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地温资源综合利用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联合举办的“浅层地温(热)能资源特性及评价方法对地源热泵工程的意义研讨会”2月23日在北京召开。参加本次会议的有国土资源部环境司、中国地质调查局水环部、北京市国土资源局等诸多有关水文地质与暖通空调专业的企、事业单位及大专院校40多位代表。与会代表对浅层地温能的特性、评价方法等基础问题,对地源热泵工程建设的作用与意义展开了热烈讨论。  相似文献   

2.
《城市地质》2011,6(3):11-11
(段海明)9月13日,市地勘局与中国地质图书馆签订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协议。市地勘局局长魏连伟、中国地质图书馆馆长顾哓华分别讲话并代表双方在协议上签字,开展文献资源共建、服务合作。合作将大力提升地学丈献信息资源保障水平,有效促进地质科研进步,为落实国土资源部找矿新机制和地质找矿战略突破行动目标提供坚强保障。  相似文献   

3.
在全面收集地质和工程勘察资料基础上,系统梳理了成都市地下空间资源综合利用需要防范关注的7类地质问题以及需要统筹保护的4类地质资源。根据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综合利用约束性地质要素(地质问题、地质资源)和地质结构在垂向上的差异,将成都市0~200 m地下空间划分为0~30 m、30~60 m、60~100 m、100~200 m 4个层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成都市地下空间分区、分层开发利用建议,编制了《支撑服务成都市地下空间资源综合利用地质环境图集》。图集范围覆盖成都市中心城区、高新西区、高新南区、国际生物城、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天府空港新城、简州新城、淮州新城等重点地区,包括39张图件和1个地质调查报告。图集为成都市城市地下空间综合利用、城市空间优化拓展、城市功能品质提升以及国土空间开发、空间转型升级和城市集约、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地质依据,对于全国其他城市开展同类图集编制具有示范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国地温分布的基本特征》一书是一部研究我国地温分布规律的一本专著。它以大量钻孔实测地温数据及地质资料为基础,研究了中国地温分布的基本特征及其与深、浅地质构造的关系。分析了地温、地温  相似文献   

5.
浅层地温能作为地热学新的分支,其资源特征、评价方法与传统地热存在差异。本文从传统"地热能"与"浅层地温能"的科学内涵入手指出两者的相互关系,对比分析了资源分布规律、资源赋存条件评价方法、资源潜力评价方法。浅层地温能资源分布边界依据地质条件、地理分布和应用目的而相应变化,主要受浅层地温场控制;浅层地温能资源赋存条件评价与传统地热评价过程不完全一致,资源适宜区划分受到开发利用方式的限制,浅层地温能资源的计算实际是对地球浅表热量调蓄能力的评价。浅层地温能和地热资源评价的区别与联系,凸出了浅层地温能资源的特殊性,提高了热能资源勘查评价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6.
李海龄 《地学前缘》1999,6(Z1):233-237
中国的矿井地质工作历经50年的创业、发展和完善,已成为煤矿建设生产中无可替代的一门边缘和应用学科。矿井地质工作贯穿于煤矿设计、建设、生产、开拓延伸。矿井改造直到矿井报废的全过程,涉及到开拓设计、采煤掘进、瓦斯、水文、地压、顶板。地温、安全、环境保护和综合利用等领域。50年来中国矿井地质工作在新井建设和老井挖潜、核实储量、丰富煤田地质理论。完善预测和探查方法等方面都积累了许多可贵的经验,有力地推动中国煤炭工业持续高速度发展。在新的形势下,矿井地质的作用和自身优势尚未充分发挥,因采掘而发生的地质动态变化和环境问题必将成为矿井地质面临的重大课题。矿井地质亟待在改革中前进,在挑战中突破。  相似文献   

7.
由中国地质调查局、上海市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中国地质学会城市地质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城市环境地质研究中心、上海市地质学会承办的“城市地质研讨会”于2005年12月8日至10日在上海举行。上海市房地资源局党委书记、局长冯经明在开幕式上致欢迎辞,国土资源部环境司姜建军司长、中国  相似文献   

8.
资源危机矿山解困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矿产资源勘查的角度,探讨了老矿山的找矿前景和危机矿山接替资源寻找的地质依据与可行性。侧重从老矿山资源拓展、提高资源勘查与综合利用科技水平、矿产资源与矿山企业保护等方面,对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与资源危机矿山解困的主要途径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思路与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9.
<正>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是一项十分重要的课题。在我国当前地质找矿与矿产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其主要原因的基础上,讨论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与地质找矿的关系,分析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潜力,提出保障科学发展必须兼顾地质找矿和资源综合利用,并进一步提出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任务和重点对我国  相似文献   

