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福安,简称韩城,位于福建省东北部三都澳北岸。东经119°23′~119°52′,北纬26°41′~27°24′。东邻柘荣、霞浦,西接周宁、宁德,南临东海三沙湾,北界寿宁和浙江省的泰顺县。地处闽东各县市的中心,是闽东经济、文化、交通的中心、闽东北和浙南...  相似文献   

2.
鸭绿江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进一步开发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鸭绿江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开发,尤其是核心景区的开发建设与城市规划建设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协调城市规划与城市旅游发展之间的关系,是促进城市旅游业健康有序持续发展的关键。鸭绿江风景名胜区的进一步开发建设应处理好景区开发与城市总体规划、文化挖掘及视觉影响管理3个方面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3.
论述我国能源经济形势和黄河流域开发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与地位,有必要也有可能开发建设沿黄能源产业带,并探讨产业带建设的布局重点、发展目标及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4.
《西部资源》2014,(5):25-25
<正>近日,由浙江正泰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光伏发电项目将在鄂托克旗开工建设。据了解,正泰新能源50兆瓦光伏并网发电工程项目是该旗首个大规模光伏发电项目。该项目由浙江正泰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开发建设,建设规模为50兆瓦,计划投资5亿元,是鄂托克旗开工建设的最大规模的光伏发电站,预计在年底前实现一期并网发电。  相似文献   

5.
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是保护国土生态空间、合理布局建设空间、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依据。该文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导向,从生态安全、粮食安全、地质安全与建设保障4个维度识别显著影响国土开发建设的约束因素,将生态相关因素作为强限制因子,自然条件约束因素作为较强限制因子,采用多属性综合评价模型对青海省国土开发适宜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全省国土空间开发建设适宜区35 209.57 km~2,较适宜区22 010.94 km~2,一般适宜区33 013.78 km~2,不适宜区606 412.47 km~2。青海省应坚持"国家生态文明战略+青海保护开发实际",在国土开发建设适宜性基础上,统筹谋划和优化调整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推动国土集聚开发与分类保护相适应。  相似文献   

6.
东北地区建设用地开发强度格局演变的空间分异机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建设用地开发强度是区域建设用地开发利用程度及其对区域人口和经济社会承载强度的综合反映。本文以东北地区179个县域空间为基本研究单元,应用冷热点、空间变差函数、GWR模型等定量方法对建设用地开发强度的时空分异格局演变及分异机制进行了探讨,得出以下结论:① 2000-2015年东北地区建设用地开发强度总体呈现出增长态势,但空间分异显著,各单元间建设用地开发强度高低的相互作用及联动效应较为明显,但建设用地开发强度的空间分布逐渐趋于非均衡,建设用地开发强度的冷热点分布格局与全局分异变化及空间异质性态势基本吻合;② 2000年东北地区开发强度格局分异由政府财政投入力度、用地投资强度和产业结构水平共同影响,到2005-2015年发展演化为政府财政投入力度、用地投资强度、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水平共同影响;③ 2000-2015年政府财政投入力度、用地投资强度、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水平与东北地区建设用地开发强度格局分布态势具有一定的关联性,但在不同区域呈现出影响程度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7.
综合考虑低丘缓坡开发区域自然生态风险及开发建设生态风险,构建了低丘缓坡开发综合生态风险评价框架;并以大理白族自治州为例,基于地质灾害胁迫、土壤侵蚀胁迫定量表征自然生态风险概率,基于污染累积胁迫、资源耗竭胁迫、空间占用胁迫定量表征开发建设生态风险概率,结合生态重要性定量评价低丘缓坡建设开发综合生态风险并探究其空间分布特征;最后结合现状建设开发强度,实现了流域尺度的发展权衡分区。结果表明,就整体区域而言,综合生态风险高值区主要集中在洱海地区以及巍山、弥渡和南涧等县;从用地类型上来说,水域综合生态风险最高,而建设用地最低,林地综合生态风险也较高,但随着离建设用地距离的增大而减小;基于剖面线分析,大理市综合生态风险空间变异受土地利用结构的海拔分异及其与人类活动作用距离等显著影响;由于山脉阻隔,大理州综合生态风险表现出比较明显的区域封闭性。结合现状建设开发强度,在流域尺度上将大理州划分为保护优先区(高风险—高开发)、开发优先区(低风险—低开发)、保护权衡区(高风险—低开发)和开发权衡区(低风险—高开发)四类发展权衡区域,并根据生态风险特征差异,提出建设开发策略,以期为低丘缓坡建设开发生态风险防范及发展权衡提供科学指引。  相似文献   

