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永宽 《气象》1983,9(1):43-43
《气象》1982年第10期刊登了郭旭光同志在齐齐哈尔于6月18日夜22时05分到50分期间观测到极光。这次极光,我们也观测到。这是我站自有记录以来22年间观测到的第一次。 这次极光于1982年6月18日22时14分开始见到,它从地平线向上凸起,是一个半圆形的白色光斑。它扩展得很快,22时15分就扩展成光弧,视半径约为伸臂十指。光弧带的视宽度约为仲臂二指。光弧带呈白色,光弧内外的天空呈浅蓝色。17分,光弧视半径达最大,约为伸臂十一指,光弧带也变  相似文献   

2.
郭旭年 《气象》1982,8(10):23-23
今年6月18日夜,天空晴朗,群星闪烁,22时05分从我站正北方天边露出一个白色小光圈,然后逐渐向 上扩展,一直扩展到天顶。最后,在我站北半部天空形成一个大的白色光圈。伴随着光圈的扩大,在我站西北方于白色光圈中部的外侧,还出现了一个视高度角5°左右、漏斗状的翠绿色的光弧。它悬在天空,光泽  相似文献   

3.
韩通  王广玉 《气象》1996,22(6):39-41
现行云量观测各种误差较大,本文提出了天空(即天空视野)为半球形,把无法器测的云量转换成可以器测的云块视高度和视宽度角的测量,利用数学方法定量计算云量,以减小观测误差,提高观测精度。  相似文献   

4.
《气象学报》1938,(5):227-227
本月全国燠暖而乾旱! 温度本月平均月温视前月为高,除西北高原而外,即极端最低之纪录,亦未有低於零下者,西北高原约10—15℃,视往年稍高,渭水流域及黄河中流在16—18℃间,长江流域约18—19℃,东南海滨在20℃左右,华南及西南一带则皆超出20℃,龙州24.8℃为全国  相似文献   

5.
云量是指云遮蔽天空视野的成数,分为总云量和单云量,日常工作中所记录的云量实质为观测员所看到的视云量。云量的观测全靠目力估计,观测员本身的主观成分大,加上云在不停地运动变化着,常常分布零散,形状不规则,给观测记录带来不少困难。不同的观测员,特别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6.
固阳上空出现奇异光现象1996年11月6日15时20分左右,在固阳天顶稍偏西方向出现了一个内紫外红弓背对着太阳的彩色半圆环,与太阳夹角约30°左右。当时天空满布密卷云。按照冰晶对光线的折、反射原理出现这一现象应当是晕,但不论是22°晕和46°晕,其颜...  相似文献   

7.
杨玉霞 《山东气象》2002,22(1):54-54
春季,德州地区干旱少雨,经常出现大风天气。远处尘沙经上层气流传播而来或沙尘暴、扬沙出现后,尚未下沉的大量极细微的尘粒均匀地浮游在空中,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天空呈均匀的乳白色、白色或微黄色,这种天空状况特征与卷层云极为相似,观测时易误记为卷层云。……  相似文献   

8.
云量是指云遮蔽天空视野的成数 ,即观测者眼晴所看到的视云量。云量的观测全凭目力估计 ,主观成分较大 ,加之云体本身在不断运动和变化、不能构成完整的、规则的几何图形 ,这就对观测者正确判断云量的多少带来一定的难度。不同的观测方法 ,所观测的结果也就不同 ,特别是天边附近云量的观测 ,在实际工作中 ,往往估计偏多。针对以上问题 ,我们对云量的观测归纳为以下几种方法。1 等分切割法首先 ,观测者将可视“天穹”看做一个圆面(因为“天穹”在地面投影本身就是一个圆面 ,而云量观测与云的高度无关 ,仅与云在视“天穹”投影上所占面积大小…  相似文献   

