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0 毫秒
1.
粤北地区钨成矿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粤北地区钨锡矿床成因类型有三大类,工业类型主要有八种.石英脉型钨锡矿是目前最主要的工业类型,此类矿床不仅可在浅变质碎屑岩、花岗岩中以“五层楼”式产出,而且也可在碳酸盐岩中以“五层楼”式产出.钨锡成矿时期在中侏罗世晚期到早白垩世,晚侏罗世是矿床形成集中期.钨锡矿床沿岩浆岩带分布,均与岩浆作用有关.钨锡矿田沿岩浆岩带分布于...  相似文献   

2.
湖南锡田钨锡多金属矿床成矿地质特征及成矿模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锡田钨锡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的研究,认为锡田矿区钨锡多金属矿体的形态、产状及空间展布严格受岩体接触带及断裂构造控制;矿床类型主要为矽卡岩型,其次为破碎带蚀变岩型、云英岩型等;钨锡多金属成矿作用与岩浆活动密切相关:印支期花岗岩浆侵位形成矽卡岩型钨锡矿(化)体;燕山期花岗岩浆侵位导致早期矿化矽卡岩发生叠加矿化,同时在构造破碎带中形成云英岩型锡矿或破碎带蚀变岩型钨锡多金属矿体,是形成规模巨大的钨锡多金属工业矿床的必要条件.此外,提出了锡田矿区钨锡多金属矿的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3.
湖南锡田地区矽卡岩型钨锡矿床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锡田地区矽卡岩型钨锡矿产于锡田花岗岩体哑铃柄部位的内外接触带.钨锡矿床赋存在岩体与碳酸盐岩接触带之矽卡岩中及受断裂控制的碳酸盐岩岩块内;矿体产状、形态、有用组分的分布明显受矽卡岩及断裂构造控制.碳酸盐岩地层、花岗岩浆侵位、断裂构造是区内钨锡矿形成的重要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4.
粤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钨锡多金属产地,区内密集分布有多个钨锡多金属矿床/点.该区钨锡矿化以石英脉型黑钨矿矿化为主,兼具夕卡岩型和蚀变花岗岩型白钨矿化.  相似文献   

5.
广西锡(钨)矿床中的伴生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树德 《广西地质》1994,7(2):51-60
广西锡(钨)矿产资源丰富,锡(钨)矿床中的伴生银具有综合利用价值.据已勘查评价的锡(钨)矿床中伴生银的储量占全区银总储量的三分之二以上,其中少数矿床银储量已达大、中型规模,是我区银资源的一笔较大的财富。锡矿床中的伴生银无论是在锡矿田、锡矿床的时空分布上,或者是在矿物共生组合、元素相关关系上,都具有其规律性,对寻找伴生银勘查有现实意义。主要锡矿床伴生银工艺矿物学的研究资料,为锡(钨)矿山开发白银生产、指导选矿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湖南姑婆山钨锡矿田构造控矿特征与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姑婆山钨锡矿田自岩体接触带往内依次分布夕卡岩型、夕卡岩-构造蚀变带复合型钨锡矿及构造蚀变带型锡矿,控矿构造研究表明,锡(钨)矿化及矿体主要受近EW、NE、NW向断裂及断裂与接触带构造复合控制,构造控矿型式多样,并决定矿(化)体的空间定位方式.硫、氢、氧、铅同位素等资料反映出成矿流体和成矿元素来源于燕山早期侵位的姑婆山岩体,不同矿床类型在成因上与岩体密切相关,属于与花岗岩体侵入有关的岩浆热液型矿床,只是风化、剥蚀条件不同,形成了不同的矿床类型.  相似文献   

7.
栗木矿田三个黄牛花岗岩型钨锡矿床地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个黄牛花岗岩型钨锡矿床与栗木复式岩体的第二阶段花岗岩有关,研究表明,三个黄牛隐伏花岗岩属超酸性过铝富碱一类岩石。矿体赋存于隐伏岩体浅部。矿石矿物黑钨矿、白钨矿、锡石主要以浸染状、细脉状及团块状产出,与钨锡成矿有关的交代作用有钠长石化、云英岩化以及晚期中低温热液蚀变作用,显示钨锡具有多阶段成矿,矿化延续时间长的特点。研究指出,在隐伏岩体岩沟凹陷内相对突起的部位继续寻找花岗岩型钨锡矿床具有一定的前景。  相似文献   

