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震折射波场φ(x,t)通过τ-P变换得到倾斜迭加场φ(p,τ),从φ(p,τ)中获得τ(P)函数,并将其向下延拓的深度--慢度剖面,从而反演出横向均匀的速度结构,该技术能充分利用折射波场的丰富信息,在迭代反演中不仅能愉速地得到反演结果,而且所得解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较少受主观因素影响,将该方法应用于海洋声纳浮标地震折射测深数据处理,得到较为理想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B-P网络在地表水水质综合评价中的应用梁丽明,孙建星,崔宝波(太原市环境保护监测站)(太原工业大学)B-P网络(Back-prapagatlonnetwork)是一种由非线性变换单元组成的前馈网络。其输入输出可采用单调上升的非线性变换,它们的联接权和...  相似文献   

3.
二维横向各向同性介质中的差分法地震波正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z-τ变换,把(x,z,t)域的波动方程变换为(x,τ,t)域的波动方程,以分离出波动方程中速度(或弹性系数)的变化项,并利用有限差分法来计算横向各向同性介质中的合成记录。差分格式采用二阶中心差商及一阶向前差商,边界条件为吸能边界。计算结果显示了横向各向同性介质中的qP、qSV及qSH波;在有界面的情形下,还较清楚地反映了反射波的存在。  相似文献   

4.
通过z-τ变换,把(x,z,t)域的波动方程变换为(x,τ,t)域的波动方程,以分离出波动方程中速度(或弹性系数)的变化项,并利用有限差分法来计算横向各向同位介质中的合成记录。差分格式采用二阶中心差商及一阶向前差商,边界条件为吸能边界。计算结果显示了横向各向同位介质中的qP、qSV及qSH波;在有界面的情形下,还较清楚地反映了反射波的存在。  相似文献   

5.
地震折射波场Φ(x,t)通过τ-p变换得到倾斜迭加场φ(p,τ)。从φ(p,τ)中获得τ(p)函数,并将其向下延拓到深度—慢度剖面,从而反演出横向均匀的速度结构。该技术能充分利用折射波场的丰富信息,在迭代反演中不仅能简单快速地得到反演结果,而且所得解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较少受主观因素影响。将该方法应用于海洋声纳浮标地震折射测深数据处理,得到较为理想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介绍一种既能提取有效反射信号同相轴,又能提取P波剖面的方法。先将动校正后的共中心点道集记录沿反射同相轴方向的“时间-空间”域数据模型,变换到“序率-空间”域数据模型,并加以简化,使信号剖分构成一个特殊的数据模型。  相似文献   

7.
τ-p变换是一种经典的函数投影变换方法,在地震数据处理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根据地震数据射线参数的差异,实现信噪分离、地震道插值、平面波分解等。但是,由于τ-p变换的精度和分辨率受到相应数学反问题的限制,在保证较高变换精度的前提下,τ-p变换计算速度的加快,以及相应滤波算子的设计等都值得研究。本文提出了基于径向道变换的τ-p变换方法和基于斜率分解的τ-p变换方法,阐明了两种方法的基本原理并与常规τ-p变换方法进行对比。基于径向道变换的τ-p变换方法利用快速Fourier变换和径向道变换,能有效减少τ-p变换的耗时;基于斜率分解的τ-p变换方法运用斜率分解算法,能进行高分辨率τ-p变换,并且提供冗余变换维度(τ-x-p域),使滤波器算子的设计更灵活。数值实验结果表明,两种实现方法分别在计算速度和重构精度上优于传统τ-p变换算法。通过面波噪声压制的实际数据处理和比较,证明本文提出的两种τ-p变换实现方法可以为实际处理提供更加有效和灵活的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8.
基于τ-p变换原理,研究一种基于τ-p变换的地震数据重构方法,运用该方法对待重构道用零道替代,通过τ-p正反变换及一定的迭代处理实现地震道数据重构。理论模型与实际资料应用表明,基于τ-p变换的地震道重构方法效果明显,重构数据稳健。  相似文献   

9.
深海二叠——三叠系界线研究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深海二叠(P)--三叠系(T)界线研究现状,介绍了深海P-T界线附近岩石地层,生物地层、缺氧事件及生物绝灭和复苏的研究进展,指出了深海P-T界线,缺氧事件和生物绝灭研究的分歧、不足及其症结。  相似文献   

10.
介绍一种既能提取有效反射信号同相轴,又能提取P波剖面的方法。先将动校正后的共中心点道集记录沿反射同相轴方向的“时间-空间”域数据模型,变换到“序率一空间”域数据模型,并加以简化,使信号部分构成一个特殊的数据模型。然后引入Radon变换,使信号和噪音在Radon域中有根本的区别,噪音变得更加高斯化。在Radon域中通过平滑处理,就可以消除噪音而又不损害信号。最后经过Radon逆变换及Walsh逆变换,获得“时间-空间”域中高信噪比的CMP记录、叠加剖面及零炮检距地震剖面。  相似文献   

