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0 毫秒
1.
在0.05—1.28N的硝酸介质中钍同偶氮溴膦-mK反应,形成蓝紫色络合物。络合物稳定48小时,λ_(max)=680nm,△λ=130nm,ε=8.55×10~4,钍在0—30μg/25ml范围符合比尔定律。当体系中加入阳离子表面活性剂TPB后灵敏度至少提高三倍,钍在0—5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可用于微量钍的测定。  相似文献   

2.
双波长等吸收点光度法同时测定矿石中铂和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禾  伊丽莹 《岩矿测试》1993,12(1):43-45
在SnCl_2存在的1mol/LHCI溶液中,用双硫腙-四氯化碳(H_2D_2-CCl_4)溶液同时萃取Pd和Pt。选择参比波长λ_1=776.6nm,测定波长λ_2=638.0nm,双波长等吸收点光度法测定Pd;再选择Pt的λ_(max)(720nm)单波长法测定Pt。方法可用于矿石中Pt和Pd的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3.
PMBP萃取分离桑色素荧光法测定地质样品中痕量钪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郎庆勇  李连仲 《岩矿测试》1990,9(2):103-107
在磺基水杨酸存在下,以1-苯基-3-甲基-4-苯酰基吡唑酮-5(PMBP)萃取,5%HBr反萃取,桑色素荧光法可灵敏、快速、准确地测定地质样品中痕量Sc。λ_(ex)为420nm,λ_(em)为500nm,测定下限为0.02μg/ml,0—8μg Sc/10ml同相对荧光强度呈线性。  相似文献   

4.
建立了蒸馏分离-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地球化学样品中痕量钌和锇的分析方法。进行了蒸馏温度和时间、氧化剂、吸收液等条件的选择,消除了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钌和锇的干扰。样品用过氧化钠熔融,酸化后以高锰酸钾-过硫酸钾-氯化钠作为同时蒸馏钌和锇的氧化剂,采用20 mL 50 g/L水合肼溶液同时吸收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的痕量钌和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方法的检出限Ru为0.020 ng/g,Os为0.015 ng/g;方法加标回收率Ru为94.0%~102.7%,Os为96.0%~102.4%;精密度为4.72%~9.58%(n=12)。方法经国家一级标准物质验证,钌和锇的测定结果与标准值相符。  相似文献   

5.
本文建立一个灵敏的测定钒的催化动力学分光光度法。它基于在热的稀H_2SO_4溶液中,有抗坏血酸存在时,依文思蓝与KBrO_3反应受钒的催化且吸光度降低与钒量相关。方法的检出限为2.23×10~(-13)g/ml(lg(A_0/A)=0.001,b=1cm时),测定范围为0—6ng V/25ml。方法已用于多类样品中痕量钒的分析,相对标准偏差在3.71—5.09%范围。  相似文献   

6.
何久康  苏淑琴 《岩矿测试》1989,8(2):106-108
在0.05—0.15mol/LH_2SO_4介质中,Ti与水杨基萤光酮(SAF)、溴化十六烷基三甲胺(CTMAB)反应生成有色络合物,经724弱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交换,在树脂相光度法测定微量钛。其λ_(max)=600nm,表观ε=8.0×10~6L·mol~ (-1)·cm~(-1)。0~2.5μgTi/250ml服从比尔定律。方法用于铁矿中微量钛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7.
作者合成的新显色剂2,4-二溴-6-羧基苯基重氮氨基偶氮苯,在pH 11.0的Na_2B_4O_7-NaOH缓冲介质中,有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riton X-100存在下,可与Ag(Ⅰ)生成稳定的2:1红色配合物,配合物的λ_(max)=552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_(552)=1.05×10~5 L·mol~(-1)·cm~(-1)。Ag量在0~400ng/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方法用于测定废水及矿石中的痕量Ag,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新显色剂1-(2-咪唑偶氮)-2-萘酚-4-磺酸在pH 3的介质中光度法测定Cu的摩尔吸光系数为1.94×10~4 L.mol~(-1).cm~(-1),络合物的组成为1:1,最大吸收在530nm,对比度△λ为120nm,表观稳定常数为6.96×10~6,Cu~(2+)在0~0.8μg/ml范围内遵守比尔定律,方法已用于镁介金及铁矿石中Cu的测定。  相似文献   

