTJ5标青年互通K69+080段为依托进行研究。首先,基于LZMR02-GNSS接收机和FS-YL雨量计自主开发北斗+安全监测云平台,能够实时管理和分析现场布置的GNSS地表位移监测站和深层位移监测孔,监测结果表明该坡体已出现局部垮塌及开裂等不稳定现象并且迅速发出预警到相关部门单位;随后,基于传递系数法计算该边坡的剩余下滑力并且采用Geo5有限元软件进行数值模拟,其结果均验证了该监测系统的准确性。因此,建立高速公路边坡自动化监测系统不仅能解决常规人工监测边坡的不足,也能保证监测数据的时效性,为未来智能化监测边坡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Reference samples of rocks from the Institute of Geochemistry, Irkutsk (IGI) and the Research Institute of Applied Physics, Irkutsk University (RIAP) and silicate rocks from the GeoPT proficiency testing series were analysed with the aim of determining Ag, B, Ge, Mo, Sn, Tl and W abundances by an atomic-emission method with air-stabilized D.C. arc excitation. Many of the results reported are without recommended or assigned values. The results are compared with compilation data from the literature and, where possible, with assigned values for samples of the Geo PT ser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