8.
国土空间开发建设适宜性评价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国土空间开发建设适宜性是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合理布局建设空间的依据,包括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和建设用地适宜性两个方面。本文首先探讨二者的概念与内涵,然后从评价目标与视角、评价尺度与单元等多个角度梳理国土空间开发建设适宜性案例研究现状;进而总结归纳国土空间开发建设适宜性的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分析发现:国土空间开发建设适宜性指标体系早期以工程地质条件为主,但目前涉及要素日益多元化,涵盖地质地貌、生态、经济、社会各方面;并已形成多要素叠置综合评价、空间作用及其趋势模拟、基于生态位的适宜性评价及参与式综合评价四种适宜性评价方法。今后应借鉴地理学、社会学、空间经济学、生态学等多学科理论,构建完善的国土空间开发建设适宜性研究体系,加强基础理论研究;推动指标体系规范与统一,完善评估框架与技术方法,研发开放式评价系统;构建可与空间管制政策对接的适宜性分类体系,扩展适宜性评价的案例研究和应用范围;同时应促进宏观空间开发适宜性和微观建设适宜性的统一和整合,响应“多规融合”的实践需求。  相似文献   

9.
本文评述武夷山风景名胜区开发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提出以开发旅游经济区房地产支持景区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论述曹妃甸港址开发的比较优势和建设前景,分析该港址具有天然的深水优势和突出的地理区位优势,蕴育着巨大的开发潜力。港口建设和临港产业带开发,将对环渤海以及北方地区经济发展产生极大的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
新疆旅游地域系统及其精品体系建设   总被引:10,自引:10,他引:10  
新疆距国际国内客源市场较远,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旅游地域系统,只有系统地开发新疆旅游业,才是旅游开发的有效途径。试图从旅游业系统工程角度探讨新疆旅游业最佳的发展模式、空间结构和发展途径。提出应进行客源市场宣传、旅游通道建设、内部精品体系建设全方位的旅游开发建设,并通过实施政府、管理部门、旅游企业、旅游科研教育的连动机制进行旅游业的系统开发和建设。  相似文献   

12.
攀西资源开发的历史阶段及其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攀西地区资源极其丰富,是我国国土开发的重点片区和我国内陆最具发展潜力与后劲的地区之一。攀西资源开发历程可分为4个阶段;矿产资源开发;航天产业开发;以水电为中心的开发;以生物资源开发、建设生态产业为突破口,建设攀西生态经济与矿产资源水能资源、旅游资源综合开发。系统总结了4个阶段的特征,并对各个时期的开发作了评价。  相似文献   

13.
采用ArcGIS 10.2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土地建设开发适宜性、建设用地开发程度、布局匹配度以及压力状态进行测算分析,结合自治区主体功能区规划,利用"木桶原理",进行宏观上的优化配置。结果表明:2018年新疆适宜建设区仅有33万km~2,占总土地面积的20.3%,适宜建设面积较少,建设开发可供选择的地域空间受到约束。94.3%的县市建设用地压力较小,建设开发格局与土地资源趋于协调。建设用地在压力大、中、小状态下得出8种优化配置方案,在建设用地指标供给及是否占用耕地指标等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以福建省永安市为例,通过建立永安市低丘缓坡林地资源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体系,进行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得到永安市低丘缓坡林地资源建设用地适宜性等级图,结果表明:永安市最适宜开发建设用地的低丘缓坡林地主要分布在中部偏北地区,基本适宜开发建设用地的土地面积占的比重最大;不适宜开发区域所占比重最小。在土地开发建设过程中要综合考虑自然环境、社会条件等各方面的因素,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土地。  相似文献   