9.
孙嘉彦  胡浩 《岩矿测试》1990,9(2):119-121
本文研究了La(Ⅲ)与甲基百里酚蓝和溴化十六烷基吡啶在pH7.8—11.0的NH_4OH-NH_4Cl介质中生成紫色络合物的显色反应,λ_(max)=628nm,ε=8.1×10~4,La量在0—90μg/25ml范围内遵循比尔定律,烧结物中一些常见的离子不干扰测定。本法用于烧结物中游离氧化镧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报道了新显色剂2-(2-苯并噻唑偶氮)-5-二羧甲氨基苯甲酸(BTACB)的合成,研究了在十二烷基硫酸钠(NaLS)存在下Ni~(2+)与BTACB形成蓝紫色配合物的条件,其λ_(max)~(MR)=600nm,ε=2.79×10~4L·mol~(-1)·cm~(-1),Ni在0~0.6μg/ml范围内服从比尔定律,反应具有一定的选择性。方法已用于直接测定铝合金、纯镁及含一定量Co的钢铁中痕量Ni和经萃取分离后测定纯钴中痕量Ni。  相似文献   

11.
在pH 3.0~4.5范围,水相中缔合物(EV)_2[BiI_5](λ_(max)=540nm)同试剂(λ_(max)=650nm)有较大的对比度。在完成缔合后的体系中加入适量酸,过量乙基紫阳离子质子化使对比度、灵敏度增高。用于微量铋的测定,0~24μg/25ml范围符合比尔定律,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2.05×10~5。用于样品分析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2.
在pH5.5—7.8的(CH_2)_6N_4-HCl缓冲液中,CTMAB对Sc与o-Cl-PF的显色反应有明显的增敏作用。实验表明,Sc-o-Cl-PF-CTMAB三元配合物的λ_(max)为560nm,ε=1.21×10~5·L·mol~(-1)·cm~(-1),Sc含量在0—6.0μg/25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所拟Sc的分析方法经合成样和稀土矿样的验证,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新显色剂4,4,'-二[(8-羟基喹啉)偶氮]-3.3'-二甲基联苯(D-HQADMB)与Zn(Ⅱ)的显色反应条件。在CPC存在下的pH7.5~8.5缓冲介质中、Zn(Ⅱ)与D-HQADMB形成稳定的深红色配合物,组成比为Zn(Ⅱ):D-HQADMB=1:2,λ_(max)=55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7.19×10~4 L·mol~(-1)·cm~(-1),Zn量在0~1.25μg/ml范围内服从比尔定律。方法可用于测定矿样中的Zn。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铁 (Ⅱ ) 5 Br PADAP 乳化剂OP体系中的析相、显色反应的条件及其吸收光谱的分析特征 ,拟定了直接测定不同种类样品中痕量铁的分析方法。在pH =5 .0的HAC NaAC缓冲溶液中 ,Fe(Ⅱ ) 5 Br PADAP络合物具有两个吸收峰 ,分别位于λ1 =5 6 1nm与λ2 =75 4nm处。本文选择λ =75 4nm进行测定 ,其摩尔吸光系数为 :ε75 4 =3.9× 10 4L·mol- 1 ·cm- 1 。铁含量在 0~ 2 4μg范围内服从比尔定律。此方法用于样品中痕量铁的测定 ,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15.
李山  刘根起  妙颖  黄龙飞 《岩矿测试》2004,23(2):159-160
研究了2 (5 硝基 2 吡啶偶氮) 5 二甲氨基苯胺(5 NO2 PADMA)与铜的显色反应。结果表明,在pH4.5的HAc NaAc介质中,Cu与5 NO2 PADMA形成1∶2的紫红色配合物,λmax=550nm,ε=3.24×104L·mol-1·cm-1,Cu的含量在0~1.4mg/L内符合比尔定律。方法经铝合金和矿样管理样品分析验证,结果与原结果相符,5次测定的RSD小于0.7%。  相似文献   

