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今年是《土地管理法》颁布实施20周年。《土地管理法》的颁布实施,使我国的土地管理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管理轨道。特别是新《土地管理法》实施以来,从山东省临沂市的情况看,政府及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紧紧围绕全市经济社会的发展,认真贯彻落实资  相似文献   

2.
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专项用于耕地开发的法律规定,体现了国家的宏观调控意图1999年颁布实施的《土地管理法》,以立法的形式确立了我国土地管理的政策,目标就是要切实保护好耕地、努力实现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并明确鼓励盘活现有建设用地、限制新增建设用地的集约利用土地的指导思想。《土地管理法》颁布实施之前,国家对国有土地资产的管理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按有关规定,占用耕地和利用原有建设用地的土地收益都留在地方,并主要留给了市、县和乡镇,市、县和乡镇政府可以通过征用耕地后出让,获取巨大收益。谁“卖地”,谁得益的机制,刺…  相似文献   

3.
西班牙《土地法》于2007年出台并实施,该法是在西班牙经济发展迅速、城市扩张和蔓延问题突出、房价上涨过快、土地投机和腐败问题较多的社会经济背景下出台的。研究西班牙《土地法》的有关规定对于当前我国《土地管理法》的修改具有一定借鉴意义。本文介绍了西班牙《土地法》的立法进程、出台的主要背景和目的,阐述了该法的主要内容和特点,并结合我国《土地管理法》的修改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我国土地资源集约利用概述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一、土地资源集约利用宏观背景与现实意义 (一)土地资源供需矛盾尖锐已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瓶颈我国虽然土地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较为匮乏。以耕地为例,我国一直以不到世界10%耕地养活超过世界20%人口,而且长期以来都是世界上耕地资源消耗速度最快国家之一。与此相反,我国人口总量持续增加,加之食物消费结构随生活质量提高而改善,我国粮食安全压力长期存在并可能会有所加剧;由于今后十几年是我国工业化高峰阶段,尤其是“重型工业”的加快发展将进一步增大  相似文献   

5.
刘兵 《国土资源通讯》2005,(14):i004-i004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新形势对国土资源部门提出的新要求。作为土地主管部门,我们在工作中严格遵守《土地管理法》及相关法律法规,依法加强土地资源管理,在治理和整顿土地市场秩序工作中取得了较好成绩,为推进城市化进程提供了重要保障。我们既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加快城市建设步伐,又要切实保护好耕地,结合永川城市建设实际,挖掘城市存量土地潜力,加强土地整治工作,加大执法力度,走城市化与耕地保护并重之路。一、全面贯彻落实基本国策,切实增强耕地保护意识贯彻“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我们要坚持舆论先行,正面导向为主的原则,加大宣传力度,做到“三宣传”、“三到位”,即向领导宣传,向工作人员宣传,向群众宣传:从上到下形成统一认识,进一步明确土地管理部门的职责。要认真学习领会、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精神,特别是深刻领会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关于国土资源方面的重要讲话精神,把工作中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解决好。二、正确处理城市化与耕地保护的关系,全面落实“五个不准”和“六个不报批”在加快城市化建设进程中,不占用耕地是不可能的,但必须处理好城市化发展与耕地保护的关系。一是要正确处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关系。我们在做城市规划时,首先要考虑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项目用地报批程序上,做到先进行用地预审,再立项、选址,不能先斩后奏。重大项目用地,确需调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也必须在调整规划后再用。  相似文献   

6.
耕地之痛     
没有任何一种资源能像土地这样对人类贡献巨大。如果说作为大自然概念的土地孕育了世间万物,延续了地球文明的生生不息,那么作为耕地的土地,则是直接养活了人类。 千百年来,随着人类的繁衍生息,尽管作为大自然的土地没有变化,但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耕地却在不断减少--近十几年间,我国人口每年以1000万的速度递增,耕地却平均以每年1个中等县的面积减少。  相似文献   

7.
新土地管理法颁布实施后,江苏省连续五年实现了耕地占补平衡,确保了全省耕地总量不减少,这个成绩是来之不易的,以项目库建设为载体的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刊讯(记者吕苑鹃)日前,由国土资源部会同有关部门编制的《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年)》经国务院批准正式颁布实施。《规划》明确了未来五年土地整治的指导原则和目标任务,到2015年,新建4亿亩旱涝保收高标准基本农田,经整治后耕地质量平均提高1个等级,粮食亩产增加100公斤以上。  相似文献   

9.
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全国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的通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土资源通讯》2003,(4):18-31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国土环境资源厅、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规划与国土资源局),计划单列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解放军土地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土资源局: 《全国土地开发整理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已经部长办公会审查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土地开发整理规划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补充,是科学指导土地开发整理活动的重要依据,对规范土地开发整理活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确保耕地占补平衡,实现耕地保护目标具有重  相似文献   

10.
为有利于社会各界了解并参与监督土地督察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规定,现将2016年国家土地督察工作情况予以公告. 国家土地总督察 姜大明 2017年4月1日 2016年国家土地督察工作情况 2016年,国家土地督察机构紧紧围绕国土资源管理中心工作,以严格督促地方政府切实落实土地利用和管理主体责任为重点,坚持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并重,在督导严格保护耕地、节约集约用地、维护群众土地权益、重点领域改革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 一、开展永久基本农田划定专项督察,督察违法占用耕地等问题,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耕地是我国最为宝贵的资源”重要论断,认真落实“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明确要求,始终坚持按照国务院赋予的职责,把监督检查省级及计划单列市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的落实情况作为土地督察的首要目标,围绕耕地保护中的重大决策部署和重点难点问题开展督察.  相似文献   

