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在许多语气表明,在地球的更深化部位存在着来自地幔的巨厚甲烷储层。这种成因类型的甲烷在C,O,H同位素上与有机质正常裂解所形成的甲烷气明显不同。Kelley认为该类CH4的形成至少有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涉及到岩浆挥发分,形成的温度较高,CHR被捕获在包体中,并在其中继续发生CO2转化为CH4的反应,使CH4聚集较轻的碳同位素,即残留的CO2比原始地幔气更重;第二阶段发生于400℃左右,由于冷却作用,在  相似文献   

2.
地幔流体与地球的放气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地幔流体的形成、聚集和渗透是引起地幔交代作用的主要营力。地幔交代作用发育的强弱决定着所生成岩浆的碱性程度。地幔流体和部分熔融体高度富集不相容元素,它们与亏损地幔的相互作用可以使后者发生LREE和不相容元素的局部富集。通过板块俯冲作用使地球表层的CO2进入地幔,参加地球的碳循环。热点岩浆来源的CO2中含有部分循环的CO2,而大洋中脊玄武岩中的CO2主要是原始地球的CO2。携带CH4和H2O的流体渗透至被俯冲带带入地幔的物质,使碳酸盐化的榴辉岩还原而形成含金刚石的榴辉岩和富水流体,并诱发局部熔融,所形成的熔体以火山喷发的形式上升到地表。地幔岩石中含有大量的流体,它们主要以流体包裹体的形式存在于地幔矿物中。几乎在所有的上地幔环境下形成的矿物中均找到了流体包裹体。包裹体内流体的成分主要是CO2,CH4,H2O及少量H2,N2等。  相似文献   

3.
小秦岭金矿流体包裹体挥发组分与金的矿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王英兰  谢奕汉 《岩石学报》1994,10(2):211-217
小秦岭石英脉型金矿矿物包裹体中挥发组分以H2O和CO2为主,还有少量的CH4、CO、H2、H2S等。富金矿石中包裹体的CO2>30mol%.CO2/H2O>0.4,而贫金矿石中包裹体的CO2<20mol%,CO2/H2O<0.2。前者包裹体的气体成分中含有较多的CH4、CO和H2等还原性气体.表明这种金矿的成矿流体以富含CO2为特征,CO2含量的变化对金的富集起着重要作用.因此金矿石中矿物包裹体的CO2含量或CO2/H2O比值可以作为深部预测的主要判据之一,并应用于小秦岭金矿山已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相山铀矿田成矿作用的地球化学模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山铀矿田是我国最大的火山岩型热液铀矿田,在地质地球化学和高温高压实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地球化学模式程序EQ3/6模拟了成矿热水溶液的形成过程和减压排泄区铀成矿作用。计算机模拟结果表明,通过大气降水与碎斑熔岩相互作用,可以形成富含F和SiO2等矿化剂的含铀热水溶液;由于铀以UO2F^3和UO2(CO3(^2-3等配合形式存在,非常稳定,即使在深部强还原环境中仍能能够迁移;酸性和碱性环境,尤其是强酸性  相似文献   

5.
冯建忠  艾霞 《贵金属地质》1997,6(3):188-192
对毛堂,蒲塘金矿S,C,H,O,Si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及矿床产出地质环境研究表明,硫主要自深部岩浆,成矿物持来自同熔岩浆,部分来自变质,基性火山岩基底,热液中水主要为大气降水,大气降水环流萃取花岗斑岩,角砾岩和围岩中的金,在斑岩顶部和隐爆角砾岩中成矿。  相似文献   

6.
地球环境演化的阶段性及其形成机制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地球环境(大气圈、水圈)的演化具有明显的阶段性。撞击作用与地内核转变能是地球环境(大气圈、水圈)演化的根本机制。地球吸积形成期,原地球捕获太阳星云大气形成的原始大气经太阳风驱赶和星子撞击而逃逸,早期大规模的撞击过程又可能使地球上折矿物脱去挥发分,形成地球次生大气的一部分,也可使其次生大气部分脱离地球,地球形成期曾经历过撞击生气与气体逃逸的多次旋回,撞击作用决定其环境条件;地球形成之后,撞击作用仍起  相似文献   