16.
张华 《地质与勘探》2010,46(Z1):1282-1287
[摘要]分别以铜327郾4 nm 和249郾2nm、铅283郾3 nm 和261郾4nm、锌307郾6nm 次灵敏线为分析线,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高品位矿石中铜、铅、锌的含量。考察了高品位矿石基体及主要杂质的干扰 情况,结果表明,铜、锌质量浓度小于2 mg/ ml 时,对铅的测定无干扰;铅质量浓度小于2 mg/ ml 时,对铜 测定无干扰,其质量浓度小于0郾5mg/ ml 时,对锌测定无干扰;测定溶液中主要杂质铁、钴、镍、钙、镁质量 浓度在1mg/ ml,铝、硅质量浓度在0郾2mg/ ml 对测定无干扰。铜铅锌的质量浓度分别在0 ~ 1000滋g/ ml 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的精密度(RSD,n=5) 小于5%,加标回收率在98郾91% ~ 101郾08%,测 定铜铅锌矿石国家标准物质,结果与标准值相符。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Mn(Ⅱ)-二安替比林基-(对二甲氨基)苯基甲烷(DADM)-吐温-60体系光度法测V的各项条件。在选定条件下,DADM与V(V)反应生成红色产物,λmax为550nm,ε为4.46×10~5 L·mol~(-1)·cm~(-1),V量在0~120ng/ml符合比耳定律。该体系有一定选择性,稳定时间长,用于某些矿石和钢铁样品中痕量V的测定,获得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新显色剂—苯重氮氨基偶氮苯测定岩矿中的痕量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研究了新显色剂苯重氮氨基偶氮苯与镉(Ⅱ)在TritonX-100存在下的显色反应。实验表明,在pH10的硼砂—氢氧化钠缓冲溶液中显色剂同镉生成红色配合物,λ_(max)为525nm,ε=1.77×10~5L·mol~(-1)·cm~(-1),镉(Ⅱ)在0—10μg/25ml范围内服从比尔定律。采用D235大孔阴离子交换树脂分离富集,能够测定岩矿试样中的痕  相似文献   

19.
王磊  孙培培 《岩矿测试》1990,9(4):261-265
作者合成了新显色剂2,4-二硝基苯基重氮氨基偶氮苯,并研究了试剂性质及其与Cd(Ⅱ) 的显色反应。在Triton X-100存在下,于pH 11.8的Na_2B_4O_7-NaOH缓冲溶液中,显色剂与Cd形成2:1的红色络合物,λ_(max)为525nm,ε=1.68×10~5l·mol~(-1)·cm~(-1),Cd(Ⅱ)含量在0—6μg/25ml范围内遵守比耳定律。将该体系应用于萃取分离-光度法测定矿石及煤矸石样品的痕量镉,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20.
本文提出用水扬基荧光酮(SF)和十二烷基二甲基铵基乙酸(DDMAA)及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riton X-100)测定岩石中钍的灵敏的分光光度法,在ρH=9.4—10的NH_4Ac-NH_4OH介质中,钍生成玫瑰色胶束增溶络合物。此络合物在567nm处具有最大吸收,摩尔吸光系数ε=1.74×10~5,在DDMAA和Triton X-100存在条件下,络合物组成为Th:SF=1:2,钍浓度至少在0—30μg/25ml范围内服从比耳定律。经743大孔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分离后,岩石中一般干扰元素不影响钍的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