11.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宝贵资源,是发展经济的巨大资产。为此,国家对土地管理做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和重大工作部署,把土地管理工作提高到保护国家粮食安全的基本国策的高度。我们作为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必须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正确认识和理解国家为保护耕地出台的有关政策,切实把严格保护耕地作为事关基本国策、事关经济社会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事关子孙后代的大事摆上议事日程。进一步增强国策意识和法制观念,保护耕地、合理规划的责任感,做到知法用法,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为任丘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2.
《河北国土资源》2005,(11):29-30
莆田市位于福建省沿海中部,是一个典型的人多地少的地区。全市土地总面积4120平方公里,耕地总面积117.23万亩,人口308万,人均耕地仅0.39亩,基本农田面积104.07万亩。福建是全国人均耕地最少的省份之一,莆田又是福建人均耕地最少的地级市,吃饭与建设矛盾十分突出、耕地保护任务尤为艰巨。面对如此特殊的资源特点,我们充分认识到:要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正确处理保护资源和经济发展的关系,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中央确定的国土资源管理以及耕地保护的大政方针,加强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的保护,确立“在保护中求发展”的发展观,把保护耕地资源作为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13.
数字高程模型(DEM)是地貌的一种数字表达,已被广泛应用到多个领域。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口多、人均耕地少、耕地后备资源不足,而土地整理是当前我国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和促进土地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措施。据此,将DEM应用到丘陵地区土地整理项目中,分析DEM数据的获取、处理、分析的全过程,提出利用DEM计算土石方量和提取路渠纵断面信息的注意事项,可供相关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城市边缘区农地流转与农地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十几年来,由于经济与城市化的发展,耕地转化为非耕地的速度明显加快,造成了耕地锐减。尤其在城市边缘区这种特殊的区位条件下,耕地非农化的速度更快(周国华等,2000)。对此,我国在1999年1月1日起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明确规定了要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严格限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严格限制并不是禁止,如何合理地限制、有  相似文献   

15.
一、当前土地资源利用的现状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资源和条件,特别是在人口不断膨胀,资源日益紧缺的今天,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更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保持了快速发展的势头,经济发展对建设用地的需求也呈不断增长的趋势。国土资源部发布的2004年土地变更调查结果显示,全国耕地面积由1996年的19.51亿亩减少为18.37亿亩,十年间耕地净减少1.14亿亩,人均耕地从1.59亩降为1.41亩。土地沙化、耕地后备资源不足已严重影响了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16.
城镇化对土地利用的影响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镇化是人口向城镇集聚、生产力不断发展和劳动分工逐渐加深的必然结果。土地作为城镇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承载空间,与城镇化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中国城镇化在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后,土地利用呈现出明显的特点。本文以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为基础,对城镇土地规模、城镇土地利用结构和城镇土地利用区域变化等三方面的特点,以及城镇化对我国城镇土地利用、耕地保护和生态保护带来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2014年,国土资源部提出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把提升耕地质量放在首位,坚持占优补优。耕地占补平衡是我国土地基本政策,通常要求在设区市域范围内实现平衡,禁止跨市进行易地占补。但由于发达地区经济增长较快,后备土地资源数量有限,导致客观上占补平衡的区域范围不断扩大,耕地易地占补平衡成为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河北国土资源》2005,(11):34-35
我市是国土资源部确定的全国地(市)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试点城市,从2002年12月开始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2004年8月规划大纲通过部评审。国土资源部领导和国家七部委组成的成都市土地市场治理整顿检查组对我市的规划修编工作,都给予了充分肯定。在新一轮规划修编中,我们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把耕地尤其是基本农田保护作为核心目标和编制好规划的前提,围绕节约、集约用地,科学合理地调整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布局各类用地,促进耕地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9.
贵州地表起伏度大,山高坡陡,沟壑纵横,耕地紧张,村庄整治是解决农村居民点用地浪费、居住环境差和增加耕地面积的重要措施,土地整治潜力分析与影响因素研究是土地合理利用的必要前提。本研究通过预测贵州农业人口的变化规律及理论建设面积,结合现状村庄面积,得出新增耕地的潜力,并揭示了各影响因素影响力的大小。结果表明:贵州各个地区农业人口自2003年以来一直表现为逐渐减少的趋势,且具有明显的线性关系;在未来10年,农业人口将会继续减少;农村耕地整治潜力在20万公顷左右,人均新增耕地面积在0.0018~0.022公顷;耕地整治的影响潜力主要因素为建设用地指标缺口、地方年财政收入、土层厚度。  相似文献   

20.
《国土资源通讯》2006,(18):6-15
土地利用计划管理上有哪些变化? 为进一步落实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的责任制,《通知》明确"将新增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包括占用农用地和未利用地)纳入土地利用年度计划,以实际耕地保有量和新增建设用地面积,作为土地利用年度计划考核、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的依据".同时,强调"实际用地超过计划的,扣减下一年度相应的计划指标."这是土地利用计划管理的又一重大改革,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