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金海  王进 《贵州地质》2006,23(3):206-210
本文以苟江铝土矿水井坎矿段Ⅱ矿体用50×50m工程间距进行勘探与25×25m工程间距进行生产勘探后,对其矿体形态、厚度控制及储量变化进行对比分析,以探寻此类矿床勘探应如何选用工程间距,才能更合理地对矿体进行控制,满足生产设计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翁申富  杨武 《江苏地质》2008,32(1):19-24
以黔北遵义团溪铝土矿后槽矿区一矿块为例,用50m×50m工程间距进行施工成果与100m×50m和100m×100m工程间距施工成果,对其矿体厚度、矿体形态、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及储量变化进行分析对比,以探寻此类矿床应如何选择工程间距,才能更合理准确地对矿体进行圈定控制,以满足矿山开采设计的要求。通过资料分析对比认为,对黔北喀斯特型沉积铝土矿进行勘查而言,以≤50m×50m工程间距控制矿体并求取储量,效果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3.
经地质详勘证实,仙人岩铝土矿是遵义铝土矿带中矿床规模最大的一个矿段,探明矿石工业储量1543.26万吨。本文在前人地勘工作的基础上,对该矿床所选用的勘探工程网度进行了验证,其验证结果表明,仙人岩矿床勘探类型划为第III类及以50×50m、100×100m的勘探网度分别求获B级、C级储量是合适的。从而达到了用较少的勘探工作量取得良好地质成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孝义铝矿铝土矿床地质特征的新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孝义铝土矿物来源主要是下伏陶系灰岩。成矿作用系多期,多阶段,多成因,属海进海退交互期浅滨海环境形成的沉积铝土矿床。通过不同勘探网度及探采对比,认为我国1984年编制的《铝土矿地质勘探规范》所划定的勘探类型和建设的勘探网度,符合我国一水型铝土矿床的实际,运用该规范勘探取得的成果可满足铝土矿矿山设计和生产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关于平果岩溶堆积型铝土矿的勘探网度,过去产已进行探讨和论述。现根据近年对那豆,太平两矿床的10个矿体的地质,生探,开采等资料进行系统整理和对比验证,又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王文君 《山西地质》2011,(1):20-22,48
通过钻探工程对保德县石且河矿区矿体边界及深部进行控制,结合正规1:5000全仪器法地形、地质测量图及采样化验等方法,基本查明了矿区地层层序,含矿岩系的层位、岩性、厚度、产状、形态,岩相古地理特征及矿体(层)的数量,矿体连接对比条件、分布范围、产状、厚度、规律、形态特征、品位变化特征以及连续性,矿体中的夹石、顶底板围岩的岩性、厚度的分布情况。同时,对共伴生矿产亦做了相应的地质评价。全区共求得铝土矿332+333资源量12456.9万t,为进一步勘探提供了详实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遵义仙人岩铝土矿床为例,对其古岩溶坑洼与含矿岩系厚度及铝土矿赋存富集相关关系进行分析,以探寻此类矿床应如何实施深部钻探工程对深部矿体进行探索和揭露。  相似文献   

8.
廖友常 《地质与勘探》2013,49(2):274-279
以黔北铝土矿为例,对沉积型一水硬铝石型铝土矿勘查评价中的4个问题进行讨论,并提出:(1)将勘查类型按普查、详查、勘探阶段分别用初定、暂定、确定来进行定性;(2)用"菱形孔"而非"矩形孔"的布置方法来解决勘查类型的变更与工程控制间距非整倍数的问题;(3)"地表工程间距加密一倍"的适用范围是:露采且处于"剥蚀区"内的矿体。地表露头线呈线状展布且上覆有岩层或虽也强风化,但仍保存原岩层层理迹象的范围,则可与勘查类型和勘查阶段同距同网;(4)普查、详查阶段中工程矿体边界A/S的取值可在1.8~2.6之间,以保证块段矿体中的A/S值达到工业要求即可。  相似文献   

9.
黎乾汉 《广西地质》2001,14(1):71-75
岩溶堆积型铝土矿是我国铝土矿床的新类型,文章利用探采资料以及不同勘探网度,不同储阳方法计算结果,运用对比方法探讨克立金法在该类矿床储量计算方面的应用条件和效果。  相似文献   

10.
铜矿床勘查工程间距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合理确定铜矿床勘查控制程度,为铜矿床勘查规范修订提供依据,作者收集了大量铜矿床勘查开发资料,开展探采对比研究。通过探采对比认为,现行《铜、铅、锌、银、镍、钼矿地质勘查规范》(DZ/T 0214-2002)确定的铜矿床勘查工程间距偏稀,需要适当调整,建议铜矿床第Ⅰ类型控制的勘查工程间距不变,第Ⅱ类型控制的勘查工程间距调整为80~100 m×60~100 m,第Ⅲ类型控制的勘查工程间距调整为40~60 m×40~60 m,小型铜矿床勘查类型均确定为第Ⅲ类型。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基于对正安地区最为典型的旦坪铝土矿床Ⅰ号矿体勘探146个工程的矿系厚度、矿体厚度、三氧化二铝、铝硅比值的系统统计,研究该区基底古地貌特征,探究其与矿体厚度、三氧化二铝、铝硅比值的相关关系,并分析其控矿作用机理与找矿意义.研究表明旦坪铝土矿的基底古地貌总体表现出南高北低的特征,北部表现为碳酸盐岩古岩溶地貌,起伏在...  相似文献   

