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由地震研究所主编的《中国部分地倾斜台站观测资料汇编》(下称《汇编》)系列,自1987年1月至1990年9月先后由地震出版社出版五册:“目视水管倾斜仪部分”、“自记水管倾斜仪部分”和“水平摆倾斜仪部分”。该《汇编》系列完整地收集整理了我国1969—1987年19年间20个目视水管仪、19个自记水管仪和8个水平摆倾斜仪台站的地倾斜、固体潮汐观测和辅助观测资料。共3210页,1413个整点值、日均值、五日均值、月均值数据,191幅台址峒体地形等图件,22万个雨量等多项辅助观测数据及台址条件、格值标定等基础资料。 1990年10月20日,湖北省地震局在武昌主持召开了鉴定会,由全国从事地球物理、地震预报、地球  相似文献   

2.
为了长期法定保存我国优质倾斜固体潮台站的观测资料,充分发挥其使用价值,在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的领导下,由国家地震局地震研究所一室牵头,有泰安、乾县、易门三个地震台参加的《中国部分地倾斜台站观测资料汇编》——水平摆倾斜仪部分(泰安台、乾县  相似文献   

3.
为贯彻落实国家地震局(89)震发科字第312号文件精神,为全国定点形变连续观测台站从1987年元月1日起正式执行新修订的《地倾斜台站观测规范》作好业务技术上的准备,地震研究所按局(86)震科字第111号文件于9月20~24日在上海举办了一期《地倾斜台观测规范》 (下称《规范》)研讨班。参加研讨班的代表来自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综合计划  相似文献   

4.
1983年10月8日至14日,国家地震局在成都市望江宾馆举行全国基本台站(扩大)定点形变连续观测工作会议。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27个省(市、区)局(所、队、办)的八十三名代表,其中台站代表四十人。会议由国家局科技监测司陈鑫连付司长主持。这次会议的主要议程是:1.全国部分台站:水平摆(1982.1.1~83.6.30)、目视水管(1980.1.1~83.6.30)、自记水管倾斜仪观测和资料质量评比、初  相似文献   

5.
为了较全面地了解目前我国重力台站观测资料的质量以及利用这些资料研究重力潮汐与地震关系的可能性,本文用统一方法,对全国十二个台站的重力观测资料进行了资料连续性分析、数据检验、湖汐因子精度与稳定性的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宝坻、上海、昆明和乌鲁木齐台(218号仪器)的资料质量优于其它台站。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数理统计入手,首先计算了倾斜仪资料均值序列分布的偏态系数和两种时间序列的振幅谱及均方差σ,并将均值序列的振幅谱与一阶差分序列的振幅谱作了比较,而后者的年振幅及其均方差σ比前者要削减90%以上,表明差分序列宜作为统计分析的基本量。 文中选定十二个区间,对16个台站的倾斜日差(时间窗为一年)发生频数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按:p(d≤r)=95%(d为日差绝对值),求得十六个台站三十二台倾斜仪的正常倾斜复现域r值。该值为寻找定点形变观测仪器的背景值提供了依据。在此基础上得出三十二台倾斜仪的辨别异常限M的初步值,作为初步区分正常倾斜和异常倾斜的依据。经震例检验,我国Ⅰ、Ⅱ类倾斜仪台站己具有辨别10~(-7)异常倾斜信息的能力,而泰安(东西分量)等优质台站则达10~(-8)。 本文所列各项定量技术指标,可供研究观测精度和台址条件时参考;本法也适用于其它定点形变观测仪器。  相似文献   

7.
在台站上,使用大容量计算机求取较长时间段(不少于30天)倾斜固体潮各分潮波的潮汐因子γ值,存在一定困难。本文介绍别尔采夫的两日观测数据(实际为46小时)求取γ近值似的方法,提供资料分析时参考。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另一角度推导出水平摆最佳工作位置的计算公式,介绍运用“水平摆倾斜仪精确定向法”对我国65个地震台水平摆工作位置检测及重新调整的概况,并对精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以往这些台站的资料约有60.3%是在摆杆偏角超限状况下观测到的。经重新调整后,仪器工作状况均符合《地倾斜台站观测规范》的要求,取得了良好效益。文章还给出任意角坐标旋转公式,以便将以往地倾斜观测资料归算至南北、东西方向,从而利于分析及资料交换之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数据预处理的基础上,对我国20个地倾斜基本台站的水平摆倾斜仪观测日均值作了富氏谱分析,并以自相关函数进行了卓越周期测定。 文中对卓越周期的物理机制作了简要的解释,并依B·古登堡公式推导了地倾斜的热倾斜估算公式。  相似文献   

10.
十堰台数字化水管仪倾斜潮汐观测质量评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十堰台的数字化水管仪2007-2010年倾斜潮汐观测资料进行全面质量评定后发现,运行3年以来的倾斜潮汐观测资料连续可靠,仪器工作正常稳定,零漂与年变幅等指标均在稳定范围内.长水管系列调和分析结果表明:倾斜潮汐观测在资料精确度、连续性和可用率3方面己接近国际同类水平,有些指标已超过国内优秀台站观测水平.倾斜资料于200...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利用“周期分析法”对凭祥台地倾斜历年观测资料进行了分析。根据分析结果,认为该台主要受到温度、持续大的降雨干扰因素的影响;并对距台站180公里内5.0和5.9级两次地震作了分析,试图探讨该台站目前倾斜观测手段的监测能力。  相似文献   