8.
湘南骑田岭白腊水锡矿床成矿地质特征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白腊水锡矿床由矽卡岩化破碎带蚀变岩型、蚀变岩体型和斑岩型锡矿为主的各类锡矿脉组成。通过矿床地质特征和矿物包裹体特征的研究,认为高序次断裂控制着锡矿带的展布,低序次断裂控制着矿脉(体)的分布及其形态、产状等。成矿作用划分为三期,即成矿前热液蚀变期、成矿期和表生期,其中成矿期又分为四个矿阶段。矿物包裹体均一温度显示出三个区间:320-265℃,240-175℃和150-120℃,反映成矿多期次叠加的特征。  相似文献   

9.
在很多脉状钨锡矿床中,都可以见到一条或一组矿区级的大断层。它具有多期次活动的特点,并引生了矿床的成矿裂隙,在裂隙充填成矿的全过程中又起明显的控制作用,故称之为引控断层。它是成矿前构造,成矿期及成矿后又多有活动,故为综合性断层。断层多由宽数米的破碎带组成,常见硅化、绿泥石化、绢云母化等蚀变,沿断层破碎带常出现成矿元素或挥发性元素的晕带。引控断层对矿床的成矿作用、垂向形态分带、规模、富集段的产出位置、有用组分的分布、成矿温度、含矿流体组分及流向、矿脉倾侧方向等均起明显的控制作用,又是矿床底部隐伏花岗岩的导岩构造和侵位场所。研究引控断层对寻找半隐伏的、具“五层楼”式的脉状钨锡矿床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曾志方 《矿产与地质》2006,20(6):612-617
云英岩体型钨-锡矿为大坳矿区的主要矿床类型,呈隐伏—半隐伏产出,自上而下呈楼层式产出,形态为似穹状。通过对区内构造特征及其形成机制的分析,探讨了构造对钨、锡成矿的控制作用。提出了区内构造的多期脉动式活动控制了多阶段钨、锡矿化作用的新认识,即NNE—近SN向区域性断裂控制了矿床就位,弧形裂隙系统控制了矿体的产状和形态。  相似文献   

11.
玲珑花岗质杂岩体是一个具有长期演化历史,多次改造重熔的复式岩体,与金矿化有关的郭家店型,郭家岭型岩体分别定位于燕山早期及燕山晚期。通过16条重磁剖面反演获知,玲珑花岗质杂岩体是一个以郭家店为重熔中心,向北呈低角度超覆、向南与围岩呈高角度接触的箕状岩体,86%以上的金矿赋存在岩体厚度小于4km的区域中。  相似文献   

12.
梁涛卢仁 《地质科学》2018,53(2):615-637
烟镇岩体是北秦岭燕山期酸性侵入岩之一,它的岩石成因及深部动力学过程研究可为区域构造演化提供新的约束。对烟镇岩体黑云母二长花岗岩样品YZ04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定年,30个测点中有23个测点的同位素比值位于207Pb/235U-206Pb/238U一致线上,它们的年龄值形成了复杂锆石年龄谱,7个年龄组依次为2 421 Ma、1 821 Ma、1 063 Ma、942.6 Ma、817.6 Ma、~145.0 Ma和~131 Ma,区域上均存在与之对应的岩浆热事件。最年轻的一组14颗锆石的加权平均年龄131.3±0.6 Ma,表明烟镇岩体形成时代为早白垩世早期。烟镇岩体具有高硅、碱及贫镁、钙的特征,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烟镇岩体样品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在微量元素蛛网图上显示明显的Nb、Ta、P及Ti负异常。烟镇岩体的稀土配分模式具有右倾平滑、轻稀土富集及重稀土亏损及无明显负Eu异常等特征,(La/Yb)N范围为7.97~49.19,其LaN-(La/Yb)N成分投点趋势表明源区组成和部分熔融程度控制了烟镇岩体的成分变异。烟镇岩体具有高Sr、低Y的特征,属于埃达克岩,它是加厚大陆下地壳的部分熔融形成的,部分熔融源区的残余相矿物包括石榴石、金红石,且无(富钙)斜长石残留。烟镇岩体是~131 Ma区域岩石圈拆沉作用的产物,这也是形成锆石年龄谱的深部控制因素,华北克拉通燕山期岩石圈巨大减薄效应波及到北秦岭地区。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大量实际资料的分析认为,喀拉萨依含锡花岗岩体形成于造山期后阶段,年龄300Ma左右,岩体中出露的肉红色和灰白色黑云母钾长花岗岩由强分异岩浆先后侵入形成,二者具同源演化关系;原始岩浆为上地壳变碎屑质沉积岩部分熔融形成的黑云母二长花岗质岩浆;发育于岩体边部的云英岩型锡矿化同岩浆期后富含氟的高温气液流体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4.
山东栖霞庄子金矿床产于郭家岭花岗岩和磁山花岗岩与胶东群的接触带,矿石以石英脉型为主,金品位高且发育明金。庄子金矿矿床地质研究表明,矿区存在两组控矿构造,一组为NNE向,另一组为近EW向。金矿床与郭家岭花岗岩期后热液有成因联系。成矿作用划分为5个阶段,最主要的金矿化阶段为多金属硫化物阶段和细粒黄铁矿—石英阶段。  相似文献   

