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在实际工作中,特殊点的定位测量,在GPS等先进的仪器设备无法解决的情况下,我们会应用到"边角后方交会"的测量方法,按照传统的计算方法,在没有多余观测条件时,如果已知数据或者观测数据出现错误时,尽管计算过程是正确的,但计算结果仍然是不正确的,这时如何发现计算结果的错误就显得非常重要。本文结合实践总结出了一种检查方法,经过验证,能够准确应用"边角后方交会"方法解决生产过程中的一些特殊问题。  相似文献   

2.
在象片控制野外作业中,常常要使用后方交会变形计算,在规范和其它参考书中,只介绍了用对数计算的方法,而用函数计算的方法,只是正常图形的方法,它不适合计算变形后方交会点。这里介绍一组用计算机计算变形后方交会公式,这组计算公式不但用在变形后方交会点的计算上,而且,也可以用在正常图形后方交会点计算。该计算格式尚未经生产实践使用,其中一定有不少的缺点与毛病,希望同志们提出批评指正,以期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3.
后方交会在象片联测及图根控制加密中经常使用。特别是用电子计算器替代对数计算以来,应用更为广泛,后方交会计算式,因推导方法不同,而有许多形式。国内有关文章对它的计算方法进行了系统性的概括和综合。书文仅就常用的直接后交计算式,对它的推导过程进行适当的简化。  相似文献   

4.
杨浩  智文河  丁学政 《四川测绘》2002,25(3):123-125
采用严密平差的方法获得比一般后方交会计算方法更为精确的未知点的坐标,同时能够进行验后方差估计及可靠性分析。这是一般后方交会计算方法所不可能具备的。  相似文献   

5.
利用两个已知控制点确定两个待定点的双点后方交会,作为加密测图控制,是一种比较有利的方法。以往由于它的计算比较繁复,要随着交会图形的不同而算法各异,甚为不便。这里根据我们生产作业中常用的几种双点后方交会图形,推导了计算辅助角Q的通用公式,简化了计算,使公式便于记忆。最后提出在布设中的几点看法,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后方交会有许多不同的计算方法。有些计算方法在交会角过小时,可以改变成折迭式计算,认为这样做的话,可以提高点位的计算精度。但又有些计算方法,如英国的安谢麦特计算式,它不能改变成折迭形计算。  相似文献   

7.
目前解算后方交会的公式很多,但一般不是计算步骤太多,就是公式太繁杂,不易记忆。施云春同志的“后方交会新解”(见中国煤炭学会第一届矿山测量学术会议论文选集)和《矿山测量》1982年第一期郑海魂同志的“利用三角形外接园直径计算三点后方交会。计算公式,虽较前有所简化,但公式仍不易记忆.本文试图用更简单的公式直接求解三角形.  相似文献   

8.
黄春荣 《北京测绘》2011,(1):66-67,94
针对后方交会测量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危险圆情况进行分析和判断,重点对危险圆出现的判别方式进行介绍,对待测点的成果进行检核,从而达到预防后方交会测量中危险圆的出现.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三维后方交会中的测角后方交会,推导了三维坐标的计算公式以及精度估算公式。较详细地作了水平角以及竖直角取不同值时,精度变化情况的分析研究,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对于此法的采用有较好的参考意义。所提供的观测计算实例,对正确掌握此法,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10.
常用的测角交会,有前方、侧方、单三角形、单点后方以及双点后方等多种类型,随着交会类型的变化,解法各异,公式不同,表格形式繁多,记忆困难,生产作业甚为不便。能否导出测角交会点计算的通用公式,用统一的格式进行解算?这就是本文所要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后方交会定点是平面控制测量中较常用的方法之一,但在作业中有些规定很值得探讨,从本质上弄清这些问题,对理解和执行这些规定是有好处的。一、后方交会点距危险圆的远近问题在《航测外业规范》(以下简称《规范》)中,关于解析法后方交会只规定了交会角和(γ δ)、(γ-δ)的大小,并未规定所求点距危险圆的远近。但在个别书刊中,把(γ δ)定在170°—190°之间,认为就是所求点在危险圆半径的1/5范围内,实际上这是不严密的。  相似文献   

12.
边角后方交会的精度分析及布设方案选择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李全信 《测绘工程》2000,9(3):48-52
在推出边角后方会简捷精度估算式的基础上,分析并给出了待定点较优的选择区域,还讨论了其解的多值性问题及实质,针对边角后方交会应用中有较严格的布点限制,提出了双边单角后方交会的布设方案;文中给出了其点位与精度计算的固定公式,并附有实例难证。  相似文献   

13.
《测绘通报》一九七八年第二期发表的《一种直接计算座标的后方交会公式》,经我们在实践中使用,确实公式结构简单,便于记忆,能加快计算速度,是用计算机计算后方交会座标的较好方法。为便于判定公式的使用范围,消除因使用公式不当而造成浪费时间或无法求解,我们在原文的基础上,作了一些公式补充和图例对照说明,以便判别使用。现介绍如下,供同志们参考。  相似文献   

14.
关鸿亮  江恒彪  刘先林 《测绘科学》2010,35(5):109-110,82
获取影像外方位元素是摄影测量学一直要解决的问题,传统的单像空间后方交会利用测量控制点来计算外方位元素,但是很多情况下用于计算的数据是包含粗差的,粗差出现的概率约占1%~10%。本文设计了一种稳健的单像空间后方交会计算方法,把控制点坐标作为未知参数对待并线性化共线方程,最终达到了剔除粗差的目标,提高了计算结果的可靠性,可得到控制点及像点坐标的精度评价。  相似文献   

15.
在常规单像空间后方交会的解算过程中,整体最小二乘(TLS)算法在减小地面控制点及观测变量存在的误差方面有较广泛的应用。但在解算不等精度测量时,直接采用TLS算法进行参数估计易出现解失真的情况,因此为提高解算精度,可以为不同观测值定权,进行外方位元素的计算。本文以解算全微分共线方程为研究主线,并引进协因数阵为观测值定权,尝试采用加权整体最小二乘算法(WTLS)对单像空间后方交会进行解算。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较最小二乘算法与整体最小二乘算法在精度和准确度方面均有较大提高,在单像空间后方交会解算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使用杠杆式计算机(如文化牌计算机)计算前方交会是比较方便的,这种方法我们称它为“找数法”。它利用计算机的连乘性能,在计算机上直接“找出”座标值。我们仿照这一原理,用于后方交会的计算,几年来在生产中应用颇感方便。现把它介绍于后:  相似文献   

17.
一、提要本文提出解算后方交会点位的新途径,使公式简化、计算简便。并使后方交会计算公式,符合现有的测量函数表公式,借以充分利用现成的视距计算表、坐标增量计算表、高差表和三角测量边长表。由此可将后方交会繁杂的计算过程,转换为简单的查表手续。对缺乏计算机的作业小组尤其方便。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论述把三目标后方交会转化为前方边角交会的基础上,介绍了利用全站仪进行两目标后方交会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讨论了在待定点测站上测量与两已知点的距离和角度进行后方交会坐标计算的原理,并对点位精度和一角一边后方交会多解的判定作了较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20.
常规的交会定点方法对交会图形有一定的要求。本文讨论了边角同测的后方交会观测方法、计算原理和点位精度分析,并通过理论和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本文所述方法具有操作简便、选点灵活和不受交会图形限制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