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是自由市场经济国家,土地分为私人所有、联邦政府所有和州政府所有三种。美国农地市场是在完全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形成的,政府通过经济手段和法制手段管理农地流转,农地市场是一种“准完全竞争性”市场。法律保护农地所有权不受侵犯,允许私人土地买卖和出租,政府一般不予干涉。出售土地时,买卖双方根据当时农地的市场价值评估买卖价格,达成买卖协议,既可由买卖双方自己协商,也可聘请私人估价公司,然后双方共同到县政府办理变更登记手续,以实现土地产权的转移,完成交易。  相似文献   

2.
土地收益是在土地利用过程中,集体和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租赁以及在土地不动产上课税立费使各个利益主体取得的收入.在我国现行制度安排下,土地收益的主要来源包括地租收入、地价收入、地税收入以及地费收入.土地收益分配包括国家或政府通过土地征收所获取的农地非农化收益的分配,通过出让、租赁等市场手段获取的土地所有权收益的分配,以及利用土地税费等财税手段所集中的土地收益在各级政府之间的分配.  相似文献   

3.
土地资源管理政策的演变以对农地管理为主线 美国土地资源管理政策自建国至今,经历了一个不断演变的过程.由于农地占美国土地的绝大部分,且农地政策的演变与非农用地政策的变化密切相关.因此,以农地管理政策的演变为主线,可将美国土地资源管理政策的变化划分为开发期、觉醒期、保护期和应变期几个阶段.  相似文献   

4.
美国共有23亿英亩土地,按照所有权来划分,分成国有土地和私人土地,国有土地约占40%。美国的政权体系分成联邦政府、州政府和地方政府(包括市政府和县政府等),国有土地实际上同样分成联邦政府的土地,州政府的土地和地方政府的土地。其中,联邦政府所有土地的比例最大,在历史上曾高达80%,后来逐步转让给公民、企业和非联邦机构。在转让土地中,很大一部分转让给州政府,以帮助州政府建立公立学校、发展交通事业和促进经济发展。目前联邦政府占有的土地约占国土面积的30%,主要是森林、草地、沼泽地、矿山等。州政府占有的主要是森林、公共用地、矿山等。地方政府,特别是城市政府占有的主要是城市公共用地。内政部土地管理局是代表联邦政府专门管理公共土地的政府机构,它管理大约2.72亿英亩公共土地和地上资源,以及5.72亿英亩土地的地下矿产资源,其中有3亿英亩土地是属于其他政府机构或私人所有。  相似文献   

5.
加拿大:分权分级管理下的土地管理服务理念 加拿大土地所有制有三种形式:联邦公有土地、省公有土地和私人所有土地,联邦和省公有土地又称皇家土地.联邦公有土地占全国土地的40%,约4亿公顷,其中有近9万公顷在大城市地区.一般都是港口、机场和联邦办公机构及其他重要设施用地.省公有土地占全国土地的50%,约5亿公顷.私人所有土地占全国土地的10%,约1亿公顷.联邦政府负责管理联邦公有土地;省政府负责管理省公有土地;私人土地则由所有者自主经营管理.各级政府和业主对土地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均根据联邦和省的有关土地法规行事.  相似文献   

6.
一、市场经济国家(地区)土地市场制度的特征 目前,西方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土地市场制度归纳起来可分为两种模式:即以土地私有制为主体的市场模式和以名义上土地国家所有制为基础的市场模式.前者以日本和美国等国家为典型,后者以英国和英联邦国家或地区为代表.两种土地市场制度模式虽有一定的差异,但就其本质上看,具有以下共同特征:  相似文献   

7.
在农民集体土地(以下简称农地)征用中,首先涉及到的一个相当普遍的提法是:农地的产权完全归农民所有;应当充分尊重农民的土地权利,这种权利不应当被剥夺。应当明确,现阶段我国实行的是农地集体所有制,农地的所有权是属于农村社区集体经济的,从而,在提到农地产权时,首先就应当明确农地的集体所有权,而不应当超越这一层次而强调“农地产权完全归农民所有”,以免产生误解甚至误导,进而把农地产权问题人为地复杂化。当然,我国农地集体所有制的本质为“共同共有制”,这意味着农村集体经济的每一个成员都平等地拥有一份土地权利。  相似文献   

