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面岩溶塌陷的高分辨地震勘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地面岩溶塌陷是地质灾害主要灾种,由于其突发性,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造成威胁。浅层高分辨地震技术可以查明形成塌陷的基岩地质条件,特别是横波反射法可以查明覆盖层中地下水作用形成的潜蚀带或土洞等覆盖层地质条件。勘查洞穴是岩溶塌陷地震勘查方法面临的特殊问题,为了解土洞、溶洞形成的地震反射信号特征,专门进行二维固体超声波模型试验。唐山市岩溶塌陷勘查实例表明,高分辨地震技术可探明基岩埋深、断层、破碎带及覆盖层潜蚀扰动区,为防冶工程设计提供地质背景资料。  相似文献   

2.
覆盖层上土石坝非线性动力响应分析的地震波动输入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翔  孔宪京  邹德高  周晨光 《岩土力学》2018,39(5):1858-1866
较多已建和待建的土石坝直接修筑于覆盖层上,合理描述土石坝与覆盖层之间的动力相互作用对大坝抗震安全评价至关重要。基于等效荷载和人工边界的地震波动输入方法能较好地反映出结构-地基之间的相互作用并得到了广泛应用。等效荷载和人工边界参数在均质线弹性地基条件下易于获得,而对于覆盖层地基,土体动力非线性特性给求解带来很大困难。鉴于此,首先根据覆盖层侧向边界的位移模式,发展了能高效、精确地获取多向地震动垂直入射时均质或成层覆盖层自由场非线性动力响应的简化模型;结合能动态实时获取地基材料参数的非线性人工边界,发展了一套覆盖层上土石坝非线性动力响应分析的地震波动输入方法。算例表明,发展的地震波动输入方法可大大减小计算网格量,并能较好地反映覆盖层对地震动频谱特性的影响且具有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3.
堆石坝地震响应和地基液化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肖伟  李泰来  黄臣虎 《岩土力学》2008,29(Z1):155-160
利用冶勒大坝已经获得的强震监测资料进行大坝坝体及覆盖层动力参数反演,采用三维非线性有限元动力分析方法,分析冶勒大坝在其已经遭遇的最大地震,即4级地震作用下的坝体动力加速度状况,并根据计算结果判别坝基覆盖层的液化情况,进而对冶勒大坝在所遭受的4级地震下的抗震安全性作出评价。其中坝体堆石料及覆盖层砂粒料静力计算时采用邓肯E-B模型,动力计算是采用Hardin模型,地震响应分析采用等价线性法。  相似文献   

4.
探明断层位置、摸清第四系覆盖层厚度是新区规划前期需要解决的地质问题;旨在为新区可持续发展及减少地质灾害提供基础地质资料。利用地震反射波法和高密度电阻率法进行联合测量;采用两种方法的优势综合解释异常特征,优化解释效果,准确反映研究区可能存在的地质问题。表明地震反射波法和高密度电阻率法在调查断层位置和第四系覆盖层厚度方面,是可行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河谷深厚覆盖层工程地质特性及其评价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河谷深厚覆盖层广泛分布于我国大江大河中,其研究对加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具有重大。意义。文中以川西河流为例,论述河谷深厚覆盖层的基本特征及工程地质特性,并重点论述河谷深厚覆盖层的承载力、变形 、强度参数及渗透特性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6.
西部某黄土塬勘探区位于沙漠边缘,煤层埋藏较浅、无潜水、覆盖层横向变化大、多风沙,三维地震勘探存在着诸如压制干扰、检波器耦合、激发层位设定等难题。在充分试验的基础卜确定了施工参数,并针对该区的地质特征,在资料处理时重点抓住空间属性文件的建立,三维静校正反褶积、速度分析、剩余静校正、保持振幅叠加、伞三维偏移等环节,为资料解释提供了真实可信的数据体.  相似文献   

7.
地震法用于大规模金属矿产勘探并不常见。然而,加拿大地质调查所(CGS)的地面物探处最近推出了一项“最佳公共补偿”(optimum common offset)浅层地震反射绘图技术。这是一种将石油地震勘探技术适当改进后应用于金属矿产勘探行之有效的方法。在适宜的工作环境中,无论地下情况如何复杂,运用该项技术即可精确地绘出覆盖层与基岩的接触面以及覆盖层剖面图。 据加拿大地质调查所Jim Hunter和Susan Pullan报道,一种独特的,应用该技术勘探金矿的先进方法已在安大略省北部地区广泛应用。该地区由厚度不等的粘土和泥  相似文献   

8.
北京市门头沟区境内98.5%为山区,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地质灾害较发育,截止到2012年8月,在门头沟区调查确定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共106处。本文分析了门头沟区地质灾害隐患的形成条件,总结了地质灾害隐患在时问和空间上的分布特征,提出了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9.
北京市门头沟区境内98.5%为山区,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地质灾害较发育,截至2014年3月,在门头沟区调查确定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共644处。采用层次分析综合指数法,对门头沟区地质灾害易发性进行综合评价,划分了地质灾害高易发区、中易发区、低易发区、不易发区4个等级。  相似文献   

