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七五"期间,特别是1990年度,西北五省(区)地矿系统各地质单位在地质科研得了重大进展,部分单位有所突破。为了让广大读者及时地了解各种情报信息,本刊从"地矿部1990年度科技进展情报交流会"会议材料中选编了西北五省(区)的部分情报综述资料,旨在报道基础地质、矿产地质等方面的成果及进展,其他方面作了删节。仅供广大的地质科技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2.
"七五"期间,特别是1990年度,西北五省(区)地矿系统各地质单位在地质科研得了重大进展,部分单位有所突破。为了让广大读者及时地了解各种情报信息,本刊从"地矿部1990年度科技进展情报交流会"会议材料中选编了西北五省(区)的部分情报综述资料,旨在报道基础地质、矿产地质等方面的成果及进展,其他方面作了删节。仅供广大的地质科技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3.
"七五"期间,特别是1990年度,西北五省(区)地矿系统各地质单位在地质科研得了重大进展,部分单位有所突破。为了让广大读者及时地了解各种情报信息,本刊从"地矿部1990年度科技进展情报交流会"会议材料中选编了西北五省(区)的部分情报综述资料,旨在报道基础地质、矿产地质等方面的成果及进展,其他方面作了删节。仅供广大的地质科技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4.
"七五"期间,特别是1990年度,西北五省(区)地矿系统各地质单位在地质科研得了重大进展,部分单位有所突破。为了让广大读者及时地了解各种情报信息,本刊从"地矿部1990年度科技进展情报交流会"会议材料中选编了西北五省(区)的部分情报综述资料,旨在报道基础地质、矿产地质等方面的成果及进展,其他方面作了删节。仅供广大的地质科技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5.
"七五"期间,特别是1990年度,西北五省(区)地矿系统各地质单位在地质科研得了重大进展,部分单位有所突破。为了让广大读者及时地了解各种情报信息,本刊从"地矿部1990年度科技进展情报交流会"会议材料中选编了西北五省(区)的部分情报综述资料,旨在报道基础地质、矿产地质等方面的成果及进展,其他方面作了删节。仅供广大的地质科技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6.
“七五”期间,特别是1990年度,西北五省(区)地矿系统各地质单位在地质科研得了重大进展,部分单位有所突破。为了让广大读者及时地了解各种情报信息,本刊从“地矿部1990年度科技进展情报交流会”会议材料中选编了西北五省(区)的部分情报综述资料,旨在报道基础地质、矿产地质等方面的成果及进展,其他方面作了删节。仅供广大的地质科技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7.
一九八三年,西北五省(区)地质部门在地质找矿和科研工作方面都取得了不少新进展。现根据各单位编写的进展综述,将主要进展简述如后。一、地层古生物方面 (一)陕西秦岭地区 1.在《陕西宽坪群、陶湾群层序划分及其含矿层位研究》中取得如下成果:  相似文献   

8.
西北五省(区)第二届矿山地质学术交流会于1985年10月24日至10月28日在西安召开,出席会议的有来自西北五省(区)矿山、勘探、科研、设计、大专院校等44个单位的100余人。这次会议总结交流了加强基础地质工作、矿床地质研究工作、矿产资源合理开发与利用、矿山地质管理和新技术、新方法在矿山地质工作中应用方面的经验。促进了矿山地质工作的开展,并提高了对矿山地质在矿业开发和国民经济建设中地位与作用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1984年10月17—21日,地矿西北分网兰州召开了西北五省(区)地质矿产情报调研成果交流会。这次会议是为了贯彻党中央提出的“把开发重点转向大西北”的战略决策,进一步落实地质矿产部第二次地质情报、图书馆工作会议精神以及地矿部地质科技情报总网提出的紧紧围绕‘为“开拓大西北”作好情报服务’的课题,而召开的一次小型情报工作调研会。会前,  相似文献   

10.
地质矿产部地质矿产科技情报网西北分网,于1986年8月19—23日在兰州召开了“西北五省(区)基性超基性岩及有关矿产情报调研成果交流会”。会议由甘肃地矿局主办。这次会议有30个单位的42名代表参加。出席会议的除地矿西北分网的成员单位外,内蒙、河北、河南、云南等省(区)地矿局,地矿部宜昌地矿所、成都地矿所、情报所、全国地质博物馆及西安冶金建筑学院、甘肃省情报所等单位也派代表参加了会议。交流会大致分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由特邀的专家和学者,对国外蛇绿岩、金伯利岩及有关金刚石、铂矿、镍矿的地质成矿研究现状、发展水平和国内此类矿床的地理分布、地质特征、找矿进展及某些新利用领域(例如,计算机数据自动化处理系统及其应用研究和陕西商南纯橄岩作为铸型镁砂的应用)等情报信息进行了介绍。此外,还邀请了武汉地院北京研究生部李万亨教授就“矿床的经济评价问题”作了学术报告。  相似文献   

