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4 毫秒
1.
左弦 《地图》2012,(4):24-31
城市是一本饶有兴味的书,一栋栋建筑是字,一条条道路是句。一片片街区是章节,一座座公园是插画……即使不被喜爱,这本书至少也很耐读,就像拜伦虽然偏激地声称伦敦是“一个该受到诅咒的地方”,却也不得不承认伦敦“也是这个世界上唯一一个有趣的地方”。  相似文献   

2.
在广西梧州市约1平方公里的河东老城区内,分布着22条骑楼街、560栋骑楼建筑。梧州骑楼面积之大、长度之长、范围之集中、保存之完整,在岭南的城市中是罕见的,是名副其实的中国骑楼博物馆。连绵成片的骑楼建筑见证了梧州历史的辉煌和繁荣。  相似文献   

3.
为落实北京市历史文化名城建设,完成历史建筑确定工作,本文对历史建筑确定的工作思路和技术方法进行了初步探究。基于多源数据整合,完成潜在历史建筑的筛选和分类,通过实地调查、拍摄、访谈等方式,获取历史建筑的地理实体信息和属性信息,深入挖掘历史建筑价值和特色,结合专家判定方式,确定北京市东城区历史建筑共计234处/栋,为其他城市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金艳  高晓雄  胡琼  贾智慧 《测绘科学》2021,46(10):76-79,107
针对城市建筑安全问题的现状,该文以杭州市西湖区为试验区,以2016-2019年42期3 m分辨率的COSMO-SkyMed卫星影像为数据源,利用PSP-InSAR技术开展城市建筑物的形变监测,获取试验区的地表形变信息.结合InSAR形变监测结果和城市建筑矢量数据,开展大范围建筑物的安全风险监测及评估.评估结果表明:该研究区共有建筑5 878栋,其中D级建筑134栋,多个小区建筑存在明显安全隐患.利用PSP-InSAR技术进行建筑形变监测及风险评估,能够大面积、快速了解城市中建筑物的安全状态,为相关部门进行建筑安全管理和建筑安全的外业核查提供技术支持和依据,可为InSAR技术服务城市安全建设起到良好示范作用,具有重要的应用推广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周尚意 《地图》2014,(5):141-141
就一个城市而言,其城市意象就是人们内心中对该城市的感知结果。例如人们说首都是“首堵”,这就是一种城市意象。而文化地理学者谈城市意象,更为关心空间化的意象。比如,有的人说自己的城市平面图看上去像神龟,也有的说像八卦阵;有人说自己乡村的地图形状像耕牛,也有的说像莲花。这些形象都是用建筑和道路组合体现出来的。按照这样的思路,有人说北京旧城是“凸”字形,还有人说是“品”字形。  相似文献   

6.
空明 《今日国土》2009,(3):41-41
城市的文化气质从一棵古树上也能辨认出来,一棵棵古树就像城市的脊梁一样,支撑着城市历史的延承。  相似文献   

7.
庆州,是韩国人心目中的世界十大古都之一,它不只是拥有上千年光阴的都城,还是保留韩国文化的古城,整座城市就像一座露天博物馆.据考古学家考证,庆州古城是按照当时我国唐朝都城的建筑布局而建.新罗王朝的历史与当时的中国密切相关,这让初到庆州的我有些穿越感,以为从一座摩登城市穿过时间的隧道,来到了唐风遗韵的古城.  相似文献   

8.
许浩  程亮  伍阳 《测绘科学》2021,46(7):51-59
针对城市建筑表面太阳能利用的迫切需要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屋顶及立面太阳辐照度一体化计算方案.该方法以机载LiDAR点云为数据基础,以"建筑遮挡分析—天空视域分析—太阳辐照度模型构建"为技术框架,高效率和准确地计算了建筑屋顶及立面辐照度.同时,将散射辐射分为环 日散射、天穹散射和建筑散射,提高了建筑散射辐射计算准确度.选取南京奥体新城约30 km2区域(共计5 216栋建筑)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建筑屋顶直接辐照度时间变化规律明显,受太阳高度角、屋顶坡度和坡向影响较大,而建筑立面太阳辐照度则主要受建筑朝向影响.利用本文方法计算建筑表面太阳辐照度,可为光伏发电模拟、建筑形态设计、城市能源规划等提供基础信息产品.  相似文献   

9.
建筑是城市历史记忆和文化的积淀,是一座城市在时间长河中的注脚.沿着古建筑往前追溯,可以洞察一座城、一方地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故事.如何将"无声的历史"守护原貌、复刻全面、传播出去,一直是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0.
<正>每座老城,都会有一些独特的建筑。这些建筑的风格、布局、气息,建筑上的每一块斑点、每一处印记、每一丝线条、每一抹颜色,甚至新生的荒草和台阶上淡淡的青苔,都在述说着关于这座城市的历史和故事。这些建筑是这座城的主人,是这座城历史的见证。  相似文献   

