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吕英杰 《地球学报》1988,10(1):79-91
该区具有重要工业意义的砂金矿床,几乎皆是流水成因的。研究其矿质来源、含金地质体的风化剥蚀作用、砂金矿在河谷中的搬运方式和距离、砂金矿的成矿作用及矿床特征,不但可以扩大砂金矿的找矿前景,还能为在砂金矿分布区寻找岩金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孙德君 《地质与资源》1992,1(4):228-234
梧桐河-都鲁河流域是我国主要砂金富集区之一.区内以流水成因河漫滩砂金矿和阶地砂金矿为主.砂金矿的分布,明显地受矿质来源、新构造运动、水动力条件和沉积环境的控制.砂金矿体多呈带状、条带状赋存于河谷堆积物的底部,在矿体中经常出现一至几个富矿地段.砂金粒度为0.03-3.5mm.区内砂金矿的找矿前景好,主要找矿标志是旧采金迹、金矿化异常区和老变质岩分布区.根据砂金矿的分布和富集规律,可在五号山、小梧桐河北支沟、西梧桐河二支沟一带寻找岩金矿.  相似文献   

3.
新疆地区新构造运动强烈,砂金资源丰富。新构造强烈的垂直差异运动为河流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来源。多期次的新构造运动造成众多的河谷、冰碛阶地。寻找“盆地”式砂金矿、西岔河冰碛式砂金矿是新疆砂金矿突破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辽南碧流河中上游砂金矿地质特征及成矿地质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新  林世敏 《地球科学》1992,17(6):668-676
辽南碧流河中上游砂金矿位于营口—宽甸台拱与复州台陷的交接部位。砂金主要赋存于碧流河及其支谷水系第四系全新统砂砾石层的底部,砂金矿体平行河谷呈层状分布;矿体埋藏浅,砂金粒度中粗,易采选;属冲洪积型谷底砂金矿。本区砂金主要来源于岩金矿和含金地层,成矿物质丰沛,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是辽南砂金成矿的远景区。  相似文献   

5.
藏北地区砂金矿成因类型及富集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藏北地区的水系绝大多数为内流水系,地形坡度变化大、冰川发育、新构造运动强烈、导致该区砂金矿的成因类型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多数为复成因类型的砂金矿,即冲-洪积矿金矿,冰川、冰水沉积砂金矿、湖滨砂金矿、坡残积砂金矿。砂金虽沿现代河谷展布,但与现代河床无关。许多砂金矿偏离现代河床数米,有些砂金矿富集在现代河床两则的高帮上。本文所总结的砂金成因类型和富集特征,对指导藏北地区的砂金找矿勘查工作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为了便于砂金矿普查勘探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将某区砂金矿(主要是现代河谷砂矿,其次是阶地砂矿)的普查勘探方法,初步总结如下。不当之处,请同志们指正。一、普查勘探工作方法 (一) 砂金矿普查工作 1.初步普查决定普查效果的关键,在于正确的选区。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成矿物质来源、构造、地貌、气候、搬运介质诸因素论述了第四纪砂金矿床的形成条件。文章着重论述了在前第四纪准平原化过程中形成的含金砖红土型风化壳和含金的砂砾层在侵蚀回春过程中遭受到剥蚀搬运后沉积在第四纪河谷中,是世界上各大砂金矿区形成和演化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8.
目前,砂金矿地质和开采工作正在各地兴起,研究并揭示砂金矿床赋存特征和砂金矿物的富集,对促进这一事业的蓬勃发展是有益的。砂金来源于原生含金地质体,所以砂金矿床赋存的空间位置,规模和品位首先受补给源的置位,范围和含金量决定。其次,对河流冲积砂金矿而言,砂矿是流水作用一定阶段的产物,所以必然受流水动力学条件的制约,而流水的动力学条件又是由山岳地貌,河谷地貌形态以及微地貌特征和沉积物性质所规定的。因此砂的富集规律研究主要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极地乌拉尔西坡科日姆砂金矿区砂矿的构造地貌环境、地貌中砂矿的原岩位置及其切割水平、夷平面和风化壳的完整性、潜蚀喀斯特、河谷网系的发育阶段、第四纪冰川作用等地质地貌背景和矿床基本特征以及该区砂金矿的主要类型进行了全面论述。  相似文献   

10.
薛卫冲  徐强  柯霖 《江苏地质》2014,38(2):314-318
卢瓦斯砂金矿位于印度尼西亚共和国苏门答腊岛东南部卢瓦斯河道及一侧阶地。矿区所处大地构造位置属喜马拉雅—马来西亚—苏门答腊火山活动带之东段。依据该砂金矿床的成矿地貌特征、地质特征、重砂矿物组合,初步认定该矿属近源型冲积型砂金矿,其砂金的物质来源于萨温河上游含金地质体,特别是火山碎屑岩中的含金石英脉和硅化脉。该砂金矿聚集于河道河漫滩及一级、二级河谷阶地中的泥、砂、砾等现代沉积物中。矿体产状受河流及两侧地形、地貌控制。  相似文献   

11.
我队1966年在某地发现砂金矿后,第二年又在河谷附近的片岩破碎带中找到了低温热液型原生金矿.经过几年勘探,现已肯定这是一个有相当规模的矿床.在这期间,我们也获得了一些找矿经验.原生金矿是怎样找到的?我们在该地区发现砂金矿后不久,就在河谷上游的云母长石片岩和云母石英片岩中用槽探揭露出三条石英脉.当时曾把它们作为矿体,加密了勘探工程,也采了样,但分  相似文献   