11.
Tau-p变换的频率域算法及Tau-p域的偏移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时间—空间域倾斜迭加算法的一些缺点,本支根据倾斜迭加运算与富里叶变换的关系,提出在频率一波数域实现τ—p变换。在频率一波数域进行τ—p变换,还可与视速度滤波相结合,以便更有效地消除干扰波,提高处理质量。根据τ—p变换频率一波数域算法原理,提出了在τ—p域直接实现偏移处理,同时指出,为了避免假同相轴的干扰,必须进行插值处理。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将对流-弥散方程化为纯尔散方程,采用Laplace变换,Schapery数值反演法求解,通过裕列计算对选取不同的Laplace变换参数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Laplace变换参数对计算精度的影响,给出P值的选取方法式。  相似文献   

13.
τ-p变换是消除相干噪声、波场分离的重要方法之一,但常规τ-p变换存在算子假频和端点效应,分辨率太低,无法直接使用。本文提出一种新的非迭代高分辨率τ-p变换方法,可同时压制假频和端点效应,提高了变换域的分辨率。通过理论模型记录与实际资料的试验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多波多分量地震勘探技术近年逐渐发展,但多波记录中各种波场混杂交叠,处理和利用这些信息较困难,所以需要对地震记录中的各类波形进行分离处理。使用有限差分波动方程数值模型进行时间域τ-p变换与频率域τ-p变换的对比,采用了不同模型进行多波波场分离尝试并对τ-p变换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和参数比较。证实了频率域中τ-p变换算法在提高计算速度的基础上能够更好地保持τ-p域形态收敛和能量聚集,有效地将t-x域内的复杂波形分离开来并进行波形提取;加高斯窗边界处理可以抑制τ-p变换中出现的端点效应和截断效应,但对于记录数据恢复有影响;延伸外加边界加窗及反加窗可以保证边界能量恢复效果,减少实际信息损失,取得更好的波场分离效果;同时讨论了τ-p变换过程中需要根据记录确定范围的参数,对这些参数的范围选取原则以及影响因素作出了比较和分析,为后续处理及其他研究者的使用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5.
用瞬态瑞雷波反演横波速率评价高速公路压碾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速公路质量检测中,露堤土压实度是衡量土方路基重要的质量指标,提出了提高压实度计算精度的处理流程,应用τ-p变换提取面波,获取高信噪比的频散曲线,采用瞬态面波反演横波速度,提高横波速度计算精度,进而计算压实度。用上述方法对商开高速公路振冲压碾效果进行了无损检测,并结果与取样分析及开挖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6.
着重介绍了目前变质作用P-T-t轨迹研究在变质作用温压确定,变持作用不同阶段时间标定,变质作用动态演化过程的组构标志,变质作用演化热模拟以及变质作用P-T-t轨迹与大地构造环境之间关系等方面所存在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17.
张优珍 《岩矿测试》1996,15(1):65-67
介绍了用活性炭提纯显色剂──4-氨基安替比林(4-AAP)的方法。提纯后的4-AAP用于水中挥发酚的测定,其检出限为0.17μg;用2μg苯酚进行精密度试验,RSD(n=6)为6.8%。各项参数均优于未提纯试剂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基于稀疏离散τ-p变换的叠后地震道外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这里研究的是一种基于稀疏离散τ-p变换的地震道缺失重建方法。该方法根据叠后零偏移距剖面,在局部时窗内可以看作是一系列线性同相轴的组合,使用稀疏离散τ-p和预条件双共轭梯度算法进行地震道外推,使空间方向的缺失道得到恢复。τ-p变换由于信息不足,有限的孔径和离散等因素,导致在τ-p域的结果存在假象、不准确,而在τ-p域进行稀疏对于重建缺失的信息是非常有用和必要的。同时,还可使用迭代的预条件双共轭梯度算法进行计算。  相似文献   

19.
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是当前地学领域最重要的科学活动之一,其核心项目“古全球变化(PAGES)”的主要目标是研究过去的全球变化问题。而PANASH计划(南北半球古气候计划)是当前PAGES活动的焦点。其主要目标是通过三个PEP(极地—赤道—极地)大断面,建立气候变化的序列和相位关系。文章对PANASH及其三个PEP项目的主要科学目标和科学问题进行介绍,并对它们共同的科学问题进行分析。我国是PEP-Ⅱ断面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该方面研究的程度直接关系到整个PEP-Ⅱ的工作。组织好该方面的研究是我们重要的国际科学责任和义务。  相似文献   

20.
面波频散能量谱成像精度是近地表横波速度计算的重要影响因素,有效提取面波频散曲线是后续反演地层结构及介质物性参数的重要环节。文中论述了τ-p变换法(τ为垂直波慢度,p为水平波慢度)、高分辨率线性Radon变换法、频率分解法、相移法、f-k变换法(f为频率,k为波数)、SFK变换法和矢量波数变换法等7种不同面波频散能量谱计算方法的基本原理;通过上述方法,对三层速度递增水平层状介质模型正演模拟合成Rayleigh波记录进行频散能量谱计算,并与理论频散曲线进行比较;根据所得频散能量谱,分析不同方法在数据处理过程中的特点与应用差异。结果表明:在提取频散曲线过程中,高分辨率线性Radon变换法和矢量波数变换法提取精度较高,f-k变换法提取精度最低,低频信息与高频信息无法有效识别;SFK变换法、矢量波数变换法、高分辨率线性Radon变换法抗噪性能强;τ-p变换法、f-k变换法、相移法计算速度优于其他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