10.
我国稀土资源与环境科学研究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1)稀土资源地质勘探报告缺少环境评价的资料和数据;2)稀土资源基础地质研究投入严重不足,科技队伍在萎缩;3)稀土资源地质研究成果未充分发挥作用;4)与稀土伴生的化学元素未得到综合利用。加强稀土科技界不同学科间的有效合作,针对存在严重环境问题的稀土矿山进行的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研究,对未开采的稀土矿床作深入的考虑环境因素的物质组分研究,有望解决上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以往地质勘查结果表明,相山火山盆地除铀多金属外,还蕴藏着大量的地热及温热水等资源。在分析大量测温资料的基础上,认为矿床的温热水和地温异常场、地下水化学组分有明显的对应关系。区域性基底断裂、火山塌陷构造与地温异常关系密切,地下水的循环是影响地温场的主要因素。矿床温热水成因为大气降水的深循环加热,具带状分布的特征。温热水、地温异常场与铀矿化具空间展布的一致性,构成了"地温法"找矿的地质标志,对铀矿找矿工作起着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地质找矿论丛》2014,29(4):F0003-F0003
《地质找矿论丛》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由中钢集团天津地质研究院有限公司主管、主办的学术类科技期刊(季刊,公开发行)。刊物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被美国《化学文摘》、俄罗斯《文摘杂志》、《中国学术期刊文摘(中文版)》和《中国地质文摘》等权威文摘杂志收录,并全文人编《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科技期刊群》、《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和《台湾华艺中文电子期刊》等大型期刊数据库。刊物主要刊载矿产地质及其相关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促进学术交流,繁荣地质科技和矿产勘查。报道的主要内容:固体矿产及油气矿产的成矿理论、成矿预测、物质成分及综合利用、矿产勘查的新技术和新方法及其应用、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资源勘查工程、地质经济、矿业开发及可持续发展、地质找矿新进展等。  相似文献   

13.
油田地热资源评价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油田地热资源评价和开发利用一直是我国陆上沉积盆地内中-低温水热型地热资源研究的重点工作。本文介绍了油田地热资源评价的基本思路和评价方法,并以大庆油田、华北油田和辽河油田为例,通过地温场研究、热储特征分析、岩石热物性测试,按照新建立的油田地热资源评价分级体系,重新评价了油田区的地热资源量。3大油田区11个层系地质资源总量为10 934×1018 J,地热水资源量为86 607×108 m3,其中,可采水资源量为19 322×108 m3,可采地热能资源为425×1018 J。根据油田采出水和综合利用等5种开发利用方式,评估了油田地热能开发潜力,为我国地热资源评价和油田地热规模化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地质找矿论丛》2011,(2):F0003-F0003
《地质找矿论丛))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由中钢集团天津地质研究院有限公司主管、主办的学术类科技期TU(季刊,公开发行)。刊物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被美国《化学文摘》、俄罗斯《文摘杂志》、《中国学术期刊文摘(中文版)》和《中国地质文摘》等权威文摘杂志收录,并全文入编《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科技期刊群》、《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和《CEPS中文电子期刊))等大型期刊数据库。刊物主要刊载矿产地质及其相关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促进学术交流,繁荣地质科技和矿产勘查。报道的主要内容:固体矿产及油气矿产的成矿理论、成矿预测、物质成分及综合利用、矿产勘查的新技术和新方法及其应用、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资源勘查工程、地质经济、矿业开发及可持续发展等。  相似文献   

15.
《探矿工程》2010,(2):55-55
国土资源部门户网2010-01—11消息河北省东部地区铁矿资源潜力预测仍有100亿t,有望成为我国中东部铁矿勘查最具潜力的地区。在2009年12月26日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召开的冀东铁矿地质勘查技术研讨会上,这一预测得到了与会院士、专家的肯定。  相似文献   

16.
以贵州为例看资源综合利用的紧迫性肖金凯(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贵州550002)关键词资源综合利用贵州资源综合利用主要包括在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对共生、伴生矿进行综合开发与合理利用,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渣、废水(液)、废气、余热、余压等进行回收和合...  相似文献   

17.
程巨能 《湖南地质》2003,22(2):87-89,106
地质资源包招矿产资源、地质旅游资源、土地资源和地下水资源,是人类生产和生活资料的基本源泉,是国民经济和杜合发展的物质基础.地质资源是有限的,人类开发利用地质资源应遵循适宜、适度、综合性开发和保护性开发的原则,否则将合破坏地质环境,甚至形成地质灾害,直接影响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保护地质环境是关系到人类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它必须采用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予以保证。  相似文献   

18.
《地球科学进展》2005,20(1):138-138
2004年11月27~29日,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兰州油气资源研究中心在兰州举行了以“非生物(无机)油气成因和资源前景”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来自中科院、中石油、中石化和有关高校的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组织得短小精干,会议气氛热烈,学术报告精彩纷呈。戴金星院士做了题为“中国天然气发展趋势与地质理论”的报告,指出中国天然气工业从贫气国正走向产气大国,中国天然气勘探理论从一元论发展为多元论。  相似文献   

19.
朱鹏飞  陈建平  王功文  吕鹏  曾敏 《矿床地质》2006,25(Z3):515-518
文章应用地质异常成矿预测法、蒙特卡洛法和分形方法对中国铜矿资源潜力进行定量评价,以此为基础与其它5种铜矿资源潜力评价方法的评价结果进行了综合对比分析。研究得出:不同方法对中国铜矿资源潜力的评价结果总体符合正态分布,因此,多种评价方法所得结果的数学期望可以认为是更可靠的资源潜力评价。  相似文献   

20.
中国旅游地质资源的成因分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旅游地质资源的成因分类旅游地质资源是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挽近历史时期)经过多种地质营力作用或人类活动影响雕琢而成的,其成因可以从成景岩组、水体、地质营力作用、人类活动影响等方面,进行研究.从旅游地质学上,其成景岩组有熔岩、花岗岩、变质岩、碳酸盐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