12.
藏东贡觉县马曲砂金矿床地质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曲砂金矿位于基本东部昌都地区,地处著名的三江成矿区,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巨型造山带东段弧形转弯处。根据砂金矿床的地质特征,重砂矿物组合以及主要重砂矿物特征,认为该矿床是近源型砂金矿。其形成与位于砂金矿南的各贡弄斑岩型铜金矿床有关。砂金聚集于河漫滩地貌单元含含砾层的下部,砂金矿的大小,品位和稳定性明显受河谷河漫滩形状的控制。  相似文献   

13.
科技文摘     
对全世界砂金矿的资料分析表明,绝大多数砂金矿的类型并不是由其品位和规模来划分的。在所有已研究过的砂金矿类型中,只有河谷砂矿和洪积砂矿与众不同。当砂矿由小规模开采转为大规模开采时,其品位、规模相应则会发生变化。小规模开采分为地上和地下(即砂矿地下开采)两种。欲进行小规模地表开采的砂金矿,其优劣比大致为5:3。一旦施行小规模开采,那么其与后来所进行的大规模开采的优劣比则为4:1。如果一个砂金矿适于作大规模开采,且事先已小规模开采出部分金,那么其保有储量(log10kg)就可由下列公式求得:  相似文献   

14.
吉林省延边地质大队的地质人員周貴純、柳启太、郭連田、林玉良和其他工人与技术人員一起,在勘探河谷砂金矿打检查浅井时,采用黃泥粘金,提高了取样的代表性,对改进砂金勘探很有作用。这个河谷砂金矿地下水大,底岩不平整,掘进浅井时虽用插板护心,在插板外、井框內抽水,連續刻取基岩,金粒还是取不干净。他們从北方人吃年糕粘白糖的办法想到用黃泥粘金,經过連續三次  相似文献   

15.
内蒙中生代卓资山拗陷盆地,目前已发现埋藏砂金矿点十余处,大多数已剥蚀成帽状残山或剥蚀台地。在埋藏砂金矿附近的洼地、沟谷中发育有品位富,颗粒粗、易采、易选的近代砂金矿(图1)。阐明本区埋藏砂金矿的成因类型、矿床特征、成矿条件、找矿标志与近代砂金矿的关系,对于了解该区近代砂金矿的成矿特征和规律,指导埋藏砂金矿和近代砂金矿的普查找矿以及群众采金都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6.
首先详细地介绍了延边地区砂金分布与地貌、水系关系。在地貌上,砂金矿的分布受区域地貌影响,但主要是受微地貌,尤其河谷地貌的控制,砂金一般多富集在冲积层的下部或底部;一般分布在河床、边滩和阶地中,碎屑物分选性相对较好,成层性也较明显地段。在水系上,大部分砂金矿均分布在Ⅰ—Ⅱ级水系的中上游,水系的汇水面积大,流程长者含金性好。最后阐述了砂金的物质来源、成矿条件及成因类型。  相似文献   

17.
盛刚 《地质与资源》1993,2(1):35-40
区内砂金矿大都分布在嘉陵江、涪江、白龙江和汉水的河床、河漫滩及Ⅰ级阶地内。在河道由开阔趋向狭窄或由狭窄突变为开阔地段、河流转弯的凸岸(堆积岸)弧形拐弯偏向上游地段、支沟与主河道文汇处靠下游等地段砂金相对富集。砂金主要富集在松散沉积层近底部的含泥砂砾层中。区内砂金矿的成因类型分为冲积型河床砂金矿、冲积型河漫滩砂金矿和冲积型阶地砂金矿三种。成矿时代为全新世早期。形成砂金矿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必须有砂金矿质来源,即必须有含金地质体的存在;二是有适宜的外营力作用、良好的地貌条件和有利的新构造运动,两者缺一不可。据此划出琵琶寺一河口和刘家坪-椒园里两个找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18.
呼伦贝尔盟北部地区由于新构造运动含金地质体长期风化剥蚀,促使金的活化。河流及其2-3级支流发育,流域广,水流充足,有利于砂金矿的迁移、富集。现代的乐山丘陵、宽阔沟谷有利于砂金的保存。该区已发现数十个砂金矿,多为河谷型,主要含金层为含粘土砂层或砂砾层。砂金富集与河谷地貌关系密切,河床弯曲的凸岸、变异部位、关门咀、迎门山等地貌是砂金富集有利部位。该区金直接来源于加里东和华力西花岗岩。结合金的来源、矿床的分布特征和富集规律,指出了该区今后砂金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9.
青海省乐都县湟水砂金矿床,位于湟水河中段,为河漫滩冲积型,具中型规模,有很广阔的找矿前景。 该矿床以东,在湟水河的主流及支流还发现有六处砂金矿点,可供进一步工作,该区附近的黄河河谷盆地—官亭盆地、大通河的门源盆地、河西走廊东端的哈溪等处,砂金矿化普遍。因此,对湟水砂金矿床地质特征及其砂金富集规律的分析研究,不仅为矿床的地质研究所必须,而且也有助于对该区域金矿地质特征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大兴安岭北部各砂金矿区积累了大量粒度分析资料,多年来这些资料仅停留在原始数据状态,没有应用于成矿研究方面。本文试图通过对这些粒度资料的分析研究,为含金沉积物的形成条件和搬运方式的研究提供点信息。 1.粒度组成 以往,在兴隆沟、达拉罕和富克山砂金矿普查勘探时,沉积物粒度分析样品皆采自浅井中。样品的采集是连续进行的。区内含金沉积物充填在现代河谷谷底,厚4—7m。由四层组成,自下而上为:1)碎石层,厚0.2—1.0m,为主要含金层;2)下砂砾层,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