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了生命线工程系统中供电网络系统的可靠性分析方法。在元件可靠性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供电网络系统工程地震可靠性分析,提出了供电网络系统功能失效分级及失效等级的判定方法,并建立了功能失效系数的概念,给出了供电网络系统功能失效系数的计算方法,从而实现了供电网络系统功能失效分析的定量化。  相似文献   

2.
目前,测震台站设备的供电组合方式多种多样,采样率在不断提高,同时也混杂进了一些干扰信号。文章论述了使用同一套测震设备,在高采样率下不同供电方式对地震波形的记录影响情况。试验表明,供电方式和屏蔽措施的改变可以有效地减少由供电设备输出耦合到仪器记录中的干扰信号。  相似文献   

3.
朱旭 《地震》2015,35(4):76-82
在脉冲供电和正弦交流供电地电阻率观测研究中, 大地容性效应会引起测量误差。 本文按照电子学等效电路的方法提出了大地等效电容量的概念, 研究了大地等效电容量的测量方法, 为合理确定脉冲供电参数和减小交流地电阻率测量误差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用交流供电的方法,采用井中深埋电极,进行电阻率的观测,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观测数据证明,采用深井,将电极放入井中测量电阻率,可以避免地表干扰,用交流供电,可以得到和直流供电相同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一、前言我国现行的地电阻率观测方法,采用的是中常大小极距的四极对称法。测量仪器多使用DDC—2A电子自动补偿仪。供电方式大致可分:1.整流供电,供电时将供电电流调到某一固定值上,测人工电位时,若电网电压,负载电阻发生变化,均会引起供电电流的变化,致使地电阻率观测误差大;2.稳压供电,对供电电流值要进行测量,也会引入误差;3.稳流  相似文献   

6.
我国测震台站大多数地处偏远山区,电网覆盖面有限,解决台站设备供电问题势在必行。文章结合山西省风能及太阳能资源的分布情况,提出风光互补发电系统供电方式,并根据山西省内测震台站所用设备情况,设计出风光互补发电系统,以解决无人值守台站设备的供电问题。该系统既可提高台站设备供电的可靠性,又实现了节能减排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通过实验论证平凉地震台深井电阻率观测自然电位畸变由电极交叉供电造成,讨论分析不同电极供电对自然电位的影响。结果表明:对测量极供电,会影响自然电位,不会影响电阻率测值;单极供电对自然电位的影响表现为阶跃突跳,并以指数形态恢复,恢复时间约10 h,干扰峰值与供电电流、供电时间等有关;对观测数据进行校正,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8.
使用同一套测震设备,计算不同供电方式下电源输出信号的自噪声功率谱密度,分析测震专业设备记录波形与电源输出信号之间的相关性,得到了不同电源输出信号的噪声特征,量化了测震专业设备记录波形与电源供电输出信号的关联关系。试验证明,供电方式的改变可以为提高波形记录质量起到很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通过增大测量极距和提高供电电流2种实验途径,探讨提高兴济地电台地电阻率观测精度,结果表明,提高供电电流能明显提高兴济地震台地电阻率观测精度,且与供电电流提高倍率相当,而增大测量极距效果甚微。其原因是,提高供电电流是在干扰幅值不变情况下增大人工供电电位差,而增大测量极距使人工供电电位差和干扰幅值同比例增大,二者相抵,对观测精度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
LN-GDXT-Ⅳ型交直流隔离供电电源采用交直流隔离供电技术可以有效的避免由于电源引入的雷击事故.本文介绍了该仪器的设计思路,工作原理和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11.
LN—GDXT—IV型交直流隔离供电电源采用交直流隔离供电技术可以有效的避免由于电源引入的雷击事故。本文介绍了该仪器的设计思路,工作原理和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12.
根据测震台站供电技术系统的实际问题,分析了由于UPS供电导致部分测震台站信号畸变的原理,给出处理类似问题的参考意见,对提高测震台站数据可用性将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3.
针对地震前兆手段之一的电子磁测仪CZM-2只能直流供电的情况,设计了一种专用交流供电的辅助设备,为台站解决了一个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前兆台网遥控供电仪的设计思路和设计技术,就该遥控仪可实现的功能进行了描述,给出了遥控仪的技术指标和应用图例。该遥控仪可以满足遥测台站供电控制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简述福建遥测地震台网(站)仪器电源改造的几种方法。将原来使用的交流UPS电源供电改为直流电源模块供电;并就如何延长电池使用寿命,提高充电效能,节约电能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攀枝花台YRY-4型钻孔应变仪电源的改造,工作原理是利用两节蓄电池轮流供电,将交流电网与设备直流供电电路物理上隔离起来,避免感应雷从交流电网进入台站观测设备.在蓄电池工作至设定的低电压时自动切至另一只电池供电,并对该放空电池进行恒压限流充电.电池充满后又自动与外电网(220 VAC)断开,从而实现对电池间断充电,最大限度与外电网断开,起到仪器设备与外电网双重隔离的保护作用.与此同时还采用定时更换皮带和增加检查仪器次数的措施以减少仪器断电情况发生,实现了防雷和连续供电,可以提高仪器运行率.  相似文献   

17.
针对福建省龙岩地区部分无人值守地震台站通信设备采用交流供电,运行不稳定的问题,对这些台站的通信设备改造为直流电源供电。实践证明,改造后消除了采用直流逆变器对观测资料的干扰,减少了直流逆变功耗,有效提高了无人值守地震台站通信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和数据连通率。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沁源地震台防雷隔离供电系统故障频发的问题,改用太阳能直流供电系统直流输出。简要介绍太阳能供电系统的设计、安装及运行,运行结果表明,太阳能供电系统工作稳定,提高了仪器运行率和数据连续率,降低雷击概率。  相似文献   

19.
小波方法在地电场干扰处理中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邱颖  席继楼 《地震》2009,29(2):57-63
该文在对地电场信号及地电阻率人工供电干扰信号的时频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了小波域阈值滤波方法, 对地电场秒采样信号中叠加地电阻率人工供电干扰信号进行了分析和处理, 处理产生的误差在地电场观测的允许误差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20.
大功率多功能发射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DEM-T70是自行研制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功率多功能智能发射系统,用于为地面电磁法勘探提供大功率的人工场信号.发射系统中采用了GPS同步、DDS(直接数字频率合成)、CPLD(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数字式PWM(脉冲宽度调制)稳流和发电机励磁稳流等新技术,开发了多频同步供电、高密度频点供电、全自动扫频供电和大功率快速逆变等关键技术,研制出大功率(70 kW)多功能(CSAMT-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SIP-谱激电、TDIP-时域激电)电磁法发射系统,其最高供电频率为8000 Hz,最高电压1200 V,最大电流100 A.场地试验表明,发射系统功能设计合理、技术指标先进、性能稳定可靠,该系统填补了我国在该领域的空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