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人才是防震减灾事业发展的关键,高层次地震科技人才对构建监测预报体系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通过对广东省地震局专业技术队伍结构进行分析,认为目前存在队伍结构不够合理,整体科技水平有待提高,科技人员的潜能尚未完全发挥等问题,并提出了人才培养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对我国地震队伍的现状,特别是对新一代学科带头人成长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论述了加速培养新一代年青的学科带头人,是关系到地震科技事业前途的大事,必须从战略的高度来认识这一问题的重要意义,进而提出加速培养造就年青学科带头人队伍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内蒙古地震局组建时间短,专业技术量量薄弱,大部份青壮年职工文化知识、专业技术水平低,不适应地震科学研究和监测分析预报工作的需要。为了迅速改变职工队伍的面貌,成功地举办了职工中专班,培养出地震局六分之一的人员,壮大了专业技术队伍,充实和加强了观测量力。 本文以职工中专班为中心,分析论证了职工教育的目的,意义和社会效益。特别是针对在职职工的特点,坚持科学的教育管理方法,使五十名学生在三年的时间里既学到了科学文化知识,又掌握了本岗位职务的基本理论和专业技术,回到岗位后,在监测、科研、预报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台站建设和观测质量提高上,产生了更直接更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石鉴邦 《内陆地震》1990,4(4):289-291
1990年9月是新疆地震专业队伍成立二十周年。二十年来,新疆广大地震工作者在地震科学研究的各个领域,积极工作,认真积累经验,努力探索未知,不断开创地震工作新局面,为发展地震科学事业做出了贡献。 一、地震工作的进展与成绩 1970年9月,由原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地质地理研究所、西北地震地质大队抽调的人员,兰州地震研究所在新疆工作的部分人员联合组成新疆地震队。1971年5月改称国家地震局新疆地震大队,1975年3月易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办公室,1978年10月发展成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地震专业队伍由组建时的100余人发展为500多人。群众测报队伍也得到相应的发展。新疆地震队伍已成为一支颇具规模,有一定地震科技力量和相应的物资设备条件,能单独承担新疆各项地震研究,地震监测预报工作任务,专群结合的综合地震工  相似文献   

5.
各专业委员会、全体会员、有关单位与人员:5.12汶川大地震发生以后,灾情重大,影响深远,需要研究、讨论的问题很多。为了便于广大地震科技人员收集资料开展研究,让更多的地震科技人员汇集参加学术讨论,原定于今年9月在新疆召开的“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二次学术大会”改为今年12月在  相似文献   

6.
形变观测是地球物理观测的重要手段之一,以能够清楚地观测地球固体潮汐为发展目标,对地震监测预报具有重要作用。为进一步加强山西省地震监测及预测预报工作,全面了解和掌握1985年以来山西省形变观测资料的变化,探讨形变台网观测资料在监测预报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系统梳理山西地区形变观测资料变化,对山西省历史及目前运行的形变学科仪器、数量等进行全面摸排,为该区形变观测工作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山西形变观测已有一定规模,并具有以下特征:(1)观测仪器设备种类多,监测手段全,但仪器标准化程度不高;(2)观测资料具有一定的映震能力;(3)观测环境较复杂,应进一步做好观测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7.
地市地震监测机构是做好地市防震减灾工作的中坚力量,随着监测预报工作的不断加强,提升地市地震监测机构专业能力迫在眉睫。结合社会功能、职责任务、人员和岗位结构,明确了地市地震监测机构的定位,指出了提升其专业能力的重大意义。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地市地震监测机构专业能力的基本要求和现状,提出了提升专业能力的根本途径和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安徽省地震局职工教育情况出发,论述了职工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认为安徽省地震局职工教育的主体是对业务人员的培训,而领导干部与科技管理人员的培训是职工教育的急需,并在现有工作基础上提出了今后工作的基本设想:把岗位培训作为改革职工教育的方向。把培训学科带头人作为科技干部继续教育的重点。制定职工教育法规是搞好职工教育的保障。  相似文献   

9.
地方地震工作是我国地震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短临预报的监测、震情的动态跟踪、前兆观测方法的探索以及各种前兆信息的获取和识别方面。具有与专业地震队伍不同的特点、优势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地方地震工作还具有观测手段比较科学,布局比较合理,覆盖面广,接近震区,可补充专业台网不足等特点,因此已经成为整个地震系统中捕捉短临异常、实施短临预报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专业地震队伍一起密切配合,为综合防御和最大程度减轻地震灾害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国际地震动态》2009,(5):48-48
作为与地震监测预报工作最密切的学科之一,经过“十五”数字地震网络工程项目的实施,地下流体台网在数字化技术方面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也遇到技术上的极大挑战。为了使本学科能够全面科学地不断发展,在我国地震监测预报和科学研究中发挥更大作用,需要就当前学科面临的关键科学问题进行深入讨论和广泛交流。为此,中国地震学会地震流体专业委员会拟召开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欢迎各界同仁积极参加,探讨学术思想,交流科研成果,共商流体学科发展大计。  相似文献   