7.
前寒武纪各种地质记录表明了太古代—元古代早期古全球环境具有显著的陆少洋多和大气富CO2、贫O2的特征。BIFs大气-海洋系统中Fe2+的氧化是导致铁质发生沉淀的一个重要过程,在前寒武纪早期缺O2的环境,生物-无氧氧化和日光-紫外线为主的宇宙射线光致氧化作用产生的直接非生物-无氧氧化过程,在前寒武纪早期缺O2环境对Fe2+的氧化可能起着重要的和主导的作用。BIFs条带状矿石的宏、微观SiO2或Fe2O3/Fe3O4单层厚度非等厚性表征了硅、铁供给非等量性与交替淀积非等时性的韵律堆积。文章提出了一种与地球自转速率有关的日长年际变化(古ELNino事件)-硅铁临界饱和浓度模式,从统一的地球动力学条件和不同类型BIFs的成因联系解析了这种韵律堆积的机制。元古代早—中期大气-海洋系统发生了O2增多和CO2减少的古全球变化,导致了2.2~1.8Ga之间大气圈平流层古臭氧层的形成。古臭氧层大幅度消减日光-紫外线对地球表面的强烈辐射,不仅使全球性由日光-紫外线光致氧化作用直接产生的Fe2+非生物-缺氧氧化过程消失,而且也保证了生命演化的延续和生物进入多样性繁衍。与其伴随的全球性巨厚碳酸盐建造,导致了上壳岩下伏的地球早期富铁?  相似文献   

8.
地幔流体的前缘研究   总被引:19,自引:8,他引:19  
曹荣龙 《地学前缘》1996,3(4):161-171
地幔流体是与地幔环境处于平衡的气体和挥发分。其主要化学组分为碳、氢、氧、氮、硫(CHONS)。它以富于地球内部原始组分为特征,但也包含部分再循环组分。地幔挥发分在弱还原条件下主要为CO2-H2O,强还原环境则以CH4-H2O-H2为主。地幔流体地球化学的重要性质为:(1)易溶于硅酸盐熔体;(2)净化作用;(3)再沉淀作用。近年来,有关地幔流体中稀有气体和挥发分的起源、分布及同位素组成等前缘领域的研究已取得重要进展。当前拟优先探索的问题包括气体裂化与金刚石成因,非生物成因地幔烃,地幔流体与成矿作用,以及地幔挥发分注入与地壳重熔等。  相似文献   

9.
1.包裹体地球化学方法该方法主要是对含金与不含金石英脉进行区分,并且能确定盲矿体和判别金矿剥蚀程度,总体规律是:含金石英脉包裹体中的CO_2、CH_4含量、CO_2相对光密度平均值和CO_2/H_2等参数指标明显高于不含金石英脉;从矿体头部至下部,石英脉包裹体中F~-、Cl~-、CO_2、CH_4的含量有逐渐降低的趋势,而Ca~(2+)含量则有逐渐升高的趋势,由矿脉中部沿走向两端尖灭处或沿深部矿化减弱处,石英的均一温度逐渐降低。 2.气体地球化学方法金矿床中通常含有伴生铀、硫化物、碳酸盐、含Hg矿物等,它…  相似文献   

10.
从纳哥金矿地质地球化学特征探讨黔西南卡林型金矿成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黔西南相同地质背景下出现的纳哥金矿特殊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矿区出露大量的与成矿有关的巨大石英脉体,脉体中CO2含量很高,成矿温度与区域矿床类似,H、O同位素组成在岩浆水附近,认为该矿床是深部岩浆源成因。  相似文献   

11.
柳德荣  谢国柱 《地质与勘探》1994,30(4):72-75,62
柏树金矿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深部岩浆活动,次为围岩中元古界九岭群,成矿元素组合与围岩九岭群的元素组合不同,矿石硫来自深部岩浆,成矿流体为富K^+,Na^+,HCO3^+,Cl^-的高温岩浆热液,矿床形成于低压、弱碱性,还原环境。  相似文献   

12.
论石门雄黄矿床硅质岩的热水成因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湖南石门雄黄矿床附近存在大片硅质岩。硅质岩是热泉沉积的硅华,其微量元素组成与矿石中以及该区现代热泉体系沉积物类似,成矿溶液富Na+、Ca2+、Cl-、HCO3-、SO2-4,与该区现代热泉类似。根据岩石学、岩石化学特征,结合微量元素、稀土元素与同位素等综合研究表明:矿床附近硅质岩为热水沉积成因,硅质可能来自下伏及深部地层。  相似文献   