12.
马槽滩磷矿区的矿体形态特征及合理勘查工程间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槽滩磷矿区矿体形态复杂,底板起伏不定,多年来勘查工程间距不断改变,因此用多种方法讨论了合理工程间距.探采对比和数理统计学方法求得控制资源量的合理工程间距分别为200m×150m和200m×100m;控制半变异函数的变程亦为200m×100m,均与现行规范相吻合。但沿走向和倾向的变异相同,因此建议用正方形网格进行勘查更为合理,间距为150m×150m。  相似文献   

13.
老挝帕克松地区波罗芬高原铝土矿成因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刁纯才 《地质与资源》2014,23(4):414-417
通过钻探、浅井等工程控制和大量的样品分析结果表明,波罗芬高原铝土矿矿体赋存于第四系风化残坡积物中,矿床属红土型三水铝土矿,由玄武岩风化淋滤而成,埋藏标高760 m以上,高于侵蚀基准面.探明内蕴经济资源量(331)800×104 t;获总资源量约6000×104 t.通过对勘查工作的总结和分析,揭示了该类型矿床成因特点和赋存规律,并对找矿远景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4.
通过地质勘探与生产勘探 ,生产勘探与开采所获地质资料进行对比分析 ,探讨三家厂铜矿床凤山矿段 2 9号矿体 10— 13中段勘探方法 ,验证勘探类型、网度和检查勘探程度的合理性 ,总结出可供借鉴的勘探经验  相似文献   

15.
黔北浣溪铝土矿床为产于石炭系黄龙组灰岩古侵蚀风化面或志留系韩家店组黏土岩、页岩、砂岩等侵蚀间断面之上的一水硬铝石沉积型大型铝土矿床,初步探明铝土矿资源量2000×104余吨。研究表明,浣溪铝土矿床地表矿体质量总体优于深部,地表矿体具有中铁、低硫特征,深部矿体具有中铁、高硫特征。矿石主要化学组分为Al2O3、SiO2、Fe2O3、TiO2及烧失量,占矿石组分的95%~98%,Al2O3与SiO2呈负相关关系;镓、锂是矿床的伴生有益元素。矿床的形成主要受地层岩性、向斜构造、古气候、古沉积环境等因素控制;炎热潮湿的古气候条件和半封闭海湾环境利于成矿。  相似文献   

16.
喀斯特型铝土矿的时空分布铝土矿是一种残积或沉积而成的岩石,其中聚集50%以上的铝、铁、钛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类的矿物,铝矿物含量远远大于其他矿物的含量.过去有人把铝土矿称之为铝土矿矿石是不确切的.铝土矿,根据其地质特征和沉积单元的不同,从小到大依次可分为: 1.铝土矿床属同一成因、空间分布连续的沉积单元,由铝土矿和铝土矿岩石组成.在一个铝土矿床中,可包括若干个铝土矿体其间可以是铝土矿岩石,也可是粘土、砂层或褐煤等. 2.铝土矿床群一般由水平层位上紧密分布在一起的几个铝土矿床组成,被广泛分布的非铝土矿化带与其他群的铝土矿床分开.分布范围一般在10~100平方公里.铝土矿床群通常以含有很多个铝土矿  相似文献   

17.
以黔北务川大竹园铝土矿床为例,对其矿体厚度、矿石品位沿走向和倾向变化特征进行分析,以探寻此类矿床应如何实现找矿突破。通过大量资料分析认为,就黔北务正道铝土矿进行勘查而言,与务川大竹园铝土矿床矿体沿走向、倾向变化特征进行类比,其找矿前景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8.
河南省三门峡境内铝土矿床是产于奥陶系灰岩之上的一水硬铝石型沉积型铝土矿床,铝土矿矿体形态与古岩溶侵蚀面有着密切的关系,呈层状-似层状、透镜状(扁豆状)、溶斗状等,矿体的形态严格受古地形的控制.矿石类型主要为砾屑状、砂(粒)状、蜂窝状、豆鲡状及致密状铝土矿,以及它们之间的复合类型.矿床的形成主要受本溪组地层、构造、古地理等多种条件控制.  相似文献   

19.
矿床品位吨位模型是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以1999年全国矿产储量数据库资料为依据,在对全国255个铝土矿床进行频率直方图、正态及对数正态统计检验的基础上,建立了不同类型铝土矿床的品位吨位模型.不同类型的模型分布特征表明,中国不同类型铝土矿床品位吨位模型服从对数正态分布.资源量的蒙特卡洛模拟计算结果表明,中国铝土矿资源在90%的概率下,沉积-水硬铝石型铝土矿床资源量占已发现资源量的198.78%,堆积-水硬铝石型铝土矿床资源量占已发现资源量的155.29%.中国铝土矿资源的找矿前景良好,沉积-水硬铝石型铝土矿床和堆积-水硬铝石型铝土矿床是今后主要的找矿类型和方向.  相似文献   

20.
王雅丽 《云南地质》2000,19(3):291-298
通过地质勘探与生产勘探,生产勘探与开采所获地质资料进行了对比分析,探讨三家厂铜矿床凤山矿段29号矿体10-13中段勘探方法,验证勘探类型,网度和检查勘探程度的合理性,总结出可供借鉴的勘探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