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沙颍河是淮河流域最大的一条支流,是经常发生暴雨洪水的地区之一。1943年8月在沙颍河发生了一场暴雨洪水(简称“43·8”洪水)。据文献和水文资料分析,自1470年以来,沙颍河曾于1593、1632、1739、1757、1898、1931、1943、1975、1982年发生过大洪水。“43·8”洪水是仅次于  相似文献   

2.
一、概述1931年入夏后,天气阴多晴少,淫雨弥漫,水祸遍及江、淮、黄三大流域有关地区。河南地处中原,位于江、淮、黄、海四大流域的衔接地带,灾情尤为严重。据大量文献记载,我省“自交夏令淫雨不霁,时而细雨缤纷,时而大雨倾盆”,一直持续到当年9月,从而酿成了河南近代之奇灾。根据当时的洪灾情况,可概括为5次大的降雨过程及其相应的洪水: 第1次6月17~19日与第3次7月23~25日都是发生在豫南,暴雨历时短、强度大、范围小,洪水峰  相似文献   

3.
淮河流域大型水库联合优化调度的动态规划模型解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淮河流域暴雨洪水频繁,常常遭遇恶劣雨型的组合。为使大型水库群在大范围暴雨洪水期间综合效益达到最优,采用动态规划模型求解淮河流域大型水库群的联合优化调度问题,利用国产曙光1000巨型计算机的高速度和大容量的优势,解决了优化中的“维数灾”和“网格灾”问题,给出了淮河流域9个大型水库联合优化调度模型极效地提高了防洪水库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4.
江守钰  程绪干 《水文》2007,27(3):89-92
1991年,淮河发生仅次于1954年和其后的2003年流域性大洪水,里下河地区和少数支流主要控制站超过建国以来历史极值;沂沭泗水系的沂河、泗河也出现自1957年和1974年以来的最大洪水。本文从天气形势特征、暴雨特性、洪水特性三个方面对1991年暴雨洪水进行了分析,并与1954年和2003年洪水进行了简单比较。  相似文献   

5.
《水文》1989,(6):54-56,F003
1986年7月下旬,左江流域遭受9号台风影响,先后出现一场稀遇的大暴雨洪水过程。本文对这场暴雨洪水的天气系统、特点和暴雨洪水形成、特性进行分析,供参考。一、流域概况左江发源于越南境内,由水口河、黎溪  相似文献   

6.
鄱阳湖1998年洪水特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闵骞 《水文》2001,21(3):55-58,39
分析了鄱阳湖流域1998年6-7月暴雨气象背景和时空分布特点,从五河入湖洪水过程和长江严重顶托两个方面,探讨了鄱阳湖1998年洪水成因,以都齐水位站水位变化为例,叙述了鄱阳湖1998年洪水发展过程,从降水量、洪量及水位3个方面,比较了分析了1998年洪水与1954年洪水的量级关系,表明鄱阳湖1998年洪水明显小于1954年洪水。  相似文献   

7.
就1998年6月闽江发生的本世纪内最大一场暴雨洪水的天气成因、发展过程及特性作了简要的介绍与分析。"98·6"洪水是由历时17天的暴雨过程形成的,雨峰多且相互衔接,从而形成这场峰高、量大、多峰的特大洪水过程。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西江流域暴雨洪水发生规律,根据1994、1998、2005和2008年四场灾害性暴雨洪水实测资料,对暴雨洪水过程进行分析。通过计算暴雨时间、空间变差系数、相对中心和洪水集中度等特征指标定量分析暴雨洪水特性,结合洪水组合和遭遇情况分析洪水成因。分析结果表明:四场暴雨雨量分布不均,降雨历时均大于10d,且暴雨相对中心值呈减小趋势,暴雨中心沿河流流向移动易导致灾害性洪水。1998和2005年两场100年一遇洪水均为全流域大量级洪水遭遇导致。两场暴雨均有雨量大、时间变差系数V_t值小,时间分布均匀和雨峰系数C_p值大,主雨峰峰现时间迟的特点;暴雨中心均有向下游转移的趋势,空间变差系数V_p值均趋于增加,空间分布趋于集中。研究结果可为西江流域的水库群联合防洪调度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太湖流域典型年梅雨洪涝灾害比较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吴浩云 《水文》2000,20(4):54-57
通过对太湖流域1931年、1954年、1983年和1991年等4次典型梅雨降雨、流域水情、洪水运动和洪涝灾害损失的对比分析,指出梅雨降雨是造成太湖流域降雨总量大、水位高和洪涝灾害严重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闵江“98·6”特大暴雨洪水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文》2001,21(1):57-59
就1998年6月闽江发生的本世纪内最大一场暴雨洪水的天气成因、发展过程及特性作了简要的介绍与分析."98·6"洪水是由历时17天的暴雨过程形成的,雨峰多且相互衔接,从而形成这场峰高、量大、多峰的特大洪水过程.  相似文献   

