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一、引言普通电极系因受井眼中泥浆的分流作用及邻层的屏蔽影响很大,借以查明某些地貭剖面,特別是由电阻率不同的交互薄层組成的地貭剖面就受到一定限制。目前各石油工业先进国家,都广泛使用一种微电极系測井,这种电极系具有很多普通电极系所不及的优越性,除了可以精确地划分地貭剖面外,还可以确定岩石孔隙度,定性地估計渗透性。 1958年大跃进以来,随着技术革新运动的蓬勃开展,我国各石油勘探区都相继展开了微电极系測井工作.  相似文献   

2.
3.
盛夏的荆楚大地,一场喜雨,润泽了一片新绿,大地一派生机。国土资源部部长、党组书记、国家土地总督察徐绍史于6月24日~27日参加第22个全国土地日纪念活动和加快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现场会期间,深入湖北咸宁市、十堰市、襄阳市等地以及武警黄金指挥部教导大队,调研土地整治、低丘缓坡地开发利用、移土培肥、  相似文献   

4.
5.
海原断层系的分形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根据Okubo等人测量圣安德烈斯断层系所用的复盖维数法,对海原断层系进行了分形测量,求出海原断层系的整体维数D_0=1.137,其景泰段D_0=1.109,海原段D_0=1.182。计算中未得到邵家水段和李使堡段的分维数。此外,文中还着重探讨了断层几何与地震活动性及其力学环境的关系,进一步证明了自相似断层的几何复杂性与地震活动密切相关,剪切断裂带具较低分维数(1.1—1.3),而在张性环境中形成的断裂体系具较高的分维数(1.5—1.6)。最后本文讨论了断层迹线图等因素对分形测量精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巴士系构造的地震危险性   总被引:11,自引:6,他引:11  
丁原章  梁劳 《华南地震》1992,12(2):1-14
在北东东向分布的华南地震带内,从巴士海峡到闽粤赣三省交界有呈北西向分布的地震密集带。它与北西向分布的巴士系断裂构造相一致。此组构造与华南地区其他北西向构造的重要区别在于,它起自菲律宾海板块的边缘,其动力主要来自该板块向欧亚板块不均匀的推挤作用。巴士系构造是华南地区新构造活动性最强的构造,沿着此组断裂曾有过大量强烈的地震活(?),包括6级、7级和8级地震。在未来10年内,此带的强震活动有逼近粤东、闽南沿海地区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南海北部陆架陆坡流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受季节性反转的季风强迫、海峡水交换、地形等影响,南海北部陆架陆坡流系呈现复杂多变的形式.南海北部陆坡流、南海暖流、沿岸流及其与之相关的上升流(夏季)和下降流(冬季)系统等构成了南海北部典型的流系.本文回顾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南海北部陆架陆坡流系的研究进展,总结了黑潮入侵南海、季风、地形、冲淡水浮力热力效应等因素在南海北部陆架陆坡流系中的作用.指出南海北部内区海盆与陆架陆坡流的动力联系、南海暖流是否稳定存在、冬季下降流时空特征及其物质能量输运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  相似文献   

8.
藏南裂谷系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青藏高原的南部发育了数条近南北走向的巨型构造,地质学者通常称之为"藏南裂谷系",目前对该裂谷系虽有所研究,但对它们的形成机制、深浅部构造关系等仍存在很大的争议。通过综述前人对藏南裂谷系的地质学、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学等特性,及其与尼泊尔地震的关系,对该裂谷系的形成机制进行论述,认为藏南裂谷的形成机制与典型意义上的大陆裂谷可能不同。  相似文献   

9.
岩体破裂系的分数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0.
引言 28年光阴似箭,瞬时即消已不复返,回首往事激情岁月,弹指挥间历历再现.在安徽省防震减灾事业发展过程中,合肥遥测台网已走过了20多年光辉历程.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对 2种典型地震断层系进行了研究。首次引入利用所有裂纹面上裂纹张开位移 ( COD)数据计算应力强度因子和应力场的方法 ,提高了计算精度。本文对此方法进行了验证 ,利用边界元算法获得 COD数据 ,将全裂纹面上的 COD数据代入公式 ,拟合出应力强度因子和应力场。此方法后处理少、可靠性好、计算时间也相应较短 ,且易于操作实现 ,适用范围较广。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 ,本文利用此算法讨论了 2种典型的平面双等长裂纹系问题。第一种是平面共线剪切双裂纹 ,主要讨论了这种非单一裂纹在外力作用下的相互作用 ,定量给出了裂…  相似文献   

12.
巴士系断裂带的构造应力场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劳 《华南地震》1998,18(1):119-124
利用120次地震震源机制解资料,分析了巴士系断裂带构造应力场的基本特征。结果表明,该断裂带应力场的总体特征为NW ̄NWW向,但不同地段略有差异。由北西至南东主压应力P轴方向由NWW ̄NW ̄NWW(近EW)向,P轴相对平缓,地震以走错动为主,兼具倾滑分量,应力场的变化与菲律宾海板块对欧亚板块的不均匀推挤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3.
山西地堑系现今构造应力场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安美建  李方全 《地震学报》1998,20(5):461-465
利用综合震源机制解和原地应力测量资料,对山西地区的构造应力场进行了概括分析,认为该地区与其东部的华北地区具有明显差异的应力状态.其次,通过拟合观测资料,对影响该地区构造应力场分布的边界力作用等进行了反演研究.反演计算结果显示,边界力作用是影响山西地区现今构造应力场的主要因素,区域内部的材料及其性质是影响构造应力场分布的次要因素.山西地区构造应力场水平最大主应力与断陷盆地展布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14.
15.
渤海裂谷系的形成和演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地质和地球物理资料论述了渤海裂谷系存在的科学依据,总结和归纳了渤海裂谷系形成和演化的过程,为在本区开展地震地质工作提供了一个构造背景的总体轮廓。  相似文献   

16.
山西裂谷系的深部地球物理探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山西裂谷系近年来通过重力、工程爆破及测震、大地电磁测深、航磁资料反演、深地震测深等研究该地区地壳与上地幔结构的结果与进展。文中还提出了在本区继续开展地壳与上地幔细结构研究的任务与设想。  相似文献   

17.
《地球》2013,(1):49
正太阳只是银河系内一千亿颗恒星中普通的一员,位于银河系的对称平面附近,距离银河系中心约33000光年,在银道面以北约26光年,它一方面绕着银心以每秒250公里的速度旋转,另一方面又相对于周围恒星以每秒19.7公里的速度朝着织女星附近方向运动。  相似文献   

18.
在张家祥提出的离散力系合成理论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了计算离极力系合成值的方法,建立了相对精确的数学模型。利用这一模型计算了不同余纬处的合成值,得到与地应力实测值相符合的理论值。计算结果表明,离散力系合成值是客观存在的,地形起伏是产生超常水平应力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方位梯度电极系的正反演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Wei 《地球物理学报》1999,42(4):564-571
针对环井周的非均质地层模型,利用三维有限元方法模拟了方位梯度电极系的测井响应.结果表明,在非均质程度比较小的情况下,各个方位上的响应之间差别不大,与真实的电阻率分布差别也不大;反之,则差别很大.其特点是所测得的响应远远低于较高的真电阻率值,而接近较低的真电阻率值.因此,有必要对测井响应进行校正.考虑到传统的校正方法的弊端,本文利用非线性反演方法求取真实的电阻率分布,数值模拟的结果表明了此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