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从新闻纯文本数据中识别地名信息并确定对应的最佳空间尺度与事件所属地点,是准确抽取新闻事件发生地点的关键。针对上述目标,提出了基于隶属关系地名树的最佳空间尺度新闻事件地点提取方法。在完成地名实体识别和歧义消除的文本数据预处理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顾及新闻结构的方法消除语义干扰等噪声的影响;通过引入虚父节点构建合理准确的隶属关系地名树,结合最小包围盒的概念实现了最佳空间尺度的选取,使用地名实体权重和实体相关性完成了事件地候选集推荐排序,从而合理定位事件发生地。实验证明,所提出的新闻文本地理信息抽取方法可以较高的准确率获取新闻所对应的最佳空间尺度和相应的事件地点。讨论和解决了新闻文本地理信息抽取涉及的空间尺度问题,使得新闻文本中抽取的地理信息具有更好的可用性和可解释性,在丰富地理信息数据来源的同时,可实现数量呈几何级增长的网络新闻自动地域划分,有助于人们对各类事件空间态势的关注与认知。  相似文献   

2.
当前,利用空间关系在多源数据间建立空间关联是地理信息领域的研究热点。针对这一热点,提出一种面向空间关联的基于自适应四叉树编码计算矢量数据空间关系的方法。首先,以经纬度网格划分技术为指导思想,基于自适应四叉树进行空间编码,建立空间数据与对应编码间的关联;在此基础上,利用编码计算空间数据的网格拓扑、方向及距离关系,从而建立空间数据间的空间关联;最后,以深圳市OSM矢量地图为实验数据来验证。实验表明,自适应四叉树编码方法能集成地表达3种空间关系,且计算速度较快、效率较高,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3.
《地图》2005,(3):7-7
不久前颁布的200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中.由国家测绘局推荐的项目《数字地表模型的多维动态构模研究》荣获二等奖。该项目由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陈军、香港理工大学教授李志林、以及朱庆、蒋捷、王东华等人合作完成。他们针对多维动态数字地表模型构建这一国际学术前沿问题.以地理空间实体及相互间关系的抽象与表达为主线.研究了地表空间铺盖、地物空间关系理论、数字地形精度、多维动态空间数据建模、多尺度表达等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4.
吴静  尹涛 《测绘科学》2011,36(4):69-71
如何快速、自动地实现多尺度地图自动综合结果质量评价,对提高空间数据质量、加快空间数据生产周期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综合考虑拓扑关系、方向关系和距离关系的基础上,基于SRM模型提出了基于面状目标的空间关系相似性的度量方法,为地图自动综合提供空间关系评价和维护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多维动态GIS空间数据模型与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以地理空间实体及其相互间关系的抽象、表达与组织为主线,从三维、时空、尺度等角度出发,进行了多维动态空间数据模型研究。介绍了该项研究在空间铺盖建模、空间关系理论、多维建模、时空与动态建模、多尺度建模等方面取得的成果。  相似文献   

6.
胡圣武 《测绘工程》2007,16(2):6-10
通过理论分析与GIS发展的历程相结合的方法研究GIS发展存在的几个理论问题:空间数据概念的完整性、空间数据量、面向多维空间、动态分析的空间数据结构、3DGIS、空间数据质量、空间数据的及时更新以及GIS空间数据的初始化和空间尺度等。这些问题目前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文中对GIS的基本理论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指出其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基于空间映射观念的地图综合概念模式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艾廷华 《测绘学报》2003,32(1):87-92
基于关系代数的映射变换思想,将地图综合的概念框架划分为2种映射形式:空间实体映射和空间关系映射,根据变换前后空间实体数目的变化,空间实体映射进一步区分为1-1,n-1,n-m映射。空间关系映射则视为拓扑关系、距离关系、方向关系3种基本关系的复合变换。为描述综合过程中粗化表达,建立了“空间关系分辨率”概念,基于9交叉、主方向模型以及本文自行建立的“等距离关系”模型分别给出了拓扑关系、方向关系、距离关系中分辨率的表达方式。在概念级上讨论了2种映射在地图综合过程的表现形式,这一综合模式与传统方法的显著区别是,它强调了关系也存在综合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全关系模型国土资源空间数据库设计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本通过分析全关系模型空间数据库的设计原理和特点,结合国土资源空间数据特 点,全面研究了全关系模型国土资源空间数据库设计方法,提出了一套全关系模型国 土资源空间数据库设计模式。  相似文献   

9.
多尺度表达中空间拓扑关系等价性评价模型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本文主要讨论不同尺度下地理目标之间拓扑关系的等价性问题。根据人类认知习惯,得出从大比例尺地理空间中拓扑关系抽象为小比例尺空间中拓扑关系应当遵循的基本规则,并利用模糊函数将这些规则定量化;在此基础上,得到评价地理空间场景中多个空间目标之间拓扑关系在不同尺度下是否等价的综合评价模型。该模型可以用于检验和维护空间数据质量、为地图自动综合提供空间关系处理和评价方法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基于实体的地理空间数据模型描述与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传统空间数据模型描述方法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实体的地理空间数据模型描述方法,定义了地理实体及其构成,并探讨了基于地理实体的空间数据模型.这些方法的研究为空间数据库的建设和数据共建共享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11.
陈曦  樊红 《测绘科学》2023,(2):185-194
针对传统地理大数据的组织存储模式无法满足兴趣点(POI)相关的经纬度和地名的快速检索及其关联检索新需求的问题,该文提出了基于北斗网格码的空间关联模型,使用Neo4j图数据库对地理大数据进行组织与存储,降低了地理大数据关联难度;设计了基于该文空间关联模型的空间数据检索策略,提升了空间数据关联检索速度。分别设计了行政区、矩形和圆形三种空间搜索的网格检索优化策略,开展了查询效率对比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基于北斗网格空间关联模型的检索策略,在网格搜索文本关键字结合检索模式中检索效率明显提高,改善了不同数据量情形下的检索效率;在全文检索空间文本混合搜索模式中极大程度减少中间结果的数量,节省了计算量,同时保持结果按相似度排序,可应用于多种行业地理大数据的高效检索。  相似文献   