13.
陈繁荣 《地质论评》1995,41(1):42-47
本文将银山成矿体系为富含H2S,CO2的NaCl体系,对Cu,Pb,Zn,Ag和Au等金属元素在该体系降温过程中的地球化学行为和银山矿床的成矿过程进行计算机数字模拟,并与沸腾降温体系进行对比,证明了成矿体系地球化学演化对金属元素的迁移与沉淀具有得要影响。成矿硫体地球化学模拟在矿床成因,深部成矿预测和区域成矿规律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浙西石炭纪层状硅质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浙西石炭纪地层中存在与地层整合产出的层状硅质岩。硅质岩中FeO、MnO、TiO2、Al2O3、MgO、CaO、Na2O、K2O等含量相对较高,富集As、Sb、Bi、Au、Ag、Ga,Fe2O3/FeO、SiO2/Al2O3、SiO2/(Na2O+K2O)、SiO2/MgO比值较小,稀土元素总量低,Ce弱负异常,重稀土相对富集,包裹体富含气相组份CH4、CO2、N2、CO、H2,具热水沉积硅质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在Fe—Mn—(Ni+Co+Cu)三角图及SiO2—Al2O3、SiO2—Fe2O3图上均属于热水沉积硅质岩。硅质岩中硅、氧同位素也显示其热水成因之特点。硅质岩的硅同位素和稀土元素Ce/Ce※值表明本区层状硅质岩主要是在浅海环境下沉积的。硅质岩的形成温度较高,为98℃~152℃  相似文献   

15.
碳酸盐岩在全球碳循环过程中的作用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22  
碳酸盐岩是地球上最主要的碳库,开展全球变化研究应重视碳酸盐岩在岩溶作用过程中的地球化学动力学研究。这方面的科学问题有二个。第一是关于全球碳酸盐岩的碳库容量问题,尚须利用全球沉积岩和碳酸盐岩数据库,根据全球地质历史时期碳酸盐岩的分布面积、厚度和岩石成分等进行重新计算。其次是关于碳酸盐岩在岩溶作用过程中对全球碳循环的动力学贡献问题。一方面碳酸盐岩的溶蚀作用不仅关系到海洋CaCO_3的供给量而影响海洋中碳通量的平衡,而且还可直接回收大气圈中的CO_2;另一方面由于钙华的沉积又可向大气圈释放CO_2,而影响温空气体的变化。它们构成了大气温室气体源汇关系中不可忽视的一项。  相似文献   

16.
相山新元古代变质岩由泥砂质变夺和斜长角闪岩组成。本文对其已变质为下字石榴云母片岩、石片和变粒岩的泥砂质岩石进行了地球化学研究,并研究了某些元素间存在的线性关系。这套泥砂质石相对富SiO2、TFeO、Al2O3、K2O,贫MgO、CaO、Na2O;总稀土含量高,轻稀土高度富集,负Eu异常较强。其主要岩类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它可能形成于大陆岛构造环境,形成的时代为前震旦纪。  相似文献   

17.
塔里木盆地塔中45井及柯坪西克尔萤石成因的讨论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赵霞 《西北地质》2000,33(3):5-8
本区萤石中含丰富的包裹体,可分为纯液相包裹体和气液包裹体两类。包裹体气相成分主要为CO2、N2、H2S、CH4、SO2、C2H2和C3H3;液相成分较为复杂,主要为CO2、N2、H2S、CH4、Cl2和有机成分C3H3、C6H6。深部岩浆释气作用产生的气相组分沿构造裂隙向上运移,并在碳岩的底板相附近与下渗的表生卤水溶液相遇而混合,是产生萤石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后记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期的文章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学者近年来对碳循环的不同环节进行观测、试验和研究的新成果。地球系统的碳循环是指碳在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之间,以CO~23(CaCO3,MgCO3等),HCO3,CnHn,(CH2O)n等形式相互转换和运移的过程。 虽然碳的克拉克值很低,它同其它84种元素一起,仅占地壳总量的1.28%,但它在地球生命物质的平均含量中却可占 18%,仅次于氧,因此,碳循环对于人类生存发展具有最基本的意义。植物光合作用驱动的碳循环为人类提供了最基本的食物和时空上可调节的能源。受到地…  相似文献   

19.
由酸雨对包气带土样的淋滤试验和浸泡试验资料表明,在岩-水相互作用的初期,硬度主要来自土中易溶盐的溶解和H^+,Na^+对土颗粒表面Ca^2+,Mg^2+,Fe^2+等的交换;在后期,硬度主要来自土中碳酸盐,铝硅酸盐的风化水解。酸雨中的酸度与土壤溶液中的碱度的中和过程,即是水中硬度的形成过程,酸雨的pH值越低,在相同作用时内形成的硬度值越高。SO4^2-,HCO3^-是硬度组分自土中迁出的主要载体;  相似文献   

20.
沈建忠 《地球学报》1999,20(2):121-128
从地球环境动力学和地球内部动力学2个方面介绍国际大洋钻探计划研究方向与钻探目标,前者主要试图了解地球气候变化历史与规律、海平面变化的原因与影响以及通过沉积物、液体和细菌等研究了解全球碳循环、气水合物形成和深海生物资源等重要问题;后者主要试图探测地球深部热与物质的转换、调查岩石圈变形与地震形成过程。同时,也介绍了ODP提出的3个挑战性项目,即自然气候变化和气候剧变原因、地质过程的现场监测和大陆边缘与洋壳深部结构探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