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提高农业气象观测报表质量的技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业忠 《广东气象》2008,30(3):64-65
把水稻各发育期观测事项编制成“观测工作历”,对编制和预审农气表-1中应注意的问题做了简要提示和说明。  相似文献   

2.
在制作和预审气表-1时,使用AHDM4.1程序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减少了预审错情,改善了工作质量。但也带来因观测员对微机过于信赖,对输入约定不明确而导致的错误。通过对晋中市9个站,2002年1月至10月气表-1错情统计,发现主要错情有:三次观测站02时定时风向风速错,占总错情的42%;三次观测站02时0cm地温加权平均错,占总错情的33%;最小相对湿度错,占总错情的25%。在预审榆次区气象局2002年气表-1中,除以上错情外,还发现以下几种错情:一是输入错(漏输、错输、不正常记录输入错,微机出错…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省正式通过鉴定的PC-1500计算机报表程序(A1-8312),自1984年下半年以来,一直应用于报表审核工作中。多年来,用这种人机结合的方式审核气表,发挥了审核员的主观能动性和计算机的优势。 1988年10月,我们又引进了商洛地区气象局审核员编的PC-1500“气表-1程序”(QB1),在审核工作中试用。我认为“QB1”程序是“A1-8312”程序的补充、修改、完善。它的基本程序,还是“A1-312”中的程序。现就一年来,应用“QB1”程序的情况,谈以下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4.
计算机技术正在渗入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气象工作有着广阔的使用前景,而在气象观测业务中则还处在升拓之时,国内仅有几个省、市、区气象部门在进行“观测查算”、“地面气表统计”等编程的研究。编制地面气表一直是手工操作,其速度和质量远远不能适应资料整编出版和应用服务的需要。改进气表计算工具,实现  相似文献   

5.
今年,省气象工作会议提出测报错情率小于等于0.4%。的要求。上半年我区测报错情率为0.2%,从表面看超额完成了省局规定的指标,为了解其真实情况,七月二十四至二十六日,我们对全区十二个站组的气簿—1,气表—1,压、温、湿、风、雨量自  相似文献   

6.
汪孝清 《气象》1982,8(4):30-30
《气象》1979年第12期刊登了“用‘补去法’校对气表—1’的计算错误”一文,我们在应用该文所介绍的方法校对“气表—1”时,进行了一点补充。 原文介绍的方法,只涉及了日合计为正的情况,  相似文献   

7.
李德明  张隐君 《气象》1977,3(10):11-12
我们在审核气表过程中发现,由“四舍五入”引起的计算误差存在某些规律性。如用数理统计方法去研究这些规律性,并应用于气表审核工作,则能收到多、快、好、省的效果。 一、舍入误差及其规律性 1.平均值的舍入误差 在求某些气象观测数据的平均值时,一般都是计算到某一位后“四舍五入”,得出其近似值。 如设所得近似值为X′,并用X代表准确值,则△X=X′-X  相似文献   

8.
地面报表的制作和预审是一项滩度大,工作量多的烦琐工作。自从“简表-录入-审核输出”流程代替人工抄录、校对、初算、复算以来,减少了报表的错情,提高了测报质量。“衡表”的预审工作虽与以前的气表-1有许多共同点,但因月合计或总量以及各种月终统计值不作统计和挑选,所以在预审的侧重点上需要随之有所改变。根据几年的工作实践,本人认为在预审“简表”中应着重审查以下几个方面:1定时观测值和各类极值1.1审定时观测值器差订正是否有误,实测与自妃记录是否有矛盾。除上述审查外,对气压读数来说应考虑气压的日变化,一般是两高…  相似文献   

9.
《气象科技》1975,(4):26-27
安徽省气象局对县站天气预报工作的暂行规定一、天气预报是气象工作进行服务的主要手段。气象人员要认真学习马列和毛主席著作,学会用毛主席哲学思想指导工作,坚持用政治统帅业务。全面落实气象工作“既为国防建设服务,同时又要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方针。在为经济建设服务中,要把为农业服务放在首位,当好各级党委“抓革命,  相似文献   

10.
杨多翠 《陕西气象》2001,1(1):38-40
我局从1998年7月开始自行用微机制作气表-1,经过3个月的试运行,顺利过渡到用微机制作上报。两年来,我局报表出门合格率保持100%。但通过复审发现原始记录中存在大量问题(共计175个,月均7个以上),而且是在预审员预审以后。下面把曾经发现的问题进行归类分析,以便互相学习,真正提高测报内在质量。1 抄校错这类问题出现的比较多,大部分是观测薄或自记纸上正确,到报表底本上却被抄错了。如果把报表底本不再与观测薄和自记纸对照,这些错误将很难在审核中被发现。1.1 自记风自记纸上自记风向整理为WNW,而报表上却抄为WSW。自记风速整理为2.0,…  相似文献   

11.
地面预审的任务相当艰巨,它要把整整一个月的气象记录,从一张一张的自记纸到一页一页的气簿,又以一页一页的气簿汇总到气表进行统计编制,在数以万计的数字行间,要百分之百的捕捉清除掉各种形式的差错,如果没有一个适当的工作方法是很难实现的。从以往审核出来的错情中可以看出,属于真正技术性错误乃是极少数,而属于漏查者却是主要因素。鉴于这些情况,我建议做一张《预审程序表》。所谓《预审程序表》就是以《地面气象记录报表预审办法》为基础,结合本台站历来错情类型,列出审查条文,排成表格形式并用腊纸把它  相似文献   