9.
基于自适应阈值的地基云自动检测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云的高精度检测是云量计算的基础,利用晴朗天空下天空呈蓝色、云呈白色的属性, 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最大类间方差的自适应阈值云检测方法, 并分别基于蓝红波段比值、差值和归一化差值处理进行试验。相比固定阈值的云检测方法, 自适应阈值具有更大的通用性, 且定量的评估结果表明:归一化差值处理在云检测的正确率和精确度方面都获得了令人满意的检测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一、Homogeneous atmosphere 此词原义是“均密大气”。这本是指一种假想的大气圈,其总质量与实际大气总质量相等,但其密度却上下左右处处相同。均密大气的总厚度视所假定的密度大小而异,如密度小,则厚度就大。若密度等于实际大气在海平面标准情况下的大气密度,则其厚度约为8千米。日本气象学会《学术用语集·气象学编》  相似文献   

11.
往返式平漂探空观测(以下简称平漂探空)可实现对流层至平流层低层大气温度廓线垂直探测以及平流层低层内持续4 h的水平温度分布探测。该文介绍利用平漂探空试验数据对风云3号气象卫星D星(FY-3D)反演温度数据的检验评估算法,基于该算法和2021年3—9月长江中下游平漂探空试验数据完成对卫星反演大气温度数据的检验。结果显示:FY-3D卫星反演的温度数据准确度总体较高,与平漂探空上升段数据平均绝对偏差约为1.34℃,与下降段数据平均绝对偏差约为1.93℃;卫星反演的100 hPa以上和850 hPa以下温度误差分别偏大0.59℃和0.33℃;卫星反演平流层温度准确度低于温度廓线,平均绝对偏差约为3.92℃;与平漂探空数据相比,卫星大气温度廓线分辨率较低、趋势较平滑,无法显示大气温度垂直分布和平流层温度水平分布的细节特征。  相似文献   

12.
苏茂 《气象》1982,8(5):39-39
(一) 1981年5月4日正午,天空中有Cs fil(毛卷层云),太阳有晕,但颜色较淡,晕圈不完整。在西部天空距地平线约20°的地方,有一长条略带弧形的彩色光带。此光带呈南北向,太阳在弧心方向。彩色光带色彩鲜艳,内红外紫,出现在比较薄的Cs fil上,在Cs fil下有少量的Ac tra(透光高积云),光带穿过Ac tra时,其颜色较淡,但仍能分辨出色彩的排列和整个光带的连续性。其他方向也有Cs fil,但没有类似这样的光带出现(见图1)。长条彩色光带维持半小时以上。  相似文献   

13.
能见度观测     
一、关于能见度概念能见度是这样一个最大距离,在这个距离上物体可以被看见。世界气象组织对气象能见度的规定在白天是指这样一个距离,在这样距离上可以看到和辨认出一个以水平天空为背景的相当大的物体。在夜晚是指这样一个最大距离,在这个距离上可以看到中  相似文献   

14.
在实际观测工作中 ,观测员对毛卷层云的观测记录和编码理解很不一致 ,如云量能否记录 1 0成 ,编码是报 5或 6 ,还是报 7或 8等等。毛卷层云 (Csfil)的定义是白色丝缕结构明显、云体厚薄不很均匀的卷层云。Csfil的云量可以记 1 0 - ,也可以记 1 0。认为凡是Csfil布满天空 ,不论何种情况 ,总云量不能记 1 0 ,只能记 1 0 - 的观点是不对的 ,因为当Csfil布满天空时 ,带有毛卷云的特征 ,丝缕结构较重的部分 ,天空发白 ,丝缕与丝缕间云层较薄的部分 ,天空呈淡蓝色 ,有时误将云层较薄的部分认为是Csfil的固有空隙。毛卷层…  相似文献   

15.
湖北省天空云量的特征分析及其预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1996~1998年的历史气象资料统计了湖北省天空云量,接着分析了天空云量与高空物理量的关系,在此基础上使用MOS方法建立了天空云量的预报模型。经1999年9~11月试验,其初步结果表明,该预报模型可较好地反映云量变化的趋势,对阴天和晴天之间转变的趋势预报较为正确,但其在应用时仍需加强订正工作。  相似文献   

