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和什托洛盖盆地前人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中东部地区,盆地西部基本为勘探空白区。通过在和什托洛盖盆地及周缘开展野外地质调查、样品采集、测试分析工作,整体评价了该区烃源岩特征和勘探潜力。研究表明和什托洛盖盆地发育泥盆系、石炭系和侏罗系3套潜在烃源岩,其中侏罗系为盆地烃源岩的主要发育层段,泥盆系及石炭系为烃源岩的次要发育层段。石油地质条件综合分析认为,和什托洛盖盆地具有一定的勘探潜力,白杨河凹陷、南部斜坡区是有利勘探区带,为下一步勘探方向提供了指导和依据。  相似文献   

2.
和什托洛盖盆地前人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中东部地区,盆地西部基本为勘探空白区。通过在和什托洛盖盆地及周缘开展野外地质调查、样品采集、测试分析工作,整体评价了该区烃源岩特征和勘探潜力。研究表明和什托洛盖盆地发育泥盆系、石炭系和侏罗系3套潜在烃源岩,其中侏罗系为盆地烃源岩的主要发育层段,泥盆系及石炭系为烃源岩的次要发育层段。石油地质条件综合分析认为,和什托洛盖盆地具有一定的勘探潜力,白杨河凹陷、南部斜坡区是有利勘探区带,为下一步勘探方向提供了指导和依据。  相似文献   

3.
西北中小型盆地众多,分属不同的大地构造单元,具有不同的成盆背景和成烃、成藏条件。存在石炭系、二叠系、侏罗系和白垩系4套主力烃源岩,具有较好的油气勘探前景,但具体到每个盆地又具有一定的差异。笔者在充分收集已有研究成果和跟踪勘探动态及油气新发现的基础上,开展中小型盆地油气资源潜力分析,选取部分中等勘探程度和低勘探程度盆地,分别采用不同的资源量计算方法对盆地或凹陷进行了油气资源预测与计算。认为虽然存在许多制约的难点或瓶颈,但也存在多个油气勘探领域。如侏罗系、白垩系生烃凹陷是油气勘探的有利地区;近源古隆起和山前带是勘探的有利区带;石炭系是潜在的勘探领域;另外,非常规油气资源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4.
塔里木盆地石油地质研究新进展和油气勘探主攻方向   总被引:48,自引:18,他引:30  
“十五”以来,塔里木盆地石油地质攻关研究取得了多项新进展,主要表现在: 1)发现库车前陆盆地既富气也富油; 2)克拉通区下古生界碳酸盐岩油气富集受储层控制,斜坡带富油; 3)哈得逊周缘东河砂岩具有形成大型地层油气藏的地质条件; 4)塔中地区志留系发育岩性油气藏; 5)下白垩统克孜勒苏群是塔西南喀什凹陷北缘的主要目的层; 6)塔东地区原油裂解气勘探潜力颇大。近期的勘探思路是:以温宿凸起及周缘为重点,加强预探;积极评价轮南奥陶系潜山、塔中多目的层和哈得逊周缘石炭系3个有利区;准备塔西南西部、塔北西部英买力和塔东及塔东南地区3个新领域。  相似文献   

5.
.蛛述·评论21世纪初叶四川盆地天然气发展前景有五大勘探领域:盆地东部石炭系;东北部下三叠统飞仙关组鲡粒滩岩;东北部上二叠统长兴组陆棚边缘礁相带;中西部上三叠统和侏罗系浅层气;盆地震旦系及下古生界。 —谢姚祥,丁玉兰等/天然气工业,2000(6)冀中探区古生界到哪里去找油气? —费宝生/古潜山,2000(4)含油气系统推理法—评价塔西南坳陷油气勘探前景 —吴晓智,王海东等/西北油气勘查与开发,2000(2).科技·进展油气田上地气物质迁移机制研究采样器上沉积的物质是以纳米级微粒及其集合体形式存在的。不断产生的纳米级微粒被上升气流带到地表…  相似文献   

