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虚拟现实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虚拟现实地理信息系统(VR-GIS)是地理信息系统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虚拟现实已经成为可视化三维地理信息系统数据的一个主流的工具,但与GIS数据的直接交互是有限的,VR-GIS把传统的GIS的空间分析与查询功能增加到了虚拟环境中,笔者首先分析了不同种类的VR所导致的不同种类的VR-GIS;其次说明了不同种类的VR-GIS及其用户界面对其设计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该文阐述了三种不同VR-GIS的设计。  相似文献   

2.
定性地理信息系统(Qualitative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是一个相对较新的专业术语,注重多方面综合描述事物的发展、实践和思想演变,其关注的是定性研究或定性数据与GIS的集成;它是对1990s提出的GIS对主体表现的缺失、对主观能动性的忽视,以及基于实证主义的认识论等批判浪潮的响应,是将GIS立足于一些激进的认识论上,更多地与定量的技术、空间科学结合起来。它打破了GIS传统上只能处理定量数据的观点。本文通过回顾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讨论了公众参与式地理信息系统、女性主义地理信息系统与批判地理信息系统的研究范式,梳理了定性地理信息系统在人文地理学中的应用,讨论了定性地理信息系统在人文地理学研究中的优势,并提出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3.
基于主体人与地学本体的人-地-GIS关系讨论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人-地-GIS”关系是地理信息科学及相关研究的基础。传统的人-地-GIS双向联系模型正在向以地学本体为核心的本体中心模型演化。通过主体人与客体人的区分,探讨两者在“人-地-GIS”关系中的地位与作用,分析人-地、地-GIS与人-GIS的相关关系。通过地学本体与本体论的分析,讨论地学本体与科学本体、哲学本体论之间的关系,分析地学本体与类、元数据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进而构建以地学本体为核心的“人-地-GIS”关系新模型,该模型整体上分为认知与再现两部分,由核心的本体模型及人的认知层、GIS的模型层与“地学”现象及其关系层构成。以主体人的认知为主线,讨论该模型中各模块的功能与相互关系,指出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人口地理信息系统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处理人口数据的一门新技术,它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人口信息化管理水平。文章从GIS组件技术角度出发,介绍了人口统计指标和GIS模型的建立,探讨了构建人口统计地理信息系统方法与过程,实现了人口地理信息与人口属性信息的功能集成。实践表明,使用GIS组件技术开发人口统计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比较好的选择,通过GIS的空间分析手段表达一个区域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分布关系和分布规律,结合专业模型,进行分析和评价,找出可持续发展系统的规律和发展趋势,为有关部门管理和决策提供数据分析支持。  相似文献   

5.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GIS)是一种决策支持系统,它具有信息系统的各种特点。地理信息系统与其他信息系统的主要区别在于其存储和处理的信息是经过地理编码的,地理位置及与该位置有关的地物属性信息成为信息检索的重要部分。GIS把空间位置数据与属性数据有机结合起来了,把城镇数据和农村数据统一起来,构建出城乡一体化的艰苦模式,  相似文献   

6.
该文回顾了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历史,分析GIS的发展趋势,即3DGIS、TGIS、NS-GIS、Web-GIS、Com-GIS、Open-GIS等是GIS的重要发展方向,并阐述了GIS的面向对象技术、时空数据和属性数据的集成技术、空间数据融合技术、时空分析技术。  相似文献   

7.
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动态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该文回顾了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历史,分析GIS的发展趋势,即3DGIS,TGIS,NS-GIS,Web-GIS,Com-GIS,Open-GIS等是GIS的重要发展方向,并阐述了GIS的面向对象技术,时空数据和属性数据的集成技术,空间数据融合技术,时空分析技术。  相似文献   

