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龙潭组的定义和时代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正> 以往,由于岩石地层和年代地层概念上的混淆,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习惯于用年代地层学的概念去修订岩石地层单位的定义,产生了一些不易解释或难以解决的矛盾,江苏南部地区龙潭组定义的修订就是一个例子。本文在回顾龙潭组定义变化过程的同时,试图通过宁镇山脉一条比较完整的剖面,来讨论它的定义、时代以及与其它地区“龙潭组”的对比问题。  相似文献   

2.
变化环境下渭河流域水资源演变规律分析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渭河是黄河最大的支流,它是黄河中下游主要洪水来源区之一,也是黄河主要的产沙区之一.伴随气候变化、人类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活动加剧、大规模水土保持工程建设以及其他人类活动影响,渭河流域水资源的演变规律发生很大的变化.本文基于水资源二元演化模型研究了渭河流域的水资源演变规律,分析的水资源演变规律不仅包括狭义水资源,还包括广义水资源.本文所指的狭义水资源就是传统的水资源,即地表、地下水资源;广义水资源不仅包括狭义水资源,还包括直接为人类和生态系统所利用的降水.对1956~2000年渭河流域水资源演变过程进行了模拟,模拟结果表明,主要受降水减少和人类活动影响,1980~2000年地表水资源比1956~1979年衰减了7.3%,不重复地下水资源增加了20.2%,狭义水资源量减少了2.1%,直接为人类和生态系统所利用的降水减少了1.9%,广义水资源减少2.0%.考虑社会经济用水变化和土地利用变化,本文还预测了2020年水资源的演变趋势.经预测,2020年地表水资源量为81.6亿m3,比2000年少3.20亿m3;不重复地下水资源量为24.62亿m3,比2000年少0.28亿m3;狭义水资源总量为106.21亿m3,比2000年少3.48亿m3;直接为人类和生态系统所利用的降水为487.16亿m3,比2000年多3.05亿m3;广义水资源量为593.37亿m3,比2000年少0.43亿m3.  相似文献   

3.
非实比部分熔融模型中P值的大小取决于熔融模式,不同的P值会造成熔体成分的改变。当P值不同时,相容元素和弱不相容元素在熔体中的浓度出现大的变化,因此,在模型中这些元素的P值不能用D0代替;然而,P值的变化仅造成强不相容及中等不相容元素的浓度小的变化,可以认为强不相容与中等不相容元素的P值约等于D0。在部分熔融程度相同的条件下,不同的P值可以使同种源岩熔出稀土元素模式亏损或富集的不同岩浆类型。自然界地幔的部分熔融过程存在着不同的方式与作用,如实比熔融与非实比熔融[1,2]。然而,目前对部分熔融岩浆作用地球化学问题的讨论,一般只考虑实比熔融过程。本文主要讨论非实比熔融作用在自然界的普遍存在,以及在地幔部分熔融过程中P值对熔融产物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利用黄河下游1950-1985年间218场洪水资料,讨论了黄河下游花园口河段洪水起涨和回落过程中河床形态调整的不同过程.在洪水起涨阶段,花园口河段河床宽深比以增大为主,且洪水最大含沙量越大,宽深比增大的幅度越大,洪峰增幅比在3以下时,宽深比随最大含沙量的增大而增大,洪峰增幅比在3以上时,呈随含沙量的增大而减小的趋势.在洪水回落阶段,宽深比的变化方向则相反.在含沙量较小时,河床宽深比的减小主要发生在洪水起涨阶段,在含沙量很大时,河床宽深比的减小主要发生在洪水回落阶段.  相似文献   

5.
表生环境中的地球化学反应速率具有显著的尺度效应.许多地球化学反应的野外观测速率比实验室观测速率要低2~5个数量级,给不同尺度的研究成果的对比和外推造成了极大困难.本文总结了地球化学反应速率随时间和空间尺度变化的影响因素,着重分析了地球化学反应速率的主控过程随尺度变化的现象,以及亚尺度的非均质性造成的尺度效应.最后介绍了几种尺度转换的研究方法.由于地球化学反应速率的尺度效应普遍存在,在对地球化学反应速率进行外推时需要了解它的局限性以及选取适当的外推方法.  相似文献   