6.
塔里木盆地西部环阿瓦提凹陷区油气勘探前景再认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塔里木盆地台盆区震旦系到侏罗系的多个目的层中发现油气,显示了其良好的勘探前景。但从东西方向上看,目前发现的油气田主要分布在盆地东部的环满加尔凹陷区。处在盆地西部的环阿瓦提凹陷区尽管投入了一定的勘探工作量,但一直没有重大发现。井下和地面露头资料揭示,环阿瓦提凹陷区具有良好的油气源条件。寒武系—奥陶系碳酸盐岩、志留系—三叠系碎屑岩都是值得重视的勘探目的层。其中碳酸盐岩储层,不仅具有发育礁滩的古地理背景,同时还具有热液改造的条件;对于碎屑岩而言,断层沟通可能是其捕获油气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非震物化探油气勘探方法已成为特殊景观下油气勘探的重要组成部分。非震物化探油气勘探的方法较多,单一物化探指标往往不能满足高精度的勘探要求,多种方法综合分析确定油气有利区,可降低油气勘探成本与勘探风险,提高工作效率。本文研究了层次分析法与特征值分析法相结合的物化探综合油气评价方法。该方法在参考处理人员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不同指标异常之间的相关性,计算得到物化探指标信息与油气藏的综合关联度,进而圈定油气异常区。对鄂尔多斯盆地内某油气区的应用研究表明,该方法圈定的综合油气异常区与已知钻孔控制的油气有利区对应关系良好。该研究对非震物化探油气勘探方法的资料综合分析与解释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准噶尔盆地北三台凸起构造演化与油气成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准噶尔盆地东部北三台凸起属于残余古凸起,东西分离阜康与吉木萨尔凹陷,南北分割沙帐断褶带与阜康断裂带,构造位置特殊; 其形成演化经历晚海西、印支、燕山及喜马拉雅4次大的构造运动,整体表现为东北断隆,向西倾没,围绕凸起形成了较为复杂的断裂系统; 深层石炭系-三叠系断裂发育(逆断裂),浅层侏罗系-白垩系主体继承(正断裂),具有形成早,结束晚的特点。受东西、东北向断裂切割,北三台凸起呈现两个凸起构造带、两个斜坡构造带和6个断裂构造带组合特征。中晚燕山期,收博格达山前凹陷转化成增生楔向北逆冲,构造载荷增大,影响北三台北断裂大幅度逆冲,导致北三台凸起强烈隆升并最终定型。自二叠纪-侏罗纪凸起核部向北迁移,地层由阜康凹陷向凸起方向上超,逐层减薄。在南北向挤压应力作用下,由侏罗纪早期开始,凸起核部逐渐迁移至北三台。在其构造演化过程中与二叠系主力烃源岩层形成与烃演化匹配的良好关系,一直是阜康凹陷生成油气的汇聚方向,在凸起构造不断抬升,高部位地层遭受剥蚀,油气藏遭受破坏的同时,油气仍然向其不断补充,油气供给较为充足,保障了凸起带、断裂带、斜坡区各构造的油气充注,构造低部位的鼻凸带、断裂带下盘、斜坡区三叠系与中下侏罗统保存完整的部位,早期形成的油气藏仍能够得到良好保存; 形成围绕北三台凸起"秃顶"的复式油气聚集,并以中小型规模油气藏为主,油气藏按局部构造带有规律展布; 斜坡区侏罗-三叠与深层二叠-石炭系应是主要勘探方向。  相似文献   

9.
宁南地区石炭系沉积演化及烃源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炭系是宁南地区油气勘探的新层系。石炭纪宁南地区位于北祁连-河西走廊沉积域的东南部,与北部巴彦浩特盆地及东部鄂尔多斯盆地联系紧密,后两者石炭系已作为其重要烃源岩。宁南地区沉积了近千米厚的石炭系,暗色泥岩和煤层发育,值得进一步开展油气远景调查。研究区经历的多期逆冲推覆运动使石炭系大规模出露,在逆冲推覆带后缘形成多个新生代凹陷盆地,是油气勘探重点。根据露头区地层展布、剖面岩性分析、烃源岩有机地球化学测试及与邻区河西走廊、鄂尔多斯盆地的对比来分析宁南地区石炭系沉积演化、凹陷区不同层系暗色泥岩和煤系地层存在的可能性。研究与对比表明,宁南地区石炭系在凹陷区保存较好,具有很好的生烃潜力和良好的油气前景。  相似文献   

10.
辽河坳陷东部凹陷与西部凹陷有相似的地质背景,但东部凹陷火山岩油气却明显富于西部凹陷;通过对两个凹陷的构造演化史进行研究,明确了西部凹陷与东部凹陷的构造演化差异性及其对火山岩油气藏形成条件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1)辽河坳陷东部凹陷与西部凹陷构造活动差异性明显,西部凹陷裂陷期早于东部凹陷,沙四沉积后构造活动中心逐渐由西部凹陷迁移到了东部凹陷,东部凹陷断层的规模和活动性整体大于西部凹陷;(2)构造活动的差异性决定了东、西部凹陷成藏条件的差异性,东部凹陷油气输导体系(主指断裂)较西部凹陷更利于油气的运移;东部凹陷火山岩储层物性优于西部凹陷;东部凹陷火山岩的产状以及与烃源岩的接触关系较西部凹陷更便于油气的储集。  相似文献   