11.
根据国家急需和西北地区的成矿条件,1989年6月26日至6月29日在青海省西宁市召开地矿部地质矿产情报网西北分网银矿地质情报交流会。参加会议的有西北五省(区)地矿局和西安地质学院、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的代表共40人。会议收到资料23份。会议主办单位(青海省地矿局)总工程师章午生同志出席会议并讲了话。青海省地矿局科教处副处长王继兴高级工程师传达了部科技司司长李延栋同志在部  相似文献   

12.
地矿部地矿西北分网于1986年8月19—23日,在兰州召开了《西北五省(区)基性超基性岩及有关矿产情报调研成果交流会》。会议由甘肃地矿局主办。这次会议有30近个单位,42名代表参加。会议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由邀请的专家、学者对国内外基性超基性岩及有关矿产的研究现状、发展水平、找矿进展及某些新的利用领域等情报信息进行了介绍。此外,还邀请了武汉地院北京研究生部李万亨教授就“矿床的经济评价问题”作了学术报告。第二阶段由西北区及毗邻省(区)的代表分别就  相似文献   

13.
一九八二年七月五日至二十日,地质矿产部地矿西北分网在乌鲁木齐市召开了《西北五省(区)非金属矿产找矿与利用情报交流会》。参加会议的有三十多个单位,近六十名代表。会议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情报资料交流。交流内容有西北各省(区)非金属矿产资源和利用概况及典型矿区的经验。其中新疆局唐延龄工程师介绍的新疆非金属矿产资源和利用情况、杨汉臣工程师介绍的新疆宝石鉴定工作,引起了与会者极大的兴趣。第二阶段  相似文献   

14.
最近,地质矿产部地质矿产科技情报网西北分网,在西安召开了西北五省(区)非金属矿产情报调研成果交流会。会议介绍了西北地区非金属矿产资源概况和开发利用现状;交流了非金属矿产找矿与利用的经验和当前若干值得注意的非金属矿产利用新途径。这些信息对  相似文献   

15.
今年一月二十七日,是中国地质学会成立六十周年。在庆祝中国地质学会成立六十周年的日子里,地质矿产部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谨向中国地质学会致以热烈的祝贺,向全国广大地质普查勘探、科研和教学工作者致以热烈的祝贺和亲切的慰问,对支持和赞助我所工作的西北五省(区)地质局、队、院(校)和国内有关单位致以衷心的感谢。中国地质学会从成立到解放前的二十七年间,为推进中国地质事业的发展,组织地质学术交流和培养地质人材等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三十三年来,随  相似文献   

16.
地矿部1990年度科技进展交流会于1990年10月8日—15日在安徽屯溪市322地质队召开。地矿部信息研究院副院长吴传壁同志主持大会,来自各省局、各专业网、各科研所和大专院校情报部门的120位同志参加了会议,夏国治同志、许宝文副总工程师、张良弼副司长等领导同志到会作了重要讲话。此次情报会是第15次地质科技进展交流会,也是90年代第一次地质科技进展交流会。同往届交流会一  相似文献   

17.
在认真学习毛主席关于理论问题的重要指示,贯彻党的十届二中全会和四届人大会议精神,掀起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高潮中,《西北地质科技情报》编辑委员会于1975年3月1日召开了所内编委(扩大)会议。会议认为,《西北地质科技情报》刊物自1971年7月出版以来,在毛主席革命路线和中共中央(1970)75号文件精神指引下,由于西北五省(区)地质局系统各级领导与广大职  相似文献   

18.
今年一月二十七日,是中国地质学会成立六十周年。在庆祝中国地质学会成立六十周年的日子里,地质矿产部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谨向中国地质学会致以热烈的祝贺,向全国广大地质普查勘探、科研和教学工作者致以热烈的祝贺和亲切的慰问,对支持和赞助我所工作的西北五省(区)地质局、队、院(校)和国内有关单位致以衷心的感谢。  相似文献   

19.
为了贯彻地矿部1986年89号文件精神,加快西北地区地质实验工作改革的步伐,使地质实验工作更好地为地质找矿和地质研究工作服务,西北地质实验工作会议于1986年8月28日至9月1日在新疆乌鲁木齐举行。参加会议的有西北五省(区)地矿局中心实验室(测试中心)和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实验室的主任、总工程师和有关管理干部,部科技司实验管理处张本琪同志和地质实验现代化管理研究会理事长欧坤山同  相似文献   

20.
西北五省(区)地质部门探矿工程情报交流会,于8月21日至25日在甘肃天水第七地质队召开。参加会议的有陕西、甘肃、新疆、青海、宁夏五省(区)地质局系统负责探矿工程的领导、技术人员及地质部勘探所的同志等,共45人。会议进行了三天的情报资料交流和两天的现场参观。交流的主要情报资料27篇,其中有:新型泥浆推广使用;复杂岩层取心;超早强水泥堵漏;小口径金钢石机具配套;热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