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党员、九三学社社员、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地球物理学家、教育家、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秦馨菱院士因病医治无效,于2003年12月5日1l时2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相似文献   

2.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于1980年7月3~9日在苏州召开。参加这次会议的代表263人,列席15人。著名的地球物理学家顾功叙、翁文波、付承义、方俊等出席了大会。会上选举了理事69名,常务理事18名,顾功叙继续当选为理事长。大会收到学术论文341篇,汇编了论文摘要,其中在会上报告并讨论的论文共141篇。这  相似文献   

3.
著名地球物理学家诺波夫来华讲学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地球物理学和行星物理学系教授诺波夫(LeonKnopoff)和夫人于1996年9月3~10日利用休假时间应邀来华讲学。诺波夫教授是国际著名地球物理学家,他在地震波理论和震源理论方面的贡献,例如被认为是现...  相似文献   

4.
1999年11月17-20日,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天灾委员会与翁文波科学技术发展基金委员会在京联合举行了“翁文波预测学术思想研讨会暨1999年天灾预测总结会议”.会议代表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地震局、中国气象局、中国科学院、中国国际减灾10年委员会、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会、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京港学术交流中心等部门和单位的专家和学者共72人。会议由王明太、郭增建、王涌泉等主持.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纪念文章和预测总结66篇. 与会代表认为翁文波院士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同时又把中…  相似文献   

5.
1986年10月30日年满80岁的古洪诺夫(А.Н.Тихонов)是苏联科学院院士、著名的学者、数学家和地球物理学家。他早年就表现出了创造才能,当他还是莫斯科大学的学生时就取得了第一批科学成果。吉洪诺夫在数学领域  相似文献   

6.
地球物理学家甘布尔采夫甘布尔采夫教授是世界闻名的苏联著名地球物理学家、教育家和天才的科学活动组织家、苏联科学院院士、苏联科学院地球物理所所长(后改为大地物理所)。他对于苏联地球物理学发展的贡献,迄今尚无人可与之相提并论。他是苏联近代勘探地球物理学的奠基人之一、折射波对比法和地震测深法的创始人。苏联地震预报和地质实验场的创  相似文献   

7.
著名的地球物理学家翁文波是我国石油地球物理勘探的奠基人和开拓者。早在本世纪40年代初,他就献身于西北戈壁滩的石油勘测事业,被国际同行誉为“中国电测之父”。半个世纪以来,他在重力、地震勘探、石油测井、地球化学勘探诸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由他创导的石油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在油气探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邢台地震后,他受周恩来总理的委托,潜心钻研预测理论,提出“三元可公度性”等方法,得出独创的预测公式,对天灾  相似文献   

8.
李恩树 《地球》2011,(1):52-53
2010年12月13日,科学发展观与环境保护高峰论坛在京召开,就修建超大型抽水储能电站等问题,《地球》记者专访了中科院院士、物理学家何祚庥。  相似文献   

9.
主编寄语     
为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使期刊更加贴近读者、贴近科研,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从2021年第一期起,《世界地震译丛》更名为《地球与行星物理论评》。该刊于1970年5月由已故著名地球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顾功叙教授倡议创办、并任第一届主编,原名《科学技术参考资料·国外地震资料》。1974年更名为《国外地震》,1982年更名为《世界地震译丛》,陈运泰院士担任主编。  相似文献   

10.
1992年美国加州地震预测——翁文波教授作学术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理事长翁文波教授于1992年7月7日在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作了题为“1992年美国加州地震预测”的学术报告,介绍了他的最新研究成果。 翁文波教授在1992年1月对美国加州1992年可能发生的地震的三要素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1.
北京大学地球物理教研室于1986年8月23日至25日举行了1986年地球物理科学讨论会,以纪念地球物理专业成立30周年。23日上午举行了隆重的纪念大会,出席者200余人。著名地球物理学家、第一任地球物理教研室主任傅承义教授,因病未能出席大会。曾对本专业的创立和建设作出重要贡献的老  相似文献   

12.
    
