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0 毫秒
1.
黄山风景区兴建宾馆、水库,破坏景观的问题经本报率先披露后,引起较大反响。中国社会科学院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调查组对黄山自然与文化遗产地的保护状况进行了一番明察暗访。调查结论认为,黄山存在破坏性开发,遗产质量管理、经营体制、行政建制存在弊端,背离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保护原则,黄山管理模式须全面更新——  相似文献   

2.
中国元代不同等级规模的建制城市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韩光辉  刘旭  刘业成 《地理学报》2010,65(12):1476-1487
拥有明确的行政界线和专门行政管理机构并实行独立行政管理的城市,就是建制城市。城市行政建制是城市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在中国元代,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志正是对城市实行专门化行政管理的都市警巡院和路府治所城市录事司的设置。元代出现了拥有不同职能地位、不同等级规模且名称不同、与州县行政建制平行的独立城市行政建制,不仅是城市管理制度的变革,而且是城市发展史上的辉煌创举,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
天津区级政区的形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天津自明永乐二年(1404年)设卫建城,至今恰好600年。从时间上看,天津与国内那些有一二千年历史的古城相比较,其历史并不长。从行政建制上看,近代以前天津的等级并不高,寨、镇都是军事据点,卫也是军事型的建制,在行政上也只相当于县一级的建制,直到清雍正九年(1731年),才有了府的建制。然而到了近代,天津却发生了惊人的变化,1860年天津被辟为商埠以后,仅仅几十年的时间,天津便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4.
黄山一名专指黄山,这是地名的排他性。黄山在哪儿,哪儿就是黄山,这是地名的指位性;黄山在太平县,太平县可以改为黄山市。  相似文献   

5.
华伟 《中国方域》2004,(4):2-11
在1997年第6期《战略与管理》发表《我国行政区划改革的初步构想》一文后,笔者与合作者又陆续发表了《大区体制的历史沿革与中国政治》(《战略与管理》,2000年第6期);《20世纪中国省制问题的回顾与展望(上、中、下)》(《中国方域》,1998年第4、5、6期);《地级行政建制的演变与改革构想》(《战略与管理》,1998年第3期);《城市与市制——市制丛谈之一》(《中国方域》,1999年第3期);《自治市与行政市——市制丛谈之二》(《中国方域》,2000年第l期);《城乡分治与合治——市制丛谈之三》(《中国方域》,2000年第3期);  相似文献   

6.
以傅抱璞公式为出发点,直接对抛物线进行二次响应面回归,计算简便、精确度高;同时还对山地降水高斯模式进行了简化,并将其应用于黄山降水分析中,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韩光辉 《地理学报》1995,50(4):324-334
中国古代城市市政建制出现于公元12世纪中叶,发展成熟于13至14世纪前半期,其主要标志是都市警巡院和城市录事司的兴起,对城市实行专门行政管理是城市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城市规模扩大及其职能完善的结果,本文就中国元代城市市政建制的职能及建制城市的规模和性质等城市历史地理问题作了较为系统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山岳型旅游地国内客流时空特性--以黄山、九华山为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大量实地调查的基础上,以黄山、九华山旅游地为例,结合其他山岳型旅游地以及海滨型旅游地,分析了山岳型旅游地国内客流年际变化、季节变化、日分布等时间特性;对黄山、九华山国内客流空间结构演变进行了研究,得出了其客源市场稳定、客源市场集中度降低、客源吸引力增强、客源市场呈波浪式推进和跳跃式增长的演变结论;提出了山岳型旅游地发展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9.
1987年12月,地级黄山市成立以来,一场源自对徽州改名黄山是否妥当的争议一直持续至今,文化、历史、地理、旅游界的人士对黄山市的区划、地名现状所起的批判之声响至今日而不绝。1994年,当荆州市被改名荆沙后,由于一场对于荆州地名复归的讨论使得在两年后“荆州”之名又重新出现在地图上。“徽州”之名所产生的影响是决不逊于荆州的,但对于黄山改名徽州的争论至今已持续了16年之久,却还是未见黄山有重新改名徽州的迹象。  相似文献   

10.
以安徽黄山、九华山风景区为例,对花岗岩形成的地形陡峭,沟谷纵横,植被茂密的山区,采用水系形态分析,探讨岩石的断裂构造发育规律.指出自然景观与断裂构造的关系,并运用自然界边际效应规律,对景观资源分析作了预测.  相似文献   

11.
徽州改名(大)黄山之荒唐之举,引起全国上下惊奇和议论纷纷。看了《中国方域》2003年第5期发表国家一级美术师刘晖义正辞严、一片丹心的《徽州改名黄山之谜》一文之后,心潮起伏,久久难平……我们都是历史见证人,曾对黄山与徽州地区进行过采访,亲眼目睹和调查了徽州改名(大)黄山市的前前后后,并且一直密切关注着各方面对  相似文献   