15.
国土资源部副部长汪民在内蒙古调研和谐矿业建设情况时指出:内蒙古要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发挥资源优势,在开发矿产资源的同时,大力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汪民副部长强调:内蒙古自治区在和谐矿区建设方面许多好的做法和成功经验在全国都具有指导意义,因此要继续探索深化和谐矿区建设的实践,为建设美丽  相似文献   

16.
中国各省域建设用地开发空间均衡度评价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陈逸  黄贤金  陈志刚  马其芳  张琳 《地理科学》2012,(12):1424-1429
依据空间均衡原理,分析了建设用地开发空间均衡的意义,采用2008年中国各省土地和社会经济数据(不包括港、澳、台地区),构建了建设用地开发均衡度指数,对各省建设用地空间配置合理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①31个省份中,共计23个省份处于均衡状态,占74.2%。但均衡程度各不相同,良性均衡程度以上的共计15个省份,仅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34.3%;而处于失衡状态的省份虽然仅有8个,却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47.7%,且均衡度大多小于0.3,属于严重失衡。②开发强度和供给能力的对比分析表明,全国有8个省份处于过度开发状态,17个省份开发不足。③建设用地空间配置不仅应考虑到各地经济建设的需要,更应重视开发强度与供给能力之间的协调,尤其应结合中国区域发展政策,将建设用地指标向中西部地区倾斜。  相似文献   

17.
关山草原旅游风景区开发中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生态旅游已成为旅游业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山地是一个生态旅游资源丰富、开发潜力较大之区域,但也是生态环境较脆弱之地带,必然带来生态环境危机。如何在开发中保护生态环境,建设和优化生态环境,使区域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而持续发展是首要研究的问题。通过对关山草原风景区的开发规划研究、提出关山旅游资源开发中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意见与方法,以促使山地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  相似文献   

18.
王博  黄晓军  刘萌萌 《干旱区地理》2020,43(6):1635-1647
区域建设用地开发强度是揭示土地利用效率、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与国土空间开发状态的 重要指标,对其变化进行监测与管治是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 段。构建建设用地开发强度量化模型,以陕西省为例,计算 2000—2015 年县域建设用地开发强度 指数,利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揭示其空间格局和演化特征,并采用最小二乘法(OLS)和地理加权 回归(GWR)模型识别建设用地开发强度格局演化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2000—2015 年陕西 省建设用地开发强度总体呈现增长态势,内部空间分异显著,高强度区集中在榆林、延安、西安、安 康等地,低强度区集中在咸阳、宝鸡、铜川、商洛、渭南、汉中等地。(2)陕西省建设用地开发强度呈 现出明显的空间集聚状态,热点区稳定分布在西安市辖区及周边区县,冷点区分布在延安南部、咸 阳、铜川、渭南和汉中等部分区域;县域建设用地开发强度逐步提升的同时,区域开发不平衡现象 日益突显。(3)固定资产投资、居民消费水平、财政投入力度、耕地资源和地形条件是影响陕西省建 设用地开发强度空间分异的主要因素,但在不同县域其影响程度大小具有显著差异,且个别因素 的影响具有不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余珍 《地理教学》2012,(24):40-41
【课标解读】课标要求:以某流域为例,分析该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了解该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以及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解读:从某一流域的开发自然背景条件(位置范围、气候、地形、水文水系、矿产资源等)和流域的人文和社会经济基础,分析具体流域综合开发的有利条件和存在问题。了解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如防洪、  相似文献   

20.
秦皇岛市旅游生理气候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皇岛市是我国北方一个重要的旅游胜地,市域有著名的北戴河海滨,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自然风光奇秀的老岭和现代化的港口等。随着京津唐地区的迅速开发,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际交往的加强,加快秦皇岛旅游区的开发建设势在必行。现代旅游区的开发建设需要进行旅游资源的综合考察分析评价,本文仅从生理气候角度分析秦皇岛市的旅游气候,为秦皇岛旅游区的规划、开发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