12.
本文用序贯分析方法对华北地区六个台站的九套倾斜仪1970年—1977年的全部观测资料,统计了地面倾斜方向急剧变化与地震发生的关系。认为,在目前的观测条件下不宜把一些地震前曾观测的地面倾斜方向急剧变化这一现象视为地震前兆信息。  相似文献   

13.
基于理论分析提出地倾斜视方位角及视偏角概念,以1987~2021年北京延庆西拨子和甘肃兰州十里店水管倾斜仪5个测向分量观测数据为例详细介绍了视偏角计算过程,并对2020年全国地倾斜台网715个测向分量观测数据的视偏角进行计算。2个典型台站结果显示,西拨子NS向视偏角PNS=-0.1°,EW向视偏角PEW=9.6°,NE向视偏角PNE=12.4°;十里店NS向视偏角PNS=0.3°,EW向视偏角PEW=-22.5°;2个台站视偏角的最大值为23.2°,最小值为-36.0°;从5个分量的统计均值来看,视偏角最大值为12.4°,最小值为-22.5°,极差为34.9°;2个台站均显示出NS向视偏角偏小、EW向和NE向视偏角偏大的特征。全国地倾斜台网观测数据计算结果表明,视偏角PS<10°的分量数为266个,占37.20%,PS<22.5°的分量数为445个,占62.24%,PS>45°的分量数为111个...  相似文献   

14.
本文根据我国丹东、佘山、泉州,蒲田、厦门,漳州六个沿海台站的地倾斜观测资料,按维尼迪科夫法对资料进行了调和分析;得出了海潮对固体潮水平分量影响的规律和特点,并指出我国沿海台站负载潮的相位滞后固体潮十余小时。 由于负载潮受局部因素影响较大,本文提出用台站附近验潮站的水位资料或验潮站的海潮予报值进行相关分析来排除海潮的影响是行之有效的。其余差与固体潮理论值有很好的一致性。这将有助于提高我国沿海台站形变资料的分析精度和捕捉地震前兆信息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为了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全国地壳形变连续观测台网的观测及资料质量,总结并检阅专业技术管理的工作经验与成绩,讨论与展望今后台站工作,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于1988年10月20—24日在南宁主持召开了第四次全国基本台站定点形变连续观测工作会议。出席会议的  相似文献   

16.
按国家地震局(83)震发科字第062、341号文件精神,清理“倾斜异常图象”总结交流会(下称“异常图象”会)、“地倾斜台站观测规范” (下称“规范”)修订会,由地震研究所牵头分别于4月25~30日、5月2~5日在南宁召开。 “异常图象会”首先由各单位交流了自去年10月成都会议以来的清理成果。与会代表认为从近年来几次5、6级中强地震前发现震前变化及倾斜、应变潮汐记录曲线的畸变和扰动等图象表明,改善条件后的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怀来形变综合台的地倾斜、洞体应变与钻孔应变等观测项目的台址条件、仪器设备、观测管理与倾斜、线应变、体应变固体潮汐观测的精度评定。该台是可与国内外知名台站媲美的优质台。  相似文献   

18.
利用已有的高精度倾斜固体潮观测资料,按响应比理论确定倾斜固体潮比例因子α为响应参过,计算了几个台站在不同力源作用下的响应比值,得到了大同─阳高地震前响应比的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19.
1984年5月21日江苏南黄海(λ_E=121°.07,φN=32°.07)发生一次6.2级地震。震中300公里范围内四个沿海(距海岸100公里内)深山洞(常熟、佘山、宁波、连云港)台站的水平摆倾斜仪记录到震前潮汐曲线阶变、扰动、畸变或单向脉冲等临震现象(量级仅为10~(-8)~10~(-7))。此外,震中距450公里范围内的多数台站普遍清晰确切地记录到了震时阶跃(10~(-8)~10~(-7))图象。依据南黄海6.2级地震的有价值的原始记录,似乎沿海台站的有一定规律的同震倾斜阶跃与震源参数有关,而不是倾斜仪的随机响应。 最后,笔者提议:在沿海重点监视的一定地区建立一适当密度的潮汐一倾斜观测台网,开展沿海人口稠密地区的地震预报研究,这是非常必要而又大有希望的。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我国近三十个记录到固体潮的地倾斜台站的资料进行γ值计算和精度分析。在此基础上,将我国台站按现况分类,其中有些台站的观测精度已接近世界著名台站的水平。 文中计算的中国大陆中东部地区的γ值,可供地学界参考。 本文作者还提出了以各台站γ值的动态变化制作“地气图”来探索地震前兆的思路。并以大震前可能出现的弹性模量变化为前提,导出测定γ值的必要精度。同时还用台站的实测资料阐述在我国开展此项研究工作的可能性,并提出仪器的最低灵敏度以及格值标定的必要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