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赵勇胜 《世界地质》2002,21(1):103-104
第三届“未来地下水资源危机”国际学术会议于 2 0 0 1年 6月 2 5~ 2 9日在葡萄牙的里斯本市举行。该会议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水文地质学家协会等联合主办。参加这次会议的有来自五大洲 2 7个国家的 1 2 0多位专家和学者。我国向这次会议提交了 4篇论文 ,在大会上宣读论文一篇。本人受教育部的资助作为这次国际学术会议的学术委员会成员参加了会议 ,并在大会上宣读了论文。第三届“未来地下水资源危机”国际学术会议的宗旨是 :探讨新世纪地下水系统可能发生的所有问题 ,并以可持续发展的原理来解决出现的问题。会议包括 1 0个专题 ,下…  相似文献   

2.
参加“地下水资源未来危机”国际学术会议的报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参加“地下水资源未来危机”国际学术会议的报导1994年6月13日~16日,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市,举行了一次规模较大,命名为“地下水资源未来危机”的国际学术讨论会.这次会议系由芬兰环境部、国家水与环境委员会、芬兰科学院、国际水计划(IHP)国家委员会、...  相似文献   

3.
第二届全国矿物学学术会议在青岛召开第二届全国矿物学学术会议在青岛召开第二届全国矿物学学术会议于1997年10月8日至13日在青岛市召开。这次会议是继1981年在长沙召开的第一届全国矿物学学术会议和1990年在北京召开的第15届国际矿物学大会之后,我国...  相似文献   

4.
1985年7月28日至8月2日,在美国科罗拉多州的丹佛城召开了国际第8届粘土学术会议.出席会议的代表来自37个国家共469名,我国被邀请参加会议的有地矿部、科学院及冶金部系统的5名代表.这是我国第二次参加国际粘土学术会议.上届是1981年在意大利召开的.本届会议的筹备委员会由美国粘土协会等单位的11人组成,J·B·Hayes博士任主席.会议经过长时间的准备,内容丰富,形式新颖.会议收到的论文并经挑选编入《国际第8届粘土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的共273篇.这些论文在会议期间有的进行了大会宣讲,有的在小组会上宣读,有的在展览厅展览,有的进行了个别交换.内容涉及到粘土  相似文献   

5.
第二届全国矿物学学术会议于1997年10月8日至13日在青岛市召开。这是继1990年在北京召开的第15届国际矿物学大会之后,我国矿物学界的又一次盛会。总计80名代表参加了这届学术会议,他们分别来自中国科学院、国家教委、地质矿产部、冶金工业部、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化学工业部、核工业总公司、国家建材局、武警黄金指挥部等系统所属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产业部门。向会议提供赞助的企业集团也派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主办单位和协办单位的领导同志和青岛市科委的领导同志参加了会议的开幕式。中国  相似文献   

6.
1998年部分国际地学学术会议1998年部分国际地学学术会议1煤、天然气和石油国际会议,3月24~26日,澳大利亚布里斯班;2第九届国际水—岩相互作用学术会议,3月30~4月4日,新西兰陶波;3第十五届国际沉积学大会,4月13~17日,西班牙亚...  相似文献   

7.
简讯     
中国地质学会第二届地下水资源评价及管理学术会议暨第四届全国渗流力学学术讨论会于1989年6月6日在河北正定召开,由水文地质专业委员会和地矿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所主办。大会交流论文分为四个单元:地下水资源评价及管理的问题研究;渗流  相似文献   

8.
1 会议概况国际水文地质学家协会IAH主办的第33届国际水文地质大会于2004年10月10~15日在墨西哥Zacatecas市举行,且是与拉丁美洲水文协会第7届会议联合召开的。出席该次学术会议的代表来自36个国家,约400人。本次会议的主题为:认识地下水流动—从局部到区域尺度。学术交流共分9个专题进行,分别为:(1)地下水流的环境作用;(2)水化学和同位素数据用于确定局部和区域流动;(3)坚硬岩介质中标定地下水流;(4)水流系统在污染运移中的作用;(5)局部和区域地下水系统中的补给;(6)湿地与地下水流;(7)滨海地区不同的地下水流;(8)地下水流系统模型;(9)…  相似文献   

9.
芬兰著名水文地质学家乔柯.苏弗里(GoukoSoveni)博士,因患癌症不幸于1999年8月12日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去世,享年57岁。他的一生为发展芬兰的水文地质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苏弗里博士曾多次来华讲学,并积极协助1998年在我国长春举行的第二届国际地下水未来危机学术会议,同我国水文地质工作者建立了深厚友谊。国内外同行中,凡知道他的人,闻此恶耗,莫不深感悲痛!苏弗里博士毕业于芬兰吐尔库大学(TurkuUniv.),并在该校获博士学位。60年代他在芬兰水委员会水文处主要从事水文地质工作;70年代,他主持建立了芬兰全国水文地质监测网。该机构于198…  相似文献   