12.
薛丰昌 《测绘科学》2011,36(5):200-202
尺度依赖性、空间依赖性和空间非均质性是空间信息的本质特征,如何在空间分析中综合考虑以上特征目前仍缺少有效方法.本文提出的空间信息分层复合分析模型通过“回归的回归”两阶段分析建立包含空间异质性、空间依赖关系与空间尺度效应的空间单元综合回归模型,有助于解决空间分析中数据的多维复杂性涉及的尺度效应、空间依赖性和空间异质性综合...  相似文献   

13.
空间关联规则挖掘是空间数据挖掘的重要内容,文中给出了时序空间关联规则挖掘的相关概念、原理及实现(算法),研究了时序空间关联规则挖掘数据集的构造方法,提出通过空间实体关联关系和时间项转置方法将处于不同时刻的、相互独立的空间数据集进行重构,生成隐含了时序空间关联特征的挖掘数据集,进而可应用关联规则挖掘算法获取时序空间关联知识,初步进行了时序空间关联规则挖掘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14.
田洪军  闫浩文  王丹英  张彦丽 《测绘科学》2008,33(1):200-201,181
空间距离关系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类空间关系。通过先考虑二维空间中两任意实体之间不同的相对位置关系,再利用构建Delaunay三角网寻找两者的邻近区域,从而计算出两者之间的最近距离。本文还提出了基于约束圆寻找并计算任意两个实体多边形之间的最近距离方法,并给出了约束圆的特征。这种方法适用于不用区分实体多边形的形状与位置的各种情况。  相似文献   

15.
Geodatabase中基于规则的拓扑关系管理机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空间数据的拓扑关系及其处理方法在高级的空间分析处理和空间数据库数据质量保证方面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geodatabase是ESRI建立的面向对象的空间数据模型,它真实的反映了现实世界的物理实体,在继承传统的Coverage数据格式拓扑关系管理优势的同时,提出了基于规则的拓扑关系管理机制,并给出了配套的应用工具对其进行交互处理和操作。  相似文献   

16.
罗文 《测绘学报》2014,43(9):990-990
正空间分析是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核心功能,也是GIS深化应用与服务的重要支撑。现有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在多维对象的自适应表达、空间数据的统一分析以及多维统一分析框架的构建方面仍显不足,无法满足海量、高维度、多要素的密集型GIS空间数据的分析需求。引入几何代数的多维表达结构及统一运算结构,从底层理论上对现有表达与计算方法进行创新,设计面向多维度、多要素复杂数据的计算模型,是突破传统GIS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7.
在空间关联规则挖掘中一般是采用遍历算法进行,导致对海量数据计算效率的降低。目前,空间数据挖掘模型多采用空间邻接矩阵来表达空间关联权重,大多情况下没有考虑邻接关系的实际量化的结果。文中在分析了空间实体分布的各种相邻关系基础上,采用邻接指数的方式来测算空间相关程度,并在此基础上采用改进的Apriori算法,通过自编程序加以实现。以北京市昌平区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分布关系为样例数据进行了试算。结果表明,计算效率有较大提高,并挖掘出一些潜在的土地利用类型间的共生关系。  相似文献   

18.
基于欧拉数的地籍拓扑关系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籍实体间的空间拓扑关系是地籍信息系统时空数据组织与查询、空间数据质量控制、空间数据更新处理等的基础,然而现有拓扑关系模型在计算地籍实体间的拓扑关系方面存在不足。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目标整体交/差和欧拉数的地籍实体拓扑关系计算方法,其将目标看作一个整体,用目标整体间∩(交)、\(差)两个集合操作的结果来区分目标之间的拓扑关系,结果的取值包括内容、维数和欧拉数三个拓扑不变量。研究工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拓扑关系模型克服了现有拓扑关系模型在描述地籍实体间拓扑关系方面存在的不足,并且其已成功地应用到地籍空间数据更新处理中。  相似文献   

19.
三维空间实体间拓扑关系的矩阵描述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三维空间实体及其间拓扑关系的语义描述和形式化表达是三维GIS空间数据建模的重要理论基础。在k-维流形的三维空间实体形式化描述方法的基础上,根据三维空间实体的可部分性,采用顾及维数的九元组描述框架,研究用于构成三维实体的k-单纯形之间的拓扑空间关系,继而研究三维实体间的拓扑空间关系。  相似文献   

20.
针对空间数据动态更新的冲突检测与处理问题,以空间冲突的表现形式为基础,以地理实体与数据库空间目标的映射关系为切入点,探讨了空间冲突的检测方法,给出了空间冲突检测模型;并综合考虑不同类型的空间冲突,针对性地给出了处理方案;最后通过自主开发的更新系统进行实例验证,取得了良好的实验结果,证实了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