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泉州城市化进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建云 《福建地理》2001,16(2):39-41,27
本文通过泉州城市化进程的研究,让人们对一定时期来泉州的经济发展水平有较深入的认识,并使人们对泉州城市化动力、发展道路、相关政策的制定产生思考。  相似文献   

2.
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城市扩展的空间数据是评估城市化进程的一个重要指标.本文通过对泉州1989年和2000年TM/ETM+ 影像的遥感监测,利用仿归一化植被指数(NDBI)和计算机监督分类提取了泉州在这11年中的城区空间扩展信息,并分析出泉州市的扩展方式是低密度蔓延和沿条带状扩展相结合的.  相似文献   

3.
遥感监测下的城市扩展分析——以泉州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卫华 《福建地理》2005,20(1):16-19
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城市扩展的空间数据是评估城市化进程的一个重要指标。本文通过对泉州1989年和2000年TM/ETM 影像的遥感监测,利用仿归一化植被指数(NDBI)和计算机监督分类提取了泉州在这11年中的城区空间扩展信息,并分析出泉州市的扩展方式是低密度蔓延和沿条带状扩展相结合的。  相似文献   

4.
矿业遗迹的开发和矿山公园的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矿业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了资源方面的保证,为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奠定了基础,推动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城市化进程。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 对自己周围环境的重视,加上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矿业城市因矿产资源开发造成的环境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  相似文献   

5.
陈垚森  陈文成 《热带地理》2011,31(6):604-608,615
根据空间句法理论对泉州城区道路网进行量化描述,并利用量化后的泉州城区道路网的形态变量对其空间特征形态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泉州中心城区总体呈格网状特征,空间智能性较高,道路网形态较合理,同时也存在智能值与集成度均与交通实际不符的道路空间.最后在此形态基础上提出泉州道路网的优化建议,为城市的空间扩展、规划建设提供参考依...  相似文献   

6.
日本的农村工业和泉州的乡镇工业都具有规模小,个私经济为主,布局分散等特点,具有可比性,但彼此在发展模式、成长机制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日本的3种发展模式和泉州的5种发展模式各有千秋、但日本成长机制却明显优于泉州,为此,本文通过对比研究,对泉州乡镇企业的发展提出了6条建议。  相似文献   

7.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新形势下,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加快,超大城市与城市化走廊不断扩展,尤其在发展中国家和亚洲地区。但在城市化过程中,由于人们缺乏科学发展观,片面追求社会经济效益,追求经济发展增长速度,忽视了生态环境的保护,尤其是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对长江下游经济发达地区一些重点城市,尤其是苏锡常地区与长江口的水质、水体保护与污染状况和城市化发展的相关问题曾作过深入调查分析;就地区的城市化特点、城市化过程、水资源利用管理以及合理保护水资源的问题作一些分析研究,试图探索中国经济发达区域城市化过程中水资源利用保护的新路子,特别对长江下游地区城市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提出了和谐发展的办法和模式,对本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构建中国和谐社会作出努力。  相似文献   

8.
泉州湾红树林湿地底栖动物资源现状及其管理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泉州湾红树林湿地底栖动物历史调查数据和文献,阐述了泉州湾红树林湿地底栖动物的资源和研究现状,分析了泉州湾红树林湿地底栖动物调查研究的不足,提出今后的研究思路和管理策略,旨在为泉州湾红树林湿地底栖动物资源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化质量问题一直备受人们的关注.选取15项影响湖南省城市化质量因素的指标,运用解释结构模型(ISM)深入剖析了各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5级多层次递阶结构模型,进一步精确描述系统各要素两两之间的直接关系,从而直观、清晰地反映了各影响因素之间的递阶、层级关系及相互影响,并找到影响湖南城市化质量的根本因素,进而为湖南省城市化质量的改善与发展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和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10.
1.引言随着城市化的持续发展,城市将容纳越来越多的人口。人们普遍认为城市化同经济发展相一致,城市化水平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存在着正相关关系。对大多数发达地区来说确是如此。在不发达地区,城市化伴随着极大的贫困和过多人口对有限的城市基础设施的极大压力,主要是由于同城市基础设施发展不相称的乡村人口迁移造成的过快人口增长产生的。迁移现象是由一系列有关的社会经济因素非常复杂的相互作用产生的,由于原因与后果之间有很大的时间延迟,这种关系通常是模糊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