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地下水》2021,(4)
西北某地地质灾害风险性勘测评估,全程应用探地雷达,获得了大量清晰典型的地层状态雷达影像,基于介电系数关系计算和回波影像的解析,顺利完成了该区域地质状态勘测与评估,为区域地质应用提供了充分详实的地质信息一手资料,探测技术、实施过程、地质影像及性质解析,对同类探测工程应用,有技术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洮儿河扇形地修建地下水库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利用大量实际资料,采用GMS软件建立了白城市洮儿河扇形地立体地质模型,系统研究了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应用Surfer软件,采用含水层体积法和水层厚度法计算了地下水库的储存空间,采用动态资料推求、野外试验和室内实验等多种方法确定了主要水文地质参数,重点分析计算了洮儿河扇形地作为地下水库的储水空间、补给水源和调蓄能力,讨论了在该区修建地下水库的可行性及其效果,提出扇形地地下水库设计与建设的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扫描电镜定量分析沉积物矿物组合的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得到大量详细的矿物组合、矿物颗粒大小和岩屑组成等信息。尝试利用这一方法,研究渭河流域现代河流样品的矿物组合和沉积物碎屑组分,探究其在沉积物源示踪上的应用。研究表明,渭河流域现代沉积重矿物组合主要以角闪石、帘石类矿物和石榴石为主,不同区域沉积物矿物组合通过主成分分析图表(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可以较好地区分开。轻矿物以石英和长石为主。碎屑组分石英—长石—岩屑(QFL)三角图解显示渭河干流和流经鄂尔多斯高原的两大主要支流北洛河和泾河的沉积物碎屑组分,主要位于再旋回造山带区域;而北秦岭山前河流沉积碎屑组分则主要位于岩浆岛弧区域。这一结果符合区域地质构造背景,表明扫描电镜定量分析手段可很好地应用于沉积物碎屑组分QFL三角图解、重矿物组合物源示踪研究。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南方铀矿寻找的工作程度高,并已收集大量的第一性物化探资料的情况下,谈了如何做好南方老区铀资源潜力评价中的物探工作。作者认为要有新的理论,用科学的方法构建综合找矿模式,并开发利用已积累的大量资料,包括区域的、矿田的、矿床的以及矿带的核的和非核的物化探测量资料,在此基础上有的放矢,因地制宜地选准一、二种有效的物探方法进行工作。文章对我所近几年开展^218Po测量、地电化学测量和电磁测深等方法的应用条件,能解决的地质问题进行了综合评述。  相似文献   

5.
大約一年以前,即1959年的6月間,在北京召开了全国性区域地質編图会議。地質部所屬各地質局,研究所和院校展出了大量的包括各种比例尺和各种性質的(有綜合性的,也有专门用途的)地質图。这些图件概括說明了全国各地广泛进行的区域地質調查工作。在会議召开以后的这一段时間里,区域地質工作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不仅如此,工作中还发生了質的变化,科学水平和解决許多实际問題的水平都有所提高。因而,发現了大量  相似文献   

6.
氯离子质量平衡法应用问题刍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袁瑞强  龙西亭  王鹏  宋献方 《水文》2015,35(4):7-13
氯离子质量平衡法(CMB)利用惰性示踪剂Cl-可以揭示区域地下水平均补给速率,补给事件和环境、气候变化事件等信息,可为相关研究提供可靠的信息。虽然该方法简单、有效,已经得到大量应用,但是也具有明显的局限性。综述了基于CMB法的相关研究,回溯了该方法的提出和演化,讨论了其主要假设条件和应用的局限性,阐明为了准确地应用该方法需要加强的方面。首先要重视氯离子干沉降的观测和研究。其次要加强氯离子沉降空间变化的观测和研究。在方法上要注意综合采用多种示踪剂、土壤理化性质和平行钻孔等手段来研究。最后要加强对氯离子平衡过程,及其相关的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的研究。对促进氯离子质量平衡法在地下水研究方面的应用和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基于福建省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所获得的大量资料,主要介绍了区域土壤地球化学特征、区域土壤碳储量研究、土壤养分丰缺、土壤环境质量、土地沙化、富硒土地资源、科学理论创新与技术方法进步等方面取得的成果及其应用,评述了其意义。  相似文献   