15.
玲珑花岗质杂岩体形成的物理化学条件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胶东西北部是我国金矿的重要产区,招掖金矿带的形成与玲珑花岗质杂岩有密切的成因联系。玲珑花岗质杂岩是一个多期次形成的复式岩体,最终定位于燕山期。它主要由云山、崔召、玲珑片麻状花岗岩、郭家店(型)、郭家岭(型)岩体组成。本文研究了上述诸岩体形成的T、p、fO2、fH2、pH2O条件及熔浆中的含水量。通过玲珑花岗质杂岩形成的物理化学条件研究得出:玲珑花岗质杂岩即不是区域变质作用中混合岩化的产物,也不是幔源岩浆分异、冷凝的产物,而是由太古宙、元古宙变质岩重熔交代所形成的原地半原地型花岗质杂岩体。玲珑花岗质杂岩,尤其是郭家岭型花岗岩对本区金矿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重熔岩浆作用,热驱动下流体循环和含矿热液中水的浓缩(收缩),是胶东金矿得以形成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山东玲珑花岗质杂岩体三维形态的重力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胶东地区西北部的重力资料,并在地质资料的约束下,采用人-机联作用的和二维模拟方法,对玲珑花岗质杂岩体三维形态进行了细致的推断,布格重科与地质图的对比表明,本区的局部重力由玲珑花岗质岩体引起的,根据花岗岩体的二维特征,在其露头范围内,垂直其走向,选择一些均匀分布的重力剖面,以花岗岩露头位置作为其形态的地面约束,采用 -机联作的二维重力模拟方法, 出了岩体的断面形态综合这 断面图,便可描述花岗体的  相似文献   

17.
何文兴 《福建地质》2010,29(4):296-301
建瓯周地美铌钽矿和南平西坑大型铌钽矿同处于政和—南平硫、多金属、铌钽成矿带上。区内伟晶岩可分为强交代型伟晶岩和弱交代型伟晶岩二大类,前者一般为铌钽矿体,后者一般为铌钽矿化体,花岗伟晶岩具有全岩矿化的特点。花岗伟晶岩脉成群成带平行分布,多数沿北北东向、北东向断裂、褶皱轴部贯入,与围岩呈微斜交。铌钽矿具有地层、构造、侵入岩多重控矿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贵东岩体是一个铀成矿分区明显的岩体,东部产有花岗岩型铀矿床,西部则无铀矿化。区分铀成矿场和非成矿场的识别标志是一项既有实际价值又有理论意义的课题。本文基于大量的野外观测、室内鉴定资料和定量分析数据,研究了贵东岩体铀成矿区交代作用的种类、方式和演化,特别是其强度和能力,进而总结了该岩体铀成矿场蚀变交代作用的特性:交代作用发生的滞后性、交代方式的多样性、交代作用在空间分布上的叠置性、交代作用演化的规律性和交代作用的彻底性;指出贵东岩体交代作用与铀成矿作用有着密切的关系。交代作用特性和标志对寻找铀矿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朝阳沟岩体属含锡花岗岩体,文章以岩体中宝盖沟锡矿为典型矿床,从矿物成分、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和成岩成矿时代等方面,论述了岩体的控矿作用及其找矿远景.  相似文献   

20.
花岗岩晶质铀矿的产出概况及其富集因素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人工重砂法调查了同内花岗岩体中晶质铀矿的含量。初步证明,花岗岩内主要的脉型铀矿床、矿田都位于晶质铀矿含量高的(大于5g/t)花岗告体内。晶质铀矿在花岗岩岩浆中的富集,需要四方面因素的配合:重熔母岩相对富铀;重熔规模大,充分分异演化;铀含量高,钍含量低,以及REE、Nb、Ta、zr、P等含量相对较低;成岩时氧逸度较低。确定花岗岩中是否含晶质铀矿(并结合岩体出露面积大小)是判断该岩体是否具产铀潜力的最关键的依据。但由于品质铀矿有时在岩体中分布不很均匀,因而最好能有3个以上样品的测定值,以便对该岩体能否作为铀源体作出确凿的判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