11.
新疆和田小孔径地震台阵的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段天山 《内陆地震》2009,23(2):166-173
从地震台阵的布局设计、技术思路、工程建设、数据传输和台阵监测能力等方面介绍了新疆和田小孔径地震台阵的建设情况.建成后的小孔径台阵填补了新疆地震监测台网无地震台阵的空白,提高了新疆台网对南部塔里木盆地、昆仑山地区、阿尔金山及藏北等台网布局"盲区"的地震监测能力.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与地震监测预报工作最密切的学科之一, 经过"十五"数字地震网络工程项目的实施, 地下流体台网在数字化技术方面得到了快速发展, 但也遇到技术上的极大挑战. 为了使本学科能够全面科学地不断发展, 在我国地震监测预报和科学研究中发挥更大作用, 需要就当前学科面临的关键科学问题进行深入讨论和广泛交流. 为此, 中国地震学会地震流体专业委员会拟召开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 欢迎各界同仁积极参加, 探讨学术思想, 交流科研成果, 共商流体学科发展大计.   相似文献   

13.
地方地震工作是我国地震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短临预报的监测、震情的动态跟踪、前兆观测方法的探索以及各种前兆信息的获取识别方面,具有专业地震队伍不同的特点、优势和不可的作用。地方地震工作还具有观测手段比较科学,布局比较合理,覆盖面广,接近震区,可补充专业台网不足等特点,因此已经成为整个地震系统中捕捉短临异常、实施短临预报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专业地震队伍一起密切配合,为综合防御和最大程度减轻  相似文献   

14.
1988年5月31日至6月4日,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在青岛市召开了全国地下水(水位、水化)预报地震专业会议。这是一次专群结合共商地震大计的专业会议,也是地下水位动态与水文地球化学两个学科相互渗透的学术会议。两种学科方法,两支研究队伍共同召开学术会议,这在地震预报研究史上还是第一次,对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专群结合的地下水预报地震的方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纵观这次会议,有如下几个突出特点:1.专群结合,规模大参加这次会议的代表有150余人,群测地方代表占50%,他们大多数是来自基层测报点、地、市、县级地办及省级群测管理部门的  相似文献   

15.
关于“九五”期间地震地下流体学科发展前景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自1966年邢台地震以来,在利用地下水(水位、水化)监测预报地震这一领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随着地震事业和经济建设的发展,社会对我们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在当前国际上地震预报受到冲击,我国地震事业研究经费严重短缺却又面临很多问题需要解决的形势下,如何在“九五”期间使地震观测与研究更上一层楼,针对这一重大课题,.国家地震局地下流体学科技术协调组组织有关专家进行了本学科“九五”期间地震工作重点的研讨,本专辑分别介绍了专家们从该学科不同角度针对地下流体监测预报地震研究的现状、存在的问题、新形势下的认识和打算以及下一步规划提出的意见,供专业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6.
《国际地震动态》2012,(2):35-36
在中国地震学会的长期关怀和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司的大力支持下,2011年8月15—21日,中国地震学会地震观测技术专业委员会换届暨2011年学术研讨会在新疆乌鲁木齐市举行。本次会议由地震观测技术专业委员会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联合举办。中国地震局阴朝民副局长、监测预报司宋彦云副司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王海涛局长、第八届地震观测技术专业委员会主任薛兵研究员、副主任高景春研究员、朱元清研究员和地震观测技术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庄灿涛研究员,以及西北片区陕西省地震局、甘肃省地震局、宁夏回族自治区地震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主管监测工作的副局长和监测处长应邀出席了开幕式。地震观测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及特邀代表共52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7.
结合实际工作和第3次全国地震台长培训班,谈一些在新时期建设好基准台的几点思考。随着地震观测从模拟技术到数字化技术的重大变革,新的观测技术要求台站观测人员具有复合型的知识结构。同时我们必须对基准地震台监测、预测、科研三结合的内容有新的认识和把握。因此,要重视人员的培训和人才的培养。对于台站的基础建设应该与观测技术、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  相似文献   

18.
应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邀请,美国内华达大学地震中心曾跃华博士于2001年10月15~19日对新疆进行了为期5天的工作访问.访问期间曾博士与新疆地震局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人讨论了中、美意向性合作研究项目<喀什地区三维场地及活断层综合台阵>的方案和计划,并前往喀什乌泊尔地区现场考察了拟建台阵的场址.曾博士还考察了1997年伽师地震现场,参观了喀什地震台,并就前兆仪与地震对应关系以及数据处理等方面的问题与台站专业人员进行了讨论.曾博士在我局还作了<震源和区域应力场模型研究>的学术报告.  相似文献   

19.
本文将物理学上力学系统的运行与科学发展进程对比,提出了科学发展的动力学模型,运用这一模型分析了国家地震局系统的学术带头人队伍现状及进一步发展应解决的问题。科学发展能力可近似为三种基本力。本文针对地震系统的具体情况,定量给出了三种力的作用方式,相应的动力学近似为三种基本力。本文针对地震系统的具体情况,定量给出了三种力的作用方式,相应的动力学模型,并就模型涉及的科学惯性问题、科学能力的有机构成问题,以及系统可控性问题、反馈问题等做了一此讨论,进而指出了如何加速系统、增大产出(科研成果等)、培养创造型人才及学科带头人的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20.
新疆泥火山群地震前兆异常实时监测与预报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网络技术的视频监控服务,实现了对新疆北天山地区3个泥火山点的实时监测,可在线实时查看泥火山活动情况,分析预报人员依据泥火山活动图像可开展地震预测研究。新疆艾其沟泥火山网络视频监控服务系统扑捉到了2次6级地震前火山液面明显的宏观异常变化现象,这说明基于宽带网络技术的网络视频监控服务,可实现互联网用户使用客户端远程软件连接服务器,实现在线实时查看泥火山活动情况的监控画面,并依据泥火山群地震观测网,捕捉泥火山群地震前兆异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