8.
朱海燕 《地理学报》2001,56(4):502-502
20 0 1年伊始 ,北京大学城环系 GIS教研室邬伦、刘瑜先生牵头推出的一本全面反映 GIS最新进展的地理信息系统教材——《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方法和应用》由科学出版社出版。这是《北京大学地理教学丛书》之一。本书是在作者使用北京大学原有教材多次授课的基础上 ,结合 GIS的应用经验 ,不断创新而成的。由于基础课程的广泛性 ,该书的一个最大特点是以读者为中心 ,从不同方面体现出对学生的关怀。首先考虑到 GIS专业学生将来不同的就业方向 ,如理论研究、软件开发、项目组织管理及 GIS应用等领域 ,在内容设计上分为基本概念和理论、…  相似文献   

9.
移动计算环境中的地理信息系统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的结合使得移动计算成为当今一主流计算,基于移动计算的地理信息系统就是在这种条件下产生的。移动地理信息系统是GIS产业发展的一个新亮点。该文叙述了移动GIS的形成、发展及特点,讨论了移动GIS的关键技术及移动GIS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旅游信息系统建设模式探讨——以佛山市为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作为当前旅游信息系统开发的两种主要基础平台,地理信息系统和多媒体制作系统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多媒体制作系统缺乏旅游地图的有效管理,空间查询,分析和统计功能,旅游地理信息系统则缺乏旅游信息的多媒体表达能力。从实用性和普及性出发,集合二者优点开发模式具有更大的推广应用价值。因此,论文提出在同一界面下基于GIS和多媒体集成的旅游信息系统开发模式;(1)在GIS中增加多媒体信息表达能力,以关系数据库为核心,把多媒体文件名信息存储在地理信息系统属性库,依靠多媒休段实现多媒体数据与地理信息系统图形和属性的关联,实现查询的基本概念;(2)在多媒体系统中开发部分GIS空间查询功能。以此思路,佛山科技学院GIS技术实验室利用VB进行GIS和多媒体二次开发,成功地完成了佛山旅游信息系统的设计和开发。  相似文献   

11.
虚拟城市是 3维城市地理信息系统的前沿领域 ,该文对在微机上如何建立虚拟城市作了初步探讨 ,把建立虚拟城市的方法分为 3维真实场景建模、海量数据环境下的场景漫游以及确定任意时刻声音文件的调入时机三个部分。重点介绍了控制三维场景漫游、自适应层次细节模型、简单碰撞检测的实现方法 ,并提出了采用泰森模型调用声音文件的新思路。最后给出在VC 开发环境下用OpenGL建立虚拟城市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2.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way in which GIS, Virtual Reality (VR) and the Internet are closely integrated through the link of Virtual Reality Modelling Language (VRML) for spatial data visualization, analysis and exploration. Integration takes advantage of each component, and enables the dynamic 3D content to be built, visualized, interacted with and deployed all on the Web. To accomplish this, a hybrid approach that merges the conventional client-side and server-side methods is proposed, which offers the best of both worlds in terms of flexibility and capability, as well as the rational use of computing resources. Based on this approach, a Web-based prototype toolkit is designed and implemented by using an affordable desktop GIS through its macro language together with Java, Common Gateway Interface (CGI) and HTML programming. This toolkit comprises a 3D visualization tool, a 3D analysis tool, and a Java/VRML interface, which are respectively used for the creation of VRML models from 2D maps, surface analysis (e.g. profile creation and visibility analysis), and interaction (e.g. selecting and querying) with the output VRML worlds of 3D visualization and analysis. It is demonstrated that this toolkit provides an integrated environment, facilitating users to gain insights from the interaction with virtual environments that are built from existing GIS databases.  相似文献   