11.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玛湖凹陷是全球著名的湖相富烃凹陷,最新勘探成果展示出大油(气)区特征。为及时总结,丰富发展当代中国特色叠合盆地油气地质理论与勘探实践,本文主要分析了这一大油(气)区的基本形成条件与勘探领域。结果表明,玛湖凹陷大油(气)区得以形成主要缘于三大有利基础条件:前陆碱湖优质高效烃源岩、立体输导体系、三类规模有效储层与储盖组合,由此造就油气在充足的烃源条件下,沿立体的输导体系,被三套区域性盖层有效封盖,向着三类规模有效储层,在有利圈闭中运聚成藏,因此油气富集规律可归纳为"源-输控烃、储-盖控藏"。相应,按目的层和圈闭类型形成了三大有利油气成藏领域,由浅至深依次为三叠系下统百口泉组岩性油(气)藏群、二叠系下统风城组致密油、石炭系—下二叠统大构造油气藏群。玛湖凹陷大油(气)区的勘探突破缘于勘探理念创新,具有巨大勘探潜力和基础科学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12.
准噶尔盆地西部油气资源丰富,油气分布受构造演化过程控制作用显著。本文根据地表露头、地震、钻井、同位素年代学资料对盆地西部多期构造演化进行了研究,发现现今的盆地结构是造山带与盆地的相互作用下多期成盆演化与构造叠加演变的结果。根据地层不整合接触关系与空间展布特征,将该区构造地层层序划分为石炭系、中下二叠统、上二叠统—三叠系、侏罗系、白垩系、新生界等6个构造地层层序。石炭纪末的构造事件为车排子、中拐凸起和玛湖、沙湾、四棵树凹陷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早二叠世为伸展构造环境,形成玛湖、沙湾及四棵树3个沉降、沉积中心,盆地西部重要烃源岩形成。中二叠世形成坳陷型盆地,沉积、沉降中心由山前向盆地内迁移。中二叠世末构造运动导致了西部山前沉积地层反转与隆升剥蚀,断裂向盆地逆冲。晚二叠世—三叠纪大型坳陷盆地的沉积、沉降中心在沙湾凹陷,受车排子凸起北翼断裂控制,地层向北、西超覆沉积,相继将中拐凸起、玛湖凹陷及山前断裂带埋藏。三叠纪末的构造运动在乌-夏和车排子地区形成向盆地方向的逆冲构造带。前侏罗纪,造山带与盆地表现出不同方式、不同强度构造耦合作用。侏罗纪—白垩纪,西准噶尔的构造活动弱,湖盆地不断扩张,沉积地层不断向造山带方向超覆;沉积、沉降中心由西向东,再由东向西,最后向南迁移演化。新生代,北天山山前强烈拗陷,盆地整体南北向掀斜,形成新近纪前陆盆地。盆地的多期翘倾掀斜作用与后期沉积地层向造山带的超覆沉积作用控制了油气的聚集,被后期埋藏的冲断带成为油气富集带。  相似文献   

13.
江汉盆地中-下古生界地震勘探最主要的矛盾在于盐下层地震反射信噪比极低。开展三种野外采集方法试验,即单线高次覆盖和非纵高次覆盖、宽线高次覆盖,资料品质有明显改善;改变处理流程,可以重新处理老资料;利用物化探嵛料进行圈闭综合评价。提出谢家湾构造深部存在油气且保存较好,石炭系亦有含油气可能。多种物化探资料的综合应用,是江汉盆地中-古生界油气勘探方法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依据基础地质资料,结合最新的勘探进展,笔者简要分析东非奥伽登盆地烃源岩分布、储盖组合、圈闭特征和油气运聚等基本成藏要素,指出有利的勘探区带。结果表明:下三叠统Bokh组湖相泥岩厚度大(500~1 500 m)、在西南凹陷大面积分布( 10×104km2)和有机质成熟度高的特征,构成大型油气田形成的物质基础。上二叠统到侏罗系发育Karoo群和Hamanlei群两套有利的储盖组合,圈闭类型以构造圈闭为主,少量岩性、地层圈闭和生物礁。勘探部署应该以西南部凹陷带周缘地区为突破口,中央隆起带目前有少量油气发现,具备稳定的构造背景,良好的油源、储盖和运移条件,为勘探突破的最有利区。  相似文献   