8.
应变分析与裂缝预测技术在地学领域具有重要应用意义。离散元方法虽然能有效分析含有大量间断的问题,但目前在地学领域应用较少。文中尝试使用离散元方法表示符合实际性质的岩石,模拟水平挤压环境下滑脱构造的形成过程,并对变形过程中的应变分布变化与裂缝生成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挤压环境的滑脱构造中,裂缝产生的高峰期先于断层明显活动期,局部区域内聚集的大量裂缝是产生断层的诱因;已经出现明显活动的断层中产生的裂缝较少。裂缝集中区域和应变集中区域相互重叠,裂缝越发育则应变越强烈。受同一个断层影响的裂缝首先在断面上集中出现,随后产生在断面周边区域;在受断层影响的范围内,裂缝距离断面越远则形成时间越晚。该成果还表明离散元方法在应变分析与裂缝预测研究中具有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9.
当前世界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水资源缺乏等环境压力,大尺度区域地下水资源与环境问题日益得到重视。在区域地下水流理论创立、应用与发展50年之际,由中国地质调查局和国际水文地质学家协会区域地下水流专业委员会主办,西安地质调查中心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武汉)等单位承办了区域地下水流理论、应用与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区域地下水流理论创始人Tóth教授以及来自13个国家的160多位水文地质专家从地下水流理论方法、实践应用等方面进行研讨和交流,将对区域地下水流理论的研究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有力推动该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和实际应用。笔者系统分析梳理了与会者的报告,归纳总结了国际区域地下水流理论研究进展和发展动态,以期为区域地下水流理论更加广泛地应用于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相关研究领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遥感资料与地质和地球物理信息资料的综合是促进烃类调查成功的基础。在综合研究的第一阶段中,遥感方法能够配合地质学家通过沉积盆地选择调查区域,遥感方法能在提供勘探前景价值方面提供大量的有用信息。在进行钻探之前,遥感技术可提供的信息包括:盆地的面积、沉积类型、地史的重建、比较已知的或相邻的石油区域,以及查明石油  相似文献   

11.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区地震危险性分析及预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作者已在《青藏高原地质过程与环境灾害效应》文集中, 对南水北调西线调水区地震与活动断裂的关系及其特征进行了论述, 本文通过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区地震活动特点, 利用区域地震资料采用统计的方法研究地震发生的时空分布特点及预测未来发生地震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水压致裂地应力测量原理和方法及其在南水北调西线工程中的应用。在调水工程沿线测得主应力大小、方向,并分析了其相互关系和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现今地壳应力场水平主应力占主导地位,属逆断层状态,且σHmaxV较大,属于构造影响强烈地区,主压应力方向总体呈NE向,与区域构造线呈锐角相交,是造成区域大多数断裂压扭左行运动的主要动力。进一步分析了深埋隧道发生岩爆灾害的可能性,为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各引水线路的优化设计和隧道灾害防治提供了可靠资料。   相似文献   