6.
胶州湾东北部营养盐的季节和多年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姚云  沈志良 《水科学进展》2007,18(3):379-384
根据1991-2004年的调查资料,探讨了胶州湾东北部水域营养盐及其摩尔比的月、旬的变化和多年变化以及与年、Chla的关系.月和旬的变化表明春、夏季,各种营养盐浓度以锯齿状的形式呈缓慢上升趋势,与外源性营养盐增加密切相关,只有SiO3-Si在8月份出现明显峰值,SiO3-Si/DIN和SiO3-Si/PO4-P比也有相似的变化;秋季以后营养盐浓度急剧增加,特别是SiO3-Si和DIN,导致了冬季赤潮的爆发.在赤潮高峰时,营养盐大量消耗,特别是SiO3-Si几乎耗尽(0.49μmol/L),SiO3-Si/DIN和SiO3-Si/PO4-P比迅速下降(分别为0.01和1.04),SiO3-Si成为浮游植物生长的限制因子,控制了赤潮的进一发展,并初步讨论了赤潮发生的化学海洋学机制.营养盐的季节变化与Chla含量呈明显的消长关系.营养盐及其结构的多年变化表明,1999年以后比1991-1998年DIN和SiO3-Si的平均浓度分别增加了1.0和2.2倍,DIN/PO4-P比和SiO3-Si/PO4-P比分别增加了0.4和0.9倍,PO4-P、SiO3-Si/DIN比略有增加,营养盐之间的摩尔比都偏离了Redfield比,这与青岛市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雪花降落到地面以后,就处于不断的变化中。本世纪三十年代,许多研究者就已注意到这种现象,他们应用岩石学术语,把这种现象称为“岩化作用”(或者原状固结)。而M·德奎尔文等,称它为变质作用。积雪由于温度、压力、温度梯度的变化和粒间水的迁移,使雪的物理力学性质全部或部分发生改变,以适应新环境,这就是变质作用。本区积雪研究工作开始于1967年冬。张祥松(1970—1973)、谢自楚和马正海(1972—1973)2)等,曾对雪的物理性质进行过较系统观测,为进一步开展积雪变质作用的试验研究提供了条件。本文在整理和分析十多年的观测资料基础上,对本区积雪的变质作用因素,变质作用类型和变质作用过程作一讨论。  相似文献   

8.
全球变化过程的数学模拟和定量预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首先介绍了全球变化过程数学模拟问题的由来、主要研究内容和重要意义,进一步讨论了全球变化过程综合模拟的数学模型及其已经取得的进展和系统分析的可能应用,然后介绍了过去全球变化过程的数学模拟以及已有的部分区域性工作基础和几种数学方法的可能应用。作者综述了GCM模型的应用现状和存在问题,并讨论了全球变化过程的定最预测,分析了若干新技术的可能应用,提出了对开展此项工作的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气候变化对洪水频率和洪峰流量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郭生练 《水科学进展》1995,6(3):224-230
以月平均流量和月最大洪峰流量的相关关系为基础,建立了洪水频率评价模型,并用非参数方法估计各级流量的条件概率.利用月水量平衡模型求得未来不同气候变化情况下的月均流量过程,并探讨气候变化对洪峰流量及洪水频率的影响.东江和汉江部分流域的应用结果表明,降水变化对洪水频率和洪峰流量的影响要比气温变化对其的影响敏感得多,气温升高2℃,降水增加10%~20%,2年一遇的洪水频率要相应增加19.1%~47.4%;20年一遇的洪峰流量要增加10.2%~24.1%.  相似文献   

10.
青藏高原内部三条磨拉石带的确定及其构造意义   总被引:33,自引:3,他引:30  
张旗  钱青  王焰 《地学前缘》1999,6(3):0-0
造山带地球化学研究的目标主要是为重建古板块构造格局服务,其次是探讨古造山带不同演化阶段岩石的形成、演化、变质及其所反映的大陆动力学和深部地幔过程。造山带演化分为5个阶段,各个阶段的火成岩具有不同的特征,地球化学研究的任务就是要识别出各个阶段岩石产物的特征、来源、成因和形成环境。文中着重讨论了造山带火成岩的若干地球化学问题。笔者指出:蛇绿岩主要分为岛弧拉斑玄武岩(IAT)和MORB两种,最近的研究发现,蛇绿岩中有来自富集地幔的信息。岛弧火山岩突出的地球化学特征是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ω(Th)>ω(Ta)和Nb,Ta亏损,这是由于消减带物质加入的结果,本质上是一个(深源)陆壳混染的问题。花岗岩可能是幔源与壳源之间混合的连续谱系,花岗岩成因类型的控制因素主要是不同类型的源岩而不是构造环境。双峰式火山岩的成因比原先想象的要复杂,可以产于各种构造环境。文中还讨论了造山带地球化学研究方法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