15.
延吉盆地含油气系统与勘探前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延吉盆地具二隆二坳的构造格局,盆地内发育中生界铜佛寺组和大砬子组两套烃源岩.东部、西部两坳陷两个组有机质丰度发育不均,西部朝阳川凹陷铜佛寺组有机质丰度高,东部清茶馆、德新凹陷大砬子组有机质丰度高,有机质类型以Ⅱ、Ⅲ型为主,且大多进入生油门限.各组储层物性明显不同,盖层主要是产油层组内发育的泥岩,由于太平隆起上缺失大砬子组、铜佛寺组地层,没有形成全盆地盖层,是本区油气聚集和保存的不利因素.延吉盆地存在朝阳川、清茶馆-德新两个含油气系统.通过含油气系统特征分析,发现朝阳川凹陷生油强度最大区周缘,清茶馆凹陷生油区的西缘、南缘,以及德新凹陷北部隆起带为本区的重点勘探目标.  相似文献   

16.
准噶尔盆地乌伦古坳陷石油地质特征及勘探方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准噶尔盆地北部乌伦古坳陷地层主要由石炭系、三叠系、侏罗系及白垩系组成.研究区分别在三叠系、侏罗系、石炭系发育3套烃源岩.石炭系火山岩储层和侏罗系碎屑岩储层为本区主要勘探目的层,白垩系和三叠系发育的厚层泥岩为本区两套区域性盖层.三叠、侏罗系烃源岩于侏罗系末期开始排烃,石炭系烃源岩于三叠纪末进入生烃门限.断层和不整合面共同构成该区油气运移的主要通道,边缘深大断裂带附近及石炭系不整合面附近,是油气勘探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7.
新疆北部石炭纪地层、岩相古地理与烃源岩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依据近几年新疆区域地质调查结果,结合新疆油田与吐哈油田最新勘探成果,通过区域构造背景和沉积充填演化特征推断石炭系沉积建造样式,理顺了新疆北疆地区石炭纪地层层序,目的是推断石炭纪烃源岩发育层段与主力生烃区范围。下石炭统有效烃源岩分布较广,主要发育于北疆西准噶尔达尔布特山前、博格达山前、准噶尔东部陆东—五彩湾地区早石炭世被动陆缘海相和海陆过渡相沉积盆地;上石炭统有效烃源岩分布相对局限,主要发育于东准噶尔克拉美丽山前石钱滩区、布尔津—吉木乃区及库普—三塘湖区海陆过渡相沉积盆地内。石炭系油气成藏严格遵循"源控论",有效生烃区决定其有效成藏范围,所伴随发育的火山岩体决定其富集程度。优选西准噶尔、东准噶尔、库普—三塘湖区、博格达山前区、布尔津—吉木乃区石炭系烃源岩发育区及其相邻构造带,作为今后石炭系油气勘探战略选区的重要领域和区带。  相似文献   

18.
东海陆架盆地西部坳陷带中生界分布特征及其有利区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艳秋  李刚  戴春山 《世界地质》2011,30(3):396-403
对东海陆架盆地西部坳陷带中生界分布特征及其油气勘探方向的研究认为:研究区中生界分布广、厚度大,主要沉积在南部地区,最大厚度超过6 000 m,除凹陷内有分布外,隆起区也有分布。白垩系主要发育在长江凹陷、海礁低凸起、瓯江凹陷、闽江凹陷和台北低凸起地区;侏罗系主要发育在闽江凹陷。闽江凹陷的中生界厚度大,烃源岩条件好,局部构造圈闭发育,既有区域性盖层又有局部盖层,生储盖条件优越。因此,闽江凹陷是东海陆架盆地西部坳陷带油气勘探前景最好的区域。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吐哈盆地台北凹陷侏罗系油气富集地质条件,探讨了其油气分布规律,指出了今后油气勘探的方向。4套2类良好的油源、多套储集性能良好的砂体、有效的圈闭、2套封盖性能极好的区域性盖层及优越的生储盖组合配置是油气富集的基本地质条件;构造、构造—岩性复合是主要的油气藏类型;环主力生油凹陷、沿短轴分布的砂体与燕山期的古构造及喜山期改造加强的构造叠置、多期活动的油源断裂控制油气是油气分布聚集的规律;中部凹陷区的深挖细找,山前褶断带、火焰山背斜带及逆冲断裂上下盘构造,是今后油气勘探的方向。  相似文献   

20.
伊犁盆地油气地质特征及勘探前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光云 《新疆地质》2002,20(1):72-76
伊利盆地位于中亚巨型油气富集带东部,油气勘探程度较低,盆地是在石炭系为基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山间盆地,地层层序发育较全,沉积厚度较大,目的层埋深适中,有3套可能的成藏组合,油气藏形成条件较为有利,资源量规模较大,油气分布集中,地热平坦,交通便利,具有较好的勘探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