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石料场控制区伽玛照射量率、伽玛能谱调查,进行石料样品放射性核素比活度分析和石料的浸出率试验,了解并评价石料的天然放射性水平。结果表明,石料场石料的使用是安全可行的,能满足饮水工程的需要,为水源地工程环境评价提供了范例。  相似文献   

2.
林殿科 《铀矿地质》2003,19(4):246-251,231
在输水工程隧洞穿过地区开展放射性调查,测量地表岩石γ照射量率和氡气析出率,分析钻孔岩心、地表岩石及水体样品中的放射性元素U、Th、Ra、K及总α、总β。根据调查和分析结果,预测放射性对施工人员和被输送水体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利用γ能谱仪对阿坝州壤塘地区的天然放射性核素进行了现场测量,计算了内、外照射指数、γ照射量率和γ外照射有效剂量,并对该地区进行了天然放射性水平评价。研究结果显示,该地区γ照射量率平均值(100.07Gy/h),高于全国(81.5nGy/h)和世界(80nGy/h)的平均值,但内、外照射指数、γ照射量率和γ外照射有效剂量都在国家限量标准控制的范围内。由于地表水对放射性元素具有富集和运移作用,所以在断裂带附近的放射性水平相对偏高。目前,壤塘地区的天然放射性水平在安全的范围内,适合人类的居住和生活。  相似文献   

4.
路景华 《铀矿地质》1990,6(3):163-169
本文根据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推荐:“在伽玛总量中利用放射含量单位—Ur表示测量结果”,在放射性测量准(一级)站地面饱和模型上进行了为期2年的伽玛总量测量及有关试验,解决各标准型的Ur定值、总量仪器标定方法及照射量率转换为Ur单位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九江市区首次放射性γ照射量率与X-γ剂量率调查的方法及结果,结果表明:九江市区放射性γ照射量率与X-γ剂量率均符合国家标准,获得的资料为九江市放射性环境评价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对可供地浸法开采的512铀矿床镭-氡放射性平衡规律进行初步研究表明,在对该矿床钻孔施工过程中,由于泥浆压力的存在,使镭-氡放射性平衡遭到破坏,严重地降低了伽玛测井的伽玛照射量率,使按伽玛测并确定的储量计算参数不准确。为此,作者对这一平衡破坏规律进行了初步研究,确定了储量计算参数的镭一氡平衡破坏修正值,既消除了伽玛测井的影响因素,又增加了20%的远景储量。建议在今后对该矿床进一步工作时,对该平衡破坏规律采用岩芯取样为主,同时辅以适量的专门物探参数观测孔进行验证的研究方案。  相似文献   

7.
南水北调是国家级的重大水利工程,调水效果最终依赖于接收调水地区对调水的具体利用,引水补源工程是南水北调工程在邹平市的具体利用。为评价引水补源工程对黛溪河流域地下水的补给效果,在分析邹平市引水补源工程实施后黛溪河流域地下水资源的各个补给项的基础上,采用水均衡法计算各个地下水补给量,确定了黛溪河流域引水补源的总补给量。将总补给量视为本区地下水可开采资源量,将地下水可开采资源量与本区用水所需的地下水开采量相比较,对本区地下水资源可开采潜力进行了评价,论证了引水补源工程可有效缓解区内地下水超采问题。另外,还充分利用年地下水动态和多年地下水位动态变化等监测资料,揭示了引水补源工程对区内地下水的有效补充作用,为区内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广东天然源放射性慢性辐射照射环境及有关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易玖 《广东地质》2003,18(1):30-41
天然源放射性高本底慢性辐射照射,尤其是氡的内照射剂量估算值占了总剂量的主体,这是不可忽视的环境问题。介绍了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对天然源放射性公众慢性辐射决策的新建议,和广东天然源放射性慢性辐射照射环境调查及放射性环境地质调查成果,指出了广东的地质环境的钍核素含量高的重要特点。对建筑物及其所用砂、石、土等具有的放射性辐射问题作了探讨,提出了相应的限制措施,并建议尽制定地方性标准。  相似文献   

9.
在分析天然伽玛测井数据的信息特点和小波多分辨率分析原理的基础上,用小波多分辨率分析天然伽玛测井数据,消除其中的统计涨落等噪声干扰及提取天然伽玛放射性强度在不同沉积岩地层中分界标志特征和不同岩性中的变化特征,以提高应用天然伽玛测井资料进行地层划分及岩性识别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川北地区煤铀兼探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四川盆地北缘广元—南江地区煤矿勘查放射性测井,共发现潜在铀矿化孔14个。分析了天然伽玛放射性测井异常特征、天然伽玛放射性测井异常赋存的地层岩性及其与煤层的关系,确定了潜在铀矿化层位,圈定了找矿靶区。建议下一步工作:一是针对筛选出的潜在铀矿化孔开展钻探验证,估算铀资源量,实现该区潜在铀矿化砂岩铀找矿突破;另一方面,通过新施工的煤矿勘查钻孔开展伽玛放射性测井,在圈出煤层的同时,圈出铀矿体,实现煤铀兼探。  相似文献   

