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本文对地震科研、防震减灾工作中产生的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的特点与区别进行了分析,电子档案的管理在归档形式、保管方式、管理方法等方面与纸质档案的管理有区别,同时对不可相互替代的两种档案提出了如何配套管理方面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结合青海省地震局文书档案纸质管理环境相对困难的现状,详细阐述了建立文书档案信息化对新时代防震减灾工作的必然性和重要作用,以及加强文书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安全保护。  相似文献   

3.
山西历史地震图纸档案为科研人员准确研判地震活动趋势和研究历史地震发挥了重要作用。文章针对查阅纸质图纸档案存在效率低下和档案服务具有的局限性,从数据整合、管理建设、信息发布、反馈机制、安全体系方面对新模式进行研讨。形成以服务社会科研人员需求模型图为基础的研究内容,将信息化处理后的地震图纸档案数据共享,建成与科研人员研究需求相融合的模式,并对新模式的具体实施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现阶段,信息资源在社会发展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而档案资源作为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价值与作用也日益凸现。本文描述了如何发挥现代计算机技术,将纸质地震档案数据进行加工,实现信息电子化,包括档案信息电子化的趋势、档案电子化的优点和如何推动档案电子化等。实现档案信息电子化,有利于科研人员方便快捷地检索、查阅相关档案资料,有利于实现地震系统数据资源共享,并加速推进档案管理现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5.
袁立明 《地球》2012,(10):64-67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及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地质资料信息为主要载体的传统纸质地质资料,已经难以适应当今信息时代的要求,地质资料数字化建设已成为地质资料基层单位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发展方向。我国基层地质资料现状如何?据广东省有色金属地质局谢丽华透露,以广东省为例,广东有色地质局局属基层单位资料室保存的地质档案信息形式,主要以纸质载体形式保存。这些地质资料大多数是20世纪60~70年代,甚至有的还是50年代形成的。大多数地质资料为纸质蓝图和铅字打印文稿,随着时间的流逝,蓝图正在逐渐褪色,字迹正在消失,铅字打印  相似文献   

6.
从几个主要方面谈了科技档案的管理方法。科学、规范化地管理科技档案是高效利用档案的基础。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为科技档案的信息化管理提供了技术平台。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地震文书档案、科技档案、财会档案等不同类别的防震减灾档案的概况 ;总结了山西防震减灾档案在收集整理、开发利用过程中的规律和特点 ;叙述了加强防震减灾档案依法管理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编写检索工具 ,提高编研质量 ,建立大震专题档案 ,创立山西地震档案文献信息系统 ,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 ,实现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管理的经验和体会。  相似文献   

8.
档案建立与管理是国家重大建设工程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项目顺利实施和运维的重要保障。由于重大工程项目往往系统复杂,建设单位多,实施周期长,档案材料类型多,因而对如何有效开展档案建立与管理,值得认真研究。探讨了重大建设工程项目科技档案归档要求与档案整理规范、整理归档的内容与方法,叙述了"十二五"国家重点建设项目"中国地震背景场探测项目"及其科技档案的建立与管理,重点描述了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建设项目材料归档情况。最后依据该项目档案实际完成情况对重大建设项目档案建立与管理的经验与不足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付桂华 《高原地震》2008,20(2):60-62
综合概述了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网络项目档案的管理以及建设情况,为“十一五”地震系统重点项目档案的管理和服务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对地震科技档案目前在收集、接收等常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进行了详细论述。认为,只有实现了档案材料形成积累和收集整理过程的一体化,才可保障档案材料的齐全完整,实现依法管理。  相似文献   

11.
针对浙江省地震监测台站不断增加,地震台站设备运维流程无序化、纸质化的管理现状,设计台站智能运维保障系统,实现台站运维智能化监控管理。与传统台站运维相比,该系统不仅实现台站运维资料的数字化管理,还通过引入抢修工单形式,保障台站抢修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2.
结合本单位承担和参与国家级、省部级重点科研和工程建设项目,详细阐述了项目档案的收集管理及规范组卷工作以及在档案整理过程中要遵守的档案规范、完善管理等相关制度。作为档案管理人员应主动介入、全面收集、合理组卷,进一步实现项目档案管理标准化、系统化和规范化。  相似文献   

13.
地震观测数字化使地震观测资料的载体发生了根本转变。数字化地震观测资料的归档与管理就成为科技档案部门目前急待解决的一个问题,要做好这项工作,就应加强档案法规的宣传力度,建立健全归档管理各项规章制度,确定归档管理运行机制、收集原则、收集范围、分类编号方法、保管、利用等现代管理方法,对数字化地震观测资料进行科学的管理。  相似文献   

14.
叙述了山西地震科技档案的管理机构,历史及现状,科技档案的管理与利用等情况,提出了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今后工作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为实现太原基准地震台档案资料的电子化管理和充分利用,首先对现有的资料进行收集和分类整理,并将部分纸质资料进行数字化加工,转换成电子文档,搭建文档管理系统,实现分类管理。通过列举文档管理系统在日常工作中的应用实例,说明该电子管理系统实现了对资料的有效管理。  相似文献   

16.
王秀文 《中国地震》1997,13(1):93-96
《中国档案分类法地震档案分类表》的编制①王秀文(中国北京100036国家地震局)随着国家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迫切地需要档案部门进行全面地现代化管理,以便更好地提供服务。而档案工作标准化,是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的重要前提,其中分类编目又是标准化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依托Nagios平台的后台数据库,利用Delphi技术研制故障日志监控软件,使用JSP、MySQL技术研制地震信息网络设备档案和日志上报系统,解决网络设备档案信息化管理和故障日志上报功能的问题,达到管控故障日志漏报和网络设备档案、故障日志信息共享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论述了建立地震科技档案的重要性,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了地震科技档案归档的范围,并从加强法制意识、更新管理理念、提高科研人员认识、正确处理科研管理与科技归档的关系以及加强制度建设等5个方面提出了做好地震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国家地震局《科技档案工作规范》审定会和云南省地震局《科技档案微机管理》审定会于1990年11月20日至30日在昆明召开。国家地震局科技司、科技情报中心、分析预报中心、地球物理所、第一、第二测量大队、陕西省地震局、四川省地震局、云南省地震局、云南省科委、云南省档案局的23名代表出席了审定会。 《科技档案工作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和《科技档案微机管理》(以下简称软件系统)均属国家地震局1990年项目。任务于1990年3月下达云南省地震局。历时半年时间,两项任务于9月结束。  相似文献   

20.
针对地震信息网络日常运维管理过程中因运维数据和人员信息等纸质或电子表格记录带来的数据更新不同步、查询不方便、可用性差等问题,利用Python开源微框架Flask开发一套B/S架构的信息节点运维管理系统,实现运维数据数字化管理,以减化人工重复繁杂的流程,提升地震信息节点运维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