16.
林立文 《气象》1977,3(8):32-32
夏天的天气说变就变,刚才还是风和日丽,蓝蓝的天空好似贴着一片雪白的鱼鳞般的白云,忽而就变成乌云满天,大雨倾盆,使人们措手不及。 农谚有:“鱼鳞天,不雨也风颠”。这里的鱼鳞天,就是指卷积云。它的云块很小,呈白色细鳞片状,  相似文献   

17.
雾的误区     
在市局组织的测报复评中发现 ,有的站在雾的记录与发报中存在一些模糊认识和误区。其一 ,能见度 <1km有雾时 ,天气加密报中现在天气现象电码应从 42~ 49中选择。有的站只要观测时有雾 (有其他天气现象时除外 ) ,现在天气现象电码就固定编报 42。但如云量纪录为 1 0 / 1 0 ,云状栏记雾 ,现在天气现象电码仍编为 42 ,显然电码反映的天空状况(电码 42反映天空可辨明 )与实际天空状况 (完全不可辨 )不一样。其二 ,有的站能见度记 0 .0km ,而云量记为 0 / 0 ,即天空完全可辨 ,这种情况极为少见。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是观测员对雾的记录判断存在…  相似文献   

18.
1992年冬季兰州城市污染大气的辐射状况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江灏  季国良 《高原气象》1995,14(2):151-156
利用1992年12月在兰州进行的辐射观测资料,特别是使用了以前未有的空中辐射观测资料,分析了冬季城市污染大气的辐射状况。分析表明,直接辐射在大气中的减弱较大,其中600m以下所占的比例尤为显著,最大可达42%,平均为24%,低层大气浑浊度比1980年稍有减小,但最大值仍较大;总辐射大气中的减弱主要集中在200-400m高底;低层大气的短波辐射加热率约为3.6℃/d;空中测得的城市反射率平均为0.1  相似文献   

19.
云状歌     
尝积云猛看状如鱼鳞片,细看又似波涟涟,颜色洁白无暗影,缕缕柔丝撒蓝天。撒在天空很散乱?中间虽然有暗影,边缘丝缕很明显。 匀卷层云一层薄幕挂在天,丝缕结构看不见,日月轮廓犹可辨,日晕月晕常出现。 毛尝层云丝缕结构很明显,白色丝缕缀成片,阳光刺目物有影,云薄亦可见晕环。 钩卷云云丝平直一头弯,好似银钩挂天边,天_卜出现钩钩云,地上不久雨来临。 伪.云云体扁长似铁砧,边缘丝缕很明显,积雨云顶所蜕变,一个方向去伸展。 密卷云谁把银丝揉成团, 毛卷云洁白纤细较分散,云丝平_l笼无钩弯,似马尾,如羽毛,光泽柔和煞好看。 堡状高积云云底平直…  相似文献   

20.
对比法测量气象能见度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濮江平 《气象科学》1999,19(3):293-297
本文从能见度定义出发,提出了一种新型的能见度测量方法——对比法。对比测量法就是以自然水平天空为背景,人工设定一个亮度可调的目标物,用同一测量系统分别测量目标物亮度与天空背景亮度的差异,当该差值小于某设定阈值时,就认为该目标物的视亮度与天空背景亮度相同,根据目标物的实际亮度值就可以计算出大气透过率,进而计算气象能见度。采用检测目标物亮度与天空背景亮度对比确定气象光学距离方法的优点在于:理论上采用能见度定义,满足目标物刚好“可见”条件,实际使用中只需要人工目标物设计成亮度多级重复循环变化,对于接收端仅需要测量亮度差是否达到预先设定值进行判断。只要人工目标物有足够的亮度重复精度,就能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而检测器实质上是一个差分检测放大系统,这种差分电路对于共模信号都有较好的抑制能力,并且不需要测量绝对光强度,可以降低技术工艺方面要求。本文从理论推导人手,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必要的简化,得出对比法的计算公式,最后根据实际天空背景亮度变化情况给出了人工目标物亮度的变化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