11.
康静 《地图》2011,(2):72-81
大量带有20世纪七八十年代烙印的建筑,看起来很不时尚、泛起墨绿色青苔斑痕的红砖墙,遗留在旧机器上的斑斑锈迹,立在齐腰深的池塘中的老旧篮球架,环绕每一栋旧厂房的无处不在、亭亭如盖的绿荫及植物……这些简直就是一个老旧的厂区留给这个城市的礼物。  相似文献   

12.
利用将建筑实体进行高度抽象,提出了建筑点群,以GIS的空间分析理论为依据,通过实体高度、起伏度、空间聚集度三个指标对城市的3维形态进行量化与分析。选取南京市主城区为实验样区,提取该区域的建筑点群,用三个指标对实验样区内3维形态的空间分布格局和时间发展特点进行定量分析与描述。实验结果证明,这三个指标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建筑实体在区域内的组合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城市3维形态的基本特征,有助于对城市空间分布格局及城市历史演变过程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面积分摊结果是房产产权产籍管理中分层图分户图输出时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按照“谁使用谁分摊”原则,给出了按照不同的分摊类型对某一栋建筑的所有公共建筑同时进行面积自动分摊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4.
精细化的城市建筑风格地图已成为古建筑保护、城市规划、旅游资源开发的重要参考依据。但城市建筑众多,信息采集困难,仅靠人工难以实现成图,因此提出了面向街景影像建筑区域匹配的建筑风格地图生成方法。首先,在提取特征建筑风格影像的基础上,结合球形全景影像的空间几何约束和图像特征,通过匹配同名建筑区域构建双像建筑区域点位映射;然后,利用街景采集点到建筑俯视轮廓的方位范围,提出单像建筑区域方位映射,建立街景建筑区域与单体建筑俯视轮廓的空间匹配关系;最后,综合判定各单体建筑的风格属性,生成精细尺度的建筑风格地图。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单、双像位置映射的建筑区域匹配正确率分别达80.3%和85.1%,且19类建筑风格地图的分类精确率为55.1%,召回率为76.4%,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大范围的城市建筑风格的地理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5.
地形图广泛应用在城市规划、城市市政、轨道交通、城市建筑等领域,是开展设计和施工工作重要的参考资料。本文通过研究,将北京市地形图服务库使用情况数据转换到空间数据库,利用统计分析和制图技术,绘制了北京市近十年地形图使用情况数据分布图,同时结合北京城市建设历史情况进行对比,发现地形图使用情况真实反映了城市建筑时间节点的历史特点,一定程度上记录了北京城镇化区域变迁轨迹。  相似文献   

16.
正河南省固始县李店镇刘营村地处丘陵地带,地势高低不平,是国家级重点贫困村。两年前,这里的道路坑洼不平,房屋破陋,百姓贫寒。如今,刘营村的村容村貌完全变了样:一条条平坦的水泥路通到了家门口,一栋栋新盖的砖瓦房别致林立,一块块深蓝色的光伏板首尾相连,一个个致富项目发展得有声有色……短短两年,这个远近闻名的贫困  相似文献   

17.
南锣鼓巷本是北京的一条普通胡同,如今已成为一片区域的代名词.这片区域包括南锣鼓巷周边的16条胡同,是北京内城文化的保护和展示区. 南锣鼓巷的历史文化属于谁?这个问题关乎城市历史文化保护区的投资.城市中的每个市民都希望城市财政投资保护的历史文化街区能对自己有利,而非只让少数人受益.但哪些街区的历史文化意义属于广大市民,而非少数市民?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文化地理学家.  相似文献   

18.
马东岭  丁宁  崔健  王京卫 《测绘科学》2013,(2):117-118,121
本文针对正射影像镶嵌线优化需求,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蚁群算法优化正射影像镶嵌线的方法。该方法将待镶嵌的相邻正射影像对根据地面坐标计算出它们在重叠区域的差值图像,通过外方位元素生成一条初始镶嵌线,并根据蚁群算法在重叠区域的差值图像上沿着初始镶嵌线在起点至终点选择一条最佳的路径避开房屋等高大地物,保存为最优镶嵌线。试验结果证明该算法能快速、有效选择正射影像的镶嵌线,实现大比例尺与城市地区的正射影像智能镶嵌。  相似文献   

19.
本文针对正射影像镶嵌线优化需求,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蚁群算法优化正射影像镶嵌线的方法。该方法将待镶嵌的相邻正射影像对根据地面坐标计算出它们在重叠区域的差值图像,通过外方位元素生成一条初始镶嵌线,并根据蚁群算法在重叠区域的差值图像上沿着初始镶嵌线在起点至终点选择一条最佳的路径避开房屋等高大地物,保存为最优镶嵌线。试验结果证明该算法能快速、有效选择正射影像的镶嵌线,实现大比例尺与城市地区的正射影像智能镶嵌。  相似文献   

20.
三维城市模型的建立是构建城市三维景观的一个重要内容,而数字正射影像,数字高程模型和二维矢量数据是建立三维城市模型的基础,生成具有真实感的城市三维景观,就需要在城市地形模型表面粘贴真实的纹理影像,因此,正射影像目的处理质量是决定三维城市模型最终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从技术的角度出发,阐述了三维城市模型中的正射影像图处理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