13.
航空电磁法在黄河口地区寻找浅层淡水的地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卫平  王越胜 《物探与化探》1999,23(2):115-121,127
对利用航空电磁法寻找浅层淡水的方法技术进行了探索,根据找水需要编制了保留区域场的三频标差异常图,对本区的海侵界线及海侵程度进行了研究,并在咸水区内圈定浅层淡水远景区29处,对各淡水远景区进行了分析与评价.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在分析河北平原近三十年来所取得的丰富电测深和电测井资料基础上,结合水文地质和遥感资料进行综合研究,所总结出的第四系不同岩性沉积物、各种矿化度地下水、土壤积盐临界深度内不同程度盐渍化土的电性参数,以及利用物探资料解决河北平原浅层水文地质分区、山前平原浅层水富水性分区、查明咸水体分布规律、咸水区内浅层淡水发育情况及盐渍土分区范围等水文地质问题时,所取得的成果。反映了河北平原第四系含水综合地质体的区域性电性特征,显示了物探方法解决有关水文地质问题的良好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5.
应用地球化学块体预测西秦岭地区银资源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地球化学块体新理论研究西秦岭大约8万 km2的1:20万图幅化探数据,圈定Ag地球化学块体。通过研究其地球化学块体内部结构套合的地球化学模式,逐步、追踪大型至特大型矿床可能存在的地点。圈定成矿远景区,确定银矿找矿靶区,利用成矿率类比,进行资源量预测。该研究成果,对西秦岭战略性矿产资源预测及勘查工作部署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应用特征参数GU、FU、B处理区域伽玛能谱资料的效果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U、Th元素的地球化学特性出发,探讨了利用“古铀丰度”(Gu)、“活化铀”(Fu)和“相对变迂系数”(B)等特征参数处理区域伽玛能谱测量资料的可能性和实际应用效果。文中阐述了选用的能谱特征参数的理论基础及地球化学意义。同时,利用这些特征参数对成矿带上所作的区域地面伽玛能谱测量资料进行了处理。结果表明,利用这些参数在确定区域铀源体、研究该区铀元素活化运移和沉积富集规律、探讨该区控制铀矿化形成的主要地质因素以及预测区内铀矿找矿远景地段等方面都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是一种值得进一步探索和完善的伽玛能谱资料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7.
基于地表能量平衡与SCS模型的祁连山水源涵养能力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聂忆黄 《地学前缘》2010,17(3):269-275
基于区域水量平衡,利用地表能量平衡的原理计算陆地实际蒸散发量,采用SCS模型计算地表径流量,提出了一种定量评估区域水源涵养量的实用方法。利用该方法和GIS软件平台,结合1982-2003年遥感数据和对祁连山水源涵养重要区水源涵养能力强弱的空间分布及其变化规律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1)祁连山山地水源涵养重要区内水源涵养能力最强的区域为中部和东南部地区,而西部地区涵养水源的能力相对较弱;(2)祁连山山地水源涵养重要区内中部和靠东南部的水源涵养能力减弱比较明显,特别是以门源回族自治县为中心,形成了水源涵养能力持续减弱带。  相似文献   

18.
马宗祥  刘腾耀 《铀矿地质》1995,11(6):350-356
车载γ能谱方法找金是寻找隐伏金矿床的物化探新技术。用它可有效地预测区域金成矿远景区。在冀北等地区(4.91万km ̄2)采用车载γ能谱测量方法,取得地质体内63416个γ能谱测点数据,按地质体大小使用滑动滤波技术,处理区域地质体中的γ能谱数据并绘制了参数分布特征图件。在深入研究γ能谱参数分布特征所反映的区域金成矿地质环境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与区域金成矿相关的γ能谱组合参数,提取了γ能谱参数特征信息。结合地质资料,研究工作地区的金成矿地质环境,预测了两片远景区,部分地区经验证,见有金矿化。研究结果表明,车载γ能谱方法用于区域找金是一种快速、节资、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依据能量平衡和水分平衡原理,建立不同地表覆盖条件下的区域缺水计算方法,实现了利用遥感数据对我国北方缺水状况的宏观监测和快速反应。模型的具体步骤是:首先,利用NOAA/AVHRR数字影像进行地表覆盖分类,结合气象数据建立区域实际蒸散模型,并利用经联合国粮农组织修正的Penman公式计算区域潜在蒸散量。然后,由区域实际蒸散量和潜在蒸散量,构造出反映区域缺水程度的缺水指数。最后,利用该方法对1999年7月我国北方的区域水分盈亏状况进行了研究,讨论了区域缺水指数与土壤墒情、背景环境参数、地表覆盖类型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本文依据26口钻井的系统测温数据、1690个油层温度和21口自流热水井的资料,分析鲁两北平原地温场的特点和地下热水的赋存条件,提出地热田的基本模式,评述地区地下热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