11.
利用航空γ测量数据确定环境天然放射性水平方法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百川 《国外铀金地质》1995,12(3):257-263,288
天然辐射是世界上每个居民都要受到的放射性照射的主要辐射,它由内部照射源和外部照射源组成,与本地区的岩石、土壤物质中天然放射性核素含量、居住环境和海拔高度有关。另外,由于核设施的建设,工农业、科研及医疗的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和放射性矿产的开采、冶炼以及特殊建筑材料及磷肥、煤灰的利用等都会改变环境的天然放射性水平。因此,世界上已有23个国家利用航空和地面方法相继开展了以估算天然辐射所致居民剂量为目的的环  相似文献   

12.
自然伽玛测井法单独或配合其他测井方法,解决了一系列特殊的地质问题。尤其是在山前地区,咸水分布区;在水坝等工程地质勘察和下了套管的井中,更是一种不可缺少的手段。本文通过一些实例说明自然伽玛测井在不同的沉积环境和不同的应用领域解决的一些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问题。自然伽玛测井是沿着井身研究岩层天然放射性的方法。沉积岩中自然放射性的强度随粘土含量的增加而增加。粘土、亚粘土、泥质页岩、泥质粉砂岩(层)放射性最强,  相似文献   

13.
天然石材的放射性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南萍  王玉和  张明 《现代地质》1998,12(2):277-282
摘 要  天然石材用作饰面材料时,应按 《天然石材放射防护分类控制标准》(犑犆518—93) 进 行放射性评价。在石材矿山和石材产品放射性评价中,可采用核地球物理中地面 γ能谱和γ 总量 (照射量率) 检测方法,γ照射量率检出上限为5 2狀犆/犽犵·犺。石材产品按内外照射限制 值 犆 犚犪 和 犆犲犚犪 的高低分为犃、犅、犆3大类。犆犲犚犪 超过1000犅狇/犽犵的石材不可用作饰面材料。  相似文献   

14.
化学元素测井,特别是它的核心—中子俘获伽玛(γ)能谱技术越来越受到地质勘探部门的重视。随着该项技术水平的提高,它必将在煤田地质工作中得到进一步的应用。 测量钻进过程中井内岩层的放射性是γ能谱技术的基础。井内岩层的放射性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矿物天然的放射性;另一类是人工诱导放射性,也就是用热中子照射井内岩石使其  相似文献   

15.
建立土壤和建筑物中放射性核素与空气中γ照射量率之间的理论公式,得出了单边建筑物旁和建筑物之间γ射线照射量率的分布规律。由试验验证,结果显示试验数据和理论公式一致。通过对某区天然放射性水平扫面,给出了实验测量地区的分布及其特征。结果显示,实验测量地区的放射性水平基本符合标准,并对偏高地段给出了处理建议。  相似文献   

16.
航空放射性测量在环境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李怀渊 《物探与化探》2004,28(6):515-517
通过对铁、煤开发利用中形成的放射性热点的成功航空检测,以及对中国辐射照射量率图的分析,确定了几个放射性水平偏高区域,从而阐明了航空放射性测量在环境检测中的作用.最后分析了放射性照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指出了今后开展大面积航空放射性检测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7.
为了对内蒙古二连盆地阿特巴音敖包调查区铀成矿潜力做出评价,通过对其天然放射性水平测量数据的统计分析、参数构建等手段,多维度探索了铀(eU)、钍(eTh)、钾(K)元素含量及γ照射量率在空间上的分布规律及其变化趋势。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对古铀含量、活化铀量、铀迁移富集指数、地化活动性指数等新构建参数特征进行了综合解释,成功预测了调查区铀成矿有利地段,经钻探查证,发现了良好的铀矿化信息。  相似文献   

18.
以1∶25万化探数据为切入点,在分析全国各城市天然放射性水平特征的基础上,运用放射性填图评价技术研究了成都平原天然放射性水平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环境天然放射性核素238 U、232 Th、40 K含量频数均呈正态分布,数值均在正常本底范围内;238 U比活度总体上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32 Th和40 K比活度总体上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研究区天然放射性辐射水平、γ射线照射量率、吸收剂量率、年有效剂量当量均低于世界和全国的平均水平;研究区γ射线内、外照射指数均在国家限量标准控制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五莲县中东部地区的天然放射性环境地质调查,分析了该区环境的放射性特征、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调查区内天然放射性本底中,γ辐射剂量率背景值为80.0n Gy/h,公众照射所致居民平均年有效剂量为0.46m Sv。天然辐射高本底区域主要表现为岩石(土壤)γ剂量率和232Th核素含量异常特征,主要岩性为二长花岗岩和含黑云二长花岗质片麻岩。调查区内供水水源、河流及民用水井中水体的放射性核素浓度值均较低,水源安全。  相似文献   

20.
杨宏 《物探与化探》1991,15(1):1-11
在开展城市地质工作中、我队于1986年起对大连地区1632km2的面积开展了地面放射性测量,在此基础上对γ辐射水平作了信息转换,从而扩大了以往仅应用于地质工作中的放射性γ测量的服务领域,提高了放射性测量的应用效果.本文详细介绍了大连地区天然环境γ辐射水平及其空气吸收剂量的分布特征.编制了《大连地区天然环境电离辐射照射量率分区图》和《大连地区天然环境电离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分布图》.该项工作的完成,为大连市提供了环境放射性背景资料,为物化探工作服务于城市环境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