12.
《气象科技》1974,(6):63-63
在寒冷地区,当冬季气温降到-10℃以下时,露点温度需用干球温度和毛发表读数查取。这要经过两个步骤,即用毛发表读数在气表—19查出相应的干湿球(订正后)相对湿度,再用干球温度与订正后相对湿度查取露点。在实践中,我站采用了露点简便查算表,只需一个步骤便可完成。露点简便查算表的制作方法简述如下:在冬季气温降到-10℃以前时,把气表—19做好。根据气表—19右下角的小表,查出毛发表相对湿度 r 的范围对应气象常用表1号附录2б表中 r 的范围,表1列出我站所用毛发  相似文献   

13.
目前,县级气象局基本上都配备有2台以上的微型计算机,提高了气象工作的效率。地面气象观测资料的实时处理及报表制作均实现了微机化,Vist单收站、Mic系统平台的应用也是县级气象局微机资源利用的重要内容。但县级气象局微机资源仍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在这方面有待于进一步的开发,就此谈一点个人感想。1利用微机进行本站历史气象资料的智能化管理  目前推广使用的《AHDM4.1》软件可以对地面气象观测资料的气薄—1、气表—1和气表—21进行输入、计算、发报、审核及打印。但是,对于气表—1和气表—21,形成的结果性报表(即统计后的气…  相似文献   

14.
茅圣仁 《气象》1989,15(4):1-1
PC-1500机的地面测报应用由编发报逐步深入到气表-1的制作。PC-1500机的容量有限,要做好该项工作,就得减少数据的存贮空间,提高微机的工作效率。具体表现为气表-1数据要短且规范,即数据要压缩到最小长度且统一。  相似文献   

15.
傅志伟 《气象》2003,29(5):1-2
AHDM“X”版地面气象记录月报表审核程序的建立、使用 ,无疑极大地减轻了气表预审、审核 (“预审、审核”以下简称“预核”)人员的工作量 ,同时也提高了报表的质量 ,深受广大地面测报业务人员的欢迎和肯定。而“AHDM 5 0版地面气象记录月报表审核程序”(以下简称“审核程序”)是在保持了前几版审核程序的功能、优点的基础上 ,再进行补充、完善的审核程序 ,其审核面更广、功能更强。然而 ,气表预核工作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一个“发现矛盾—分析原因—解决矛盾”的思维过程 ,所面对的数据面广量大、纷繁复杂。因此 ,如若试图让一个软件来替…  相似文献   

16.
审核工作是一项细致而又复杂的工作,自始至终都要有步骤地进行,不能图省事。一定要严格按要求,逐时逐日对气簿-1和自记纸进行审查,以把好气表质量的最后一关。本文根据多年从事审核工作的经验和体  相似文献   

17.
地面气象测报工作的主要任务是观测。发报、编制报表。日常工作中,制作气表,保证报表出门合格,是测报工作的重要部份。报表的制作,预审工作繁杂,技术性较强,需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实际工作经验,分门别类、有条不紊地进行,并且还必须具备气象学、气候学方面的知识。笔者长期从事这方面工作,积累了一些经验,特列辑出来供各位同行参考。制作、预审气表,首先应把气簿一1和当月的地面值班日记从头至尾看一遍,做到心中有数(若是直接参加日常值班则更好),看是否记录有缺测平测,处理是否正确,气簿注明没有,更改记录是否符合(规…  相似文献   

18.
《气象》1984年第4期刊登的《用“差补法”复校气表—1》一文的介绍办法。只适用于合计值是整数和四次观测平均栏取一位小数的项目。但对三次观测的总低云量却不能使用,当前大部分县站都为昼夜三次观测。现在介绍一种复校气表—1三次观测总低云量平均栏是否有误的办法。  相似文献   

19.
《气象》1984年第4期刊登袁银庚同志的《用“差补法”复校气表—1》一文,介绍了复校气表—1中合计值为整数而平均值取一位小数的项目(如风速、总低云量)的平均栏旬(月)计值之方法。但该方法不适用于合计栏和平均栏均取一位小数的项目(如气压、温度等)。本文根据我们的实践经验,介绍用差补法复校气表──1中合计 栏和平均栏均取一位小数的项目,其平均栏 旬(月)计值是否正确的做法。 仍设c为合计栏中的旬(月)计值;m 为平均栏的旬(月)计值;Δn为逐日平均 栏乘4后减去合计栏之差值;ΣΔn为该旬  相似文献   

20.
祝浩敏 《气象》1987,13(3):33-36
地面气象观测项目繁多,因而地面气象资料的审核是一项细致而复杂的工作。长期来,这项工作都是由人工完成的,工作量大,观测规范的技术要求也比较复杂,往往只有经验丰富的审核员才能胜任。在计算机技术广泛应用的今天,用计算机实现地面气象资料的审核已是必要和可能的。1986年,常熟市气象站和苏州市气象局联合研制了“地面气象资料客观审核系统”模块和软件,从而使气表-1的审核工作逐步走向标准化、自动化。这一成果把测报人员从繁重的审核工作中解放出来。即使是一个缺乏经验的审核员,只要掌握具体的操作方法,也能完成一个熟练审核员的工作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