13.
网络环境下进行二维电子地图与三维虚拟场景集成,关键问题之一是数据快速、有效地传输与表达。为了解决网络电子地图与三维虚拟场景集成过程中数据快速传输问题,该文讨论了空间数据多级存储、网络数据流压缩、矢栅数据有机结合、纹理模型及原型模型库等网络传输瓶颈解决方案和模型数据简化方法,为后续网络电子地图和三维虚拟场景集成系统的开发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三维景观GIS几何建模方法——以无锡唐城为例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本文实现了以 4D测绘数据 (DEM、DOM、DLG、DRG)为基本数据源的无锡唐城古建筑三维数字景观GIS。同时 ,在三维GIS传统三维空间数据模型的基础上 ,提出面向对象的三维建模点对象的划分不同与二维GIS中的点对象 ;针对基于面状的三维GIS,提出有向曲线构建面状复杂单体的几何建模方法是较为简捷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3D GIS空间索引技术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概括并分析3D GIS中使用的空间索引技术,介绍各类技术方法的基本思想;对典型的空间索引方法进行分类,综合比较其优缺点和适用对象;按照空间分割方式将三维空间索引分为规则分割和对象分割两大类,规则分割包括规则网格、BSP树、八叉树、KD树、KDB树和R树系列等,对象分割则通过层次包围体来实现。指出在3D GIS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实际情况和应用需要组合多种索引技术,进而生成灵活、高效的索引机制。  相似文献   

16.
三维地质建模若干基本问题探讨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由于地质数据及其应用本身所具有的复杂性、不确定性、信息不完备等特点,使得三维地质建模成为制约三维GIS研究及其应用的主要瓶颈之一。讨论三维空间数据模型的设计,提出“多元数据—多方法集成—多层次干预”的“三多”建模思路;从建模尺度、数据源、建模工具等方面对建模方法进行分类;分析三维地质建模的关键技术,包括三维地质模型构建、海量模型数据操作和多元数据一体化耦合显示;针对三维地质建模系统的开发提出6项建议,分析近期三维地质建模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7.
论“数字城市”及其三维再现关键技术   总被引:31,自引:6,他引:31  
“数字城市”是以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大规模存储技术为基础 ,以宽带网络为纽带 ,运用 3S技术、遥测、仿真—虚拟技术等对城市进行多分辨率、多尺度、多时空和多种类的三维描述。通过“数字城市”技术可以将现代城市的信息收集、整理、归纳起来 ,并按照地理坐标建立完整的空间数据模型 ,经过网络联结使每个人都能快速、完整、形象地了解城市的过去、现状和未来。目前国内外“数字城市”研究基本上是停留在软硬环境建设方面 ,至多处于研究的初期阶段 ,并没有在“数字城市”研究方面取得实质性的进展。本文主要探讨我国实现“数字城市”的关键技术 ,诸如 :数字城市空间基础设施、多种GIS系统集成模型研究、 3D GIS、三维城市规划、城市仿真与虚拟现实技术、数字城市支持下的数字社区等等。  相似文献   

18.
基于GIS的地质勘察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从地质勘察领域分析入手,揭示三类主要数据内容及其内在联系,把握地质勘察领域的实质问题。采用信息系统实现关键技术与方法,建立地质勘察领域UML可视化需求模型,构建系统的三层架构体系,设计系统功能可视化组件图和系统数据库结构图。此研究内容与方法在深圳市地质勘察信息系统中成功实现,研究成果被列为科技项目成果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基于Web Geocoding的三维GIS快速定位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维GIS技术已经逐渐发展成熟,其对客观世界的表达能给人以更真实的感受,然而三维GIS软件所需数据是海量的。由于遥感技术的发展,纹理数据的获取和处理已经变得容易和快速,而对于矢量数据的采集、存储是一个非常艰巨的工作,如何在短期内获取海量、精确的矢量地理信息数据,减少数据采集的费用和时间成了一大难题。通过基于网络的地理编码来查询获取矢量点状地理信息,将地理信息存储到本地数据库,并且将数据应用到系统中进行快速定位显示,实现地理位置的实时定位和查询,为各种专题三维GIS软件开发提供服务和扩展功能。  相似文献   

20.
该文分析了三维数据重建的研究现状 ,提出了基于表面模型的三维数据重建方法 ,给出了具体的算法和应用实例。实例证明算法是收敛的 ,具有较高的精度。该方法对于三维数据重建、三维GIS以及数字城市的建设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