今年10月15日是赵九章先生百年诞辰。赵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气象学家、地球物理学家、空间物理学家,同时还是杰出的教育家。1950年起,赵先生任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领导地球物理各学科领域进行开拓性研究,积极推动我国气象、海洋、地震、地球物理探矿等科研工作,全力为国  相似文献   

13.
主编寄语     
为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使期刊更加贴近读者、贴近科研,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从2021年第一期起,《世界地震译丛》更名为《地球与行星物理论评》. 该刊于1970年5月由已故著名地球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顾功叙教授倡议创办、并任第一届主编,原名《科学技术参考资料·国外地震资料》.1974年更名为《国外地震》,1982年更名...  相似文献   

14.
今年5月5日,著名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方俊教授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我们深感悲痛,特撰此文,谨志悼念.方俊教授1904年10月26日出生于江苏省武进县,1923年9月进人唐山交通大学预科学习,1926年3月本科肄业.1926年至1930年在天津顺直水利委员会(后改为华北水利委员会)测量队做练习生,1930年至1941年在地质调查所做测量员、技士,1937年至1938年赴德国耶那地震研究所进修.回国后任中央大学地球系讲师、教授.1943年任地理研究所副研究员、大地测量室主任,兼任同济大学测量系教授,1950年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  相似文献   

15.
2009年8月7日,著名地震学家和地球物理学家Paul Silver驾车接在佛罗里达州实习的女儿Celine回程的路上,在北卡罗来纳州发生车祸,Paul Silver和Celine不幸双双逝世。  相似文献   

16.
20 0 2年 9月 9日在北京召开了“理论与应用地球物理研讨会” ,暨庆贺国际著名地球物理学家郭宗汾教授八十寿辰的庆贺活动 .来自石油、地质系统、中国科学院、高校及中国地震局等部门的 1 1 2位代表与会祝贺 .郭宗汾教授的儿子郭大薇与儿媳郭恳谙及其学生代表陈昆华、邓玉琼教授专程从美国到京 ,并分别作了大会发言 .会议由陈运泰院士主持 ,孙枢院士致贺词 .到会的院士还有 :李庆忠、赵文津、刘光鼎、许厚泽、滕吉文、姚振兴、曾融生、陈、许绍燮 .会议共收到论文 2 7篇 ,大会报告 7篇 .郭宗汾 (JohnTsung FenKuo)教授 1 9…  相似文献   

17.
刘光鼎院士是一位献身于地球物理和海洋地质、石油地质领域的著名科学家。在刘光鼎院士参加工作50周年之际,由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主持,广州海洋地质局、同济大学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系、南京大学海岸开发国家试点实验室和中国地震局、地震科学联合基金委员会协办,于1998年12月29日在北京举行"地球物理若干重大研究领域进展报告会",会议通过展示刘先生和他的同事、学生的科研工作成果,来弘扬献身科学的精神,并对刘先生表示祝贺。与会专家包括刘光鼎院士、王仁院士、陈 院士以及陈邦教授、李幼铭教授、刘福田研究员、王…  相似文献   

18.
1997年7月5日,正在横滨市医院治疗的铃木次郎先生因急性心肌梗塞而突然去世,享年74岁。铃木先生1923年2月26日生于东京。中学时代在台湾生活过一段时间,后转入山口中学,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旧制山口高中,于1942年考入东京帝国大学理学部地球物理系...  相似文献   

19.
今年10月7日是付承义先生八十寿辰之日。广布在全国各地的学生们和地震工作者向他表示热诚的祝贺。付承义先生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他是国际上著名的地球物理学家,也是我国地球物理科学的一位主要奠基人和开拓者。  相似文献   

20.
《地球物理学报》2000,43(4):433-434
2000年1月8日,国际著名地球物 理学家、我国地球物理事业的主要奠基 人和先驱者傅承义院士永远离开了我 们,他为地球物理科学和教育事业做出 的卓越贡献,我们永远怀念. 傅承义先生原籍福建闽侯, 1909年 10月7日生于北京.他自幼天资聪颖、 勤奋好学. 1929年以理化、数学两项银 杯奖的优异成绩从北京汇文高级中学 毕业.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 系,留校做研究生,从事核物理实验和 研究工作的同时,还从事教学工作.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清华大学、北 京大学和南开大学在昆明成立西南联 大.1938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