12.
利用1996~2001年国内旅游客流月份分布数据,分析了三亚、北海、普陀山等海滨(岛)型旅游地和黄山、九华山等山岳型旅游地国内客流季节性特征,从旅游客流季节分布曲线看,三亚、九华山分别表现为“三峰两谷”和“双峰双谷”型,北海、普陀山、黄山均表现为“三峰三谷”型;从旅游客流集中指数R值看,黄山的R值最大,近年平均为5.7,三亚的R值最小 ,近年平均为1.3,并且黄山、三亚的R值变化幅度较小,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北海、普陀山、九华山的R值介于黄山、三亚之间,近年来总体呈下降趋势,比较分析5处旅游地客流季节变化成因,发现它们均受自然季节性因素和社会季节性因素的影响,前者主要包括气候的舒适性、降水等,对于海滨(岛)型旅游地而言,海水温度、热带气旋活动影响也很重要;后者主要包括法定节假目、居民出游习惯等。对对富有宗教特色的旅游地,宗教节庆活动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分析认为,自然季节性因素是造成以自然吸引物或自然-文化吸引物为物为特征的旅游地客流季节变化的主导因素,社会季节性因素只有在自然季节性因素形成的旅游季节变化的基础上产生叠加作用。  相似文献   

13.
陈再齐  姚华松 《热带地理》2019,39(1):108-116
以古代广州港—城空间关系的发展演化为实证案例,采用历史地理的研究方法,探讨了中国古代长时间跨度视角下港—城空间关系发展演化的规律特征。结果表明:城市与港口发展之间形成了唇齿相依的紧密联系,港—城空间关系发展演化呈现出明显的规律性特征;古代港口具有重要的交通和商贸功能,码头毗邻地区往往发展成为重要的城市商贸区;港口通过毗邻城市功能区的发育,影响城市空间拓展的方向;自然环境变迁、航运技术变革、交通商贸变化以及政治军事的考量等因素综合作用,驱动港—城空间关系不断发展演化;古代广州港—城空间关系的演化模式明显有别于西方学者归纳的理论模式。  相似文献   

14.
山岳风景区客流研究:以安徽黄山为例   总被引:85,自引:4,他引:85  
陆林 《地理学报》1994,49(3):236-245
山岳风景区在我国旅游资源中占有重要地位,已有相当规模的客流量。因此,山岳风景区客流研究重要性日趋明显。笔者以安徽黄山为例,进行山岳风景区客流基本规律研究,揭示了山岳风景区客流时空分布的基本特征;预测了未来客流规模;探讨了客流对旅游环境的影响;提出了山岳风景区旅游发展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5.
蔡晓梅  黄玉玲  曹婧  张博 《地理研究》2023,(5):1163-1176
拼装理论作为一种社会空间理论,为探究空间关系的生成提供独特视角。本文包含三个部分:首先,文章对拼装理论中“能动性”“欲望”和“外部联系”三个概念之间的逻辑和关系进行梳理,指出拼装理论在探究日常生活和健康地理学方面所蕴含的潜力;其次,基于拼装理论,文章结合疗愈景观概念重构了疗愈拼装物的研究框架,一方面尝试将宏大复杂的拼装理论情景化、具体化到实证研究中,另一方面希冀从超越人类中心主义视角发展疗愈景观;最后,以老年人的太极活动为例,通过疗愈拼装物的研究框架探讨了太极休闲景观中异质元素的能动性如何通过分布式管理形成一个具有疗愈性影响的动态关系空间并影响老年人的健康。基于以物和关系为导向的本体论,拼装思维将老年人与健康关系置于扁平化的理论体系和复杂多元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背景下进行讨论,打破了传统的健康-疾病二元假设,以更过程、更动态、更多元的形式解读中国情境下的积极老龄化。  相似文献   

16.
元代广州作为建制城市的历史地理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从城市的建城和建制关系出发,阐述广州在从秦到唐宋等朝代建需基础上,于元代设置广州录事司,是一个与县同级的行政区域和市政管理机构,此即广州作为建制城市之始,并在城市性质,结构和功能上反映广州这种变化,是广州城市发展史上一个里程碑,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7.
该文以南京江宁区丹阳镇七仙山玫瑰园为例,建立观光农业、农业生产与资金投入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式,讨论观光农业、农业生产系统的稳定性问题,研究结果表明:观光农业、农业生产与资金投入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一种非常复杂的非线性关系,盲目、不切实际的农业生产投资将减小观光农业的规模,而提高农业生产资源的使用价值,将有助于观光农业的发展;在低效率使用农业生产资源的情况下,盲目增加农业生产投入,对农业生产的再扩大和该地区观光农业的发展都是不利的;只有在提高观光农业资源的使用效率和降低农业生产的平均单位投资的前提下,才有可能达到增加农业生产的投入后获得优化该地区的农业生产结构和扩大观光农业规模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陆林 《地理学报》1996,51(4):315-321
本项研究在大量实地调查基础上,应用旅游地空间使用曲线等技术,以安徽黄山、九华山和齐云山为例,阐述了山岳风景区旅游者空间行为。同时应用对比的方法,分析了中国黄山与美国黄石公司旅游者旅行空间为之共性和个性。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经历了一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深刻变革。这种变革不仅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领域,而且表现在地名领域。为了更好地招商引资,扩大知名度,各地纷纷更名就是集中表现之一。其中影响较大的有:安徽省1987年撤销徽州地区,设立地级黄山币;1998年湖北省蒲圻市更名赤壁市;  相似文献   

20.
张晔 《地理教学》1995,(6):38-39
黄山位于安徽省黄山市的北部,距屯溪约60公里。黄山风景区总面积1200平方公里,其中154平方公里的精华部分辟为风景名胜区。黄山是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在1990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黄山因山色黑而有光泽.占称黟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