10.
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暨IAEG中国国家小组会员联席会议于2006年11月14日在广州召开。会议由伍法权副主任委员汇报了专委会自2005年贵州会议以来的工作,主要集中以下学术会议的组织筹备:(1)第二届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2)第十届国际工程地质大会;(3)中国地质学会20  相似文献   

11.
第三十届国际地质大会将在北京召开国际地质大会是国际科学会议中历史悠久、规模巨大、学科广泛、极负盛名的学术会议,被誉为国际地学界的“奥林匹克”盛会。自1878年在法国巴黎召开第一届会议起,已有117年的历史。第三十届国际地质大会定于1996年8月4日至...  相似文献   

12.
铀矿地质事业后继有人──记第二届青年铀矿地质学术会议中国核学会铀矿地质分会于1994年10月24日至27日在北京召开了第二届青年铀矿地质学术会议。出席会议的有关领导、专家和来自各地勘局、研究院(所)、地质大队的青年代表共计43人,会议由核学会铀矿地质...  相似文献   

13.
作为"未来资源大会2018"(RFG 2018)合作方,国际应用地球化学家协会(AAG)于2018年6月16日至6月22日在加拿大温哥华会议中心组织了第28届应用地球化学学术会议(IAGS 2018)。未来资源大会2018共设能源、矿产、水和地球四大主题。应用地球化学会议(IAGS 2018)在矿产和水两个主题中设10个报告专题,宣读论文113篇,全面交流了3年来国际应用地球化学进展。  相似文献   

14.
三十多年前(1974年9月9~14日),在捷克的布拉格召开了第一届水-岩相互作用(英文简写为WRI)国际学术会议,Tomas Paces博士担任该届会议的秘书长,来自21个国家的近150位会议代表参加了为期4 d的学术会议.  相似文献   

15.
国际水文地质学家协会成立于1956年。1985年资深的中国专家出席了第17届和18届国际水文地质大会,自那时以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代表出席了该学会的学术会议。中国分会于1987年建立,并组织相关活动。中国的协会成员近年来不断增加。国际水文地质大会曾在中国举办两次,第21届大会于1988年在桂林市举行,第34届大会于2006年在北京举行。多年来,在我国每年都举行水文地质学和地下水科学学术会议。协会主办的《Hydrogeology Journal》期刊编委会中有很多中国和华裔学者,中国分会负责论文摘要的中文翻译。协会的图书系列在我国广泛传播,促进了中国地下水科学的发展。该协会近期提出了水文地质战略系列,已经发布的九个专题分别是:生态系统与地下水、能源与地下水、粮食安全与地下水、全球变化与地下水、人类健康与地下水、城市与地下水、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采矿业与地下水,以及气候变化适应地下水,指导了地下水资源和水文地质科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第二届美国地表水$唾地l卜水中毒药公置求崩黼理会议非均质土地下施工会议——冒际隧洞协会第十届年会地下水研究中地表和钻孔韵地球物理方法太平洋地区现代地壳运动国际讨论会第一届小水电会议第三届地面沉降圜际讨论叠第二属国际水质研究会议掇地水污染调查,科学与技术的应用会议第六届岩石力学讨论会欧洲会议第二届非洲水技术展赞和讨论会因际大坝安全会议地下z&资源利用和污染物水文地质国际讨论会国际灌溉排永委员会第十二届灌排会议国际承资源委员会河流流域战略讨论会第五届杰资源中的有限方法国际讨论会虚用地球化学第二次讨论会—…  相似文献   

17.
《地质论评》1980,26(3):277-278
中国地质学会探矿工程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委员会暨学术会议,于1979年11月7日在北戴河召开。这是继1964年探矿工程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及1965年召开的第一届探矿工程学术会议以来的又一次盛会。来自全国各部门与单位的代表共240多名。这次会议,听取了第一届专业委员会的工作报告;修改通过了专  相似文献   

18.
1会议概况第一届国际古全球变化(PAGES)学术大会(TheFirstPAGESOpenScienceMeeting)于1998年4月19日至23日在伦敦召开,会议的主题为“古全球变化及其对未来的意义”。自PAGES成立以来,其主要学术会议都是通过PAGES的各个研究项目及其科学指导委员会会议来进行的。本次会议是PAGES首次组织的对科学界开放的学术大会,其目的是总结该领域近年来的主要研究成果,分析该领域在未来面临的主要科学挑战,提高古全球变化研究对未来社会发展,尤其是在减少自然灾害及其影响、环境规划及资源管理等方面的作用。参加这次会议的有近4…  相似文献   

19.
第一届第二次全国重砂矿物学术会议于1986年10月17日至22日在安徽省屯溪市332地质队队部召开。此次会议是在中国地质学会矿物专业委员会指导下,由重砂学组委员会主持召开的。  相似文献   

20.
2004年7月1日,国际地球化学与天体化学学会(IAGC)水—岩相互作用工作组在美国纽约州Saratoga Springs召开的“第11届水—岩相互作用国际学术会议”上一致决定:“第12届水—岩相互作用国际学术会议”将由中国地质大学等单位承办,于2007年在中国昆明市举行,王焰新教授将以秘书长的身份负责会议的组织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