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运用AHP法综合评价梅州主要景区 (点 )的景观质量 ,将其划分为四个等级。结合旅游发展战略规划的需要 ,首次提出了“资源度”与“开发度”的概念并利用它们制作区域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图 ,从而对传统的AHP法在旅游资源定量评价的运用上作了延伸。同时充分利用评价结果 ,阐述梅州旅游战略规划中确立文化旅游主题的必然性及其基本措施。  相似文献   

2.
AHP法在梅州旅游资源定量评价中的运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运用2AHP法综合评价梅州主要景区(点)的景观质量,将其划分为四个等级,结合旅游发展战略规划的需要,首次提出了“资源度”与“开发度”的概念并利用它们制作区域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图,从而对传统的AHP法在旅游资源定量评价的运用上作了延伸,同时充分利用评价结果,阐述梅州旅游战略规划中确立文化旅游主题的必然性及其基本措施。  相似文献   

3.
李斌 《热带地理》1997,17(4):327-333
市场经济的基本模式,是以效率为特色,兼顾市场,政府和社会作用“三位一体”的模式,本文从这一角度出发,分析了肇庆地区在市场经济导向下,尤其在珠江三角洲市场的作用下区域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优势,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区域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原则,方向与途径,并提出相应的实施措施。  相似文献   

4.
熊国权 《地理教学》2012,(23):17-19
“结构”一词的涵义是指某个整体的各个组成部分的搭配和排列状态。在地理教学中有很多关于“结构”的内容,如太阳大气层的结构、地球的圈层结构、人口年龄结构(构成)、城市的地域结构、区域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等等,这些内容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此类内容到底如何教学,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5.
长江三角洲地区土地资源开发强度评价研究   总被引:24,自引:5,他引:19  
研究了土地资源高强度开发长江三角洲地区开发强度评价问题,运用理论阐释与定量分析评价,指出土地开发强度的内涵并提出的量度方法,界定了“土地资源高强度开发”的科学定义,揭示出长江三角洲地区土地开发利用在国内层面属于高强度开发,而与国外典型地区相比则属于低强度开发。提出长江三角洲地区土地高荆发的对策在于改善开发技术与人文环境,强化区域内部低强度单元的开发强度,坚持综合、高效、持续性三结合原则开发利用水土  相似文献   

6.
土地资源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资源之一,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评价将为人们了解掌握区域土地开发利用合理与否提供科学信息。作为重要商品粮基地的甘肃河西地区,土地农业开发利用历史悠久,文章通过土地资源农业开发利用程度评价研究,初步分析研究了区域土地开发利用特点,旨在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区域“水—土—能—碳”耦合作用机制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区域“水—土—能—碳”耦合系统及其要素关系进行解析;分析其耦合作用机制、主要研究视角和影响因素;并提出了未来的研究趋向。① 区域“水—土—能—碳”耦合作用系统不仅体现了地表系统四大圈层的作用,更以水循环、土地利用、能量流通、碳循环的形式构成了区域“自然—经济—社会”的核心内容,该系统不仅反映了区域不同资源类型的匹配关系和开发利用效率,也体现了人类社会对环境的影响程度;② 该系统可以分为三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子系统:水系统、土地系统和能源系统。它们之间通过不同途径相互联系、互为资源,共同构成了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资源基础,而区域碳排放强度则主要取决于水、土、能等要素之间相互需求的类型、产业活动方式和能源类型与结构等;③ 区域“水—土—能—碳”耦合作用机制可以从微观角度、产业活动、土地利用等不同视角来分析;④ 区域“水—土—能—碳”耦合作用系统主要受自然、经济、社会和压力等因素的影响。其中经济因素,特别是经济发展水平、生产效率和技术水平是系统结构、功能和效率的决定性要素;⑤ 未来应重点从区域“水—土—能—碳”耦合系统模拟、其与气候变化和粮食安全的关系、资源耦合开发的碳排放效率及其综合评估与调控研究等方面开展研究。  相似文献   

8.
内蒙古农牧交错地区耕地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耕地资源的开发利用问题是区域土地资源利用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对内蒙古农牧交错地区耕地资源的数量、质量与分布;耕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做了详细的评述。并针对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耕地资源开发利用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地理教学》2004,(8):45-46
据日本媒体报道,日本政府日前已决定成立所谓“海洋权益相关阁僚会议”,以抗衡中国在东海海域开采天然气等资源。与此同时,日经济产业大臣中川昭一又在东盟与中日韩三国能源部长会议上向我国代表发难,指责我国正在东海建设的“春晓”天然气项目“侵犯了日本海洋权益”,并威胁要采取对抗行动。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宁南县生活用能源以薪柴为主,生产用能源不能自给,能源供需矛盾突出。1986—1989年,对县内多种可再生能源资源加以合理开发利用,并应用节能技术,推广薪炭林造林技术,建立示范能源村等,缓解了本县的能源供需矛盾,改善了山区生态环境,促进了山区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1.
杨载田 《福建地理》2002,17(1):38-41
丹霞地貌是一种具有很高景观美学价值和科学考察价值的风景名胜资源,湘南多有分布。徐霞客“楚游”时对其进行过考察,并在其《楚游日记》中进行了详尽记载和描述,乃至成为湘南人民今日进行丹霞风景名胜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和重要科学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12.
刘丽 《地理教学》2010,(23):52-52,51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俄罗斯是世界上石油与天然气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对欧盟的能源出口是其获取外汇的主要手段。然而,要把这些能源运输到欧盟国家,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却是必经之路。每到年底续签新合同时,俄罗斯总要跟这两个邻国就能源运输的“过路费”问题吵上一架,搞得管道另一端的欧盟国家胆战心惊。欧盟国家提出了“能源进口多元化”策略。决心开辟俄罗斯之外的石油和天然气来源。  相似文献   