11.
1730年(清雍正八年)在我国淮河流域沂、沭、泗河地区发生了一次特大洪水,暴雨洪水范围广,洪峰高,洪量大,灾情重,实为该地区数百年来所罕见。1949年以后,因工作需要,几个单位先后在沂、沭河上进行了洪水调查,共有13个调查河段、推算洪峰流量河段9个,并查阅了地方志和故宫文献档案,做了  相似文献   

12.
西江流域"2005·06"特大暴雨洪水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佘有贵  吴伟强 《水文》2006,26(2):87-90
2005年6月西江流域持续暴雨,强度大、历时长,造成西江中下游地区发生特大洪水,下游控制站梧州水文站洪峰量级超百年一遇,仅次于历史调查洪水1915年,列近百年来第二位。本文分析了暴雨成因、暴雨特性、洪水形成、组合情况、洪水特性及重现期,并与94·06、98·06洪水比较,为洪水管理与防汛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由实测暴雨推求设计洪水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世惠  柏绍光 《水文》2002,22(1):38-40
基于南方湿润地区洪水由暴雨形成的特点,可根据实测暴雨资料分析流域代表性产、汇流参数,将历年最大面暴雨系列转换为对应的洪水系列,并由该洪水系列作为样本来计算洪水统计参数。实例分析结果表明,与实测洪水计算结果相近,该方法不但克服了山区河流雨洪同频率的假定,而且还为研究暴雨形成洪水的产、汇流机制,创造了一定的条件。  相似文献   

14.
长江流域1954年特大暴雨洪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1954年汛期,长江流域发生了近百年来所未有的特大洪水。由于暴雨持续时间长,强度大,范围广,上游与中下游雨期重叠,造成全江干支流河段洪峰累聚,洪水遭遇严重。干流枝江以下约1800公里长的河段,洪峰水位均突破历年最高记录。为了确保荆江大堤和武汉市的安全,进行了一系列有计划的分洪、蓄洪措施,实际分洪、溃口水量高达1100亿立米。仅荆江分洪工程就先后启闸分洪三次。由于高水  相似文献   

15.
为了从多方面提取对致洪暴雨有指示意义的异常信息,进一步提高对致洪暴雨的判别能力,利用Box-Cox变换将信号场方法引入致洪暴雨水汽条件气候异常的诊断,并具体分析了2003年、2005年和2007年淮河流域致洪暴雨850 hPa水汽通量场的气候异常特征。结果表明:淮河流域致洪暴雨期间,850 hPa经向水汽通量信号场105°E~125°E易形成以淮河流域为中心南正北负的双极型配置;850 hPa纬向水汽通量信号场低纬的显著信号反映出各条水汽输送通道的相对重要性因致洪暴雨而异。  相似文献   

16.
中国热带气旋暴雨洪水的分布和水文特性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描述了由热带气旋形成和影响的暴雨及其洪水的地域分布,给出了区划;讨论了热带气旋暴雨洪水的水文特性,并与非热带气旋暴雨洪水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17.
右江流域"2001.7"暴雨洪水分析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廖贤平 《水文》2005,25(2):62-64
2001年7月2~9日,右江流域连降暴雨,致使该流域发生了有水文资料记载以来的最大洪水,为历史所罕见。对右江流域本次暴雨的成因、暴雨时空分布、洪水形成及洪水特性进行了分析,以掌握该流域暴雨洪水特性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8.
中国最大洪水记录及其地理分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我国历史上洪水灾害十分频繁,从近30多年来的情况看,全国各地不断发生特大洪水,其中海河“63.8”洪水、河南“75.8”洪水、四川“81.7”洪水,都是历史上罕见的特大洪水,给下游地区造成了严重灾难。因此工程设计上,要求对各地可能发生的特大洪水进行研究。我国洪水大多由暴雨形成,径流集中,洪水量级大,而且年最大洪峰流量的年际变化极  相似文献   

19.
淮河流域"2002·6"暴雨洪水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春鹏  程绪干  李岩  徐时进 《水文》2003,23(6):59-61
对淮河流域“2002·6”暴雨洪水的成因、特点进行了分析,为进一步了解淮河治理后的水文特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泾河流域暴雨洪水特性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郑自宽 《水文》2003,23(5):57-60
搜集了泾河流域历史上著名的暴雨洪水资料,调查和整理了近年来发生的特大或较大暴雨洪水资料,分析和总结了该流域发生短历时、大强度、暴涨暴落、破坏力强的局部暴雨洪水的特点、变化规律和形成条件,提出了防御局部暴雨洪水灾害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