10.
遭遇地震动作用时,厚软覆盖层场地由于其剪切模量低,极易产生较大的剪应变,采用等效线性化方法进行土层反应分析计算得到的响应高频成分被低估,峰值加速度偏低,对于工程抗震设防偏于不安全。本文给出了基于移动平均线和Parzen谱窗的频率相关等效线性化方法,并和有实际强震记录的厚软场地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方法比等效线性化方法能更有效地模拟地震波在厚软覆盖层场地中的传播规律。最后采用本文方法和等效线性化方法对天津滨海新区某一典型厚软场地进行了地震反应计算,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1.
巴塘断裂活断层填图中,针对第四系覆盖层较厚,断层出露较差、地表形迹、地貌特征不明显的部位,采取浅层地震勘探方法探测。在上莫西村、松多村至竹巴龙村共布设7条测线,解译浅层地震数据可精确定位活断层位置,查明其几何学特征,工作区内巴塘断裂通过测线处的覆盖层厚度约10~100m,巴塘断裂北端并未止于上莫西村,有往北延伸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作为建设工程地基土层的第四系覆盖层,对海外某项目的工程建设和安全运营具有较大的制约作用。在缺少工程经验的条件下,通过采用遥感影像、地质调绘等方法查明区域地质背景,并结合场区工程钻探、原位测试、土工化验等工作,认为研究区第四系覆盖层由上而下可划分为4层:全新世松散堆积层(Qhpd)、全新世坡洪积层(Qhdl+pl)、更新世冲洪积层(Qpal+pl)、更新世残坡积层(Qpel+dl),下伏为第三纪火山碎屑岩(E)。场区第四系覆盖层主要为第三纪岩石风化物经过第四纪陆相沉积作用沉积而成,第四系覆盖层与下伏基岩接触面为顺坡体倾斜,而第四系覆盖层的表层松散堆积层与全新世以来旱季和雨季气候交替密切有关。通过对研究区第四系覆盖层发育特征及工程地质特征进行分析,揭示场区岩土体受沉积环境条件及地形地貌影响,岩土体力学性质具有明显的差异性,研究区存在边坡稳定性差,地基稳定性较差,地基不均匀等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相似文献   

13.
2003年6月28日由于连降暴雨,导致107国道板子楼K1922 350-450m段出现滑坡。滑坡地段表层为卵砾石覆盖层,卵砾石大小不一,密实度及粘结性均很差,自然边坡稳定性差。滑坡上部覆盖层厚度约35m;下部随着山体斜坡逐渐变薄。覆盖层以下依次为较强风化砂岩、微风化砂岩。滑坡直接威胁107国道线,滑坡上缘距离鲤鱼江-郴州高压输电线路的电塔距离仅有数m。一旦继续滑动,滑坡将造成郴州市的电力供应中断。  相似文献   

14.
深覆盖层帷幕灌浆,采用较高的灌浆压力及流变性能好的灌浆浆液,控制灌浆工艺,灌浆效果好,可以提高深覆盖层的防渗及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15.
山西黄土山区地形起伏较大,冲沟发育,黄土覆盖层厚,各种干扰波并存,激发困难,在进行三维地震勘探前,根据踏勘情况,选取不同岩性地段有代表性的点做试验工作,以确定野外施工参数。在保证野外资料质量的前提下,重点做好静校正、干扰波去除、叠后偏移等处理工作。并充分利用解释系统多种显示功能和自动拾取功能,从不同角度认识断层、陷落柱等地质现象。晋城某煤矿三维地震勘探实例验证了该项技术在复杂黄土山区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6.
以阿龙山地区森林浅覆盖区1:25万地质调查为基础,介绍了单点地震方法的仪器与数据采集及处理,并结合利用探槽和岩石露头所得的基岩地质剖面图,对比分析了两种方法的处理结果。单点地震技术具有野外数据采集速度快,使用检波器数量少,仪器轻便,实时观测地质体弹性波变化规律和无需复杂的数据处理等优点;与槽探调查相结合,可快速探测覆盖层厚度、基岩起伏形态、岩性接触带和接触关系。  相似文献   

17.
渗流场对深厚覆盖层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渗水对覆盖层的物理化学以及力学方面的作用。本文以金沙江鲁地拉水电站库岸典型地段的深厚覆盖层在蓄水后的稳定性为研究实例。在现场深入调查,查明地质结构、深厚覆盖层的物质组成、分层特征、粒度组成、物理力学性质及渗透参数的基础上,利用三维有限元程序对覆盖层的变形破坏进行了计算,分析水库蓄水后渗流场的变化对深厚覆盖层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江水抬高5m后,渗流场发生变化。受渗透压力的作用,覆盖层在平行河流和垂直河流方向变形位移不同,平行河流方向最大变形量为50cm,垂直河流方向的最大变形量为133cm,地面最大沉降量为188cm,如此大的变形将会造成覆盖层的变形破坏,进而影响其上部建筑物和公路的安全。  相似文献   

18.
下坂地水库坝基防渗墙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春选 《地下水》2007,29(6):117-118,124
新疆下坂地水库坝基冰碛砂砾石覆盖层最大厚度达150余m,坝基防渗处理设计采用上部85m深混凝土防渗墙下接4排帷幕灌浆的形式来实现全断面截断坝基覆盖层渗流。其坝基防渗墙。采用悬挂式混凝土防渗墙结构,解决了深厚覆盖层防渗难题。  相似文献   

19.
越江隧道上覆最小岩石覆盖层厚度是决定隧道建设造价和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以拟建的重庆朝天门两江隧道为例,采用工程类比法和3D弹塑性有限元数值模拟对隧道钻爆法施工的最小岩石覆盖层厚度进行了分析。工程类比分析表明,在正常水位条件下隧道最小岩石覆盖层厚度为22~27m;数值模拟分析表明,在历史最高洪水位条件下隧道最小岩石覆盖层厚度为23m。综合分析认为,两江隧道合理的最小岩石覆盖层厚度为23m。  相似文献   

20.
以南海北部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浅覆盖层钻井井壁稳定为背景,对深水浅覆盖层钻井井壁稳定预测模型,南海沉积物物理、力学参数,以及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储集地层井壁稳定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和总结,探讨深水海底天然气水合物浅覆盖层钻井井壁稳定预测的难点和拟解决的方法,为深水海底天然气水合物浅覆盖层钻井井壁稳定预测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