13.
南方“红层荒漠”旅游开发价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谷松  彭华  闫罗彬  陈智 《地理科学》2016,36(4):555-563
“红层荒漠”是一种分布在红层母岩上的特殊土地退化景观,又称为“红层劣地”。其形成过程被称为“红层荒漠化”,指红层区受人为干扰,地表原有的生态结构遭到破坏,在外动力综合作用下,土层快速侵蚀,基岩或其风化壳裸露,土地生产力衰竭的极端土地退化过程。红层荒漠在粤、赣、湘等南方湿润区有较多的分布,荒漠化严重的区域一般是经济欠发达的区域,研究红层荒漠及其合理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多年丹霞地貌的研究成果,认为作为一种旅游资源,红层荒漠具有景观独特、资源稀缺、颠覆常识、生态科普、综合构景等特性,具备很高的旅游开发价值与很强的开发可行性。开发过程中,应当遵循开发服从保护、特色强化、综合效益最大化的原则,重视生态农业旅游和科普旅游等开发方向,可开发成为红层荒漠观光、红层荒漠科教旅游、生态农业示范旅游、红层荒漠山水旅游、红漠乡村旅游以及摄影主题旅游等景区。同时,要注意因地制宜,从资源特点、市场需求、环境保护等实际进行合理的谋划,与周边同类景区错位发展,与邻区其他景区加强联合,实现区域旅游互补发展。  相似文献   

14.
梅州民俗旅游资源及其开发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江金波 《热带地理》1998,18(1):66-71
从六大方面分析梅州民俗旅游资源的“客”性,指出其目前开发经营中存在的管理粗放、重点不显等问题。据此,结合山区经济现实,提出了应结合历史文化名城建设,塑造梅州“世界客都新形象;遵循流动表演--定点展示--建村观赏次序开发等进一步开发利用梅州民俗旅游资源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我国人多地少,农业综合开发的重点应放在“四低”资源的发行和利用上,即应在深度开发上下功夫。本文分析了我国“资源的数量与分布,探讨了其开发利用的潜力。  相似文献   

16.
笔者在教研活动中发现,当前“以某资源枯竭型城市为例,分析该类城市发展的方向”的教学与《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中“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的教学出现雷同现象。这种“新课程标准老案例”的现象在教学中时有出现。本文以鲁教版高中地理教科书“鲁尔区”为例,从学科逻辑的视角出发,运用文本对比的方法,明确“鲁尔区”所对应新老课程标准的差异,以及两课程标准对应不同版次、不同版本教科书的差异;并为“以某资源枯竭型城市为例,分析该类城市发展的方向”这一课程标准的教学提出建议,为教师开展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鄂西中药材品种多、数量大,素有“华中药库”之称.在分析鄂西药用植物资源的特点和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开发利用鄂西药用植物资源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8.
运城地区黄河滩涂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河滩涂地形平坦,面积广阔,水热资源丰富,土地资源潜力较大。充分开发利用黄河滩涂资源,不仅可以缓解沿河地区人多地少的矛盾,而且也是振兴农村经济,兴农致富的战略措施。本文对运城地区黄河滩涂资源进行了科学评价,分析了目前的开发利用现状。并对前景进行了预测,最后提出要因地制宜开发利用滩涂资源,建立不同类型的商品性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19.
俄罗斯能源外交中的地缘政治布局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俄罗斯是横跨欧亚大陆的国家。俄罗斯成为独立国家以来,政府通过不断调整能源外交战略以谋取地缘经济和政治利益。近年来随着国际油价的不断攀升,能源问题牵动着当代政治与经济全局。俄罗斯在强化国家掌控能源资源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快了以能源为武器的全方位能源外交攻势,以提升其在国际能源市场的地位。在此背景下,俄罗斯正在构筑起“以欧洲为重点、独联体为关键、亚太为新取向、博弈全球”的能源外交地缘格局,为俄罗斯谋求成为“能源超级大国”扩大影响力。  相似文献   

20.
比较利益学说与农业地域分工和区域资源开发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前市场经济体制下,农业资源开发利用既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又要坚持以比较利益为原刚指导地域分工和合理开发利用地域资源优势,使产业结构和区域发展方向与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地区生产优势相一致,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力和综合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