8.
1996年上海成立了我国第一家土地储备机构--土地发展中心.之后,土地储备机构在全国各地相继成立.土地储备作为一种新型的土地管理制度,逐渐成为国家规范和有效管理土地市场的必要手段.土地储备机构实质上是政府的委托机构,通过征用、收购、收回、置换等方式,将土地使用者手中分散的土地集中起来纳入土地储备库,然后进行土地整理和开发,将"生地"做成"熟地",有计划地通过公开招拍挂将土地投放市场,以达到政府调控城市各类建设用地需求的目的.土地储备机制是我国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产物,在加强土地宏观调控,规范土地市场运行,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提高建设用地保障能力方面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土地储备是政府高效调控城市土地开发利用的一种手段,进行城市土地储备,可以提高政府对土地市场调控的能力,强化政府对城市各类建设用地进行市场供应和调控的职能.笔者从土地储备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正确处理的几种关系及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一、新时期基准地价评估及管理的新要求 基准地价是我国城镇土地市场的指导性价格和政府法定公示地价,是政府管理和调控土地市场的基本手段,是显化土地资产价值、核算土地资产收益的基本依据,是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重要杠杆,是土地参与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经济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1.
一、市场经济国家(地区)土地市场制度的特征目前,西方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土地市场制度归纳起来可分为两种模式:即以土地私有制为主体的市场模式和以名义上土地国家所有制为基础的市场模式。前者以日本和美国等国家为典型,后者以英国和英联邦国家或地区为代表。两种土地市场制度模式虽有一定的差异,但就其本质上看,具有以下共同特征:  相似文献   

12.
正国际上,大部分国家和地区自然资源分为公有和私有,以公有为主。自然资源公有实行分级所有、分级管理。如美国,土地面积约35%属于联邦政府,55%属于私人或公司所有,3%为印地安部族的领地,7%属于州和地方政府。美国内政部土地管理局管理了大约15.1亿亩的公共土地和42.5亿亩的联邦地下矿产资源。在加拿大,公有土地(皇室土地)又分为联邦所有和省政府所有。加拿大89%的土地为皇室土地,由联邦政府和  相似文献   

13.
土地经营的基本目标和主要任务就是用市场经济的手段,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政府收益的最大化.近些年,莱芜市从实际出发,探索土地资产经营,积极推行"五项制度",不断增加政府收益.但目前仍存在国有土地低价出让和非法转让、出租、抵押等问题.建议采取相关对策,加大土地经营监管力度,推动土地经营的科学化、规范化,以进一步增加政府土地收益.  相似文献   

14.
风疏雨骤来时路——成都农地确权改革报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9年2月4日起,成都市两会召开, "农地确权改革"成为热议话题. 成都这次的改革思路,概括而言,就是在物权法框架下固化农地产权,明确主体,明确谁的土地在流转,谁在做谁的土地流转.学者们则称之为重构农村微观市场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15.
城市土地储备制度,是政府依照法律程序,运用市场机制,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对通过收回、收购等方法取得的土地进行前期开发、整理,并进行储存以供应和调控城市各类建设用地的需求,确保政府能垄断土地一级市场的一种管理制度。土地储备制度1896年始于荷兰,称为“土地银行”,后在德国、英国、美国等国家得到推广。我国土地储备制度起步较晚,始于20世纪90年代市场经济发展初期。  相似文献   

16.
彭建超 《国土资源》2005,(12):32-34
我国目前正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土地整理工作.农地整理是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重要途径和发展方向,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重要手段.农地整理项目主要由国家和地方政府投资,给农用地带来不少增值效益,农民在经整理后的土地上进行生产经营,或者将增值后的农地流转,都会获得比以往更多的收入,而这些增值收入的产生与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投资有着直接的关系,针对农用地整理后产生的增值收益分配问题,理论界还鲜有探讨,本文就此问题发表一些见解,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土地收购储备制度是我国土地使用制度改革过程中应运而生的一项新型的城市土地管理制度,是政府垄断土地一级市场的手段.……  相似文献   

18.
田宇  宏光 《国土资源》2006,(9):16-17
土地,民生所依,国脉所系. 当今的中国,正处在城市化、工业化以及农业规模经营趋势上升的时期,农村土地流转是支撑城市化、工业化、农业规模经营的基点.因此,在国家严控土地一级市场的今天,52号文件的出台,被赋予了标志性的意义.它打破了以往"非经政府征地,任何农地不得合法转为非农用途"的传统,意味着一个征地制与农村集体非农建设用地直接入市制并存的新时期已经到来.  相似文献   

19.
正对于市场和政府,《规定》倾向于利用经济手段调整,并提供更多选择。我国30多年来的粗放式发展已经不可为继,《规定》的适时出台不仅是发展所需,也是现实所迫。土地是否节约集约关键在于"用",而"用"又依托于市场。《规定》将"市场配置"以单章论述,符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市场配置发挥决定性作用的精神。市场配置土地并不是简单的有偿使用,而是要建立一种让土地发挥最佳经济及社会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土地的资源和资产双重作用得到明显体现,于是"经营城市、经营土地"逐渐成了热门话题.尤其是我国已加入WTO,如何与国际接轨,尽快转变观念,从以前资源的行政配置为主转向以市场配置为主,最大限度的显化土地资产价值,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进而推进城市化进程,是摆在我省各级政府和土地行政主管部门面前的一个新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